火勺,一种起源于明朝时期的
永宁镇的特色面食小吃,流行于北京延庆地区。火勺具有外焦里嫩的特点,表面看起来与
馅饼相似,但口感完全不同。火勺采用烤炉爆烤工艺,内放置几张像抽屉一样的铁板,不断对火勺进行翻烤,才能达到外酥里嫩的效果。火勺皮脆的原因在于面中揉入了特殊的原料“
油酥”,采用自然发酵面,保证了原料的天然和口味。2011年,延庆组织评选出了“十大特色文化遗产”,其中火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名入选。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详细步骤
做法二
用料
详细步骤
做法三
用料
详细步骤
北京延庆火勺
发面和炉火烤是
延庆区传统火勺制作必备的特点,这样做出来的火勺香而脆,深受老乡们的喜爱。可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更加快捷的手法问世了——电炉。“电炉”顾名思义是通过通电来达到加热的目的,用时短,烧出来的火勺比起传统工艺制作出的也更加美观。
但是多数人还是偏爱传统火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火勺继承了传统制作工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面,不掺有现代制作中常用的食用添加剂,这不仅保证了原料的天然,同时也使得口味更佳;
二、传统火勺的口味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香而脆。电炉火勺永远出不来炉火烤出的香味,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更喜爱传统火勺的重要原因。传统火勺的脆更是电炉火勺无法比及的,电炉火勺烙得再和也达不到脆的程度;
三、买传统火勺的铺子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吃法,一碗
豆腐花加一个火勺,几个人围坐在路边的桌旁,边吃边看着过往的行人和路边的花草,让人有一种舒适的坦然,也让快节奏的生活暂时放慢步子,让人有时间更多的体味生活的快乐。
传统火勺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美味和饱腹感,它更多的赋予人们思考的时间和回归自然的体验。传统工艺制作的效率低,使得它渐渐被经商者抛弃,它正在严重的被电炉火勺所代替。
铁岭牛肉火勺
铁岭牛肉火勺发源于古昌图(常突额尔克草原地区)。铁岭牛肉火勺这种特色小吃是带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价格便宜,经常配有羊杂汤一起售卖。时至今日,
铁岭地区牛肉火勺制作,依然是纯手工。外地虽有火勺,但同铁岭地区的火勺外表大不相同,配料口味也大有区别。
铁岭火勺其特点是呈金黄色,层次清晰,脆而不碎,油而不腻,香酥适口,馅大皮薄。大小在直径5公分,厚度1公分。
正宗的铁岭牛肉火勺属于清真特色小吃,表面上看起来与
馅饼的差不多,口感是不一样的。
铁岭火勺在炉内平放像抽屉一样的大铁板,铁板外面有一寸高的沿,对其平板上刷
酱油,铁板上整齐码放火勺,下面煤火或者气火加热
烘焙,上面对火勺刷油,翻烤,从而达到火勺外酥里嫩。
铁岭火勺皮脆,皮脆的原因是因为在面中揉入了一种特殊的原料“
油酥”。如果用豆油冒充羊油做的就难于吃出酥脆的感觉了。
铁岭牛肉火勺都是现做现卖,顾客在店里食用,味道鲜美。如今火勺也有冷藏真空包装的,而且自己买回家煎熟一样没有松脆鲜嫩的感觉了。
铁岭清真丁记火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百四十多年前的清朝
同治年间,其前身是由御厨所发明的宫廷
牛肉酥饼。历经一百多年的传承与创新,丁记人将祖传的宫廷牛肉酥饼制作工艺与广大铁岭人民的饮食习惯相结合,于1983年正式创办了清真丁记火烧店,经过三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已经成为了铁岭火勺文化的代表,在新一代
