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耳鸡产于浙江江山、江西上饶一带,又称白耳黄鸡,属
雉科鸡属,以其全身羽毛黄色、耳叶银白色而得名,是
中原地区稀有鸡种,生命周期有1.5年。白银耳鸡以黄羽、黄喙、黄脚和白耳为特征;纯鸡种耳叶大,呈银白色,虹膜金黄色,喙略弯,呈黄色或灰白色,无胫羽。白银耳鸡体型
矮小症,体重较轻,羽毛紧密,但后躯宽大,属蛋用型鸡种体型。白银耳鸡性成熟早,有较好的肉质,可以作为配套杂交亲本,生产特优质
黄鸡。
白银耳鸡是源自浙江省江山市特定区域(包括卅二都、塘源口、茅坂、王村等地)的一种优良地方鸡种,其选育历程可追溯至当地悠久的养鸡传统。根据考古发现,如和睦镇读溪口、上余镇乌房山出土的东晋时期天鸡壶,以及和睦乌里山挖掘的南朝时期单头和双头天鸡壶等文物,这些实物证据显示,江山市的养鸡业在距今约1500年前已颇为发达。白银耳鸡正是当地农民在长期、持续的养鸡实践中,通过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育相结合,逐渐培育出的具有优良特性的地方鸡种。
白银耳鸡的羽毛颜色主要分为黄羽、麻羽、栗壳羽和黑羽四种,而跖(即脚的颜色)则有黄色和青色两种。在饲养实践中,“三黄一白”品种尤为常见,其特征为黄羽、黄脚、黄喙,以及耳垂大而呈银白色,类似于白桃花瓣的外观。
成年
公鸡的体型呈现船形,体态紧凑,头部特征包括单冠直立,冠齿数量在4至6个之间;肉髯柔软且薄,长而下垂,颜色为鲜红色;虹彩(即眼球的彩色环)为金黄色;喙部微弯,长度适中,颜色多为黄色或灰黄色。其羽毛分布上,头部羽毛较短且呈橘红色,颈羽为
栗色,
大镰羽不发达,颜色为
墨绿色并带有
荧光效果,小镰羽则为橘红色,其余羽毛均为淡黄色。
成年母鸡的体型则呈三角形,结构同样紧凑。头部特征上,单冠直立为主(少数为倒冠或复冠),冠齿数量在6至7个之间,颜色鲜红;肉髯较短,两侧对称,颜色为红色;眼睛大而突出,虹彩为橘黄色;喙部短而微弯,颜色为黄色。
体重增长:该品种在35日龄时平均体重约为170克;至90日龄,
公鸡平均体重达到714克,母鸡则为630克;成年后,公鸡平均体重为1510克,母鸡为1297克。
繁殖性能:
公鸡的性成熟期在90至120天之间。在配种时,公母鸡的比例通常为1:(10-14)。种蛋的受精率平均为92.12%,而受精蛋的孵化率则高达94.29%。母鸡的就巢性较弱,表明其母性本能中的筑巢与孵化行为不强烈。
白银耳鸡的饲养采用了生态放养的方式,允许它们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觅食,如山间植被等。此外,为了补充其营养需求,会在鸡舍周围适量投放玉米等杂粮。根据不同的饲养环境,饲养周期有所差异:在规模化养殖场中,一般需要5个多月的时间;而在农户家庭环境下,则可能延长至12个月。成年后,公鸡的体重通常达到约2.25公斤(即4.5斤),母鸡则约为1.5公斤(即3斤)。白银耳鸡展现出较强的自然习性与活力,活动频繁,通常在日落之后才返回鸡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