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别称“冰城”,中华人民共和国
黑龙江省下辖地级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市,是
东北地区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哈尔滨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
松嫩平原东端。土地总面积53076.4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哈尔滨市户籍总人口939.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8.6万人。九区人口551.4万人,九县(市)人口38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3万人,出生率3.6‰。死亡人口5.1万人,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长率-1.8‰。
哈尔滨市地形呈新月形状向西倾斜,总体东高西低。有平原、台地、丘陵等地貌类型。哈尔滨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有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等特点,境内河道均属松花江水系。距今两万二千年前,哈尔滨地区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和繁衍生息。两汉和魏晋时期,为
扶余国属地。辽
天庆五年(1115年),女真完颜部酋长
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国,定都
会宁府(现哈尔滨市
阿城区)。1954年6月,哈尔滨市划归
黑龙江省,为省辖市,为黑龙江省省会。截至2022年初,哈尔滨市下辖9个区,7个县,代管2个
县级市。:3
哈尔滨市是
东北地区北部经济中心地区,现已有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生物医药、特色文化和旅游四大主导产业。2022年,哈尔滨市生产总值为5490.1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12.2:23.4:64.3。
哈尔滨市位于
东北亚中心区域,是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京哈走廊位列国家交通主骨架规划的7条走廊之首,是中国与美洲空中航线最近的城市,
哈尔滨港是国家28个
内河港口之一。自古以来,哈尔滨便是狩猎文化、渔猎文化、牧猎文化的交汇之处,后与闯关东人的传统文化结合,又得欧俄文化影响,形成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混合型多元文化特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市,东亚文化之都。
2023年度,哈尔滨市共接待总游客量1.35亿人次,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692.45亿元。2024年1月5日,哈尔滨登上“2024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哈尔滨还被
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
名称
1644年
清代入关后,哈尔滨地区属吉林将军所辖的阿勒楚喀(
阿城区)副都统管辖,汉语俗称“哈拉滨”,后称“哈尔滨”,关于其名称的语言族属和释义,自清末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普遍认定为
满语“晒网场”。
1980年,哈尔滨为女真语“阿勒锦”,汉译“荣誉”“光荣”一说出现后,随即又出现一些其他说法。一说,哈尔滨为满语“搭尔浑托浑”汉译“肥水江湾”,又译“哈喇江湾”;二说,哈尔滨为满语“扁岛”;三说,哈尔滨为蒙古语,汉译“平地”,四说哈尔滨是满语,汉译“官渡口”;五说,哈尔滨为女真语“哈尔温”,汉译“天鹅”等,诸说并存。
哈尔滨市,多年无霜期150天左右,结冰期190天左右,亦有"冰城"之称。
历史沿革
先秦
距今两万二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哈尔滨地区就有原始先民在这里劳动和繁衍生息。自帝舜时始,经夏、商、周三代,哈尔滨地区为肃慎族故地。
秦朝至隋朝
汉朝
刘彻时期,
扶余国建立,两汉和魏晋时期,现哈尔滨市为扶余国属地。
南北朝时,为勿吉族居住区。
唐朝至清朝
唐朝统一后,靺鞨归属于唐。唐
圣历元年(698年),靺鞨族建立“振国”,也称“
渤海国”,713年改称渤海国。渤海国仿行
天宝的府州县行政制度,哈尔滨为渤海国颉府属地。
辽代
辽朝太宗
天显元年(926年),渤海国为契丹所灭后,
女真族分生、熟女真两部,哈尔滨为生女真属地。辽
天庆五年(1115年),女真完颜部酋长
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国,定都
会宁府,设14个路总管府,哈尔滨属
上京路会宁府辖境。
元代
孛儿只斤·窝阔台六年(1234年),
金朝灭亡。元朝实行行省制,下设7路1府,哈尔滨属开元路辖境。明朝时期,对
东北地区实行都司卫所制管理,设
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哈尔滨地区属奴儿干都司兀失卫辖境。
清代统一后,对
中原地区实行省制,因东北地区是
满族故乡,则采用有别于内地的军府制,裁撤明朝的都司卫所,在
沈阳市(今沈阳)置驻防内大臣。
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分设
宁古塔昂邦章京,哈尔滨是宁古塔副都统属地。
康熙帝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迁至
吉林省。
雍正二年(1724年),设阿勒楚喀协领。
乾隆九年(1744年),添设拉林副都统,此时哈尔滨
松花江南岸地区属拉林副都统下阿勒楚喀协领管辖。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裁撤拉林副都统。阿勒楚喀副都统下设拉林和阿勒楚喀两个协领署。现哈尔滨松花江南岸地区,分属阿勒楚喀副都统下阿勒楚喀协领和拉林协领管辖。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设
齐齐哈尔市副都统。现哈尔滨松花江北岸地区,属黑龙江将军下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境。
同治元年(1862年)设呼兰厅,哈尔滨松花江北岸地区为齐齐哈尔副都统下属呼兰厅所辖。光绪五年(1879年),增设呼兰副都统,哈尔滨
松花江北岸地区仍为呼兰副都统属下呼兰厅辖境。
十九世纪末,沙皇俄国向
远东扩张,获取中东铁路建设权。1904年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
满洲里市,东至绥芬河,南至
大连市的
中东铁路建成通车。中东铁路的建设使它成为沙俄的侵华总埠,成为沙俄殖民统治的租借地,也因此加快了哈尔滨的城市发展。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哈尔滨成为俄国的重要战略后方。
宣统元年(1909年),设滨江厅,直属
哈尔滨关道,后改为
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备道。1908年3月,哈尔滨自治公议会成立,对哈尔滨境内的铁路附属地实行“自治”,新市街和埠头区均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中华民国时期
1913年至1914年,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备道先后改为西北路道、滨江道,辖滨江、长寿等8县,道署驻
道外区的傅家甸。1921年2月,设
北满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哈尔滨的
香坊区、顾乡屯等区由其直接管辖。1925年9月,改为松浦市政管理处,设松浦市政局。1926年3月,解散哈尔滨自治公议会,成立哈尔滨市自治临时委员会,属
东省特别区;后除埠头区、新市街属特别市,其余各区仍属东省特别区管辖,称“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哈尔滨市”;9月,成立哈尔滨特别市。1930年2月,属
黑龙江省省。
1931年9月18日,驻
中原地区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炮击中国东北军的
北大营并向
沈阳市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事变。1932年2月5日,哈尔滨沦陷。“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1932年3月9日,
日本正式建立了伪满洲国
傀儡政权,以
爱新觉罗·溥仪为“执政”,以
郑孝胥为“国务总理”。下设伪民政部、军政部、财政部、外文部、司法部、实业部等机构。
1932年7月,设哈尔滨市政筹备处,属伪满国务院。1933年7月,将哈尔滨特别市政局、滨江市政筹备处、松浦市政局及
北满特别区市政管理局所辖
香坊区、顾乡屯等地区合并,并将
呼兰区10屯和
阿城区31屯划入,成立哈尔滨特别市公署。1937年7月,改为哈尔滨市公署,属伪
滨江省公署。1946年5月,设哈尔滨市,属
松江省政府,设
道里区、新阳、
道外区等8区。1949年3月,改哈尔滨市,属
东北行政委员会;4月,哈尔滨市改松江省辖市,为松江省省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决定恢复区政府建制,实行市、区、村3级行政管理体制。
1953年7月,哈尔滨市改中央
直辖市(由东北人民政府代管),11月,哈尔滨市设东傅家、西傅家、道里、
南岗区、太平、
香坊区、
顾乡区7个市区,朝阳、王岗、天恒、松浦、
平房区5个郊区,撤销
新阳区。
1954年6月,哈尔滨市划归
黑龙江省省,为
省辖市,为黑龙江省省会。1955年2月,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10月,将
东傅家区与
西傅家区合并为
道外区,撤销
天恒区,并入朝阳区,撤销顾乡区,并入
道里区,平房区改为城区。
1958年8月,
阿城区、
宾县、
呼兰区、肇东4县划归哈尔滨市。1960年6月,黑龙江省
松花江地区的
五常市、
双城区、
巴彦县、
木兰县、
通河县5县划归哈尔滨市。1963年3月,设哈尔滨市滨江区。1972年8月,撤滨江区,将其下新农、榆树等农村公社划归道里、道外、
香坊区、动力等区,哈尔滨市新曙区更名为
平房区。
1983年10月,呼兰、阿城2县划入。1987年2月,阿城县改阿城市(县级),由哈尔滨市代管。1991年2月,松花江地区的宾、方正2县及佳木斯市的
依兰县县划入。
1996年,松花江地区并入哈尔滨市。2004年,撤销
哈尔滨市太平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
道外区管辖,哈尔滨市设立松北区。撤销呼兰县,设立哈尔滨市
呼兰区,以原呼兰县的行政区域(不含乐业、对青山2个镇)为呼兰区的行政区域。
2006年,撤销
动力区、香坊区,组建新的香坊区。撤销阿城市,设立哈尔滨市
阿城区。
2013年9月,哈尔滨成为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
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将大力发展面向东北亚的总部经济,推动临空经济发展。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哈尔滨市地处中国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南部,
松嫩平原东端,因黑龙江省版图形似天鹅,故哈尔滨被誉为“天鹅项下的珍珠”。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东与
佳木斯市、
七台河市、牡丹江市接壤,南与
吉林省榆树市、
