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良(1918年-1945年7月20日)性别男,原名赵恩全,
辽宁省法库县人。1931年参加东北抗日救国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
东北抗日联军三支队副政委。
1945年,因执行侦察任务而被捕的赵忠良从
北安市越狱至
克东县,隐藏在当时的玉岗村短岗屯,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秘密开展地下工作。同年7月,赵忠良不幸被
日寇逮捕,并于1945年7月20日英勇就义,时年27岁。
新中国成立后,克东县人民政府为纪念牺牲的抗联烈士赵忠良,将玉岗村短岗屯命名为忠良村。
人物生平
赵忠良,原名赵恩全,1918年出生在
辽宁省法库县依松牛堡子(今法库县依牛堡镇)赵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伴着穷和苦成长,在幼小的心灵里品味了人世间的苦楚,贫寒的身世逐渐萌生出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也炼就了他坚强的性格。1937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1935年2月10日,国民救国军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下辖两个师,周保中任军长兼党委书记。赵忠良为军直属队侦察排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联军将第四、
国民党第五军及第二军二师组成抗日联军第二路军,赵忠良被提升为警卫旅侦察连连长。
1937年10月,赵忠良所在部队接受了攻打依兰城的战斗,该城由
日本据守,城四周堡林立,敌人防守严密。
赵忠良带队攻打城北的碉堡,为后续部队开辟通路。赵忠良带领突击队,他将突击队分成砍鹿组、架梯组、爬梯组和预备组。夜幕中,赵忠良带领战士们,肩背枪、手持大刀,钻进了用桌子和湿棉被自制的“土坦克”。“土坦克”在枪林弹雨中前进,接近敌人鹿砦时,立即派出砍鹿砦组,摸了上去。敌人发现突击队的行动,密集的子弹在“土坦克”前扬起一片烟尘,赵忠良发现左侧枪声稀疏,便指挥几个战士将“土坦克”向右侧移动,来个声东击西,在他的指挥下选定了突破口,朝着鹿砦一阵猛砍,为部队打开了一条通路。接着,又指挥架梯组冲破敌人的火力封锁,迅速冲到一座大碉堡下,刚把梯子靠到碉堡上,梯子被碉堡内的鬼子推开了。敌人疯狂地扫射,投手榴弹,此时,赵忠良的肩部和腿部负了伤。指导员对赵忠良急切地说:“连长,你负伤了,就不要上去了。突击队我来指挥。”指导员关切地劝他。不,擦破点皮肉算啥,不拿下这据点我决不下去!”赵忠良拖着负伤的身体,和战士们一样背起一捆
手榴弹奋力指挥突击队,冲到碉堡下。突然,砖头瓦块从碉堡内向他们倾泻下来,砸得他头晕目眩,两眼直冒金花。赵忠良高喊:“同志们挺住,敌人没有弹药了,快竖梯子,往碉堡里扔手榴弹!”战士们将一捆捆包有石灰和辣椒面的手榴弹塞进碉堡。随着一声巨响,碉堡内的敌人大都被炸死炸伤,战士们呐喊着冲进碉堡,坚固的据点终于被攻克了。
在一次战斗中赵忠良不幸被捕,被押送到
牡丹江市日本宪兵队监狱。在四十多天中,他受尽了酷刑,脚镣、手铐、三角吊、老虎凳、电刑、水刑……几次死而复生,但赵忠良始终英勇不屈。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赵忠良趁着看守熟睡之机,熄灭灯光,摸着黑,把凳子轻轻地放在桌子上,敏捷地站上去,将房顶挖了个洞,然后,奋力攀上屋顶,悄然逃走。赵忠良越狱的消息不胫而走,在
国民党第五军成为传奇式的人物。
1940年后,日伪对东北抗日军民展开了“总体战”,加紧实行“归屯并户”,经济封锁,并不断增兵东北,进行
法西斯主义大“讨伐”。
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由于日军的包围和经济封锁,抗日联军经常露宿在深山老林,有时几十天吃不到粮食,只能吃野菜、树皮、草根,甚至连皮带、草鞋鞋底都成了充饥的食品。冬天的时候,许多官兵还穿着单衣作战,寒风刺骨,举步维艰,几乎每个人都生了冻疮,鲜血经常从冻疮口流出来。在严峻的困难面前,赵忠良鼓动大家说:“咬紧牙关,勒紧裤带,坚持下去就是胜利。”他随第二路军出没在
