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懿
清末女中医、女诗人
曾懿(1852年—1927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现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字伯渊,号华阳女士,清代女医家,诗人。
曾懿五岁起便学习识字和作画。光绪二年(1876年),曾懿在成都与江南名士袁学昌结为夫妻。婚后,他们定居成都市。光绪五年(1879年),曾懿的丈夫袁学昌中举,被派往安徽任候补知县。曾懿随后前往安徽与丈夫团聚。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她游历了闽、皖、浙、赣等东南各省。曾懿32岁时患上严重的喉痹病。于是,她为自己开了一个方子,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她的顽疾逐渐痊愈。此后,她用这个药方治好了不少病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曾懿将多年心得著成《医学篇》,次年于湖南长沙刻印成书。曾懿完成《医学篇》后,与丈夫一同踏上了迁徙东南诸省的旅程。在旅途中,她亲眼目睹了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她认为,要挽救国家,首先得从教育入手。出于对女子教育和妇女解放的关注,她创作了《女学篇》一书。曾懿晚年深受维新思潮的影响,她为了救国图强,极力倡导女学。1907年,曾懿随丈夫定居北京,1927年冬,她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葬于西直门外大柳树村。1933年,苏州国医书社将曾懿创作的《医学篇》重辑为《诊病要诀》《杂病秘笈》《幼科指迷》《寒温指迷》《妇科良方》《外科纂要》六部分,合为《曾女士医学全书》印刷发行。
人物生平
清咸丰二年(1852年),曾懿出生于四川华阳县(现属于四川省成都市)一个官绅家庭。曾懿五岁起便学习识字和作画。1862年,曾懿的父亲因过度劳累在江西九江的太平军营地去世。曾懿与兄弟姐妹随母亲回到四川老家,居住在简陋的茅屋里,全家依靠母亲卖字画维持生计。曾懿精通经史,兼擅诗词,擅长绘画,还精通针黹与烹饪。她常伴于画家母亲身旁,研习书画,传承家风,由此涉猎金石之学。及笄之年,曾懿便以诗、书、画“三绝”之名享誉蜀都。
光绪二年(1876年),曾懿在成都与江南名士袁学昌结为夫妻。婚后,他们定居成都市。闲暇时,她与女伴们结社吟诗,创作了不少佳作。光绪五年(1879年),曾懿的丈夫袁学昌中举,被派往安徽任候补知县。曾懿随后前往安徽与丈夫团聚。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她游历了闽、皖、浙、赣等东南各省。
曾懿32岁时患上严重的喉痹病。于是,她为自己开了一个方子:将上肉桂、炮姜、甘草各1.5克放入茶碗中,用开水冲泡,再隔水蒸热。之后,她含一口蒸好的药,慢慢咽下。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她的顽疾逐渐痊愈。此后,她用这个药方治好了不少病人。
在安徽时,曾懿听闻衙门里一名士兵曾随军至某地,不幸患上噎病,只能饮水无法进食。数日后,他闲逛至集市,见一小贩正用大锅煮着十几只鸡,高声叫卖。士兵口渴难耐,便买了些鸡汤。那汤又浓又鲜,他一口气喝完,竟觉噎病减轻了许多。此后,士兵常用鸡汤熬粥,胃膈逐渐通畅,病症也慢慢痊愈。曾懿听后,认真记在笔记本上。日后,每遇此类噎膈症,她便用浓鸡汁略加姜汁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曾懿将多年心得著成《医学篇》,次年于湖南长沙刻印成书。该书共两册,每册四卷。此书一经问世,便迅速传播。曾懿完成《医学篇》后,与丈夫一同踏上了迁徙东南诸省的旅程。在旅途中,她亲眼目睹了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以及西洋列强欺压属国,这让她深感忧虑。她认为,要挽救国家,首先得从教育入手。对于占据人口半数的女子,更不能再将她们禁锢于家庭之中,而应鼓励她们“以读书明理为第一”。出于对女子教育和妇女解放的关注,她创作了《女学篇》一书。