扶余市隔
松花江相望,西与
大庆市毗邻,北与
绥化市、
伊春市市相连。全市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53076.4平方千米,是
中原地区省会城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
气候
哈尔滨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多年平均
降水量569.1毫米,哈尔滨四季之间降水量差异很大,以夏季降水最为集中,其量多在330毫米左右,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4~65%;多年平均气温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1.4℃;7月平均气温22.8℃,日较差多在4~13℃之间;全年日照时数2641~2732小时;全年冬、夏两季风速偏小,春、秋两季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为4.1
米每秒。无霜期年平均138天。
地质
区域地层
哈尔滨市地层主要有前第四系的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及新生界的第四系。第四系广泛分布于全市区,前第四系则掩伏于第四系之下。前第四系在哈尔滨市区地表未见出露,仅见于钻孔中。哈尔滨地区第四系甚为发育,全市区均有
第四纪堆积,且从更新统到全新统均有分布。第四系的下更新统只在太平区东风镇荒山可见部分出露。第四系的中更新统主要分布于山前平原和河间平原,除在荒山剖面可见其出露外。哈尔滨的上更新统在山前倾斜平原、河间平原及河谷平原均有分布,其岩性为黄土、黄土状亚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及砂砾石。哈尔滨的全新统主要分布于松花江及其河谷平原,岩性为淤泥质亚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及砂砾石等。
地质构造
哈尔滨位于松辽断陷的东部边缘,其东部即为吉黑晚期华力西褶皱带。松辽地区由华力西运动结束了元古代及
古生代以来的海洋环境,以后经过燕山运动的强烈改造和喜马拉雅运动的明显影响,奠定了大地构造的基本格局。进入
第四纪以后,哈尔滨地区的地质构造虽然仍受新构造运动影响,但总体上进入了比较稳定的地质时期。哈尔滨的地质构造主要有隆起和断裂两个类型。其中,隆起在哈尔滨东、西部各有一处,均呈北东向隐伏状分布。部分为柳条沟——葫芦头沟——曲坊屯——阎家屯隆起,由平房以东的柳条沟向北延伸至城高子一带。断裂共有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两组。北东向断裂主要有:双城——平房隐伏断裂位于平房北,走向为北东55°。北西向断裂主要有
阿什河断裂、
运粮河断裂、前太平岗—李家堡(万宝乡—头沟子)断裂等。
地形地貌
哈尔滨市地处
松嫩平原东部,小兴安岭南麓,
张广才岭西侧,地势北、东、南高,呈新月形状向西倾斜,呈东高西低的特征。因地质构造形态和新构造运动特点决定了本地区构造地貌的基本格局,哈尔滨地区的地貌可分为
河谷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台地、剥蚀丘陵三个基本类型。其中,河谷冲积平原由
松花江及其主要支流的河床、
河漫滩和河流阶地组成。哈尔滨及附近的松花江河床属于冲积型平原河床。河床上发育有许多水下沙丘,一般高3米,个别高达5米。河床较平缓。
阿什河、马家沟、
何家沟、
运粮河等松花江支流河床较窄,谷坡很缓。其中阿什河的舍利屯至河口段河床极度弯曲,发育有完美的自由式曲流。洪积——冲积台地分布于哈尔滨的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向东直接与剥蚀丘陵相接,向西则过渡到松花江河流阶地。台地的组成物质下部为中更新统荒山组中
粗砂、
粉砂和亚粘土,上部为上更新统哈尔滨组黄土状亚砂土、黄土和黄土状亚粘土。台地的
平均海拔一般为175—200米,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剥蚀丘陵分布于洪积—冲积台地以东的
宾县、
阿城区和
五常市一带,属于
张广才岭西缘的滨东山地。海拔高度为350—500米,相对高度为50—200米。形态多呈浑圆状,丘顶平缓,坡上覆盖较厚的
沉积物和堆积物。哈尔滨的山地为张广才岭、完达山脉和小兴安岭余脉,主要分布在东部,多为中心区和低山区,海拔110~1600米,最高为尚志市三秃顶子,海拔1637.6米。
土壤
哈尔滨市土壤可分为草原土壤、水成土壤、盐成土壤、岩成土壤和耕作土壤5个系列,主要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白浆土、盐土、碱土、风砂土和水稻土9个土类,下属20个亚类,分布总面积为142954.4公顷。以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分布范围最广,约占市郊土地总面积的89.17%。
因为黑土土壤的有机质是黑色的,其有机质含量越高会使土壤颜色越深,所以它有“耕地中的大熊猫”之称。黑土的土质松软,
腐殖质层深厚,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比黄土高数倍。腐殖质含有丰富的氮、磷、硫等营养元素,还能把土壤结成几毫米的团聚体,利于形成植物根系的“小水库”和“小肥料库”,这是黏土、沙土等无法相比的。
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地。从统计数据来看,东北黑土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4,其中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3。但经过多年的开发利用,黑土耕地出现了变薄、变瘦、变硬现象,黑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2022年8月1日,《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对黑土实行科学、有效的黑土地保护政策。哈尔滨市共有
呼兰区、
阿城区、
方正县等8个典型黑土区,总面积2297.3万亩,占哈尔滨市市耕地面积的6.6%,占黑龙家省黑土耕地面积的14.7%。
水文水利
水文
哈尔滨市境内河道均属
松花江流域,其中流域面积4平方千米以上河流186条,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132条,流域面积5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23条,河流总长度4950.2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松花江,从西南至东北流经境内
双城区、
道里区、
道外区、
松北区等4区7县(市),市域段长约466千米,一级支流主要有
呼兰河、
阿什河、
拉林河、
少陵河、
倭肯河等12条,二级及以下毛细支流300多条,年径流量276亿立方米,具有春汛、夏汛、结冰等两季三期特征。
松花江哈尔滨段两岸河滩地广阔,其上发育了众多的洼地、湖泡,比较典型的只有郝家大泡和长岭湖两处。郝家大泡位于松花江北岸的松浦区,面积约12000平方米,总蓄水量约30余万立方米。长岭湖位于西郊哈双公路北侧,这里原是东西延伸5千米以上的柳条通。
水利
截止2022年初,哈尔滨市共有万亩以上灌区数70处。水库252座,水库库容量426000万立方米,中大型水库20个,其中,龙凤山、磨盘山水库为大型水库,蓄水量分别为12303、25300万立方米。三江治理工程是黑龙江省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其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江段的建设,使哈尔滨市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21年初,哈尔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73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54%,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被列入省储量表的共有27种。查明资源储量居全省首位的有矿、硫铁矿、化肥用蛇纹岩、石棉、陶粒页岩、饰面用闪长岩、饰面用大理岩;居第二位的有铁矿、矿、熔炼水晶等;居第三位的有钨矿、矿、镉矿等。其中,黑色金属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能能源矿产、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贵金属矿产的矿区数量相对较少。矿产资源具有成带、成片集中分布特点,金属矿产种类多,但小型矿床多、大型矿床少,贫矿多、富矿少,选冶难度大。建材用的矿种多,资源丰富。建筑用石、水泥用大理岩、水泥配料用粘土等非金属矿产均均较充足。哈尔滨市主要开发利用矿种有煤炭、铁矿、铜矿、铅矿、锌矿、钼矿、水泥用大理岩、建筑用石、矿泉水等。2020年,固体矿石年产矿量4216.38万吨。
土地资源
哈尔滨土地资源的优势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1、地势平坦,利用方式多样。哈尔滨地面相对高差一般不大,绝大多数属于平川和波状平原,地面坡度大部在3°以下。多种土地类型适合于多种利用方式,为发展农业多种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2、质量较好,适宜性广。土地多以宜耕地为主,气候条件差异小,肥力高,很少有特别低劣的土壤。3.土地利用率低,生产潜力大。截至2022年初,哈尔滨市共有耕地2453090公顷,园地9368.9公顷,林地2263252.3公顷,草地25575.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1840.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3220.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97760.4公顷。
水资源
哈尔滨地区历史上无论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是清洁、透明、水质良好的水源。其矿化度低,总硬度不大,各种离子含量适中,接近中性,符合工、农、
渔业生产及饮用水标准。但由于近些年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且忽视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均有污染。哈尔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4.2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98.9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6.2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1140立方米。
湿地资源
哈尔滨市湿地资源丰富,拥有各类湿地面积19.87万公顷,其中国际重要湿地1处、湿地类型省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3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湿地类型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人工库塘湿地,湿地物种有高等植物123科616种。有
脊椎动物68科268种,其中珍稀濒危动物有
东方白鹳、
中华秋沙鸭、
鸿雁、
大白鹭等。哈尔滨市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授予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近年来哈尔滨市连续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程,以及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多年保持了稳定增长。不断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对陆地生态系统环境、珍稀植物群落和野生动物物种提供有效保护。
