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司克(1911.2—1930.11),原名李孝本,化名索禺,
四川省宜宾
江安县忠义乡(今四面山镇南井)人。李司克从小聪明好学,积极上进。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唤醒民众加入到反革命洪流,他充满激情,用笔呐喊:“我愿站在
火炮口前,我愿睡在那白刀尖上!寻找自由无羁的天乡,这是火山爆裂的征兆,赶紧烧热自己的胸膛,赶紧握着残红的戈矛,快快把
地球迸去火烧”。李司克积极投入到革命洪流中,辗转彭县、
广汉市开展鼓动宣传、健全基层党组织、发展进步力量等工作。他于1930年10月参加了震惊全国的
广汉起义,并成为敲响“广汉起义”钟声的敲钟人。同年11月8日壮烈牺牲,年仅19岁。李司克在短短的十九岁的青春年华里,坚定革命理想与信念,庄严地实践着人生诺言,为党的事业谱写了人生最灿烂的诗篇。
1911年2月,李司克出生在
江安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聪慧,好学上进。192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江安省中(原省立第三中学)十五班学习。他思想敏锐,性格爽朗,每个假期都要参加农业劳动,接触许多贫苦农民,深刻了解劳动人民疾苦。中学期间,该校进步教师张介屏等对学生思想上积极引导,乃兄李剑彬(
北京大学进步学生,1926年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又常寄给他《
向导周报》周报、《
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阅读。同时,目睹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军阀横行、租税繁重、盗匪猖、民不聊生等惨淡社会现实,他逐步感受到时代赋予青年人肩上的救国救民重任。从此,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组织参加社会活动中。
光荣入党。1927年秋,郑国、梁宗城等共产党员来到江安省中,建立了党支部。在学校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李司克进步很快,他积极参加
学生自治会、读书会、办壁报和择师运动。在声讨
蒋介石策动的“4·12”反革命罪行时,他公开喊出“打倒蒋介石、打倒军阀、打倒列强”口号。在一系列新生活运动中,李司克逐步接受了“只有
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同年秋,在
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笼罩下,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崇尚女权。为抨击江安女师(女中前身)灌输《
女儿经》《烈女传》等陈腐教育思想,省三中编演了话剧《我们的学校》。在20多名男扮女生中,李司克扮成校工。他在台上高举“斥退牌”并大呼:“蒲二小姐反对教《女儿经》被斥退,真是岂有此理”。该事曾引起全校轰动,学生罢课,逼着校方废除《女儿经》《烈女传》等课程,改教新文化课。李司克扮演的这台话剧对女师师生教育震动、影响很大。
他反对封建
迷信。1928年春,他和同乡校友曹正中去南井普门寺游玩,见到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深有感触地说:不破除迷信,国家就发达不起来。他主张发展科学,剔除封建糟粕,他边说边从神上揪起一个小
塑像朝寺门外掷去,将塑像砸得稀烂。1929年冬,在彭县搞农民运动时,他积极发动农民砸碎了县城外闹池塘庙内的所有菩萨。这些行动沉重打击了当地的封建神权势力,充分证明了他反封建的决心。
他充满爱国情怀。在他撰写的一篇《卜式论》的作文里,对
西汉以牧羊致富的卜式,屡捐私财资助国家对匈奴作战,十分赞赏,文末写下了“我思卜式,我爱卜式”的含蓄而感情炽热的字句,体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而争相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