曾懿晚年深受维新思潮的影响,她为了救国图强,极力倡导女学。她坚信,国家的兴亡,教育是关键,尤其是占人口半数的女子,更应通过读书明理来提升自我。她提出了女学教育的三项主张:一是教育子女,各尽义务,以奠定国民基础;二是勤俭劳苦,家给人足,以稳固家政根本;三是注重医学卫生,以保持身体健康,进而强大种族。1907年,曾懿随丈夫定居北京,1927年冬,她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葬于西直门外大柳树村。1933年,苏州国医书社将曾懿创作的《医学篇》重辑为《诊病要诀》《杂病秘笈》《幼科指迷》《寒温指迷》《妇科良方》《外科纂要》六部分,合为《曾女士医学全书》印刷发行。通过此书,曾懿的医术得以广泛传播,奠定了她在中医界的地位。
个人生活
感情生活
由于曾懿深得父亲左锡嘉的喜爱,因此直到二十多岁仍待嫁闺中。最终,左锡嘉为她选中了江南名士袁幼安,袁幼安不仅是左锡嘉的外甥,还是左家才女左锡旋之子。光绪二年(1876年),曾懿与袁幼安结为夫妻。婚后,二人定居成都市,共同爱好书画金石,一同收集汉隶各碑,每日校勘临摹。
研习医理
曾懿自幼体弱多病,闲暇之余便研习医理,攻读《黄帝内经》《伤寒》等医学典籍。她常随母亲往返于成都与华阳之间,那时川西地区瘟疫肆虐,路上随处可见被病痛折磨的百姓,她深感悲悯。期间,曾懿也染上了瘟疫,并身历四次“温症”(病毒性肺炎)。因久病难遇良医,她下定决心深入研读医学。她从“温症”入手,家中收藏的医药典籍,从汉唐至清末皆被她摘录下来,悉心钻研。几次感染瘟疫,曾懿都凭借医学知识转危为安。此后,每当家人、邻里有人生病,都会请她诊治,效果颇佳。曾懿对医学的兴趣愈发浓厚,开始积极收集民间验方。一次,她偶然听闻一名久患噎膈症的士兵,因喝了鸡汤而胃膈渐开,便用心记下。此后,每遇此类病症,她便用浓鸡汁略加姜汁治疗,疗效明显。随着医学理论的不断精进与经验的日益积累,曾懿逐渐成为了名医。
家庭关系
主要作品
曾懿的著作全集《古欢室合集》,现藏于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其中包括《诗词集》4卷、《医学篇》上下2册共8卷、《女学篇》1册9章附《中馈录》1卷。
1933年,苏州中国医学研究所重新排印出版曾懿《曾女士医学全书八种》(即《医学篇》八卷),更书名为《曾女士医学全书六种》,称之“为现代医学之一杰作”。《中医药通报》杂志在《中医人物》栏目中,干脆将标题定为“我国古代最著名女中医——曾懿”。
人物主张
曾懿生活在晚晴时代,跟随丈夫宦游东南诸省时,亲眼目睹了清廷腐败和国事日蹙。曾懿目睹列强觊觎中华大地,愤慨于他们“胁迫邻国,占据港湾,侵犯主权,干涉内政”的行径,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深感忧虑。在当时革旧维新的风气下,曾懿提出,为救亡图存应大力倡导女学。
曾懿认为,国家兴亡,重在教育,而占据国家人口半数的女子应该在此间发挥其重要作用,她指出:“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达四万万之众,且女子数量超过男子。”她主张,女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读书明理来陶冶性情”。具体而言,她认为女子应做到三点:一是“教育子女,履行各自义务,以此奠定国民教育的基础”;二是“勤劳节俭,使家庭富足,这是家政管理的根本”;三是“学习医学卫生知识,以保障健康,这是增强种族体质的原理”。为此,她专门编著了《女学篇》,教导女子要“对外爱国,对内齐家”,并积极倡导兴办女学,呼吁女子应与男子并肩作战,“齐心协力,共同竞争,以履行天赋的职责。”
