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颌鸨
鹤形目鸨科鸟类
颌鸨(学名:Chlamydotis undulata)体型较波斑鸨小,羽色也略深。雄鸟及雌鸟的外表相似,上体呈褐色,下体灰白色,颈侧有黑色条状纹。飞行时可以见到翼上黑色及褐色的飞羽。但仅具3趾。头顶有羽冠,颈侧有松散的羽束,下颈部羽束延长。下体自胸以下为白色,两胁有黑色横斑。初级飞羽基部有大的白斑,飞翔时十分明显。两性羽色相似,但雌鸟体型较雄鸟略小,颈侧的饰羽也较少。栖息于广阔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通常成群一起活动。十分善于奔跑,主要吃野草,也吃甲虫、蝗虫、毛虫等。分布于加那利群岛北非伊朗巴基斯坦
外形特征
翎颌鸨体长55-75厘米,翼展135-170厘米,体重1200-3200克。身体粗壮,向后渐细。头平扁,颈长,颈椎16-18节。雄鸟的颈有特殊的皮下膨胀组织。嘴粗壮,端部侧扁,基部宽,嘴峰有脊并略下弯,嘴长常短于头长;鼻孔裸露。站立或行走时,嘴和身体均呈水平状,而颈垂直向上。翅长而宽,飞行有力而持久,仅在降落时滑翔。初级飞羽10枚,次级飞羽16-24枚。尾宽,短至中等长,尾端呈方形或稍圆,尾羽18-20枚。无尾脂腺。腿长而粗壮,胫的裸出部分和跗被网状鳞,足仅有前3趾,后趾消失,趾基联合处宽,形成圆厚的足垫,爪钝而平扁。具有喉囊,雄鸟的喉囊在发情期甚为发育,能充气鼓起,露出裸皮。受惊时头下低、弓背,尾羽向上展开呈扇状,双翅半张开,腕关节向下,嘴里发出“哈哈”的喘气声,其目的是想吓退来犯者,不让来犯者靠近。
体羽灰白,接近沙滩色,上体有深褐色的斑点和条纹,但上覆羽略少。尾巴蓝灰色,有四阶清晰可见。顶帽有时由一个带隐蔽的斑纹的白色的翎羽,会耸立;脸部浅灰黄色,颈部白色,胸口两侧有丝状的羽毛组成一条黑色的长带。腿橄榄绿色或黄色。有二个亚种(原“翎颌鸨新疆亚种”Chlamydotis macqueeni,已独立为波斑鸨),略有不同,居住在加那利群岛的体型小一些,体羽色彩更强烈。
翎颌鸨全部图册网址
栖息环境
栖息在沙漠及非常干旱的地区,主要都是留鸟。栖息于荒漠和半荒漠的鸟类,多在植被盖度、高度和木本植物丰富度较低的地带繁殖栖息,其筑巢地的地势平坦,略有起伏,荒漠植物群落以假木贼(Anabasis salsa)和蒿(蒿属 sp.)为建群种,植被盖度15%-25%,高度10-15 cm,利用视野开阔的栖息地可以躲避沙狐(Vulpes corsac)的捕食。白天活动。
生活习性
翎颌鸨其他鸨一样,是开阔而荒漠地带鸟类,主要栖息于荒漠草原,亦见于草原和荒漠中。它们常集合3-4只或12只左右小群。性情胆怯而机警。平时行动缓慢但善于奔跑。遇到危险时一般不起飞,而是迅速地跑开,蹲下藏匿于草丛中,只有迫不得已时才起飞。起飞时需要首先在地面上进行助跑。飞行的速度较慢,而且距离地面较低。飞行时沉寂无声,两翅煽动有力。体形略似非洲鸵鸟,但能飞翔。如果敌害十分强大,就立即起飞,使之难于接近。由于体重较大,平常起飞时需要在地上小跑几步,助跑时头部抬起,嘴向前伸水平位,颈稍弓向前上方倾斜,双翅展开,重心前倾,双脚有节奏地向前大步跨出,随着助跑速度的加快,其煽动双翅的频率也加快,直至双脚离开地面飞起。但在紧急情况时可以直接飞起。飞行时颈、腿伸直,两翅平展,两腿向后伸直于尾羽的下面,翅膀扇动缓慢而有力,飞行高度不算太高,但飞行能力很强。如果有其他同类进入领地或者争夺配偶时,双方就会发生争斗,先是缓慢地接近,彼此以颈交握,用胸部互相推挤对抗,如有一方退却,另一方便紧随其后,继续驱赶,直至将其赶出领地。如果双方势均力敌,就双双将头低下,靠近地面,双翅半展,肩部放低,肩羽和覆羽耸立,尾羽上翘,并向前立起呈扇状,露出白色羽毛,彼此靠近之后互相啄咬对方的嘴。
翎颌鸨会竖起头及喉咙上白色的羽毛来示爱。它们不怎么发声。杂食性,主要以植物的叶、嫩芽和种子等为食,也吃昆虫和蜥蜴、蛙、雏鸟、鼠类等小型脊椎动物,有时也在农田中取食散落在地的谷粒等。觅食的时候头后部向上抬起,嘴尖向下,两眼注视地面,不时地转动头部,观察地面的昆虫、其他小动物和植物种子等。吃草时常常先用嘴将草咬住,颈向后缩,再用力抬头,将草拔断,然后吞下。有时伴随着两脚向前用力蹬地,身体向后退,双翅微展或半展。饮水时身体微蹲或用跗跖跪于地面,头部低下,将嘴插入水中,微微张开,然后将头抬起,嘴尖向斜上方,大约呈45度角,同时咽部快速运动,将水咽下,整个过程就象用匙从水中取水一样。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巴林不丹、中国、埃及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毛里塔尼亚、蒙古、摩洛哥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领土被占领、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西班牙、阿拉伯叙利亚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库曼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也门
生长繁殖
翎颌鸨的繁殖季节相当稳定,尽管在经度上有差异。在加那利群岛北非从3月到4月,在叙利亚3月到5月,在巴基斯坦3月到4月。在地面建巢,浅盘状,巢中无任何铺垫物。但大多接近植被的形态。雌鸟每巢产卵3-4枚,多为4枚,其孵化期一般为24天。雏鸟的羽毛是金褐色或褐色,有灰白色、黑色和棕褐色斑点,和周围的植被融为一体,具有良好的伪装。由雌鸟单独孵卵和抚育幼鸟,雏鸟为早成鸟。
亚种分化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外形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生长繁殖
亚种分化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