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 zōng lǘ(学名:
棕榈属 fortunei),又称棕树、唐棕、铁扇棕、葵等,是棕榈属的一种常绿乔木。棕榈广泛栽培于中国、日本、印度、缅甸、美国、欧洲南部等暖温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除西藏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如广东、云南、上海等。多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路边、沟渠边等,罕见野生于树林中。
棕榈树高3~10米或以上,
树干为圆柱形,表面有老叶柄基部和密集的网状纤维。叶片为掌状,叶片深裂成30~50片剑形裂片,叶柄长75~80厘米。棕榈通常是雌雄异株的植物,花期4月,果期12月。棕榈的肉穗圆锥花序粗壮,一般
雄花为卵球形、黄绿色,而雌花序上面有淡黄色的佛焰苞包着,花朵为球形、淡绿色。果实呈阔肾形,有脐,宽约11~12毫米,长约7~9毫米。
棕榈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果实和花可以食用,果实和籽主要用于榨油,其树干、棕皮和叶都可用于制造业。棕榈适应性强、对有害气体和烟尘有较强抗性和
吸附作用,是常见的观赏绿化树种。此外,棕榈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作为医药原料用于药物开发。
历史演化
词源由来
棕榈的拉丁学名中,属名“Trachycarpus”来源于
希腊单词“trachy”和“karpos”(拉丁转写),这两个词的意思分别是“粗糙的”和“果实”,可能与果实外观有关。种名“fortunei”则是为了纪念
苏格兰园艺学家福钧(Robert Fortune)(1812~1880)。
棕榈在中国古代被称作“榈”“栟榈”“并闾”或“椶树”。“椶”通“棕”,为
古今字,它的音义略同于《
说文解字》中“总,聚束也,从系,音总”中的“总”,用于形容棕榈“皮如丝缕,总总然聚生”,即棕榈被网状纤维包裹的树干。而“栟榈”“并闾”则在《
山海经》《广志》中被记载为“椶”的别名,后多见于
汉族的
文赋。
物种演化
美国
新泽西州及南亚婆罗洲发现的
白垩纪棕榈科古植物化石与孢粉,是棕榈科植物最早的化石记录,该化石说明在
被子植物门出现不久之后就有棕榈科植物。
棕榈科植物的花粉原本是较原始的单槽型,后演化为三槽型花粉,而已知较为原始的裸子植物
苏铁(
苏铁目)和银杏就是单槽型花粉,与棕榈科的花粉形态较为相似。结合现代植物形态及解剖特征来看,在距今约6500~7500万年的晚白垩纪时期,原始裸子植物类群——开以顿目(现已灭绝)的植物开始向苏铁目祖先种演化,在这一进化干上,可能分化出了一个新的分支,为棕榈科植物的祖先。
棕榈科中的
贝叶棕族(含
棕榈属棕榈)是现存的棕榈科植物中最原始的类型。此外,棕榈是雌雄异株的植物,且除了
花序和花器官有雌雄区别的特征,其他形态没有明显的两性异形,研究棕榈的花序和花朵发育是理解棕榈科和其他被子植物科之间进化关系的关键。
形态特征
根
棕榈科植物的根属须根系,其作用为固定植株和吸收养分。棕榈的须根发达,根系浅,通常不太粗壮,有时稍微膨大,在苗期,根一开始向下延伸,随着植株的成长,在茎杆基部肥大部分的叶痕间会形成新根,向四周侧下方伸展,老树常有一部分根露出地表。
茎叶
棕榈是
常绿乔木,
树高3~10米或以上,
树干为圆柱形,直径约10~15厘米或更粗,直立而不分枝,表面有老叶柄基部和密集的网状纤维。树冠伞形,叶片为绿色的掌状、圆扇形,在树干顶端簇生、向外展开,叶片深裂成30~50片具皱折的线状剑形,宽约2.5~4厘米、长约60~70厘米的裂片,裂片的先端有短2裂或2齿。叶柄长75~80厘米,两侧有细圆齿,顶端有明显戟突,基部有包围树干的褐色纤维状
叶鞘,通称棕皮或棕片,痕在树干上呈节状分布。
花
棕榈通常是雌雄异株的植物,花期为4月。棕榈的圆锥肉穗
花序粗壮,多次分枝,从叶腋抽出,一般可以从花序的表型鉴别出棕榈的性别。
雄花序长约40厘米,上部有2~3个分枝,下部有长约15~17厘米的分枝,一般只二回分枝。雄花无梗,单生或2~3朵花在小穗轴上密集着生,卵球形的花朵为黄绿色,钝三棱;3片卵状急尖的
花萼,花冠大约是花萼的两倍长度,花瓣呈阔卵形,有6枚
雄蕊,
花药为卵状箭头形。而
雌花序长约80~90厘米,有长约40厘米的
花序梗,上面有淡黄色的佛焰苞包着,有4~5个圆锥形分枝,下部有长约35厘米的分枝,一般2~3回分枝。淡绿色的雌花无梗,通常2~3朵聚生,花朵为球形,着生在短瘤突上,花萼有3裂,萼片呈阔卵形,基部合生,卵状近圆形的花瓣约长于萼片三分之一,有6枚退化雄蕊,心皮有银色短毛。在古代,因棕榈初出苞的花穗花小、数量多、密集如鱼子,又被称作“棕笋”,又名木鱼。
果实
果期为12月,果实呈阔肾形、肾状球形,有脐,宽约11~12毫米,长约7~9毫米,成熟时由黄色变为淡蓝色、灰褐色,表皮有白粉,
柱头残留的位置在果实侧面附近。种子的胚为侧生,
胚乳均匀、
角质。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棕榈原产于
中原地区,现广泛栽培于
日本、
印度、缅甸、
美国、
欧洲南部等暖温带地区。
中国分布
除
