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暨南大学原副校长、著名教育家,1903年12月生于
兴宁市农民家庭。他从事高等教育工作数十年,毕业于
东南大学,师从
陶行知。曾任
中山大学教育系主任、中山大学教务长、暨南大学副校长、
华南师范大学革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1年2月26日10时05分因病逝世,享年108岁。
人物经历
1921年考进南京东南大学,师从陶行知。
1926年起,先后在梅县师范学校和兴宁兴民中学任教。
1930年王越进入北京
燕京大学研究院,从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后又进入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中国学术史。
1933年至1946年,先后担任广东
中山大学、广东文理学院、湖南蓝田
国立师范学院的副教授、教授。1940年撰写了他中年时期的教育研究力作《
教学原理》一书,作为大学生用书正式出版。抗战胜利后任中山大学教育系主任。
1948年到香港,参加新民主主义教育协会。
1949年离开
香港特别行政区,参加东江游击队。加入广东大鹏湾解放区。
广州解放后,王越同志作为军管会联络小组副组长参与中山大学的接管工作。
1952年任中大教务长,为中大的各项教学工作尽心竭力,深受广大师生的尊重和爱戴。
1957年,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和广东省委要复办
暨南大学,招生面向海内外的侨生、境外生和内地生。当时他已54岁,他放弃在中大熟悉的工作环境和较舒适的生活环境,受命担任暨南大学副校长,以强烈的责任心承担复办暨大的艰巨任务。在省委书记兼校长陶铸同志领导和支持下,与梁奇达等校领导以及全校教职员工一道,齐心合力,克服各种困难,筹备一年便开始招生。“文革”期间,王越同志受到冲击,但依然相信党和国家,坚持原则和信念。
1958年重建暨南大学,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兼任校长,他被任命为第一副校长,受命组建
暨南大学,为暨南大学的重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协助陶铸校长,肩负重建暨南的重任,使暨南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的文理科
综合性大学。
1970年暨大停办,王越同志转任
华南师范大学革委会副主任。在此期间,他领导学校翻译组的教师译出《关岛全书》,还译出几百万字的
联合国英文文献。粉碎“四人帮”后,已经70岁高龄的他被重新任命为暨南大学副校长,经过他的多年努力,暨大已发展成为拥有文、理、经、医四个学院的综合性
华侨大学。他还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
广东省政协四届、五届副主席等职。
1978年,王越以75岁高龄再次参与
暨南大学的又一次复办,他面对“文革”后的复杂局面,想方设法、四处奔波、邀请八方的优秀人才,为建设百事待兴的暨大可谓是呕心沥血,为暨大的再次复办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王越功成身退改任学校顾问。
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颓龄皓首镜中看,百载沧桑岁又阑。表里山河萦梦寐,沉浮身世上毫端。”2003年,王越在百岁生日时所赋诗词或许能概括他丰富而厚重的一生。
王越于2011年2月26日逝世,享年108岁。
个人生活
诗歌则是王越的终生爱好。王越的次子王思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父亲常说,古体诗像浓茶,越品越有味儿。”王越喜欢的诗人是
杜甫、
李白、
苏轼和
陆游。最爱吟诵的是陆游的几首名作,以及李白的《静夜思》。“后来父亲的记忆衰退,很多诗都不记得了。但只要我们念‘床前明月光’,他便可以接上下一句。”王思明说,到父亲离世,还有几篇文章未写完。“他列了一个提纲,是计划完成的文章,也没能完成。”
个人作品
著有
合作英文著作《Theageoffreephilosophicalcontention》,合作编写《中国古代教育史》和《中国近代教育史》 等。发表了《论私人讲学之风不始自孔子》、《墨翟新考》等30多篇论文,并与友人合作用英文编撰了《国际学术教育论文选》。
社会任职
王越同志还积极参与
社会工作, 1952年加入
中国民主同盟,曾任
广东省民盟副主委;此外,曾担任全国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广东省政协第四、第五届副主席,全国教育学会第一届副会长、全国教育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编委,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一届副主委,广东
嘉应学院名誉董事长等职。
人物评价
王越同志生活简朴、为人正直、平易近人、学识渊博,无论是朋友同事,还是学生,都把他看作是良师益友。他始终追求真理,从一个农家子弟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教育家、诗人、忠诚的爱国者和知名学者。
王越一生敬仰
陶行知先生,并以陶先生为榜样。他对贫苦工农大众有炽热爱心,解放前就在
广州市举办民众教育馆,力使工农及其子弟有受教育的机会,并且在
白云区的长村办农民夜校,与中大师生一起在村里进行文化和进步思想教育。
在
暨南大学,无论是朋友、同事还是学生,大家都将他看作良师益友。很多人都记得,在暨大“文革”后复办期间,王越不顾年老体弱多病,四处奔走。他的“礼贤下士”,深深感动了许多知名的教授、学者,一定程度上抚平那场“运动”落下的心灵伤痕。
人物事件
爱国书生教书育人并走上革命之路
