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新疆
尉犁县,修筑于一座大型沙丘之上。是一处由烽燧本体、居住房屋等建筑构成的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综合性军事设施。
后根据出土文书记载显示,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是
唐朝“
安西四镇”之一
焉耆镇下的军事设施,在唐代被称为沙堆烽,同时也是一处游弈所治所,属于焉耆镇东境军事防线——“楼兰路”的一处基层军事管理机构。
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新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境内的
荒漠地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烽燧。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累计出土各类遗物1368件(组),其中,包含珍贵的纸文书、木简861件,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学等。此外,遗址还出土了陶、铜、铁、木、漆、纸、皮、草、纺织品等遗物。
纸文书出土时多呈团状,经初步释读,文书性质主要为唐武周至
开元年间,游弈所与下辖各烽铺及上级管理机构之间的军事文书,内容详细记录了与
孔雀河沿线烽燧有关的各级军事设施名称。文书另见有授勋告身、账单、私人信札、书籍册页、文学作品等内容。出土木牍保存完整、字迹清晰,内容主要记载烽铺与游弈所间计会交牌与平安火制度。
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的考古成果再次实证了唐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治,填补了历史文献关于
唐朝安西四镇之一
焉耆镇下辖军镇防御体系记载的空白。
出土的大量珍贵文书、木牍,填补了历史文献关于唐代军镇防御体系记载的空白,为了解唐代边塞生活和军事管理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实证了唐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胡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