西藏自治区外,棕榈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地区为
秦岭以南的温暖、湿润、多雨地带。从陕西南部向南到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云南省,从西藏边界向东至
上海市、
浙江省,其中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均有分布。
生长习性
棕榈喜光照充足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相较于其他
棕榈科植物,比较耐寒和耐阴,可忍受零下14
摄氏度的低温,但不能抵受太大的昼夜温差,长江以北的冬季仍需用草覆盖保暖。一般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路边、沟渠边等,罕见野生于树林中。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土壤,耐轻盐碱,也耐一定程度的干旱与水湿。抗有毒
空气污染能力强,易风倒,生长慢,没有严重的病虫害。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棕榈科植物生长速度慢,具有很强的自播繁衍能力,棕榈科植物的茎杆没有再生的能力,折断后通常不会有芽萌生,顶芽枯死后也无法再生长。因此,棕榈通常是种子繁殖,但棕榈是雌雄异株的植物,需要存在
雄性和
雌性植株,依靠风、昆虫传播花粉,授粉后才能结果。
人工繁殖
棕榈科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高压繁殖和扦插繁殖等。但棕榈不是丛生类植物,其人工繁殖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繁殖时,种植前需要对棕榈种子进行处理,棕榈的种子属于硬质种子,具有坚硬的内果皮,适当损伤种皮可促进种子萌发。
人工种植
棕榈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一般根据不同需求种植不同性别的棕榈,如将种子和果实作为收获对象,需要种植雌性花的棕榈,如果以营养器官为主的绿化植物,需要种植雄性花的棕榈。选择靠近水源的
坡地、土壤较肥沃的砂
壤土或黏壤土进行播种、育苗,棕榈幼年阶段生长缓慢,需要适当的荫蔽,3年以上的苗木即可带土球移栽。幼苗和大苗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适时施肥、除杂草、割棕皮、越冬保暖,
病虫害防治主要有叶斑病、
介壳虫、
耗子等,可喷洒相应的农药进行防治。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棕榈的果实和籽可以提炼棕榈油,可用于烹、食品制造业和制作其他种类的产品,如肥皂。果实的外部含有大量的蜡,提取后可用于制造鞋油、蜡纸等。棕榈的棕皮可以制作蓑衣、地毯、填充物等;棕榈叶可用于编织帽、扇、篮、包等工艺品、防雨棚盖、制作扫帚等;棕榈的树干可作为优良的建材。随着棕榈产品的开发加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机会。
观赏价值
棕榈四季常青、适应力强、抗盐碱性较强、可直接种植于海边,这些优点使其能够作为优良的观赏绿化树种,用于道路、公园、庭院和室内的造景和绿化。
生态价值
棕榈适应力强,可以种植在矿渣废弃地,一定程度上能够修复、净化土壤。此外,棕榈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有较强的抗性和
吸附能力,其棕皮、棕榈纤维具有制成
活性炭的潜力,可用作处理
废水的
吸附剂。
食用价值
棕榈的果实和花是食用的主要部分,果实主要用来榨油,棕树花营养丰富,可作为蔬菜食用。棕榈果实榨的棕榈油可被加工成起酥油、
特种油脂等进行食用、制作面包糕点等,榨油后的果渣含有丰富的
类胡萝卜素和
维生素e,可用作粗饲料喂养家畜。而棕榈未开放的幼嫩
花序,称为棕苞,又叫棕笋、棕苞花或棕苞米,味甘微苦,口感较好,含有多种氨基酸、淀粉等营养成分,生熟均可吃,食用方法有炒肉、煮萝卜或烧
酸汤等。
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棕榈苦、涩、平,可以收敛止血,用于吐血,血,尿血,
便血,崩漏的治疗。此外,棕榈含有
单宁、
黄酮、甾体皂苷等化合物,使其可作为医药原料,用于药物开发。
延伸文化
在中国南方各
族群中,存在着棕榈崇拜的现象,人们将棕榈树视为村寨标志、风水树、祖宗树、生殖力、吉祥及爱情的象征。在棕榈的相关文学中,最早把棕榈树作为文学意象描述的是唐代诗人
杜甫,他在《枯棕》中描述了棕榈常被采剥的现象,将棕榈标为受难人民的象征。也有其他诗人赞美棕榈挺拔、四季常青,将其比作傲岸不屈的人格象征、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棕榈也作为绘画、舞蹈艺术的表现题材,具体的作品有晚清画家任颐《棕树双鸽》、近代画家
齐白石的《棕榈树》、云南红河哈尼族人的棕扇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