哈东沿江湿地
哈东沿江湿地湿地位于
松嫩平原南部,
松花江南岸,总体呈狭长带状,东西长23.5千米,南北最宽处宽度为5.5千米,保护区核心区面积3991.84公顷。属于典型的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以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为主要湿地类型,以水鸟、水生动物、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组成的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哈东沿江湿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生物资源
哈尔滨市拥有有野生
人参、
刺五加、
五味子等60余种药用植物;有野生
黑木耳、
蜜环菌、元磨、刺嫩芽等300余种森林可食用植物;有
松子、
榛子等20余种
干果类植物。
哈尔滨鱼类品种有90多个,其中50多种属平原鱼类。主要品种有鳇鱼、
𩾌𩷕白鱼、
鲤鱼、
三花一岛、鳊花鱼、鲫鱼、
鲇形目、
草鱼等。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哈尔滨市有陆生野生动物450余种,其中鸟类345种,兽类78种,
爬行纲16种,
两栖动物11种。有
丹顶鹤、
白头鹤、
东方白鹳、
梅花鹿、
原麝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有
白枕鹤、
鸳鸯、
白琵鹭、
白额雁梅花鹿、
小天鹅、
马鹿、熊类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6种;有
普通夜鹰、短棘猬等
黑龙江省省级保护动物40种。
植物
哈尔滨
市辖区动植物种类繁多。全市有
维管植物24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1000余种。有
果子松、
云杉、
水曲柳、
落叶松、黄波椤、胡桃楸等30余种珍贵树木;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
黑龙江平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地处黑龙江省中部,
小兴安岭中段南坡,
松花江下游北岸,总面积20241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带,地势北高南低,呈丘陵台地状。属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据统计,保护区内共有野生植物185科114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松、水曲柳、
紫椴等6种。保护区有
脊椎动物72科27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
紫貂、
原麝、
金雕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
棕熊、
水獭亚科、鸳鸯、
长耳鸮等33种。
黑龙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部,
张广才岭西坡的高山地带,总面积24998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处于由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带,地势东南高、
西北低。保护区属中温带气候,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湿润炎热。据统计,保护区内共有
维管植物112科430属94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
东北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
紫椴、
果子松、黄檗等9种。保护区有
脊椎动物78科34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
紫貂、东北虎、
中华秋沙鸭等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
棕熊、
斑羚等33种。
自然灾害
哈尔滨主要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主要有低温冷害、干旱、洪涝、台风、暴风雪、沙尘暴等。其中常遇的灾害主要为低温冷害,是指气温突然大幅度下降对农作物造成冻害的现象,严重的低温冷害可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大幅度减产。冷害多次发生的现象称冷害群,其出现间隔约为10—15年。哈尔滨市降水量主要为多雨年少雨年交替出现,少雨年份往往会造成旱灾,其年均发生0.36次,主要发生在5~6月;因哈尔滨在
松花江流域,在多雨年份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其年均发生0.37次,主要发生在6~9月。1998年,哈尔滨发生3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实测洪峰流量每秒16000立方米,共转移22万余人。其他灾害主要以地质灾害中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塌岸为主。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初,哈尔滨市下辖9个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政府驻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哈尔滨市常住人口988.5万人,户籍人口939.5万人,其中,男性470.1万人,女性473.1万人,性别比99.4;城镇人口528.6万人,乡村人口416.7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5.8%。市区人口551.9万人,辖县(市)人口391.3万人。2021年,人口出生率3.9‰,人口死亡率5.9‰。
语言
自古以来哈尔滨地区就是
满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清朝开禁放垦后的哈尔滨区域,大量的
山东省、
河北省移民迁入,加之
中东铁路修筑后,大批外国侨民进入,从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哈尔滨话。哈尔滨市方言属
东北地区官话哈阜片肇扶小片。方言的声母、韵母系统和调类与北京话几乎相同,其四声的调型都是一平二升三曲四降,其他各类的调值也略有差别。其中AABB式重叠是哈尔滨方言特色之一,如“绊绊磕磕、绊绊拉拉、笨笨卡卡”。总体来说,在全国各特大城市的方言中,哈尔滨方言和北京方言最为接近。
民族
哈尔滨是一座多民族散杂居的特大型城市,少数民族有人口多、比重大、流动性强等特点,主要有
满族、
朝鲜族、
回族、
蒙古族、
锡伯族等,主要分布在
南岗区、
双城区、
五常市、
尚志市和
依兰县等区、县(市)。截至2021年初,哈尔滨市有53个少数民族成分、67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4%。全市有少数民族乡(镇)14个、少数民族村218个、少数民族学校50所、少数民族企业1000余家,有市级少数民族联谊团体6个。
宗教信仰
截至2021年初,哈尔滨市有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天主教、
基督教(新教)、东正教6种宗教。有宗教活动场所321处。全市有信教群众52万余人。有全市性宗教团体6个,即市佛教协会、市道教协会、市伊斯兰教协会市天主教爱国会、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和市基督教协会。
佛教
完颜亶年间(1135一1148年),佛教开始在哈尔滨地区流传,建立了储庆寺。
清代时,
满族、
汉族、
蒙古族等族信佛教者多,律立了一些寺院。20世纪,随着
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哈尔滨逐渐发展为近代城市,商贸繁华,人口众多,佛教也随之广泛传播,相继建立了镇江寺、常青寺、净土寺、滨江宜讲堂熬善念佛堂等,居士亦日渐增多。20世纪50年代,哈尔滨市佛教界为尽早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办合作社,建工厂,实行“农禅并举”。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佛教活动一度中断。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恢复,宗教工作走回正常轨道。
基督新教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
基督教新教教会,标志着基督教传入哈尔滨。随着
日俄战争的爆发,许多国家教会传入哈尔滨,使哈尔滨成为基督教在北满的传教中心,并相继建立了分属10个不同宗派的17个基督教会。东北沦陷初期,哈尔滨市基督教会基本上把持在
英国、
美国、
丹麦等外国差会及其培养的中国牧师手中,并以哈尔滨市为基地,领导北满各地教会。1940年,在哈尔滨建立的基督教为日本帝国主义所控制,西方传教士开始撤离回国。1954年,成立哈尔滨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结束了西差会控制半个世纪的历史,走上爱国爱教、自办教会的道路。1958年10月,哈尔滨市实现了10个宗派15个教会的联合。教会实现联合后,集中到南岗、
道里区和
道外区等区域教堂,进行礼拜活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三自爱国会工作中断15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开放南岗大直街基督教堂,返还教会房产,宗教政策得到恢复,宗教工作走回正常轨道。
伊斯兰教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回族人杨华先随移民迁至
阿城区(今阿城区),并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筹建清真寺有20多户
回族集居于清真寺附近。20世纪初,
中东铁路的建成。因谋生、经商和流散在
黑龙江省各地的伊斯兰教信奉者(主要是回族),又陆续流向和移居到哈尔滨上号(今香坊区)和傅家甸。随之,从
山东省、
河北省等地投亲靠友的穆斯林也来到此地。
东北地区沦陷时期,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生活贫困,宗教活动处于停滞状态。1946年,哈尔滨市回民联合会和东北回民联合总会成立,管理清真寺和回民生活、生产救济事业,加强各地清真寺的工作。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市各清真寺因道破坏而关闭。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哈尔滨市政府拨款修复寺庙。先后完成了汉译《
伊斯兰教圣经》《中阿字典》和《欧目代序言》等著作,为经堂教育作出了贡献。哈尔滨市初步形成老、中、青三代阿创并存的格局。
东正教
哈尔滨市的东正教随着
中东铁路的修建而传入。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俄向哈尔滨派遣一支筑路队伍中的契阔夫神父在香坊霍尔瓦特庄园(今田家烧锅)附近用苇席搭成简易教堂,首次举行东正教礼拜仪式。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哈尔滨第一座东正教堂“
