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口村位于北京城区外西北,
昌平区西南部,
阳坊镇镇政府东北,距镇政府2.5公里,东南与
海淀区辛力屯紧密接壤,
京密引水渠从西北路过。地域面积2383亩,东西长而南北短,呈不规则长方形。耕地面积1200亩,全村总人口817名,男性占399人,女性占408人,其中非农业占226人,农业占591人。基本是汉族人,以谷、高、佟、冯、王五大姓氏为主。
八口村属
燕山南麓与华北平原交接地带,为中低山地形,
平均海拔120m。所在地主要分布着山地淋溶褐土,植被以
木槿、
酸枣树、山皂角等灌木为主。该地区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风,阳坊雨量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15.9mm,年内降雨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且多以大到暴雨形式出现。该地区以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1m/s,月平均风速以四月为大,一般在3.6m/s,极端最大风速达23m/s。
八口村地下水源丰富,土壤肥沃,
玉蜀黍属、小麦和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村域内有
车前,蒲公英、
罗布麻、
菖蒲科、
秦艽、
地黄等几十种中草药生长,村边树林和水田里,经常出现白鹭,
野鸭、
环颈雉、
灰鹤等珍贵的鸟类。
八口村区域有人居住的历史至少2千年以上。从历史上考证,真正成为村落是在宋元时期。明朝时期,往北京
玉渊潭公园供水的一条渠经过八口村西,当时八口村有八个水口注入此渠,八口便成了此村落的代称。抗日战争时期,八口村属南口日军所辖范围,
日语发音“高”听起来很像“沟”,当时伪政府官员也起哄跟着学“沟”,故而解放前后八口也有人称为八沟。1956年——1957年,为了与
海淀区八沟村加以区别,北京市将该村村名正式定为八口村。
八口村西北,原有一座
庙宇名为“九泉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解放后为八口小学的所在地。1970年,新小学于村南建成,此庙院内二株古槐被村革委会砍伐,一株文香果树被伐,庙院周边的上百年苍天古树也一起被伐。
改革开放后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来又实行分田到户,小面积、大面积承包土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结合现代农业经营意识,以机械代替人力,以传统的种植施肥和科技种植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农民从土地上被解放出来,开始从事其他经济形式,除农业之外,还有养殖业、
渔业、木器加工、水泥加工、装饰品加工等多种经济形式。
新形式下,如今的八口村,继承了老一辈先烈的革命精神,开拓创新,全面进行着新农村建设,2004年翻建村北小学和幼儿园,配备医务室,通上
水泥路,路边安装路灯,建设娱乐公园。2004年以来,投资35万余元,修管灌340米、田间道300米,排涝挖排水沟1200米,整修700米道路,建管函5座,硬化街道路面600米,搭吊炕80铺,改厕120户。2004年经村两委研究,利用村南洼地修建公园,平垫土地,安装围栏铁艺,绿化环境,购置各种健身器材,配置灯光照明,为群众健身娱乐提供了舒适、优美的活动场所。06年10月至06年12月完成了自来水改造工程。2007年开始大棚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