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学名:Moschus berezovskii),是生活在中国及
越南东北部的一种麝,头体长63~80厘米,体重6~9
千克。与其他
麝属一样,
雄性林麝具发达的上犬齿,露出唇外。毛色呈深褐橄榄色,喉部分布有大面积的奶油色斑块,形成奶油色色带,该色带可由喉部一直向下延伸至胸部,幼年个体生有斑纹。主要栖于海拔2000~3800米的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以植物嫩叶为主食。
由于野生
种群数量在过去20多年中严重下滑,自2008年以来,林麝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评定为濒危(EN)。在中国,根据2021年版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林麝属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分类及亚种
分类
林麝是麝科(Moschidae)
麝属(Moschus)的成员,其种学名“berezovskii”为致敬俄国博物学家米哈伊尔·别列佐夫斯基(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Березо́вский)。林麝是否为一独立物种,曾长期存在争议,部分学者先后将其作为
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或
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的亚种。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形态学及
脱氧核糖核酸研究证据显示,林麝与其它几种麝之间确有显著差别,支持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物种。2004年
汪松等主编的《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林麝列为单独的物种,此后,林麝分类地位方面的分歧基本结束。
亚种
林麝普遍被认为包含四个亚种:
指名亚种(Moschus berezovskii berezovskii,又称川西亚种),分布于
四川省、
青海省和
西藏自治区。个体较大,体色更偏深褐,腹面橙黄色,颈部具黄褐色条纹。
越北亚种(Moschus berezovskii caobangis),分布于
中原地区的
云南省南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
广东省(南岭山地以南),中国以外见于
越南东北部。体型最小,体色最浅,具较多的黄褐色毛。
云贵高原亚种(Moschus berezovskii yunguiensis),分布于云贵高原到
湖南省一带(
长江与
珠江之间)。体型较小,毛色介于
指名亚种与越北亚种之间。
滇西北亚种(Moschus berezovskii bijiangensis),分布于云南西北部(
澜沧江以南)。体型较大,背部浅褐色,颈部具灰白色条纹和斑点。
此外,兽类分类学家王应祥曾记录一个未曾命名的类型,被称为“秦巴居群”,分布于
甘肃省南部、
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和
河南省西部。
分布在安徽大别山的
原麝安徽亚种,曾被考虑归属为林麝的一个亚种,但后经研究被视为一个独立物种,即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
形态特征
林麝是一种较小型的麝,头体长63~80厘米,肩高小于50厘米,尾长平均4厘米左右,颅全长10.2~14.6厘米,体重6~9千克。雌雄均无角。头骨狭长,吻长小于颅全长之半。雄性林麝具有发达的上犬齿,向后下方弯曲,伸出唇外,呈獠牙状;雌麝犬齿短小,不露出唇外。
耳长直立,耳端部较圆。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雄麝尾粗短而裸露,端部圆形;雌麝尾尖细,被毛。
与其他麝类一样,雄性林麝具扩大的包皮腺,特化为麝香腺,紧贴阴茎开口的前方,雌性无麝香腺。分泌麝香的区域由香腺和香囊两部分构成,香囊为一椭圆形的盲囊。香腺分泌香液,香囊则是储存香液的场所。
林麝通体毛色较深,呈橄榄褐色,并夹杂橘红色毛发,成体无斑点。鼻端裸露呈黑色,头部毛多为黑褐色,脸上下有黄棕色块斑,两眼后下方有两条白纹直延下颌。耳背为黑色或黑褐色,耳内白色或灰白色,耳基有土黄色块斑。上、下颌白色。两颊下向后有两条奶油色宽带纹,在胸前会合形成奶油色色带,该色带可延伸至胸部。胸部多为灰褐色,腹部毛色较胸部淡,乳区呈土黄或黄棕色。尾毛深灰色。
刚出生的幼麝具棕黄色斑纹,遍布颈背及体两侧,60日龄左右斑纹消失,体色同成麝。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林麝多见于中国,以中国西南、东南、华北为主要分布区,东至