曾懿在《女学篇》提出女子的教育应参照欧美诸国教育经验,与男子平等。除学习科学外,还须选择“切近时事、文理通畅者读之”“以博其趣”,对传统的女教内容进行改造,把女子教育放在男子教育的平等地位。她强调女性的重要性,“强国不专恃男子,而在女子也”,强烈批判女子缠足陋习,提出要男女平等,并强调女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意义,“故欲破男尊女卑之说,必以兴女学为第一义”。她不仅仅认为“男女之间能力相等,自无强弱之分”,甚至还认为女子可能在学习上超过男子。此外,她还具体地提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提倡提倡优生优育,倡导母乳喂养,重视幼儿教育。
人物事件
辨证仔细
曾懿的辨证细致,尤其在治疗瘟病时,她不仅关注瘟病导致的伤津问题,还考虑到病后可能出现的阳虚情况。她指出,瘟病痊愈后,患者往往面色萎黄、舌淡、不欲饮水、不思饮食,这些都是阳气虚弱的表现,可用小建中汤治疗。温热病毒之邪属于火、属于阳,伤阴的后果显而易见,但病后阳虚却常被医生忽视。曾懿在使用成方时,不拘泥于原书规定的主治条文,而是能灵活扩大其应用范围。例如,《金匮玉函要略方》中的葶苈大枣泻肺汤,原本用于治疗“痰水壅肺,喘不得卧;或渗出性心包炎不得息”,而曾懿却发现它对湿、饮、腰肋疼痛难忍等症状也有疗效。她举例自己的丈夫曾因酒湿引发黄疸,每次发病必先右肋疼痛且四肢发冷,医生用辛温药治疗,但稍有加重,服用此方后即愈。曾懿常常自己配制方药,用药精准且巧妙,有些还是她亲身经历的。比如,她32岁时曾患阴症喉痹,病情危急,她将上桂心、炮姜、甘草各1.5克放入茶碗中,用开水冲服,又将药碗隔水蒸后,含一口药茶慢慢咽下,最终得以脱险。后来,她用这个方子治愈了许多病人。
重视民间经验
曾懿十分重视民间经验。她在院北某地听闻一名士兵曾随军至一地,不幸患上噎病,只能饮水无法进食,束手无策。数日后,他在集市上游荡,口渴难耐却无茶水可买。恰逢一小贩正在用大锅煮十几只鸡现卖。士兵因口渴至极,与小贩商量后,买了些锅中的鸡汁来解渴。不料这鸡汁又浓又鲜,喝下去后直接抵达下焦,不像之前饮水进食那样常在上焦受阻。于是,士兵连买了几大碗鸡汁饮用。此后,他常以鸡汤熬粥为主食,渐渐地,胃膈通畅,病症也慢慢痊愈了。曾懿听后记在心上。日后遇到类似的噎膈症,她便用浓鸡汁,稍加姜汁治疗,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曾懿生活在晚清时期,当时西风东渐,许多守旧者尚未认识西方医学知识,一味反对。然而,曾懿却能广泛吸收,灵活运用。她常告诫病人要“节劳以保脑力”,“常吸新鲜空气以养肺”,还要加强“运动使血脉流通”。尤其是对妇女,她认为从前的女子,被囚禁在深闺之中,无法外出散心,不仅心怀郁结不畅,连空气也不流通,这就是多病的原因。
人物评价
作为医生,曾懿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然而,曾懿更加为人称道的,还在于她开启了中国近代妇女解放与家教革命的先河。这得益于她潜心写就的两部著作——《女学篇》与《中馈录》。(四川政协报数字报评)
《医学篇》集中反映了曾懿的医学思想,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医学财富。(医药卫生报评)
参考资料
曾懿.四川政协报数字报.2024-12-05
四川人物|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先驱曾懿:悬壶思济世,著文呼平权.四川人物|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先驱曾懿:悬壶思济世,著文呼平权.2024-12-05
清代女医家:曾懿.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2024-12-05
琼瑶的成都情缘.搜狐文化.2024-12-0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个人生活
感情生活
研习医理
家庭关系
主要作品
人物主张
人物事件
辨证仔细
重视民间经验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