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近日在位于广西桂林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揭牌。这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地球科学领域首次设立的国际研究中心。他们将地球系统科学思想引入现代岩溶学,建立岩溶
动力学理论,得到国际岩溶学术界的认可,推动了国际岩溶学科的发展。
岩溶是一种独特的地质过程,由于水对可溶性
碳酸盐岩的
化学溶蚀和伴随的物理过程,形成复杂多样的岩溶地貌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石漠化和岩溶塌陷等多种类型地质灾害。全世界各大陆岩溶面积总计达2200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达10亿,岩溶地区因脆弱的生态系统、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欠发达的经济状况,成为全球最贫穷的地区,引起了中国、
美国、
俄罗斯等40多个岩溶发育国家的密切关注。
据介绍,我国是一个岩溶大国,碳酸盐岩面积达34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超1/3。我国岩溶分布面积广泛,发育完好,类型多样,在国际上具有典型范例。自1990年以来,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已成功实施3个国际岩溶对比计划项目,发展了岩溶
动力学理论,在岩溶形成、碳循环、岩溶生态和水资源等领域为国际岩溶学术界共同解决岩溶地区资源环境问题作出了贡献。他们将地球系统科学思想引入现代岩溶学,建立岩溶动力学理论,得到国际岩溶学术界的认可,推动了国际岩溶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