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启武(1907年-2011年4月25日),教授。祖籍
惠阳区,生于
泰国。1931年毕业于
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6年获燕京大学研究院社会学硕士学位。1938年获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体育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燕京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全国体总委员,全国羽毛球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羽毛球协会主席,国家体育总会北京市分会副主席,羽毛球、田径、跳水国家级裁判。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擅长羽毛球运动训练。著有《羽毛球练习法》、《体育运动社会学》,译有
马来西亚庄爻迪与
英国弗兰德·布兰德合著有《羽毛球技术与战术》。
林启武(1907—2011),
惠阳区人,他1907年出生于一个
泰国华侨家庭。1920年回国,进入广州培英中学学习。中学时代他喜好体育运动,在撑杆跳、跨栏、游泳等方面显露才能。1927年他考进北平燕大社会系,四年后又读研究院。在燕京就读时尽现体育才华,毕业前已在体育部兼职,协助工作。做研究生时,曾为青年会组织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1935年毕业后他在本校任专职的体育教师,主持篮球、排球、撑杆跳、跨栏、游泳等方面的教学及训练工作。
1937年他被派到
纽约的
哥伦比亚大学体育教育系进修,一年后获硕士学位,回国继续在燕大任教。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在美国的进修,林启武深刻认识到体育对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品格、塑造人的心灵能起重要作用。让每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有健康的体魄,让每一位体育工作者(包括运动员)成为彬彬有礼的人,这就是林启武先生对体育工作者的要求,他的一生都为此而奋斗。
返校工作3年后
太平洋战争爆发,
北平市的燕大被封,燕大在成都复课。在物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林启武在成都坚持开展工作,燕大的体育活动照旧开展得十分红火。他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将羽毛球创造性地改制成板羽球,不仅在燕大,而且在整个成都华西坝流行,后来还推广到
重庆市、
西安市等城市。
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成都燕大复员回到北平,林启武投身于重建体育部的工作,使教学训练很快走上正轨,不但恢复原有规模,而且在某些方面达到新的水平。尤其是篮球,为初建的国家代表队输送了不少人才。
建国以后,林启武从事羽毛球的训练工作,是中国羽毛球运动的元勋。他担任了新中国第一次国际乒乓球比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1986年获优秀裁判奖,1987年获体育运动
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