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
隆肛蛙(Nanorana taihangnica),又名
太行山隆肛蛙,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属于叉舌蛙科倭蛙属。该蛙主要分布在
河南省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也出现在
陕西省、
山西省等地。太行隆肛蛙的头宽大于头长,吻棱明显,吻圆,颊部向外侧倾斜,
鼓膜小或不甚明显,褶明显隆起。其鼻孔位于吻眼之间,略近眼,舌大而圆。太行隆肛蛙的指、趾末端膨大成球状,皮肤较光滑,体背面散有扁平圆疣或长疣。生活时,体背面、侧面、四肢背面为褐色,夹杂有灰色云状斑,体侧有黄色点斑状,腹面灰白色。
太行隆肛蛙自3月中旬开始出蛰,4月初达到出蛰高峰。夏季,成蛙多攀岩壁上或浅水中的石块上。秋季和冬季,则潜入深水大石下。太行隆肛蛙
捕食多种昆虫,包括革翅目的、
鞘翅目的、
鳞翅目的和
半翅目等。
通过多次标记多次重捕法推算保护区内的太行隆肛蛙
种群数量在305~513只之间,较为稀少。采用皮尔逊
相关系数分析采集样本的体长、体重、头长、头宽、眼径、
鼓膜径、
前臂手长、腿长各局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双尾检验判定其差异显著性。结果显示各局部变量之间都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以体长与其它局部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
故以体长作为聚类依据,结合
第二性征出现的情况,采用快速聚类法将太行隆肛蛙种群
年龄结构划分为幼体组(Ⅰ组),
亚成体组(Ⅱ组),成体组(Ⅲ组),壮年组(Ⅳ组)。对雌雄个体各年龄组的数量进行统计,幼体组和亚成体组数量与壮年组数量相同,而远小于成体组个体的数量,可见该种的
种群结构较为稳定。应该继续保持对核心区的保护措施。根据对种群雌雄个体数目的统计,雌雄总体性比为1.44:1,各年龄组雌雄比例有较大差别。太行隆肛蛙每年3月中旬开始出蛰,在4月初达到高峰期。刚出蛰的太行隆肛蛙需要进行大约20天的
捕食后开始进行繁殖。繁殖时间从4月初开始,在4月中下旬达到高峰期,5月初繁殖结束。
产卵场所一般选择在山溪中的浅水缓流处,产卵处水深差异较大,测得为6~72 cm,但测量卵粒距水底之间的距离为6~16cm。产卵处非常隐蔽,多选在溪流向阳一侧的石块下或岩壁侧面,不翻动石块卵粒则不易被发现,卵粒单层平铺于水底石块下方或侧部,平均产卵量为454粒,平均卵径为4.32mm。太行隆肛蛙在
繁殖季节出现明显的繁殖
性征,繁殖行为特殊,雌雄之间无
抱对,
雄性呜叫声音较小,雄性间也很少发生争斗。通过试验证明太行隆肛蛙
产卵时对附着物的角度及距水底高度存在选择,最偏爱与
底面平行的角度,附着物距水底高度为7.2mm最适。根据太行隆肛蛙
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外部形态变化、主要生理特征及行为的出现,将其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25个时期,胚后发育过程划分为21个时期。在水温11~18℃下,从
卵细胞受精卵至
蝌蚪两侧鳃盖完全闭合,出水管形成为止,共历时470.18小时,期间总积温为7240.29℃。太行隆肛蛙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与其它无尾
两栖动物相似,但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与山溪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依据不同月份采集的太行隆肛蛙蝌蚪发育分期情况,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推算该物种胚胎发育时程很长,约需要27个月,经历2次越冬才能完成
变态发育成幼蛙。在保护区内太行隆肛蛙
种群仍面临环境恶化,人为干扰加剧的威胁,应加大对该物种
栖息地的保护力度,使其种群数量能够增长。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使群众能够自觉的保护野生动物,爱护
生态环境。深入进行该物种
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了解清楚该物种的生活史。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为今后能综合利用该宝贵的物种资源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