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哈乡地处
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南部,东与
兴和县相邻,南与
丰镇市接壤,西与
土贵乌拉镇连接,北与巴音镇为邻,乌拉哈乡是一个以
蒙古族为主体,蒙、汉、回等多民族聚居区,是内蒙古察右前旗唯一的
民族乡,乡镇机构改革后,原新风乡并入乌拉哈乡,全乡土地面积47.6万亩,新黄路横贯全乡,即将兴建集张铁路和旧208国道,兴隆公路穿乡而过,交通十分便利,通迅发达便捷,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乌拉哈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集丰、
新丰县、庆丰、
海丰县、保丰、联丰、牧业、十三号、青山、八台沟、东小河,65个村民小组,10889人,其中少数民族94户,274口人,乡党委下设13个党支部,共有498名党员,辖区内有4所小学,总耕地面积8.7万亩,其中水浇地1.2万亩,财政税收2005年实现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
乌拉哈乡是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中由原乌拉哈乡与新风乡合并成立的。原新风乡在
新中国成立前归
丰镇市第四区。1948年10月改归丰镇县三区(官村)管辖,管辖2个村公所,即北大梁村公所、米家村公所。1950年,米家村公所改为枳滩乡,北大梁村公所改为海扶乡。1951年,枳芨滩改为德力生塔拉乡。1953年,划归正黄旗一区, 1954年,改归
察哈尔右翼前旗一区公所,仍辖海扶乡、德力生塔拉乡两小乡。1956年,德力生塔拉乡改称为郝家村乡。1957年,海扶乡、郝家村乡两个小乡合并成为郝家村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与乌拉哈乡合并成大公社即乌拉哈乌拉公社。1962年又从乌拉哈公社分开,名称叫郝家村公社。下设两个大队,即海扶大队,郝家村大队,1964年调整为4个生产大队,即集丰、
新丰县、
海丰县、庆丰大队。1964年8月改称为新风公社。1984年4月改为新风乡,2001年6月撤消。
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个体工商业网点35家,形成以农畜产品加工,制砖业、第三产业为主的良性发展格局,畜牧业以
奶牛、
肉羊为主养品种,其中奶牛饲养量720头,肉羊存栏1800头,
种植业以玉米、马铃薯、
甜菜、瓜菜、饲草料为主栽品种,农作物播种面积4.7万亩,生态建设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作为主,共完成生态建设项目工程75200亩,可利用草场9.6万亩,林地3万亩,原有
风蚀沙化面积8.5万亩,占全旗风蚀沙化总面积6.5%,风蚀沙化治理面积达到总治理面积80%以上。
乌拉哈乡2004年全乡总耕地面积为8333.98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26.26%,其中水浇地为675公顷,园林地2034.63公顷,牧草地11199.84公顷,林木品种主要以
柠条锦鸡儿为主,其余还有
杨属、柳树、
榆树、
山杏、枸杞等。全乡境内明水资源丰富,有大型河流四条,即隆盛庄河、谢家沟河、清水河、乌拉哈河。这些河流都由东南向西北汇入
黄旗海。乌拉哈乡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砖瓦粘土、
玄武岩,部分地区还蕴藏金刚砂石、铁等。全乡交通便利,土黄公路(土镇至黄茂营)由西向东北方向横贯全乡;兴隆公路(兴和至隆盛庄)斜穿东南部的十三号、八台沟2个村地界;集丰公路(
集宁区至丰镇)由西向东南方向经过大九号、新风、庆丰3个村境内。公路之间又和乡间路相连,构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
乌拉哈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境内人文景观众多,其中有闻名国内的新风庙子沟古人类遗址、万亩草滩等旅游资源是有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对来该乡投资兴办奶站、砖厂、
秸秆加工等企业,将在税收、土地征用、证照办理、配套服务等方面给予十分优惠的政策。
乌拉哈乡新的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乡上下围绕党建抓经济,抓好经济促发展,扎实有效地推进全乡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紧扣发展第一要务,提升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抓住机遇,与时俱进,该乡按照“调整结构、主攻特色、建设基地、产业经营、夯实基础”的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抓住“畜牧、生态”两大优势产业,重点发展
奶牛、
肉羊、马铃薯、瓜草、饲草料五大主导产业,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全乡的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农村经济不断增强,财政税收逐年增长,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乌拉哈乡的全面发展,强乡富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