喇嘛台”在香坊军政街(今香政街)建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中东铁路沿线建成教堂14座,哈尔滨市有
东正教堂7座。而后,受
俄罗斯正教的影响,哈尔滨建筑吸收了由希腊罗马直到19世纪西方建筑形式,一些著名的东正教堂以相同的建筑艺术风格出现在哈尔滨。上世纪五十年代,俄罗斯正教人员大量出境,教堂活动日益减少。“文化大革命”期间,已开放的6座教堂被全部关闭。1984年10月,哈尔滨东正教堂逐渐恢复开放,在当时成为国内唯一恢复宗教活的东正教堂,受到国内宗教界和国际信仰东正教人士的关注。
经济
综述
哈尔滨市是中国东北北部经济中心地区,现正处在“工业振兴”加速发展时期,哈尔滨已形成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生物医药、特色文化和旅游四大主导产业,信息、新材料、金融、现代物流四个优势产业,正在布局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经济等未来产业。主要有哈尔滨航空汽车产业城、哈尔滨绿色食品产业园、哈尔滨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园、哈尔滨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哈尔滨
大数据产业园等经济园区,有国家级产业基地17个,以及拥有哈飞飞机、东安航发、哈飞空客、
哈尔滨啤酒、
益海嘉里、哈工大中奥生物、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海润集团、国裕数据等重点企业。“十三五”期间,累计竣工重点产业项目350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当于2015年的2.7倍,包括东北亚国际博览城等百亿级项目。有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等国家重点创新平台,
哈尔滨新区、哈工大和
南岗区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新光光电成为
东北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纳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有25MW双燃料中小型
燃气轮机、6AT自动变速器等国内领先的新产品。
2021年,哈尔滨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5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7:23.2:65.1。
2022年,哈尔滨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9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2.1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285.0亿元,增长0.6%;第三产业增加值3533.0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2:23.4:64.4。
2023年,哈尔滨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7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0.1亿元,下降1.4%;第二产业增加值1293.6亿元,下降0.6%;第三产业增加值3652.5亿元,增长5.1%。
第一产业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农业龙头市,被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稻米之都”称号,是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哈尔滨重点农产品有水稻、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林果、鲜食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玉米、大豆、杂粮杂豆等。
2022年,哈尔滨市完成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1259.2亿元,比2021年增长2.6%。其中,农业产值826.1亿元,增长1.8%;林业产值33.2亿元,增长5.5%;牧业产值319.2亿元,增长4.3%;渔业产值25.3亿元,增长1.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5.4亿元,增长3.9%。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06.7万亩,增长1.0%。其中,水稻860.5万亩,下降4.9%;玉米1761.3万亩,增长0.2%;大豆352.3万亩,增长22.5%。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50.6万亩,产量147.8万吨。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为234.0万头、73.4万头、36.1万只、2429.5万只,分别增长0.7%、下降2.8%、增长0.04%、下降6.4%。肉、蛋、奶产量分别为49.7万吨、18.7万吨、51.9万吨,分别增长2.6%、下降3.4%、增长17.7%。水产品产量13.3万吨,增长1.8%。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12.9万吨,增长1.4%;捕捞水产品产量0.4万吨,增长1.6%。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1110.5万亩。绿色食品标识认证71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35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40.0万亩。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家。其中,国家级22家,省级91家。
农业机械总动力1258.5万千瓦,增长3.1%。
第二产业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哈尔滨就建立了以酿酒、制粉、制油为主的工业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许多重要工业项目落户哈尔滨,使哈尔滨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以后,汽车、航空、机械、医药等领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哈尔滨市现形成以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先进装备、现代生物制药为主的的产业布局,有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工业软件、物联网、增材制造等潜力产业。哈尔滨市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具有生产绿色食品的天然优势,使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覆盖
种植业、养殖业、
加工业等多个领域,涉及粮食、蔬菜、肉类等主要农副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生产环节,有
依兰县绿色化工等特色产业基地。此外,哈尔滨还有
哈电集团、哈飞工业集团、中船重工、
哈药股份、航天科工哈尔滨风华、百威英博哈尔滨啤酒、中电49所等重点企业。
2021年,哈尔滨第二产业增加值1239.2亿元,增长3.2%;其中,工业增加值960.8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分别增长41.6%、20.8%、8.1%。
建筑业增加值279.3亿元,资质以上
建筑业企业1386户。
第三产业
哈尔滨已形成金融、创意、科技服务、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商贸、文旅等现代服务业,以及陆港型现代物流、国际商贸和进出口加工等特色服务业。其中,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重新组建
哈尔滨交响乐团和芭蕾舞团,
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博物馆等一批建成开放的文博场所成为城市新地标,获得“
东亚文化之都”称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得农产品
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有所提升,哈尔滨市双城区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十三五”期间,哈尔滨市年接待游客超过9000万人次,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升级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021年,哈尔滨第三产实现增加值3484.3亿元,增长6.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53.0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43.2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4.9亿元;
金融业增加值682.9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344.8亿元;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420.1亿元。
2023年11月,进入冰雪季以来,哈尔滨成为热门旅游城市,旅游客流创新高。12月,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日均执行航班463架次,日运送旅客7万人次。同月,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部门增加开往
亚布力镇方向的两对动车组列车、开往
漠河市方向的一对普速列车,并计划增开北京、
济南市、
天津市等地至
黑龙江省12对直通旅客列车。
截至2024年1月1日,哈尔滨
元旦三天假期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及旅游总收入皆达到历史峰值。其中,
中央大街客流量198万人次,日均超过66万人次,同比增长69.74%;
马迭尔冰棍销量达10万支。
2023年度,哈尔滨市共接待总游客量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45.78%,比2019年增长41.4%。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692.45亿元,同比增长239.03%,比2019年增长7.4%。
经济功能区
哈尔滨新区
哈尔滨新区是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总面积493平方千米,包括松北区、
呼兰区、
平房区三个行政区的部分区域,涵盖哈尔滨高新技术开发区、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是中国唯一的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和最北部的国家级新区。新区已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三个主导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区企业超过19000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1家,世界500强企业19家,外商投资企业381家。16家企业在境内主板及创业板上市,占全省的44%。