湖南省,南至
广东省及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西至西藏波密及
察隅县、
云南省北部,北抵宁夏六盘山、岷山白水江、陕西秦岭山脉。中国以外见于
越南东北部。上世纪40年代,曾有文献认为
老挝北部存在该物种,但未得到证实。
栖息地
林麝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3800米的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春秋两季喜欢在针阔混交林中活动,夏季生活于暗针叶林,冬季则栖息于针叶林和阔叶林中的向阳地带。林麝喜好凉爽环境、耐寒,但惧怕强光曝晒及大雨强风,野外多选择于阴坡栖息。
林麝能够在低海拔生存,但罕见于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这可能是由于农业开发和人为干扰捕杀,迫使林麝不断往高海拔上移所致。在冬季,林麝活动的海拔区域往往相比夏季更低。
生活习性
食性
林麝主要以
木本植物的嫩枝叶为食,也食部分草本植物的心叶。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林麝则喜食
松萝、大木通等植物的嫩叶。林麝采食植物比较广泛,根据对
凤县种群的初步调查,发现林麝所食植物达100多种。
饲养状态下,林麝喜食青皮藤叶、
榆树叶、奶浆草、
山芋藤、
女贞、
莴苣、蒲公英、冬青、
牵牛、
小蓬草、
蛇莓、
车前、
芹菜等多种植物。但在不同季节对食物的选择性不同,夏秋季喜欢山芋藤,冬季喜食女贞和冬青,春季则偏好莴苣和大戟。
行为
林麝是典型的晨昏活动型动物,每天有两个活动高峰,一个是清晨天明前后,另一个是黄昏天黑前后。林麝独居生活,有较强的领域性行为,同一家域中通常只有一个个体。不同性别林麝的家域大小有一定差异,
雌性家域较小,大小为2.8~5.5平方百米,
雄性则可达7.7平方百米。
性情胆怯、急躁、机警灵敏,在惊恐时,它们会猛跳并疾速改变方向以躲避敌害。嗅觉灵敏,能通过嗅觉辨认路线、粪便及辨别雌麝是否受配等。
雄性林麝麝香腺的分泌物(即“麝香”)为雄性外激素产物,在野麝个体之间起
化学通讯作用。特别是在繁殖期前后,异性个体间通过嗅觉彼此辨认,相互追寻过程中,麝香腺分泌物对不同个体的沟通起重要联系作用。雄性林麝1岁左右出现第一次泌香生理反应,其后每年5~7月出现一次。分泌麝香初期食量减少,盛期拒食3~6天。期间雄麝香囊、
睾丸肿大,麝香囊内充液,从香囊口流香水,表现兴奋,3~5天后转入正常。
林麝能够灵活攀爬树木,此行为在
偶蹄目动物中十分罕见。它们不仅能爬上斜的树干、跳上垂直生长的水杉树,甚至能在细小树枝上任意走动和上下攀爬,采食树叶。在小树枝上,它用主蹄分开嵌住枝条行走,用主蹄和侧蹄嵌住树枝攀爬或下跳。
交配繁殖
发情与交配
林麝的发情交配多在10月开始,在
四川省,林麝发情期集中于11~12月,少数可延迟到次年1月。而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麝发情时间较早,多为9~10月。在一个发情季节里有3~5次发情,每次发情持续36~60小时,发情周期间隔19~25天,平均21天。在发情期,雄麝不断嗅闻雌麝尿液,并伴有卷唇反应(
雄性将嘴唇上卷,将
雌性的气味样品送至犁鼻器内,进而判断适合交配的时机)。
配种前,雄麝不停嗅舔雌麝尿殖区,雌麝主动蹲下。林麝交配持续时间一般为5~8分钟,其中包括几次爬跨,交配时雌麝会发出“mi mi mi”的叫声。交配过后,雌麝或觅食或卧躺休息,雄麝则在3~5米开外的地方站立或卧息,并注视雌麝。
繁殖及生命周期
林麝妊娠期约为176~192天。4月中旬~7月中旬均可产崽,但多在5~6月份生殖,每胎1~3仔,多数为2仔。幼麝产出时,全身布满粘液,母麝会由头到肛阴部舔幼崽,持续时间约为2小时。产程结束后,母麝会吞噬脱出
胎盘,舔净血迹、粘液及被污染的草。
幼麝出生后10~15分钟就能站立走动,哺乳3~4月龄后自然断奶。林麝出生后5个月内生长很快,1岁时已能达到成麝体重的80%,2~3岁时性成熟并达到成年体重。
野生林麝寿命缺乏准确记载,据估计在10~20年左右,圈养状态下最长约23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据20世纪60年代末麝香收购量估计,当时中国林麝资源量超过100万头。至1978~1980年,林麝资源量据估计已不足60万头。1980年以后,由于麝香价格不断升值,持续过度捕捉,致使林麝数量锐减,至20世纪80年代末,野生林麝估计已降至20万~30万头,1990年初估计仅有10万~20万头,90年代末估计仅存5~10万头,且近年来未有野生种群准确数量估测,虽然种群减少趋势被认为已经减缓,但林麝在中国被偷猎现象仍然存在,分布范围急剧缩小,部分地区已面临绝迹危险。2022年5月,
秦岭人工繁育林麝存栏数量超过2.5万只,居全国第一。2022年7月,