1903年12月,王越出生在
兴宁市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乡受完小中学教育,1921年考入
东南大学教育科。教育科包括三个系:教育系、体育系、心理系,当时科主任是
陶行知,陶行知的教育救国思想,淳朴坚毅的性格和循循善诱的教育风格深深影响了王越,引领他走上了教育工作之路。
年轻的王越在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东南大学度过了大学生活,也在陶行知先生的影响下树立了一生的理想与价值观,“援饥援溺心头热,师马师陶道路宽”。他的教育事业之路从此开启。
1926年起,王越先后在梅州师范学校和兴宁兴民中学任教,1930年至1933年先后在
燕京大学研究院和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的多位名师指导下从事教育心理学和国学研究。1931年撰写了《人格测量》一书,这是他早年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1933年至1946年,王越先后任
中山大学、广东文理学院和湖南蓝田
国立师范学院的副教授、教授。他目击时难,对
日寇的野蛮侵略,对
中国国民党政府的无能与腐败,非常愤慨,对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阅读进步书刊,接触地下党员,联系进步青年,并不顾个人安危从国民党监狱中营救了十多名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
抗战胜利后,王越任中山大学教育系主任、教授。他不惧反动政府的威胁和迫害,以教授身份领导中山大学师生罢教罢课,进行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斗争。
1952年,王越任
中山大学教务长,对原有学制、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及规章制度均作相应调整,以期符合新时代之要求。他善于团结知识分子,尊重和爱惜人才,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
1958年,国家决定在
广州市重建华侨学府暨南大学,经上级任命,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兼任校长,王越被陶铸从中大“挖来”任暨大第一副校长,王越受命组建暨大,为暨南大学的重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广州重建暨大,犹如在白纸上画图,又逢“
大跃进”时期,其艰难可想而知,学校办学条件差,基础薄弱,根据陶铸校长的意见,学校成立了建校委员会,由当时广州市长朱光任主任委员,王越副校长是副主任委员之一。当时全国高校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生产劳动,忽视文化课的偏向。1959年,
暨南大学领导班子提出:“学校工作应以教学为中心。”王越强调,必须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整个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改善校园环境,王越、梁奇达、史丹等校领导身先士卒,挑泥巴、运砖瓦,带领师生员工利用课余时间修建人工湖,用两个月的时间挖出了一汪风光迤逦、
垂柳依依的明湖,明湖至今仍是暨南校园中最令人流连的风景,暨南校友
汪国真就曾在湖边沉思、写作诗歌。暨大还于1963年成立了董事会,在当时,暨大是设立董事会的唯一一所内地大学,至1966年,暨大发展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的文理科
综合性大学,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暨南大学在文革中被迫停办,王越改任
华南师范大学革委会副主任,主要任务是组织若干教授从事翻译工作,协助高等教育部编写教育大辞典,王越在此期间与人合著中国教育史。这段时期暨大的教师散落各处,不少人认为前景不乐观,但王越坚信总有一天暨大能再铸辉煌。
1978年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暨南大学,75岁的王越被重新任命为副校长。尽管是高龄老人,但王越还是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住在校外的他每天徒步走到暨大,参加会议、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为了引进人才,他四处奔走、“三顾茅庐”,感动和争取了许多知名教授学者来暨大工作,如暨大医学院创办者、药理学家
罗潜,骨科学家公道,
寄生昆虫和传染病专家
朱师晦等。
暨大中文系副教授
倪列怀曾是王越的助手,他回忆王越道:“老校长最为令人心仪的,是他那种由斯文儒雅的学者气度、温文宽厚的长者风范构成的让人可亲可敬的人格魅力。身为副校长,他还担任省政协副主席,但从来没见过老校长打官腔、摆官架子。印象中,我从不觉得他像官员,而是一个学博思深的学者、一位慈祥忠厚的长者。1978年
暨南大学复办时让老校长去动员那些在‘文革’中伤透了心的教师们回暨大,有不少老教师回来了。我想,这恐怕也与王校长的这种人格魅力的影响有不小关系。”
在2006年暨南大学百年校庆时,年逾百岁的王越谈起当年复办,深情表示:“暨大当时是白手起家,我有责任尽力使它健康成长。特别是在它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置身事外。”一语道尽这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人格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