哈尔滨新区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地处
东北亚的中心位置,是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亚欧国际货物运输大通道的重要节点,规划面积为79.86平方千米。主要有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和寒地冰雪经济产业,有哈尔滨新区科创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国际贸易
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文化旅游中心等多个重点产业园区,有215个科研院所、23所高校和200家高技术企业。中国(
黑龙江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21个自贸试验区之一。
社会
教育
哈尔滨重点高中有
哈尔滨市第一中学、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省实验中学、
阿城区一中等,其中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为中国重点高中之一。哈尔滨市“985工程”学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211工程”学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此外,
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
哈尔滨市大同小学校、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曾获得中国文明校园称号。
截至2022年末,哈尔滨市共有普通高校48所,成人高校11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17—的科研机构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0所(包括职高、
中等专业学校、
技工学校),
普通高中105所,普通初中348所,普通小学(含农村小学网点)399所,
特殊教育学校18所,幼儿园1369所。
高中阶段
毛入学率97.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工大位于
南岗区,始建于1920年,隶属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
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校区,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哈工大多年来共培养出了113位两院院士、148位大学书记和校长、450余位航天国防总师,累计培养出了30余万优秀人才。现已形成优势特色学科、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支撑学科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中国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
哈尔滨工业大学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位列中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中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中国第二位。哈工大于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工程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毛泽东主席为学院颁发《训词》,学校先后隶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设有23家教学科研单位,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现有本科专业63个,国家一级、二级重点学科各1个,省级一流学科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
化学、
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6年被确定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现已成为中国船海核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初,哈尔滨市共有文物管理站(所)8个;
公共图书馆18个,总藏书量6309000册;博物馆70个,藏品136781件;艺术表演场所20个;专业剧团29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哈尔滨市出台了《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办法》,推动重大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保单位具备旅游功能。进行金上京遗址、
依兰清真寺、阿城文庙等文物保护修缮项目。“十三五”期间,
哈尔滨音乐厅、
哈尔滨大剧院投入使用,累计演出2100余场,成为城市新地标。建成综合文化站和文化服务中心2727个,
文化广场2203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此外,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为
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哈尔滨市
阿城区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哈尔滨市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哈尔滨世纪汽车历史博物馆为
国家二级博物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现馆舍位于南岗区红军街50号,为国保建筑“哈尔滨莫斯科商场”旧址,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120万人次。馆舍共分为前楼、后楼2栋建筑,前楼的地下1层,地上2层为展厅,总面积为11416.8平方米。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63万余件,包括历史、自然、艺术及文献4大系列,52个种类,其中国家一级品1670套12753件。拥有
金朝铜坐龙、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镜、金代胡里改路之印等国宝级文物,以及唐渤海天门军之印、唐渤海小金佛、
南宋《蚕织图》、南宋《兰亭序》图卷等精品典藏。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
南岗区区文庙街25号,于1985年成立,展厅面积3486平方米,年度观众总数78511人,隶属于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藏品总数6064件(套),珍贵文物数2121件(套),其中有元虎纹银璧带扣、明素面铜镜、金初兽面陶质瓦当等珍贵文物。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是以
孔子庙为馆舍,收藏、展示和研究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物、历史、文化为宗旨的中国首家省级专业性民族博物馆。
科技
截至2021年,哈尔滨市共有研发人员50056人,专利授权数22231件,县以上部门所属独立科研机构66个,科学技术协会机构19个,科研经费内部支出161018万元。“十三五”期间,哈尔滨市共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2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7家、技术创新中心72家、院士工作站16家。共有2185户企业通过国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占全省64%。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为1182户,占全省61%。哈尔滨市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0项、省科学技术奖1322项,其中,
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荣获2018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外,依托哈工大、
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成立了20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医疗
截至2022年初,哈尔滨共有卫生医疗机构数4785个,实有床位88030张,卫生技术人员78818人。其中,医院350家,执业(助理)医师31440人。
体育
截止2022年初,哈尔滨共有体育场37个,体育馆46个,游泳跳水馆、室内泳池69个、室内冰球场18个;优秀运动员340人,教练员96人。近年来,曾举办
哈尔滨国际马拉松赛、中国冰盘国际公开赛、轮滑世界杯马拉松赛、中俄青年男子篮球锦标赛、冬季铁人三项世界杯、中国哈尔滨国际青少年冰球邀请赛等国际赛事。培养了
申雪、
赵宏博、
张会、
张虹等多位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冠军,从哈尔滨走出的运动员获得
奥运会和冬奥会
金牌9枚、奖牌17枚,共获得世界级比赛金牌147枚,国家级比赛金牌89枚。在北京冬奥会上,
任子威、
张雨婷、
韩聪、
隋文静等哈尔滨运动员夺得金牌,使中国代表团在冬奥会上取得历史性突破。2022年11月,中国奥委会授予哈尔滨市“奥运冠军之城”称号,哈尔滨市是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省会城市。
人居环境
2022年,哈尔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0天,优167天;良143天。超标天数55天,轻度污染31天;中度污染14天;重度污染9天;严重污染1天。主要污染物浓度三年均值分别为:细颗粒物42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63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32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17微克/立方米;2022年12月,哈尔滨市PM2.5浓度均值46微克/立方米,在
黑龙江省13个市(地)中排名第12位。哈尔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十三五期间,哈尔滨相继出台了《哈尔滨市环境保护责任规定》《哈尔滨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哈尔滨区、县(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等。完成了生态环境机构监测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组建了市、区(县)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议事协调机构,形成了各级政府主动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机制。累计整治重点