世界地质公园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洱源片区成功拍摄到濒危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
林麝在越南数量极为稀少,20世纪90年代后期估计仅存200余只。
保护级别
1983年,世界《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林麝列入附录Ⅱ。
由于在过去三个世代(约21年)中,野生林麝
种群数量严重下降,据推测种群消失超过50%,自2008年以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将林麝评定为濒危(EN)。
2021年版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林麝被列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致危因素
过度捕猎是林麝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据统计自1979~1985年上半年,通过
香港特别行政区或直接走私到
日本的麝香多达1154.4
千克。国际上对麝香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价格飞跃上涨,在香港每克麝香可卖30~50美元。黑市和走私猖,特别是国际走私活动,导致偷猎者疯狂乱捕滥猎。其次是栖息生境破坏,大面积原生林及混交林遭到砍伐,使林麝的栖息生境丧失。
保护措施
1、建立麝自然保护区,加强麝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已不再审批以经济利用为目的的捕麝活动,并逐步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麝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麝香的收购、销售规范管理。未经许可而使用野生麝香生产产品者,一律视为非法行为。
3、加强养殖麝疫病防治、育种及提高泌香量等方面的科学性研究。
4、开展麝香合成及有关
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人工制造麝香替代品技术。
5、打击偷猎及走私行为,对偷猎走私者采取没收重罚,奖励管理有功人员和举报者。加强管理监测手段,以便有效执法。
经济价值
林麝等麝类麝香腺分泌物被称为“麝香”。麝香成份含有
麝香酮、含氮化合物、胆甾醇和
脂肪酸等。中国传统
中医学应用麝香,制成中成药供医用。
麝香成分中,麝香香味能持久保持,因此麝香具有较强的定香、固香作用。故此在香料工业上,常用麝香作添加剂,以保持香料产品的香味持久不散,是生产香水的原料。
人工饲养
饲养历史
中国是唯一规模化饲养林麝的国家,自1958年开始,中国即着手进行人工养麝试验,并先后在
四川省和
陕西省建立几个养麝场,摸索野麝家养、活体取香的经验。1972年8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我国试验成功人工养麝活獐取香》,标志着中国人工养麝和活体取香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经过多年尝试,中国对人工饲养林麝的繁殖已取得一定成就,通过人为因素增加交配成功率,不仅提高了幼仔成活率,同时,人工繁殖成功为饲养
种群的扩大,以及未来野放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2021年
秦岭人工繁育林麝存栏数量超过2.5万只,居中国第一。
饲料搭配
麝的饲料主要是为植物的叶、茎、花、块茎、块根、果实、种籽等。在养殖条件下,供给适量的植物副产品及动物性饲料、矿物质等是必不可少的。
疾病防治
由于野生麝驯养繁殖的历史并不长,仍保留着不同程度的野性,见人惊恐不安,不易接近观察。因此人工养麝疾病临床症状较难发现。待症状表现出来时,病情往往已相当严重。加之抓捕又有一定难度,给疾病诊断带来了许多困难。
所以,麝病和家畜、家禽的疾病防治一样,应采取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方针。强调要保持圈舍和饲料的卫生,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圈舍消毒,灭
仙客来菌蝇除害鼠等项措施,使疾病消灭在萌芽之前。
养殖问题
1、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人工养麝虽然已经过多年,但是对林麝依然缺乏全面研究。
2、饲养管理粗放。目前林麝养殖多为群养,不利于疾病防治。没有专门为饲养林麝配置全价饲料,导致饲养林麝
种群中个体体质较弱,死亡率高。
3、饲养过程中脓肿、
肺炎等疾病,对林麝威胁较大,且缺少有效的防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