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林,男,1969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员,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1988年,徐卫林进入武汉纺织工学院(现武汉纺织大学),攻读针织工程专业,并于1992年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徐卫林在西北纺织工学院(现西安工程大学)获得纺织材料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6月参加工作。2007年至2009年,徐卫林先后在美国德州大学以及
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10年2月,徐卫林担任
湖北省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
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2012年开始,徐卫林团队为中国航天编织月球环境下展示的五星红旗。2020年10月,徐卫林被任命为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22年1月,徐卫林当选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常委。2024年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9月2日,徐卫林在《开学第一课》介绍了登上月球的嫦娥六号“月面国旗”。
徐卫林先后主持和参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国家高新技术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先后获得了中国纺织创新年度人物、美国纤维协会杰出成就奖、
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湖北五四青年奖章、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徐卫林,1969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1988年,他进入武汉纺织工学院(现武汉纺织大学),攻读针织工程专业,并于1992年获得工学学士学位。随后,他于1992年至1994年在西北纺织工学院(现西安工程大学)获得纺织材料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3月开始,分别到香港理工大学进行合作研究(Research Associate)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立大学进行合作研究。1994年至1997年,徐卫林在东华大学攻读纺织材料专业,取得博士学位。1997年6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至1999年4月,徐卫林在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研究,老师是中国高分子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
工作经历
徐卫林,1999年在武汉科技学院任教,先后任纺织研究所所长、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务。1999年至2000年,徐卫林任武汉科技学院纺织研究所副教授。2002年,他曾在香港理工大学担任访问学者。2000年至2001年,徐卫林任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研究所所长。200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至2003年期间,徐卫林担任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助理,随后于2003年至2012年担任副校长,在2006年至2007年期间,徐卫林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进行研究。2007年至2009年,徐卫林先后在美国德州大学以及
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09年,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担任访问学者。同年,《中国教工》第7期邀请徐卫林作为封面人物。同时,美国纤维学会将2009年纤维科学“杰出成就奖”授予徐卫林,这是该奖项设置68年以来,第一次颁给一位中国大陆学者。2009年,徐卫林所完成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另外还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四项等,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2月,徐卫林担任
湖北省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
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
自2012年开始,徐卫林团队为中国航天编织月球环境下展示的五星红旗。无数次,团队成员因实验失败想放弃,徐卫林鼓励大家,解决国家的需求,是最有意义的科研。10次实验9次失败,但有1次成功,就是历史性的突破。2019年年初,徐卫林团队接到了任务,为天问一号做一个耐高温弹性密封装置,帮助它平稳着陆。2020年10月,徐卫林被任命为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同年12月3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上升器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升空返航之际,着陆器成功在月面展开了它所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武汉纺织大学研制的嫦娥五号“织物版”五星红旗,在中国航天历史上,是第一面在没有温控的严酷环境条件下的织物国旗,成功在月球上展示。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上演了“魔鬼9分钟”。
2021年11月18日,徐卫林荣获中国工程院院士。2022年1月,徐卫林当选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同年8月,当选省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2023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24年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9月2日,徐卫林在《开学第一课》介绍了登上月球的嫦娥六号“月面国旗”。
学术成就
研究领域
徐卫林从事先进纺纱技术与纺织品领域的研究,围绕超高支纱、柔洁纱、特种纱、纱线差别化、纱线与制品检测等方面开展了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主讲课程: 纺织材料学、纺织前沿技术、纤维物理。
科研成果
徐卫林先后主持和参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国家高新技术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
先进纺纱技术
徐卫林对环锭纺纱原理进行了深入攻关,并研发了嵌入式复合纺纱和重集聚纺纱技术。这些技术突破了环锭纺在纱线细度、难纺纤维纺纱和纱线结构等方面的局限,通过优化微小成纱三角区中纤维的运动与转移机理,改善了加捻三角区的物理模型,提高了纱线的力学稳定性及纤维运动转移的可控性。具体应用包括:毛纺领域实现了超高支纱线生产,并开发了国际上最轻薄的高档面料;棉纺领域研发了重集聚纺纱技术,生产出柔洁棉纱线,并完善了纱线质量智能化控制体系;特种纱线领域研制出高性能纤维纱线,用于解决高温密封难题,如火星着陆巡视器的弹性密封装置。