乌苏里江和
牡丹江市之间的广大地区,继续打击和消灭敌人。
1942年初,赵忠良与
王丽娜在战斗的途中结婚了。1943年4月28日(农历三月二十四)王丽娜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赵忠良给女儿取名淑华、淑杰,1943年冬,王丽娜惨遭杀害,时年仅24岁。
赵忠良得知妻子牺牲的消息后,又悲痛又敬佩,他始终没有流眼泪,他说:“我的眼泪早已流完了,现在是家仇国恨集于一身,不是流泪的时候。”
1945年赵忠良再次被捕,在狱中,赵忠良对党、对抗日联军、对地方抗日救国组织一字不提,或故意胡乱说一通。日本鬼子对赵忠良动酷刑,先是打手板、鞭打,继而是灌凉水、吃红枣(用烧红的铁棍烙皮肤)、电刑……当时受到电击后,强烈的电流震颤整个身体都很僵硬,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最难挺的是灌辣椒水,当时眼睛、鼻子被辣得通红,全身剧烈疼痛,而且口鼻处直往外冒血。尽管赵忠良在受刑中一次次昏死,又一次次被冷水浇醒,但他始终守口如瓶。一个多月,日本鬼子把所有的刑罚都给他用过了,面对
日寇凶残的威逼利诱,赵忠良以其狱中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以血肉之躯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折磨,与日军进行了殊死的较量。赵忠良秘密地准备越狱,利用放风的机会摸清了监狱的整体布局,看守人员钥匙放的位置。7月的一天,赵忠良所在的监狱三号牢房来了一个“新犯人”,他就是抗联第三路军的特派员
于天放。几天后,趁看守不在的时候,赵忠良问:“于天放同志在吗?”于天放吃了一惊,是鬼子的奸细?赵忠良立即说:我是抗联第二路军的赵忠良,在
北安市一带搜集日伪军运情报时被捕的。赵忠良将越狱的想法和准备情况告诉了于天放,并与他悄悄地沟通了对策,两人一拍即合。
7月11日,次日凌晨时,于天放和赵忠良经过一番战斗,翻过三米多高的围墙,消失在黑暗中。
于天放和赵忠良成功越狱之后,日本北安警务厅大为震惊,他们气急败坏,“满洲国”报纸惊呼:“于天放、赵忠良逃跑,满洲国失去一大半。”
关东军司令部传令:“一定要抓到!”日本警务厅还用“画容图形”的方式,到处张贴告示,悬赏捉拿
于天放、赵忠良。先是用飞机搜索,又组织各县的军警、大肆搜捕。日本鬼子还逼迫10万中国老百姓“拉大网”搜寻,谁要隐藏,全村诛灭。
地主家狗腿子常国杰发现赵忠良的踪迹,向正在搜捕的特务、日伪警察告了密。日伪警察立即包围了屯北瓜窝棚,将赵忠良再次抓捕。
日军抓住了赵忠良,欣喜若狂,立即向上司报告邀赏。日本关东军
宪兵司令部令他们抓紧审讯。落入敌人魔掌后,日军又把赵忠良押到北安监狱刑讯房,立即砸上十几斤重的脚镣,怕他再次逃跑,将其脚后筋割断。赵忠良的身上、胳膊上、脸上都是皮鞭印,鲜血不断地渗出。
鞭子抽来,赵忠良眼皮不眨,杠子压来,他不吭一声,几次昏死过去,但每次醒来后,都对他们破口大骂。赵忠良始终坚贞不屈,铁骨铮铮。敌人对赵忠良施用了各种手段,却没有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谋尽计穷,恼羞成怒,露出凶残的本性。
7月20日上午,一群荷枪实弹的敌人涌进关押赵忠良的牢门。只见赵忠良沉着地扶墙站起来,理了理蓬乱的头发和褴褛的衣服,流露出一丝轻蔑的微笑,然后拖着沉重的脚镣昂首向外走去。
一代英豪高大的身躯倒下了,化做一个永远不散的精灵,与这青山绿水长存。
新中国成立后,
于天放曾动情地说:“当年老赵不救我,我没有今天啊!”
克东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抗日联军英雄赵忠良,将短岗屯命名为“忠良村”,并在
二克山山脚下建起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以向子孙后代昭示抗联英雄的丰功伟绩。
参考资料
赤胆壮歌.齐齐哈尔市政府网站.202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