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心典
1729年清代尤怡所著医书
《金匮要略心典》,《金匮要略》注本,简称《金匮心典》。清代尤怡(在泾)注,撰于雍正帝七年(1729年)。尤氏研究张仲景学说多年,有较深的学习心得,纂注时力求深入、得其典要,故以“心典”为书名。尤氏删去原书的最后3篇,注文阐析仲景原文精义、蕴旨,文笔简练,富有条理。对原文难以诠解之深奥词句,宁可缺略,不强予衍释,并能改正原文传写之误,删去后人不应增添之内容。可称是《金匮玉函要略方》注本中较受后世推崇的一种。
成书背景
尤氏有慨于《金匮》注家“性高明者泛鹜远引,曲逞其说而其失则为浮;守矩者寻行数墨,畏尽其辞而其失则为隘”,因取《金匮》旧本重加寻绎,其未经笔记者补之,其记而未尽善者复改之,覃精研思,务求当于古人之心而后已。书名“心典”,谓“以吾心求古人之心而得其典要”。
流传版本
现存版本二十余种,有雍正十年(1732)遂初堂刻本、日本文正六年(1823)京师御书物所刻本、同治八年(1869)陆氏双白燕堂刻本等,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校注铅印本。
校注、整理
上海中医药大学(今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理论教研组曾对本书进行校注。
作者简介
尤怡(?—1749)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在泾,号饲鹤山市人。吴中区(今属江苏省)人。年轻时家贫,尝在寺院卖字为生,能诗善文。后随马俶习医,学有渊源。晚年学益精深,治病多奇中,名始著。后隐居花溪区,以著书自得。推崇张仲景,精研《伤寒》、《金匮》,颇有心得。谓后人因王叔和编次错乱,辨驳改订,各成一家言,言愈多而理愈晦,乃就六经,各提其纲,于正治法外,又列各经之变治法,著《伤寒贯珠集》八卷(1810年刊)。其于病机进退浅深,各有法以为辨,使读者先得其法,乃能用其方;其分证明晰,于少阴、厥阴之温清两法,尤予世人以启发,故后世以《贯珠集》与柯琴《来苏集》并重。又取其平素研读《金匮》之心得,撰《金匮要略心典》三卷(1729年)。改正原文传刻之误,删略后人增益内容,阐述张仲景原文精义,皆有创见,实为《金匮要略》注本之上乘者。另著《金匮翼》八卷(1768年),补《金匮要略心典》之不足。尚撰有《静香楼医案》,为临证验案;《医学读书记》三卷(1729年),系读书证治心得杂记,并征引古代文献有关内容,予以辨析、评述、考证,多有发挥。
书评、序言
徐序
今之称医宗者,则曰四大家。首仲景,次河间,次东垣,次丹溪。且曰仲景专于伤寒,自有明以来,莫有易其言者也。然窃尝考神农着本草以后,神圣辈出,立君臣佐使之制,分大小奇偶之宜。于是不称药而称方,如《黄帝内经》中所载半夏秫米等数方是已。商而有伊芳尹汤液之说,大抵汤剂之法,至商而盛,非自伊芳尹始也。若扁仓诸公,皆长于禁方,而其书又不克传。惟张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远接轩皇,近兼众氏,当时着书垂教,必非一种。其存者有《金匮玉函要略方》及《伤寒论》两书,当宋以前,本合为一;自林亿等校刊,遂分为两焉。夫伤寒乃诸病之一病耳,仲景独着一书者,因伤寒变证多端,误治者众,故尤加意,其自叙可见矣。且《伤寒论》中一百十三方,皆自杂病方中检入,而伤寒之方,又无不可以治杂病,仲景书具在,燎如也。若三家之书,虽各有发明,其去仲景相悬,不可以道里计。四家并称,已属不伦,况云张仲景专于伤寒乎?呜呼!是尚得为读仲景之书者乎?《金匮要略》,正仲景治杂病之方书也。其方亦不必尽出仲景,乃历圣相传之经方也,仲景则汇集成书,而以己意出入焉耳。何以明之?如首卷栝楼桂枝汤,乃桂枝加栝蒌也;然不曰桂枝加栝蒌汤,而曰栝蒌桂枝汤,则知古方本有此名也。六卷桂枝加龙骨牡蛎科汤,即桂枝加龙骨、牡蛎也;乃不别名何汤,而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则知桂枝汤为古方,而龙骨、牡蛎则仲景所加者也。如此类者,不可胜举。因知古圣治病方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可与灵素并垂者。苟有心于斯道,可舍此不讲乎?说者又曰,古方不可以治今病。执张仲景之方,以治今之病,鲜效而多害。此则尤足叹者。仲景之方,犹百钧之弩也,如其中的,一举贯革;如不中的,弓劲矢疾,去的弥远。乃射者不恨己之不能审的,而恨弓强之不可以命中,不亦异乎?其有审病虽是,药稍加减,又不验者,则古今之本草殊也。详本草惟《神农本草经》为得药之正性,古方用药,悉本于是。晋唐以后诸人,各以私意加入,至张元素辈出而影响根据附,互相辩驳,反失本草之正传。后人遵用不易,所以每投辄拒。古方不可以治今病,遂为信然。嗟乎!天地犹此天地,人物犹此人物,若人气薄则物性亦薄,岂有人今而药独古也。故欲用张仲景之方者,必先学古穷经,辨症知药,而后可以从事。尤君在泾,博雅之士也。自少即喜学此艺,凡有施治,悉本仲景,辄得奇中。居恒叹古学之益衰,知斯理之将坠,因取《金匮玉函要略方》,发挥正义,朝勤夕思,穷微极本,凡十易寒暑而后成。其间条理通达,指归明显,辞不必烦而意已尽,语不必深而旨已。虽此书之奥妙不可穷际,而由此以进,虽入仲景之室无难也。尤君与余有同好,属为叙。余读尤君之书而重有感也,故举平日所尝论说者,识于端。尤君所以注此书之意,亦谓是乎。
