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顺,1938年出生,
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毕业于
北京大学历史系
考古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为
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辽宁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人物经历
1968年-1983年在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从事考古研究,期间任副队长;
1983年-1994年任
辽宁省文化厅主管文物副厅长兼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
1998年退休。
主要作品
据2022年8月中国新闻网数据显示,郭大顺著有专著及论文200余篇。
部分论文展示:
[1]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学术价值再解读.郭大顺.中原文化研究,2023(06).
[2]华山玫瑰燕山龙—彩陶与玉器的对话.郭大顺.丝绸之路,2022(03).
[3]以科学化与大众化的辩证统一,讲好考古故事.郭大顺.丝绸之路,2022(01).
[4]从史前考古研究成果看古史传说的五帝时代.郭大顺.中原文化研究,2020(06).
[5]“鹰熊拟英雄”的考古学观察.邓淑苹;郭大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6).
[6]神巫定位及夏商周三代形成的基础和“中国”的形成——八十述怀:我的两点思考.郭大顺.文化学刊,2018(12).
[7]再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郭大顺.地域文化研究,2018(06).
[8]考古学观察下的古代辽宁.郭大顺.地域文化研究,2018(01).
[9]红山文化虎形玉牌饰及相关问题.郭大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
[10]苏秉琦先生关于河南考古工作的几点意见.吴汝祚;郭大顺.华夏考古,2016(01).
[11]为什么说红山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郭大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12]《追寻五帝》写在前面.郭大顺;史国强.东吴学术,2013(04).
[13]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学科理论建设.郭大顺.中国历史文物,2010(01).
[14]红山文化研究新动向.郭大顺.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15]“中国东方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笔谈.邵望平,郭大顺,栾丰实,宋建.文史哲,2004(01).
[16]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形成的环境背景与人地关系研究.莫多闻,杨晓燕,王辉,李水城,郭大顺,朱达.第四纪研究,2002(02).
[17]论东北文化区及其前沿.郭大顺.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5).
参考文献:
部分出版图书:
人物成就
郭大顺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指导下对辽宁地区新石器和青铜时代进行区系研究,提出魏营子类型、高台山类型的命名(1982-1985年)和辽东半岛青铜文化“原生型”的思路(2006年)。
郭大顺较早提出中华五千文明和龙的起源研究课题(1981-1986年);提出玉器的起源与渔猎文化有关(1996年);从红山文化“唯玉为葬”习俗探讨玉器为最早的礼器;对“礼源于俗”(巫)作考古论证并试探从礼的起源认识礼的本质(2000-2003年),进而从红山文化祭祀建筑群址的类型、组合与布局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提出礼的起源与传承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自身特点和中华文明连续性的主要原因(2012-2018年)。
郭大顺倡导东北文化区的概念,提出中国史前时期东北、中原、东南三大区鼎立和以周邻向中原汇聚为主的区间文化交流总趋势,并试图以此轨迹复原古史传说五帝时代史(2000年)。
郭大顺通过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的调查和发掘,继续对商文化起源于东北说进行考古学研究(1997年)。
郭大顺担任辽宁与日本中国考古学会以《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为题的合作研究中方主持人(1990-1992);是为建国后中国最早开始的中外考古合作项目之一,也是辽宁考古走向海外的开始。
郭大顺介绍日本历史考古公园建设情况并提出建立考古遗址博物苑的设想(1990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