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峙村位于
浙江省舟山市舟山岛西北部,距离
定海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大约12公里。该村东临马岙乡,南接五佰岙村,西靠小沙乡的对虾塘,北部濒临长白港并与
长白岛隔海相望。历史上,毛峙原为一个
小岛,随着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
清代初期与舟山岛相连。太平天国时期,因躲避战乱,
宁波市、镇海地区的渔民迁至此地,主要从事
渔业。由于岛屿形状类似猫伏于海上,最初被称为猫峙,后来演化成现今的名称——毛峙。
毛峙村历史悠久,曾经历多次行政划分。1949年前隶属于小沙乡,1950年成为独立的毛峙乡,1956年9月归属小沙区,1958年成为小沙人民公社的一部分,1984年再次回归小沙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毛峙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所变化。
毛峙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村落。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们主要依靠简单的
木帆船和少量大捕船从事近海捕鱼,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改革开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毛峙村的
渔业经济逐步走向现代化。1955年成立了初级渔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建立了毛峙渔业大队。尽管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但总体而言,当时的渔业生产仍然依赖传统的木帆船,机械化水平较低,主要在近海海域作业。到了1964年,全村渔业总产量达到155.84吨,经济总收入为53.26万元,人均年收入约为81元。此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毛峙村开始使用机动
渔船,渔业生产逐渐实现机械化,产量显著提升。1978年,渔业总产量增至4188吨,占
定海区渔业产量的1/10,总产值达到134.2万元。此外,还创办了多家村办集体企业,如机械厂、电厂、锯板厂和渔网厂等。
进入80年代,毛峙村实施了新的生产责任制,包括上交四费、二级核算和自负盈亏的大包干制度,以及船老大选聘制。这些措施激发了渔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1984年,全村
渔业总产量达到2307吨,总收入为221.74万元,人均年收入上升至304元。然而,这种分散式的生产模式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难以适应大规模的集约化生产和外海开发的需求。为了改变这一局面,1989年,船老大张彭年率先将自己拥有的两艘大型线外船转交给集体所有,并动员村民筹集资金,购置了一批更先进的
远洋渔船。此举推动了毛峙村渔业向深海拓展,实现了渔业生产的升级换代。在此基础上,村里的渔业总产值逐年增加,1992年达到了1340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2000元。
张彭年的贡献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他因此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截止1992年,毛峙村拥有各类船只共65艘,总吨位为3373吨,总功率为8168马力。村内配备了先进的
渔业通信设备,包括单边带电台6台、对讲机90台、探鱼仪30台和定位仪17台。为了支持渔业生产,村里还投入资金建设了基础设施,如1990年兴建了一座能容纳4艘线外船的400吨级船坞,解决了以往
渔船维修需要前往外地的问题。1991年,又建造了一个容量为400吨的油库。同年,开始规划建设日产能为40吨、年产能力为400吨的冰库和渔码头,以便为返航的渔船提供加水、加冰和加油的服务,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
毛峙村注重教育事业发展,村内有一所完全小学,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设有12个班级,教职员工共计22名,学生人数超过500人。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风受到社会认可,1992年被评为
定海区义务教育先进村。
毛峙村的文化设施建设同样得到重视。1985年,村里投资30万元,建造了
舟山市首座村级影剧院,可容纳观众600人。1992年,新建了村办公大楼,总面积为500平方米,内部设置了党员活动室、团员活动室、图书室、体育室和老年活动室等多种功能空间,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年,毛峙村党支部获得舟山市定海区先进党支部荣誉,并被授予全区示范党支部称号。
天后宫:天后宫位于小沙毛峙村,该宫建于
清代,现有前大殿、中惮走廊、后大殿、台门等建筑,建造面积为604平方米,是中国沿海各地一座独有特色的古代建筑。天后宫又称天妃,是古代传说中的护海女征服海途上的各种艰险,该宫保存完整,在
舟山市仅此一处,是研究
中原地区古代沿海地区航海情况的重要实物,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