水系点位2100余处,调整
种植业结构21.1万亩,实施污水处理、管网收集、垃圾截渗等重点项目70个。实施清洁能源、拆炉并网、车辆管控、面源整治、
秸秆禁烧、应急减排等一系列治理办法。
2022年末,哈尔滨市地表水国家考核监测断面19个,Ⅰ~Ⅲ类(优良水体)断面17个,占89.4%;Ⅳ、V类断面各1个;无劣V类断面。
2021年,哈尔滨市昼间区域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56.6分贝,城市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67.4分贝。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哈尔滨市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9.71万人。享受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107.4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30.26万人,其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102.1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02.2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02.2万。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05.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49.99万人。“十三五”期间,哈尔滨市实施助保贷款惠民工程,共为8966名群众办理助保贷款5.8亿元。实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断缴补费政策,近40万名断保人员接续关系。连续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年均涨幅5.57%;市本级失业保险金增幅53.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月人均80元提高到128元。
交通
综述
哈尔滨市位于东北亚中心区域,是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目前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
航运组成的交通体系。其中,
京哈铁路走廊位列国家交通主骨架规划的7条走廊之首,
绥满通道位列规划的8条通道首位;俄、日、韩等国都处在哈尔滨“2小时航空交通圈”内;哈尔滨至美国
安克雷奇飞行时间仅需6.5小时,是中国与美洲空中航线最近的城市,
哈尔滨港是国家28个
内河港口之一。
公路
截至2022年初,哈尔滨市公路总里程2499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877千米,国道2616千米,
省道1519千米,县道2971千米。公路货运8685万吨,客运2328万人。现市境主要由哈尔滨绕城高速、京哈高速、
绥芬河-满洲里高速公路、
鹤岗-哈尔滨高速公路、哈同高速构成高速网络,由G202、G102、G222、G301、G221、S102、S101等国省干线组成普通公路网络。计划至2030年,哈尔滨完成“2环9射2联”高速公路网。其中“2环”为绕城高速、
都市圈环线;“9射”为绥满(2条)、京哈、哈同等线路;“2联”为依兴、
铁力—科尔沁右翼中旗高速公路。打造“1环13射3纵11联”国
省干线公路。其中“1环”为哈尔滨经济圈环线;“13射”为哈尔滨至
大安市、哈尔滨至
肇东市等;“3纵”为
绥化市至
尚志市、三合至莫旗、
伊春市至
牡丹江市;“11联”为宾西至
双城区、双城至太平等。
铁路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管辖线路覆盖
黑龙江省全境。黑龙江省境内营业里程6030.595千米,有干线、支线、联络线105条。其中哈尔滨市是
京哈铁路、滨北、滨洲、滨绥、拉滨5条
普速铁路和京哈高速、哈齐、哈牡、哈佳4条高铁干线交汇点。有车站79个。其中特等站1个(哈尔滨),一等站4个(哈尔滨南、哈尔滨东、
香坊区、哈尔滨西)。
哈尔滨站是哈尔滨铁路局唯一的特等站,位于南岗区铁路街1号,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原名
哈尔滨站,俗称秦家岗站。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月改称哈尔滨站,东北沦陷时期,拉滨线与滨北线接轨,哈尔滨站便形成5条干线的交汇点。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于1956年进行了南运转场的西场改造,延长了线路的有效长,由容纳45辆延长到65辆。哈尔滨站先后共经历6次扩建改造,2015年,哈尔滨火车站于新一轮改造启动,2017年8月31日,哈尔滨站北站房落成使用,2018年南站房正式运营。新站主要包括南北站房、高架站房、地下城市通廊等相关工程,站内分为哈牡、哈佳、哈齐及普速场,设8台16线,最高聚集人数可达15000人,预计年旅客发送量将达3760万人次。该改造工程荣获2018-2019年度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2022年,哈尔滨市完成
货物运输总量8789.2万吨,比上年下降14.4%。其中,铁路1293.5万吨,下降13.1%;公路7387.0万吨,下降14.9%。货物运输周转总量446.5亿吨公里,增长6.3%。其中,铁路261.0亿吨公里,增长14.1%;公路184.0亿吨公里,下降3.0%。
2023年12月,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部门增加开往
亚布力镇方向的两对动车组列车、开往
漠河市方向的一对普速列车,并计划增开北京、
济南市、
天津市等地至
黑龙江省12对直通旅客列车。
航空
哈尔滨市是东南亚至北美航线的最佳经停点,现为中国东北地区旅客吞吐量最大的国际航空港。2021年,哈尔滨市民用航空拥有国际航线4条,国内航线264条,航线里程3655万千米,民航飞机数24架,通航城市109个。民航货运量5万吨,客运量681万人。2023年12月,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日均执行航班463架次,日运送旅客7万人次。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机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距离市区33千米,建成于1979年,为4E级
民用运输机场,满足
波音747和空客340系列同类及以下机型起降需要。哈尔滨是
东北地区地区第一个开放第五航权的城市,已开通
叶卡捷琳堡—哈尔滨—曼谷、
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尔滨—曼谷两条第五航权航线。2022年,哈尔滨太平国机场旅客吞吐量9496490人次,起降架次82210。
哈尔滨平房机场
哈尔滨平房机场由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有,航空工业旗下中国飞龙运营。机场除民航要求的设施外,候机楼还具有休息茶歇、Wi-Fi娱乐等附属功能,已开通哈尔滨至
伊春市这条“短途运输+低空旅游”航线。平房机场主要用机运12E飞机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一款轻型多用途飞机,可用于客/货运输、空投空降、人工降雨等多种用途。
航运
截至2021年初,哈尔滨
市辖区有水路
运输企业55家,有客货运输船舶309艘,其中客运船舶132艘7694总客位,货运船舶177艘72880总吨。
哈尔滨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一类开放口岸,有哈尔滨港区、宾县港区、巴彦港区、木兰港区、通河港区、方正港区、依兰港区7个港区。航线上可行至
吉林省,下可达
黑龙江省,
乌苏里江。主要从事港区内货物装卸、过驳等港口经营业务。有生产用货运码头泊位29个,装卸过驳的货物种类主要为江沙和少量煤炭。其水路客运主要集中在市区,包括城市轮渡和旅游客运两种形式。企业所属经营性客运码头28座,有客运船舶87艘6723总客位。企业经营城市轮渡航线8条、湿地旅游航线5条和江上游览航线5条。
公共交通
公交
截指2021年初,哈尔滨市有公交车辆6529辆,其中
新能源汽车5473辆,运营线路256条(总长5536千米),为方便市民,已开通线路公交、定制公交、商务公交、区间车等。
轨道交通
哈尔滨市地铁已开通运营1号线一期、二期、三期和3号线一期两条线路,运营里程30.31千米,年运送乘客约4300万人次。2013年9月26日,
哈尔滨地铁1号线正式运营,哈尔滨进入“地铁时代”。直至2021年9月19日地铁2号线一期开通载客试运营,哈尔滨轨道交通网络已辐射
松北区、
道里区、
南岗区、
香坊区、
道外区、
平房区等六大主城区。其中,地铁1号线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也是中国首条耐高寒地铁线路。
哈尔滨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是整个轨道交通网络中的骨干线路,是连接江南老城区和江北哈尔滨新区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哈尔滨地铁2号线曾获得
美国Muse2021室内设计类金奖,2021年9月,哈尔滨地铁2号线一期投入载客试运营。
哈尔滨地铁3号线是哈市轨道交通唯一一条环线地铁线路,贯穿中心城区
道里区、道外、
南岗区和
香坊区四区。
智能交通
哈尔滨市为全市公交、出租、两客一危及重型货车等各类交通运载工具安装了智能监控设备七万余台,打造了
新阳路、南直路、长江路三条公交优先廊道,规划建设了2300余块公交电子站牌,推出了“
哈尔滨交通出行”APP及微信公众号。其“交通智慧大脑”已汇聚公交、出租、网约、客运,货运等行业数据150余类,可满足车辆的运营管理、行业监管、运行监测、决策支持和出行服务等实时响应需要。
人文
综述
哈尔滨处于
松花江干流至中游的节点处,自古以来,狩猎文化、渔猎文化、牧猎文化的交汇之处,这些文化又与从中原来的闯关东人的传统文化相结合。20世纪初,由于
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又得欧俄文化影响,形成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混合型多元文化。
哈尔滨市阿城区交界镇17.5万年前
洞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哈尔滨文明的序幕。2.2万年前阎家岗旧石器遗址文物的出土,又将哈尔滨文明向前推动一步。随后,哈尔滨成为金王朝的发祥地,属于金源文化中心区。哈尔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
东北地区唯一获得“东亚文化之都”称号的城市。
文物古迹
哈尔滨市有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哈尔滨文庙、哈尔滨莫斯科商场旧址、
王脖子山遗址群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有五国头城遗址、巴彦通抗俄要塞、极乐寺、阎家岗遗址、常安古城、抗联三、六军基地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百处。
金上京遗址介绍
金上京遗址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是中国
金朝初期的都城遗址。金上京遗址包括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及其附属遗址。其中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历经