传承人丁学强的带领下清真丁记火勺于2015年入选了铁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并获得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称号。并且丁记火勺于2016年正式批准为国家注册商标。丁记火勺店地址:铁岭市
银州区博物馆东南。
火勺的由来
公元一一一五年元月,女真
金朝建立,
完颜阿骨打称帝。同年九月,阿骨打率兵围困
辽朝重地黄龙府,迫使守城将士粮草断绝弃城而逃。
十二月,
耶律延禧率七十万大军御驾亲征讨伐只有两万将士的金国。金王阿骨打得到消息彻夜无眠,任爱妃萧崇妃百般劝说,依然水米不尽。
阿骨打手下有一名厨师,在异族讨生活常受排挤,他为了站稳脚跟,也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穷其所想,悄悄收集上好食材,寻找机会一鸣惊人。
厨师一改女真食品做工粗糙的传统习惯,融入汉、回民族细腻、精巧的美食艺术,以牛肉捣碎为馅,以
酱油炸麦粉制酥为皮,以大葱为辅,加入多种
调料包制十个小剂饼状食物,在铁板上烤熟冒死跪献大王。
异香来袭,唤醒了
完颜阿骨打原始的饥饿冲动:眼前食品精妙圆润,赏心悦目。他一连吃了三个,大声叫好!惊叹彻悟:这种汤勺大小的美食正是大地上食材历经火焰炼的涅盘重生!遂将其命名“火勺”。
萧崇妃亲手端来
羊汤配合火勺同食。二者浓淡适宜,疏密搭配,令阿骨打胃口大开,精神大好。
第三天战前阿骨打召开誓师大会,密传“万鹰之神”
矛隼夜临军营,以“火勺”神品助战,又持刀割面凝聚军心,令两万将士热血沸腾,誓死决战。
战场上大风突起,飞雪满天,
金朝如天神下界,终以一比三十五取胜。金辽此战,产生了人类战争史上不可思议的对抗结果,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最伟大的奇迹。
由此,火勺正式成为金军特定军粮。
完颜阿骨打攻之必克,克之必胜。灭辽、灭
北宋,兵未血刃占领了
辽南京,使北京第一次成为
首都。
正是:白山黑水铭英烈,碧袖红颜是知音。神赐火勺成霸业,
纵横天地女真人。
据后人推测,阿骨打之所以将这种食品命名为汉语“火勺”,还有其更深远的意义:铁骑强弓,勇猛彪悍的女真人,在阿骨打眼里就是天下最炽烈的火馅,他将用毕生的精力,使这把火焰极致绽放,将辽、宋及更广阔的疆域烤熟,成为自己的掌中之物,口中之食,开创史诗般的年代。
明洪武一三九三年间,铁岭当地居民连同所招抚的人口集居地命名
铁岭卫。弘治年间,一回鹘流民为感谢铁岭
郑姓指挥同知(
文华殿大学士)的收留,献出了真传的火勺制作秘诀。
嘉靖一五六一年,铁岭卫居民已达一万多人,每晚大小店铺张灯结彩,一派
升平景象。主要街上的火勺小吃,更是名铺旺店,美名远播。
万历年间,
辽东总兵
李成梁镇守铁岭重地。其府第看花楼的转角处有一家回鹘杨氏火勺店,经常得到李总兵的关照。
万历一六一九年努尔哈赤金兵攻陷铁岭,也许是天意成全,也许是美食诱惑,金兵将领唯独对火勺店往开生路,让这道美食得以平安延续。
至清朝末年,杨氏传人依然以火勺手艺谋生,小本生意兴隆红火,一直持续到解放后。因回鹘有着很深的民族情结,在
铁岭地区逐渐发展成为
回族一条街。得到杨福记真传的丁记等几家火勺店在城内错落呼应,临街而立,均以火勺为主食,搭配
羊汤等
小菜,真材实料,造化黎元。火勺成为铁岭人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火勺更是家乡游子的牵挂,异域客人的最爱。
近年来,铁岭火勺香飘四海,成为代表
东北地区特色美食的未冕之王。世界各地的美食家、创业者接踵而来,重金求购制作工艺、高薪聘请专业技师,欲将火勺引渡他乡建功立业。未料,这小小的火勺竟然有着“生南为橘,生北为枳”的霸气,一经离开故土,味道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香酥气质始终难以成功复制。
参考资料
牛肉火勺.www.meishichina.com.201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