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锋,男,
江西省萍乡市出生,中国内地著名纪录片导演、作家、教师。他先后毕业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学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硕士学位)和华东师范大学传播系(博士学位)。教学课程有《纪录片基础》《纪实片创作》《影视导演》《影片分析》《影视语言研究》。
1992年,黎小锋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6年,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200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2003年,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2004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系。2007年,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系毕业。
2001年,执导个人首部纪录
短片《打春锣的人》,该片获得第8届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单元最佳纪录片奖。2003年,出版文学作品《声光波动中的心灵裸泳》。
2004年,由其创作的文学作品《生逢7月4日》出版。2005年,执导纪录片《
夜行人》,该片讲述了作为盲人的主妇如何苦心维护自己家庭的故事,入围第8届
台北电影节“全球华人影像精选”单元、第20届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获得第1届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自然纪录片杯”奖。2006年,出版文学作品《
纪录片创作》,该书是外教社组织策划的“广播电视艺术系列教材”之一。
2007年,进入
同济大学工作;同年,与
贾恺联合执导纪录片《我最后的秘密》,该片主要讲述了苏州百步街,一位有着不平凡人生的老人的故事,入围第15届上海电视节
白玉兰奖最佳
亚洲纪录片单元,获得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年度十佳纪录片”、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年度十优纪录片”;随后,执导纪录片《无定河》,该片获得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年度十佳纪录片”。
2011年,执导纪录片《遍地乌金》,该片聚焦煤炭产业链上的三个环节,采取类似访谈、速写、纪事的文体形式来分别摹写煤矿、重卡和信息中介的众生态,入围哥本哈根纪录片节山形纪录节,获得北京独立影像展独立精神奖;同年,创作文学作品《电视纪录片创作》。
2012年,出版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直接电影》。2015年,与
贾恺联合执导纪录片《昨日狂想曲》。
聚焦社会转型期的“灰色地带”是黎小锋纪录片拍摄的重要考虑方面。“灰色地带”在多数的含义里面用来形容一个痛苦、绝望、没有人性的环境,在战乱环境中的屠杀、毒气实验基地,又或是自由泛滥、没有法律约束的游走边缘等。黎小锋纪录片所关注的“灰色地带”,是社会底层中的各类带有悲伤、忧郁甚至是不公平、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纪录片,是用时间打磨的艺术结晶,人物与事件在时间中发酵,那种不期然的、不可预期的东西慢慢展现出来的魅力是黎小锋的痴迷所在。在他看来,好的纪录片就是能够抵制时间暴力的纪录片。因此,黎小锋的创作更像是在对抗时间,好的作品不会因为晚收成两年而会烂在地里。伴随着时间流逝、制作过程打磨,使黎小锋的纪录片在当下的社会依旧保持着其自身的新鲜感与社会意义 。------
苏州大学张文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