完颜阿骨打、
完颜晟、
完颜亶三代建成,号会宁府,今存金上京城址为
完颜雍时重建,由南北二城组成,是仿辽上京的建京制度,其形状如曲尺形,现保存较好的是南北二城的城墙和皇城的内的建筑基址。2003年以来陆续将一些祭祀
祭坛遗址、聚落
首都遗址和陵址列为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的附属遗址。金上京遗址为研究金代的政治制度、宗教祭祀和风俗习惯等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始建成于1929年,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由三进院落组成,以万仞宫墙、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等主要建筑组成中轴线,东(西)牌楼,东(西)配殿,
名宦祠、乡贤祠,《哈尔滨文庙碑记》碑、《东省特别区创建文庙碑志》碑,东(西)庑等以中轴线为基准呈对称排列。哈尔滨文庙初建之时,已升
孔子为大祀,所以其核心建筑大成殿采用了大祀规格,九堂二夹室,面阔十一间,规格上为中国孔庙之最。整个文庙历史积淀、民族文化内涵深厚,具有很高历史人文价值。
刘秀屯宫殿基址
刘秀屯建筑基址位于阿什河右岸约1千米,是一处大型的祭祀遗址。其建筑基址朝向正东南,由主殿(前殿)、过廊、后殿、正门及回廊组成,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出土遗物以建筑构件为大宗,基本不见琉璃制品。较精美与珍贵遗物主要有石螭虎、石龙螭首、灰陶神鸟、人面瓦当等。其中,石螭虎是
中原地区已知最大的螭虎。刘秀屯遗址获评“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王脖子山遗址群
遗址群位于
巴彦镇西南11千米
松花江北岸二级、三级台地上,属
新石器时代延续到
青铜至
铁器时代遗址,遗址长约1200米,宽约500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遗址群包括王脖子山中心遗址、沙场遗址、山头遗址、东头遗址、山下遗址和乔家崴子遗址,采集到的大部分是新石器时代和
青铜时代的遗物,还有大量的鱼骨和各类兽骨等。主要遗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有打制石器、压制石器、骨锥、骨甲片、灰陶、黑陶、铜制扣、铜制
耳环、铁制、铁制锄等器具。保护范围为王脖子山遗址群各遗址外侧10米范围内为重点保护区,20米以内为一般保护区。
欧式建筑
哈尔滨市中东铁路的建成后,大量外国侨民涌入哈尔滨,他们不仅带来了欧洲的文化,还有了不同民族风格和特征的各式建筑,形成哈尔滨独特的城市建筑艺术特色。
圣索菲亚教堂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教堂为全木结构,占地面积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上世纪七十年代,教堂遭到破坏,建筑主体破损,教堂内壁画、乐钟、十字架丢失,后被哈尔滨市政府进行保护性修复。现教堂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为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响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敲钟人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
哈尔滨颐园街一号欧式建筑
建筑位于
南岗区颐冈街与健民街街口北侧,原名葛瓦利斯基公馆,砖混结构,建筑而积1943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由主楼与副楼组成。建筑是以当时
法国的复古主义建筑风格为基础,并吸取巴洛克等欧洲各种建筑风格的优点建成。建筑的主立面在主楼的西南向,采取了壁柱式垂直划分的处理方式。其中央部分为通高到顶的凸出体,辅以通高的科林斯巨型壁柱。檐头、柱头饰以丰富的雕塑。上部采用孟莎式双折高屋顶。阁楼老虎窗突破檐口山花,并与檐上文艺复兴特色的花栏杆相连。整体简洁、匀称。哈尔滨颐园街一号欧式建筑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
哈尔滨市有
东北地区大鼓、麦秆剪贴、老汤精配制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老厨家传统厨艺、皮影镂刻技艺、
满族萨满舞、
双城区民间故事等省级非物质文化一场70余项。
皮影戏(龙江皮影戏)
龙江皮影戏历史悠久,是集灯光、音乐、雕刻、美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表演起来对白幽默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代表作品有《秃尾巴老李》《猪八戒背媳妇》《鹤与龟》《哪吒与三太子》等。近年来有16个剧目获国家级奖项,8人获40多项国家级
单项奖,30多项省级奖。龙江皮影戏还曾多次应邀赴
日本、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韩国、
俄罗斯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演出。
剪纸(方正剪纸)
方正剪纸是
东北地区民间的一种特色剪纸,流行于
黑龙江省方正县一带。
清代中叶,关内移民大量涌入黑龙江,剪纸技艺即在这一时期传到方正。时间推移,方正剪纸逐渐形成了与中原剪纸不同的地域特色。在制作时采用自制的剪纸用具,技法独特,题材多样,造型质朴,构图优美,为东北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例证。
民俗
冰上婚礼
冰上集体婚礼是北方民俗婚礼中是最有代表性的,冰上婚礼举行的场地最早在
兆麟公园,至今场曾在冰上基地、
防洪纪念塔、
中央大街、
太阳岛雪博会、冰雪大世界之间不断转换。婚时由几十名花童手持红灯笼、身披红斗篷,引导着一对对新人挽手而来,走上红地毯。新娘洁白的婚纱外披着彩貂或皮衣,新郎的西装外穿着大衣或棉服。哈尔滨的冰上婚礼自1985年开始举办,最多的一年参加了50对新人,至今已有近800对新人喜结良缘,其中还有20多对外国新人。
野餐
在北方民族饮食习惯以及后期欧洲移民生活方式影响下,从上世纪20年代起,哈尔滨人逐渐形成了以野餐为主的野游风俗。
新中国成立后,野餐更成为市民春、夏、秋三季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显示哈尔滨历史的老照片中,不乏当时哈尔滨人在松花江畔、太阳岛上野餐的身影,如今,野餐已经演变成了的哈尔滨习俗。野餐一般会到有山有水的地方,河滩、江边等平坦、背风的地方是野餐的首选之处。山边
食用野菜,河中小鱼,都可以成为野餐中的加菜。此外,野餐之余,玩沙子、打水花、放风筝是野餐前的主要活动。随着
太阳岛沿线的开发和改造,政府会给游客提供更多野营、野餐的空间,让人更深切地感受亲近自然之乐。
看冰灯
20世纪初,居住在
道里区的一些
俄罗斯侨民,曾在自家庭院造过冰建筑。1922年起,每年1月19日俄国侨民都在道里区中央大街北端的
松花江江面上凿出冰,雕制成耶稣像和白色
和平鸽的十字架,这一习俗一直持续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之后,原始冰灯一直在哈尔滨市的民间流传。1963年,受民间冰灯作品启发,有了冻制冰灯让群众参观的设想。于是,就在当年组织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局各下属单位职工,在哈尔滨市
兆麟公园举办了第一届
冰灯游园会,第一个晚上就涌进约5万人次。自此,哈尔滨兆麟公园的冰灯游园会便成为了冰灯的发祥地。冰灯是在民间传统简陋艺术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它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艺术为表现手法,用电灯光为光源,制作成各种冰的景物。每年一届的冰雪节、冰灯博览会成为冰灯艺术的大观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
饮食
哈尔滨市
汉族多为
山东省与
河北省移民。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外国侨民较多,其中俄侨占多数。哈尔滨人受外乡人和外国侨民饮食习俗的影响,形成多元的饮食文化结构,以
东北地区地方菜、鲁菜、京菜为主,俄式西餐、
大列巴、
红肠、
苏波汤也成了百姓餐桌的寻常食品。哈尔滨人还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影响,喜欢吃粘糕、粘豆包、
玉米饼子、
大碴子、
小米饭等。地方特色菜品有东北炖菜、
白肉血肠、炒肉渍菜粉等。哈尔滨曾被
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西餐之都”称号。
哈尔滨红肠
哈尔滨红肠不只是一种美食,也是哈尔滨的一种文化的体现。哈尔滨红肠系源于东欧的传统食品肠,属中温型
风干肠类。随着
中东铁路的修建及哈尔滨的开埠,传统红肠由外国商人及技师带入本地。1905年前后,哈尔滨有制作
红肠工厂30余家,红肠品种14个。它采优质牛、猪肉为主料,添加各种香辛调味品,经传统手工艺制作而成,是哈尔滨人最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
东北炖菜
哈尔滨市受
满族的影响,喜好炖菜,有所谓的“八大炖”。如
小鸡炖蘑菇、
排骨炖豆角、
猪肉炖粉条、
鲶鱼炖茄子、得莫力炖活鱼、牛肉炖
柿子等,东北炖菜做法简单,味道鲜美。
冻梨 冻柿子
冻梨、冻柿子是年贷中必不可少的。从集市买回来就是冻的,
除夕儿晚上,用冷水泡上,缓开。化透的冻梨,多汁,酸甜适度,在过去水果单一的年代,较为难得。
特产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农业重点市,拥有“耕地中的大熊猫”之称的黑土地,有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林果、
水果玉米等重点农产品品类。其中,黑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之一。所以,哈尔滨特产以
种植业类为主,主要有
五常大米、巴彦大豆、呼兰韭菜、新立胡萝卜、
阿城区结球白菜等。
五常大米
五常大米是哈尔滨市五常市特产,受产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其干物质积累多,
直链淀粉含量适中,
支链淀粉含量较高。五常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五常大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0年9月14日,五常大米纳入中欧互认地理标志。
阿城大蒜
阿城大蒜是哈尔滨市阿城区特产。阿城区属于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适合种植大蒜。阿城大蒜为
紫皮蒜和白皮蒜两种。紫皮蒜鳞茎外皮紫色,大瓣种,瓣少而个体肥大,蒜头有5-7个蒜瓣,单头重25克左右。2008年8月正式对“阿城大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巴彦猪肉
巴彦猪肉是哈尔滨市
巴彦县特产。巴彦猪肉色泽鲜艳、肉体有弹性、瘦肉率高、表皮光润。2008年8月,正式对“巴彦猪肉”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地域保护范围为巴彦县内
巴彦镇、
松花江乡、
富江乡、
巴彦港镇等18个行政乡镇。
地方象征
哈尔滨市花为
丁香属,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学名:Syringa)种类的统称。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又称丁香、
欧丁香。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具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哈尔滨市现有丁香130万余株,共有丁香专类公园4个,园林绿化常用丁香品种有华北紫丁香、洋丁香、
