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台站
天津市宁河区的三等火车站
芦台站(Lutai Railway Station),位于天津市宁河区,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南站管辖的三等站,是天津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芦台站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5月。
历史沿革
天津市宁河区盛产芦苇。据传,唐太宗李世民率李家军行至现宁河区芦台镇时,称此地必成兵家必争之地,命人在此地设立观防台。士兵们以驻地在“芦苇之上观防台”告之家人,时间一久,这里被简称为芦台,沿用至今。
1881年,唐胥铁路开通,唐山之煤经铁路运至煤河装船,经运河运至芦台街道东北侧阎庄处的贮煤场,再经蓟运河转运至天津市上海市等地。运煤途中反复装卸、倒运,且“河道春秋潮汛不大,煤船常有停棹候水之苦”,使运煤效率甚为低下,加之唐山煤矿采用西法采煤,产煤量不断提高,集煤日增。
1886年,为解决唐山煤矿的运输问题,在李鸿章提议下,唐胥铁路延伸至芦台阎庄,史称唐芦铁路,全长45公里。其实,李鸿章早有将铁路从唐山接修到天津的打算,在修建唐山至阎庄间铁路的同时,便开工修建阎庄至芦台间铁路,并在唐山至阎庄间铁路向天津延展的过程中将田庄至芦台间的铁路改线,使铁路从田庄直接通达芦台,不再经过阎庄。
1886年,中国第一个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成立。1887年唐胥铁路展筑至芦台街道(今宁河区),称唐芦铁路;1888年展筑至天津市,长130公里,称京奉铁路。图为1888年唐胥铁路展筑至天津,李鸿章(前左四)主持通车仪式并乘花车巡视。
1887年5月,芦台站建成。唐芦铁路通车后,运输能力大增。1888年10月,唐芦铁路接修至天津,史称唐津铁路。后来,唐津铁路或出于军事原因或出于经济原因,不断向两端展筑,形成了津山、京山市京哈铁路
早年的芦台站,客货运任务并不繁忙,却拥有一座在当时被视为很豪华的天桥。20世纪20年代,张志潭任北洋政府交通部总长,而张志潭父母长期居住在芦台镇。一次,张志潭之母从芦台站乘坐火车去北京,横穿铁路时扭伤了脚,便埋怨身为总长的儿子。于是,就有了芦台站的这座豪华天桥。
新中国成立之初,芦台站只有到发线股道4条、旅客站台2座、旅客天桥1座、货物线股道1条、货物站台1座。1951年,塘沽区至唐山间双线铁路修通。为配合宁河区的经济发展,铁路部门在芦台站修建了铁路货场等设施。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严重波及芦台镇。芦台站站舍遭到严重毁坏,路基开裂、下沉,线路扭曲呈蛇形,铁路职工和家属伤亡惨重。从废墟里挣扎出来的铁路职工们第一时间奔赴各自的岗位,和前来增援的铁路职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一起奋力抢修铁路。地震后的第10天,芦台站开通,接发了大批抗震救灾列车,接卸了大批抗震救灾物资,为唐山大地震救援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至2000年,芦台站成为客货兼办的综合性三等站,办理到发全国各站的旅客、行包和货运业务。
车站介绍
芦台站不仅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货两运铁路站点,同时也是天津公交与天津铁路的换乘枢纽站,更是天津公交572路的终点站,乘客可在此无缝换乘。
地理位置
站址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芦台站建于1887年,属京山铁路(京山铁路,又称京榆铁路)离北京站218公里,离秦皇岛站165公里,离山海关站178公里,离哈尔滨站1194公里, 始建时是京山铁路的中间站点,2006年铁道部进行过线路调整从中截取津山铁路,即津山线属于京山线仍隶属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
业务范围
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
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办理整车货物承运前保管;不办理危险货物发到。
线路情况
芦台站拥有上行正线一条、下行正线一条,以及专用于石油和石化运输的线路各两条。此外,还有货运线两条、货运走行线一条和牵出线一条,以满足不同类型的铁路运输需求。
建筑设施
站台设施
芦台站设有天桥一部,连接出站口及两个货运站台,以及低站台4台。部分客运站台设有安全栅栏,以确保旅客安全。站内还包括一个客场和一个货场,为旅客和货物运输提供便利。
站房设施
芦台站的进站口设有排队围栏和安检设施,包括X光物品检查机一部,以及不同人员分别对旅客随身携带物品和行李内物品提供检查服务。候车室内设有供旅客休息的座椅和两台行程信息打印机。出站口设有单向门和车次状态提示牌,以及两台闸机(一台可刷身份证直接进站,另一个一般为人工检票口)。站房内装有大窗,可以看到站房外的车辆,同时设有火警紧急按钮。售票处配备了自助取票机一台、行程信息打印机两台和售票口一个,旅客可在此购买火车票、打印报销凭证、退票、改签以及办理临时身份证等服务。
时刻表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车站介绍
地理位置
业务范围
线路情况
建筑设施
站台设施
站房设施
时刻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