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需求指的是个人对特定职业的渴望和追求,这种渴望和追求构成了个体职业行为的动力来源。自社会分工出现以来,职业需求便随之产生。最初的职业需求主要源于生存需要,随着社会发展,职业不断细分和演化,职业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
自然性职业需求是为了满足基本生存和繁衍后代的条件而产生的职业需求。然而,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人们的职 业活动并非孤立存在,由此形成的社会性职业需求反映了对文化和政治的渴求,以及人际交往的需求。社会性职业需求因社会生活环境和经济地位的不同而异。仅满足自然性职业需求而忽视社会性职业需求的人可能会感到不适和不满。物质富裕并不足以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内心的安定感和社会认可度同样重要。例如,21世纪衡量各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标准不仅限于国内生产总值(GDP),还包括国民幸福指数(GNH)。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参与的国际调查显示,国民幸福指数有所波动,表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心灵层面的问题仍需关注。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专业人士被迫从事与其专业背景不符的工作,导致心理失衡。此外,一些富有者也可能因为精神空虚而患上
抑郁症。城市中大龄未婚人口增多、离婚率上升的部分原因是自然性职业需求占据了过多时间和精力,影响了个人生活。
物质性职业需求体现在对职业活动中物质层面的追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是所有需求的基础。精神性职业需求则是对知识、美感、创造力等方面的追求,以及职业活动带来的社交和自我价值感。例如,一位92岁的学者在病床上坚持写作,将其视为精神上的幸福和满足。
合理性职业需求是基于可能性区分的,即能否通过努力实现。不合理职业需求包括不正当需求和不现实需求。前者指超出个人职业范围或不应拥有的需求,后者指短期内难以实现且长期来看也难以实现的需求。在
计划经济时代,职业选择受限,而在
改革开放后,职业选择空间扩大,个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职业需求受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职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职业需求的内容和形式会发生改变。例如,在航空业兴起前,没有人会有成为空乘人员的需求。改革开放后,多样化的经济形态和经营模式催生了更多职业选择,为个人职业规划提供了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