紫丁香(原亚种)、朝鲜丁香等13种,城区整个丁香花期可持续2个月之久,形成独具地域特点的自然景观,所以哈尔滨又被称为“丁香之城”。1988年4月12日,哈尔滨市确定
丁香属为哈尔滨市花,
风景名胜
综述
哈尔滨依托独特的气候资源、生态资源优势,曾多次位列全国避暑旅游城市前三甲,位列全球20个避暑旅游胜地之一,尤其在冰雪和湿地旅游资源方面颇具地方特色,“十三五”期间,哈尔滨共接待游客4.0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71.3亿元。哈尔滨有国家AAAAA级景区1个,二龙山风景区、英杰风景区、森工平山旅游区、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百年哈啤文化旅游区等AAAA级景区30个,关东古巷景区、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长寿国家森林公园、哈尔滨玉泉国际狩猎场等AAA级景区29个。
主要景区
太阳岛风景区
太阳岛风景区位于
松花江北岸的江心小岛。景区的北部区域是太阳岛公园,拥有多个小型动植物园区和景观湖,南部主要以艺术展馆和俄罗斯风情建筑景观为主。主要景点有太阳石、坐龙广场、浴日台、
哈尔滨冰雪艺术馆、雪雕艺术园等。其中,太阳岛冰雪艺术馆为室内冰灯雪雕艺术展览馆,展区面积4000平方米,馆内净高7米,室内冰景以松花江天然冰和人工雪为材料,展出的冰灯雪景题材广泛,并且景色每年更新。太阳岛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获得首批“国家旅游名片”称号。
坐龙广场
坐龙广场的中心是一座高6米、占地60平方米坐龙造型的大型立体
五色草花坛。此坐龙原型为金代“
铜坐龙”,它是黑龙江省文物和旅游的象征。
浴日台
浴日台为太阳岛围堤东侧的一座观景台,有沐浴阳光、登台览胜之义,所以被称为浴日台。浴日台广场占地面积约4公顷,其周边栽植北方特有的,有
菩提树之称的糠锻、
文冠果等珍贵树种,主要功能是供游人观景、放生。浴日台入口两侧矗立着精心雕刻而成的
花岗石石鼎―天鼎,上刻有太阳、云纹和雷纹图案,造型为三足双耳,颇具有中国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韵味。
太阳岛冰雪艺术馆
太阳岛冰雪艺术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室内冰灯雪雕艺术展览馆,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展区面积达4000平方米,馆内净高7米,室内冰景以松花江天然冰和人工雪为材料,展出的冰灯雪景题材广泛,并且景色构思新颖,每年更新。
中央欧陆风情旅游区
中央大街步行街地处
道里区中心区域,南起
经纬街,北至松花江畔的
防洪纪念塔,全长1450米,宽21.34米。始建于1900年,沿街的欧陆风情建筑排列有序,是
亚洲最长、中国最早的步行街,是哈尔滨市最重要的城市名片之一。其中最具特色的
方解石路宽10.8米,这种方石因形似面包又被称为“面包石”,整条街大约铺有约87万块方石,历经百年仍浑圆坚固。
中央大街两侧拥有71栋历史建筑,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建筑风格,是中国国内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长廊,被誉为“万国建筑艺术博物馆”。此外,中央大街还是哈尔滨市著名历史节点的见证者,其
马迭尔宾馆曾是
远东最富盛名的现代国际宾馆,接待国众多的中外各界名流。中央欧陆风情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8年,中央大街被
联合国授予“联合国建筑成就奖”。
东北虎林园
黑龙江省东北虎林园位于
松北区松北街88号,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拥有各种不同年龄的纯种东北虎1300余只,是真正的“千虎之园”。园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基础,自然及四季景色各具特色,尤以冬夏两季最具观赏力。景区目前建有十几个观赏景点,可观赏到白虎、雪虎、白狮、
狮虎兽、
猎豹、花豹、金钱豹、非洲狮等珍稀动物,游程约1个小时左右。自1996年对外开放以来,每年累计接待游客40万人次。东北虎林园是国家AAAA级景区。
哈尔滨大剧院
哈尔滨大剧院坐落于哈尔滨市
松北区的文化中心岛内,包括大剧场1538座、小剧场414座,建筑采用了异型双曲面的外形设计,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2016年2月,哈尔滨大剧院被ArchDaily评选为“2015年世界最佳建筑”之“最佳文化类建筑”。
时令景观
冰雪大世界
中国·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位于
太阳岛西侧(近松北大道)。创始于1999年,是集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演艺、冰雪建筑、冰雪活动、冰雪体育于一体的冰雪主题景观区,总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每年接待世界各地游客超100万人次,是世界最大的冰雪乐园,是国内外的最佳冬季旅游目的地。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3月初,冰雪大世界展现冰雪艺术雕塑、雪雕作品、灯光特效等景致,还有场面宏大的冰上魔术、冰上杂技、冰上芭蕾以及欧洲风情的冰秀演出,还有丰富的冰雪运动在这里轮番登场。
太阳岛雪博会
太阳岛雪博会全称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诞生于1988年,位于太阳岛风景区内,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年用雪量10万立方米,景观数量150余个,是中国雪雕艺术的起源地,是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最大亮点,也是国内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以雪为主题的冬季主题游乐园,因其展出周期、质量、规模等因素,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冰雪狂欢嘉年华”。这里除雪滑梯、冰上自行车等游乐项目,每年还会举办国际雪雕大赛。
重要人物
对外交流
1901年,随着“
中东铁路”的开通,哈尔滨也成为了连接欧亚大陆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桥梁城市,因此西方各国先后在哈尔滨设置了领事馆,以方便外交往来,但之后随着政权的更替,这些领馆的领事机构先后撤出。
2023年2月2日,
俄罗斯联邦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正式开馆,这是俄罗斯在中国实际开设的第五家总领事馆。俄罗斯联邦驻哈尔滨总领事馆自2019年开始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
黑龙江省对俄合作发展,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仅在2022年,总领事馆就开展交往活动近40次,推动黑龙江省与
俄罗斯在经贸、交通、教育、体育、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将进一步丰富中俄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简介.黑龙江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2023-04-13
优势分析.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网.2023-04-12
历史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网.2023-04-10
沙皇入侵.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2023-04-20
奴役抗争.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2023-04-20
伪满洲国.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网.2023-04-20
领导简介.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网.2023-04-28
市政府领导.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24-04-07
知名企业名录.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网.2023-04-12
工业之光.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2023-04-10
区域概况.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政府网.2023-04-09
概述.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网.2023-04-12
了解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网.2023-04-13
医院概况.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网.2023-04-13
概况.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网.2023-04-13
医院介绍.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网.2023-04-13
简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网.2023-04-13
医院简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网.2024-03-28
联系方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网.2024-03-28
特色美食.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2023-04-14
民俗风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2023-04-14
特色美食.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2023-04-20
区域农产.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2023-04-14
区域农产品.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2023-04-14
区域农产品.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2023-04-14
检索结果.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网.2023-04-12
太阳岛风景区.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政府网.2023-04-14
谢家麟.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2023-04-14
黑龙江省国际友城概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黑龙江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网.2023-04-14
公报搜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