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星纪年,是
上古时代的纪元方法。岁以六十甲子(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岁”又名为“摄提”、“
太岁”,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
尔雅》与《
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
在远古的
天皇氏时代已有“年岁”的概念,据古籍记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天皇氏创制
地支摄提纪元法,以“岁”来表示年。十干曰阏逢、蒙、柔兆、强、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原始干支(岁星)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在后来的传承中,
黄帝时代把干支之名简化为一个字。在《
史记》《
尔雅》等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不过《史记》与《尔雅》的版本不一样。
《尔雅·释天》:大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岁阳,大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除了12次之外,天上又有
十二辰的分划(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称呼)。它的计量方向 和
地支运行的方向相反,即自东向西。
由于十二地支的顺序为当时人们所熟知,因此,古代中国人民又设想有个
天体,它的运行速度也是12年一周天,但运行方向是循十二辰的方向。这个假想的天体称为
太岁。当岁星和太岁的初始位置关系规定后,就可以从任何一年岁星的位置推出太岁所在的辰,因而就能以十二辰的顺序来纪年。
当时又对太岁所在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年,给以相应的专名,依次是: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如《汉书·律历志》有:汉高祖元年“岁在大棣(鹑首),名曰敦牂,太岁在午”的记载。有了
地支关系,再配上
天干,就与干支顺序相联。
在岁星纪年中,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年也给以专名,依次为: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这样,甲寅年可写为阏逢摄提格,余类推。这些岁名在不同的古书中有不同的写法。上面所列的是《尔雅·释天》所载的通用写法。
岁星实际约11.86年运行一周。过80多年,岁星实际位置将超过理想计算位置一次。有说法认为
木星约12年运行一周天,岁星就是
八大行星中的木星,根据木星在
天体中运行的规律用来纪年的方法,叫岁星纪年法。所以
中原地区古代称木星为
地支或
太岁,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国民间奉祀的神祇之一。
古代中国人民把周天分为12分,称为12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因此,木星被称为岁星,这种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法。此法的起源年代还不清楚,但在
战国、
秦汉之交很盛行。因为当时诸侯割据,各国都用本国年号纪年,岁星纪年可以避免混乱和便于人民交往。《左传》、《
国语》中所载“岁在星纪”、“岁在析木”等大量记录,就是用的岁星纪年法。
木星的岁星纪年法用久之后,就与实际
天文现象不符。于是,必须改革历法,调整
地支和
太岁的位置。因此,当时各种历法的岁星纪年法是有出入的。汉太初以后,岁星纪年法与后世的干支纪年法相连接,从太初上溯至秦统一
中原地区时,岁星纪年比干支纪年落后一辰,上溯至战国时期则落后二辰。
西汉末
刘歆提出岁星每144年超一次的算法,但实际上未在纪年法中应用。
东汉改用《四分历》时,废止了岁星纪年法,沿用干支纪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