天然纤维粉体及复合纱线技术
徐卫林创新了天然纤维粉体技术,解决了天然纤维长度形态不足的问题。他发明了将不同蛋白纤维粉体化并重构成高性能纱线的技术,实现了废弃纤维的再利用。该技术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色谱与牢度开发了彩色蚕丝微纳米粒子,与高性能颜料复合,成功展示了嫦娥五号月面国旗,并应用于冬奥会服装生产。
纺织品导水性能检测技术
徐卫林发明了纺织品三维动态导水性能检测方法,解决了面料和卫生用品导水性能测试的国际难题。他的技术包括:液态水检测开发了液态水中负载导电离子及其示踪运动规律的检测技术,利用数学、微电子检测和计算机成像等手段展示液态水在纱线及织物中的扩散速率和形态;标准制定该检测方法已成为美国标准(AATCC TM 195-2009)和中国标准(GB/T 21655.2-2009),并在国内外广泛使用。
论文专利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4篇,已申请美国发明专利5项(均已授权)及中国发明专利80余项(其中已经授权55项)。
人员培养
徐卫林先后培养博士及硕士70余人和大批优秀本科生,将湖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的100万元奖金捐作学生奖学金。担任校长后,依然坚持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创新开设“校长答疑课”、直面学生办实事。作为学术带头人,他积极组建获批了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长期与国内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广泛合作,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应用,为企业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搭建平台,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主持“适应纺织产业转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与实践”,教学成果获2013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纺织材料学”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被学生评为武汉纺织大学首届“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获国家教学研究二等奖1项(排序2)。
担任职务
徐卫林曾任
四川大学教师、
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教师、纺织研究所所长、院长助理、副院长(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常委)等职务。
徐卫林曾担任第89届世界纺织大会联合主席、TBIS等国际性会议大会主席。担任Journal of Industrial Textiles、Coloration Technology等纺织学科著名期刊编委。
徐卫林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美国纤维学会资深会员、
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专家、湖北省纤维检验局技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创新研究院院长。
荣誉表彰
2001年,获得第二届“湖北五四青年奖章”
2002年,获得第六届“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
2003年,被授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2003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4年,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级人选
2005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资助
2008年荣获“中国纺织创新年度人物”
2008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超细粉体化及其再利用”,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主持研发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美国纤维学会杰出成就奖
主持“适应纺织产业转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与实践”,教学成果获2013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荣获美国纤维学会“杰出成就奖(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Award in Fiber Science)
2009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2009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2009年 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2010年获得
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奖金100万元。
2012年10月24日获得在沪召开的中国纺织学术年会“2012中国纺织学术大奖”
主持“适应纺织产业转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与实践”,教学成果获2013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8年,徐卫林被评选为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
2018年,湖北省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2021年6月,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11月,当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评价
徐卫林院士取得如此成就,与他年少时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追求是息息相关的。(罗田新闻网评)
徐卫林在
纺织材料的研究领域殚精竭虑,其成就填补了
中原地区国内外科研空白,达到国际前沿。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一批批科研人才被引进、培养,为母校添砖加瓦,为强国倾尽薄力。(《武汉纺织大学报》评)
徐卫林教授坚守立德树人,积极在人才培养和学术建设方面做好表率。(《中国日报》评)
相关事件
2024年9月2日,徐卫林在《开学第一课》介绍了登上月球的嫦娥六号“月面国旗”。他和团队以玄武岩为材料 ,将其高温熔融后拉丝,形成纤维,用来制作月面国旗。徐卫林拿起玄武岩纤维样品介绍,它虽然看起来是一根丝,但实际上是由80根直径5.5微米的细丝组合而成。每根丝的细度,接近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这么细小的纤维丝要进行卷绕操作,对丝的性能要求极高。团队花了半年时间,最后攻克难关,做出了世界上最细的单根丝。之后团队又和工厂一起,努力了一年多,失败了很多次,才做出结构特殊、细密有致、力学性能很强的玄武岩纤维织物。徐卫林表示,玄武岩是无机材料,耐酸碱、耐高温、耐腐蚀。更重要的是,月球上大量存在跟玄武岩结构类似的月壤,未来我们可以用它拿来做月球上的人穿的衣服,还可以建房子。
参考资料
徐卫林.武汉纺织大学技术研究院.2024-09-02
徐卫林.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学院.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