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暹罗鲤
仅存在于泰国湄公河的巨型鱼类
巨罗鲤(学名:Catlocarpio siamensis)是现存鲤科鱼类中个体最大的品种,只存在于泰国境内的湄公河河段。这种稀有的巨型鱼类在原产地是著名的食用鱼,因此野生资源受到极大威胁,种群数量严重减少。2011年,巨暹罗鲤被列入极危物种。这种鱼类体型巨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鲤科鱼类,可以长达3米,重达300公斤。巨暹罗鲤的体色浅灰,缺乏光泽,头部奇大,鱼鳍飘逸,被形容为鲫鱼、胖头鱼和龙凤鲤的杂交混合体。由于巨暹罗鲤的观赏价值,现在也逐渐流通到了观赏鱼市场,但进口的都是小于20厘米的幼体。
品种简介
印度鲤属唯一的物种暹罗巨鲤Catlocarpio siamensis,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曾一度被认为是鲤形目中最大最重的鱼类。 
最大尺寸:118英寸(约合300厘米),661.5磅(约合300公斤)
栖息地区:东南亚湄公河流域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未包括
种群数量:仅在2000年捕获过10尾
主要天敌:过度捕捞、野生栖息地萎缩。
形态特征
鱼头显得巨大,没有鱼须。巨暹罗鲤在淡水鱼中为最大,也具可能为最大的鲤科鱼类。少数个体在1.5米以下,45千克。大型的可达3米长,重有300千克。只有一种名为Mahseer的鱼类能与之相比,但是大型的Mahseer只在百年前有过记录。巨暹罗鲤的头部显得巨大,没有鱼须。这种鱼类在淡水鱼中为最大之一,也可能是最大的鲤科鱼类。少数个体在1.5米以下,45千克。大型的可达3米长,重有300千克。鲤科中只有黄鳍结鱼能与之相比,但是大型的黄鳍结鱼只在百年前有过此记录。巨暹罗鲤是四倍体,拥有四套染色体,这是相对于二倍体动物的正常染色体数量而言的。
分布
巨暹罗鲤是现存鲤科鱼类中个体最大的品种,这种罕见的巨型鱼类据称只存在于泰国境内的河流中。栖息地区为东南亚湄公河流域,生长在东南亚湄公河流域,过度捕捞、野生栖息地萎缩,常被见于大河流旁的大型池潭中,但会季节性的进入渠道,泛滥区域,沼泽中,小巨暹罗鲤常见于小溪,沼泽,但也会生活在渠道,池潭中。仅在2000年捕获过10尾。巨暹罗鲤则作为柬埔寨的国鱼,最大可达300千克,是世上最大的鲤科鱼类,在所有鱼类中列居第五。  红色暹罗鲤更为稀有,21世纪世界上野生红暹罗鲤不到100条。
巨暹罗鲤常被见于大河流旁的大型池潭中,但会季节性的滴入渠道,泛滥区域,沼泽中,小巨暹罗鲤常见于小溪,沼泽,但也会生活在渠道,池潭中。这种稀有的鱼类,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段去繁殖,进食。这种游动缓慢的鱼类以珊瑚,藻类红树林的水果为食,极少以活物喂食(如果可能的话)。在湄公河河底,小巨暹罗鲤在十月为主要存在的鱼群。
饲养方法
暹罗巨鲤的饲养十分简单,中性水质,温度25°C~28°C,过滤系统一定要强,力求营造较快的流动水体。饵料方面,暹罗巨鲤是一种滤食鱼类,幼体时可接受红虫和人工观赏鱼饲料。当体型长大后也没有关系,因为暹罗巨鲤的滤食性没有鲢那么特化,所以依然可以用菜叶之类的东西代替。暹罗巨鲤的混养很方便,既然它的食性使它成为一种人畜无害的动物,那么只要不会伤害它的品种都可以选择。
保护现状
由于栖息地的破坏以及过度捕捞,巨暹罗鲤现已非常罕见,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极危(CR)物种。
保护措施
柬埔寨政府和相关组织正在采取措施打击非法捕捞,保护这一珍稀淡水鱼类,包括在禁止捕鱼季节加强监管和拆除非法捕鱼工具。
目录
概述
品种简介
形态特征
分布
饲养方法
保护现状
保护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