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是1954年上映的一部抗战故事片,由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石挥执导,
蔡元元、
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影片讲述了主人公
海娃,赶着羊群,机智地通过鬼子的层层关卡,将插着鸡毛的重要信件送到了
八路军手中的故事。
《鸡毛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该影片于1955年获
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
优胜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儿童团的团长,名叫海娃,他接受了
地方武装中队长(他父亲)让他送鸡毛信的紧急任务以后,拿着放羊鞭子赶着一群羊,就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程。
他刚一进山谷,迎面就来了一群
日本鬼子兵。无法躲避,为了躲过敌人的搜查,确保鸡毛信安全送到
八路军负责人手中,
海娃把鸡毛信绑在了一只羊的尾巴下面。就这样渡过了一关。
鬼子兵想抢海娃的羊群,以便他们杀羊美餐,硬是让海娃赶着羊随他们走。海娃装着顺从的样子,随他们走了。晚上歇在一个村庄,鬼子兵横七竖八地躺在一个大房间,把海娃堵在中间,门口还有岗哨。夜深了,万籁俱寂,月光轻柔,可是海娃的心一点也不平静。信还没有送到,怎么办呢?海娃趁鬼子睡熟的时候,轻轻地、一步一步地挪动,满头大汗也顾不得擦,终于逃出了鬼子的魔掌。
此后,又经过几番曲折和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终于把信送到了
八路军张连长手中。这样,按照鸡毛信中作战的时间、路线,八路军与
地方武装一举炸毁了鬼子的炮楼,夺回了被敌人抢走的粮食、物资,还活捉了鬼子的头头“猫眼司令”,为百姓除了害。
1953年
顾也鲁和
石挥为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献礼开始筹拍这部
儿童片,石挥恶补了许多反映老区农民生活的书籍,而影片剧本也是电影艺术家
张骏祥根据
华山同名小说改编的。
1952年,石挥在挑演员时,同时看中
蔡安安和
蔡元元兄弟俩,让哥哥蔡安安演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海娃,让弟弟蔡元元演海娃的小伙伴狗娃为此,兄弟俩还到京郊农村体验生活,练了几个月的放羊,开拍后,石挥临时让哥俩换了角色。
据张锡磊考证,《鸡毛信》的最早版本是一篇人物小通讯,收录在1949年1月出版的“人民解放军故事丛书”《旗》中,作者是新华社记者汤洛,故事框架确实与华山(杨华宁)的小说《鸡毛信》相似,但是故事背景不同,所以很难指认通讯中的双虎就是海娃原型。因此《鸡毛信》中的海娃,是华山虚构出的文艺作品形象,并没有直接对应的人物原型。
影片以海娃送鸡毛信作为全片的主要线索,结构单纯,情节曲折,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正是在曲折跌宕的惊险情境中,影片以生动细致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贞顽强、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
海娃的艺术形象。影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注重儿童情趣。片头字幕像一本
连环画.一页一页揭过,使少年儿童观众像翻看连环画一样亲切。每一片断的开头,也模仿连环画的说明写上字幕,对背景、环境、人物心情做出说明,用生动诙谐的旁白道出,强烈地抓住了少年儿童观众的注意力。(
新浪娱乐评)
《鸡毛信》与同时期其他题材的中国电影一样,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儿童电影,为了适应中国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政治气候,使孩子们本该充满快乐的童年生活也背上了重担。尽管那时的儿童影片在风格样式的探索方面留下了较多空白,但令人欣慰的是,从《鸡毛信》开始,中国电影工作者的探索,也为那个年代的电影史留下了许多可圈可点的经典之作。单是片头
连环画式的构思,在那个缺少视觉冲击的年代,就足以让小观众们精神为之一振。(1905电影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