雍正十年壬子阳月松陵徐大椿
自序
《金匮要略》者,汉张仲景所着,为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其方约而多验,其文简而难通。唐宋以来,注释阙如;明兴之后,始有起而论之者。迄于今,乃不下数十家,莫不精求深讨,用以发蒙而解惑。然而性高明者,泛骛远引,以曲逞其说,而其失则为浮;守矩者,寻行数墨,而畏尽其辞,而其失则为隘。是隘与浮者,虽所趣不同,而其失则一也。余读仲景书者数矣,心有所得,辄笔诸简端,以为他日考验学问之地,非敢举以注是书也。日月既深,十已得其七八,而未克遂竟其绪。丙午秋日,抱病斋居,勉谢人事,因取《金匮》旧本,重加寻绎。其未经笔记者补之,其记而未尽善者复改之,覃精研思,务求当于古人之心而后已。而其间深文奥义,有通之而无可通者,则阙之;其系传写之误者,则拟正之;其或类后人续入者,则删汰之。断自《脏腑经络》之下,终于《妇人杂病》,凡二十有二篇,厘为上中下三卷,仍宋林亿之旧也。集既成,颜曰《心典》,谓以吾心求古人之心,而得其典要云尔。虽然,刘氏扰龙,宋人刻,力尽心,要归罔用。余之是注,安知其不仍失之浮,即失之隘也耶?世有哲人,箴予阙失而赐之教焉,则予之幸也。
雍正己酉春日 饲鹤山市尤怡题于北郭之树下小轩
章节目录
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痉湿病脉证治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卷中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卷下
黄瘅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惊悸吐下血胸满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内容简介
书首有徐大椿叙及尤氏自序。正文依林亿新校正之编次,卷上自“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至“肺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七篇;卷中自“奔豚气病脉证治”至“水气病脉证并治”七篇;卷下自“黄疸病脉证并治”至“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八篇,计二十二篇。是书之注既编集前贤所论,复结合尤氏数十年心得经验,其注释明晰,条理通达,据理确凿,切合临床,而较他注为胜。如注“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条,先析其症状,次论治法,后释方义,以为若阳病不能与阴和,则阴以其寒独行,为里急,为腹中痛,而实非阴之盛;阴病不能与阳和,则阳以其热独行,为手足烦热,为口干咽燥,而实非阳之炽,昧者以寒攻热,以热攻寒,寒热内贼,其病益甚,惟以甘酸辛药和合成剂,调之使和,则阳就于阴而寒以温,阴就于阳而热以和。又谓:中者,脾胃也,营卫生成于水谷,而水谷转输于脾胃,故中气立则营卫流行而不失其和;又中者,四运之枢而阴阳之机也,故中气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及于偏。小建中汤甘与辛合而生阳,酸得甘助而化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诸多注释,悉皆言简意明,论理贴切。
影响评价
徐大椿序评曰:“其条理通达,指归明显,辞不必烦而意已尽,语不必深而旨已传,此书之奥妙不可穷际,而由此以进,虽入仲景之室无难也。”后世学者多宗是书,至今仍为研习《金匮》所必读。
参考资料
金匮要略心典.豆瓣读书.2023-12-12
目录
概述
成书背景
流传版本
校注、整理
作者简介
书评、序言
章节目录
内容简介
影响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