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氏鳇
鲟科鳇属的一种鱼类
达氏(食虫类:Huso dauricus),又名鳇鱼,是鳇属的一种软骨鱼类。肉食性鱼类,性情凶猛,会捕食其他鱼类。达氏鳇起源于距今一亿三千万年的白垩纪,据考证推断,它是现代硬骨鱼纲的共同祖先,是古刺鱼类保留下来的一支后裔,素有“活化石”之称。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产卵场的破坏等因素,达氏鳇种群数量在截至2019年的90年内减少了90%以上,并且自然分布水域变得狭窄,主要分布于中国黑龙江, 在俄罗斯以及北海道也有分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极危(CR),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达氏鳇成鱼个体较大,体长可达5.6米,体重可达1000千克。鱼体延长呈圆锥形,腹面扁平;吻突呈三角形,头部有喷水孔;有吻须2对;鱼体无鳞;尾鳍为歪尾,上尾叶尖长,下尾叶钝缓。栖息于江河中下层,喜欢在水流较缓慢、底质为砂砾的江岔、江心洲分散活动;不喜群集洄游,常分散活动;冬季在深水处越冬,初春开始向产卵场洄游;幼鱼食物主要为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小鱼、虾、昆虫,1龄后主要以鱼为食。寿命长,最高可达百岁。
由于达氏鳇自然资源的急剧下降,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于1997年开始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研究,并于1999年首次获得成功,共孵化达氏鳇鱼苗49万尾。
形态特征
达氏鳇成鱼个体极大,较大个体长达3.9米,重500千克,最大可达5.6米,体重1000千克。鱼体延长呈圆锥形,腹面扁平。吻突呈三角形,两侧边缘圆形,头部有喷水孔。口下位,较大,呈半月形,开口向前,口前方有吻须2对,吻须扁平,左右鳃膜互相连接。幼鱼的吻突长而尖,随着年龄的增长,吻相对短而钝。鱼体无鳞,有5列菱形的坚硬骨板,背部1列,鱼体两侧及腹两侧各1列。幼鱼的骨板带有突起向后的棘,随着鱼体的增大,骨板尖棘逐渐消失。鱼体最高点在第一背骨板处,第一背骨板最大,有背鳍后骨板。背骨板11~17枚,侧骨板32~46枚,腹骨板8~13枚。背鳍条33~55根,臀鳍条22~39根,鳃耙数16~24。背鳍居后,近于尾鳍。尾鳍为歪尾,上尾叶尖长,下尾叶钝缓,上尾叶长于下尾叶。
背部呈灰绿色或灰褐色,体两侧显淡黄色,腹部呈白色。在黑龙江中游不同区段,鱼体形态无显著差异。雌鱼雄鱼体形亦无显著差异。但在黑龙江萝北一带个体较下游勤得利一带平均更大。性成熟个体全长为体高的6.05~10.6倍,平均为7.7倍;全长为头长的3.55~6.04倍,平均为4.4倍。吻有长吻和短吻两种形状之分,长吻型头长为吻长的2~3倍,平均2.7倍;短吻型头长为吻长的3.1~4.2倍,平均3.7倍。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达氏鳇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及其较大的支流以及相连的湖泊,包括乌苏里江松花江结雅河布列亚河、音果达河、石勒喀河额尔古纳河鄂毕河奥列利湖以及中俄边界上的兴凯湖。幼鱼在夏季也进入鄂霍次克海鞑靼海峡北部水域及日本海至北海道北部水域。
栖息环境
达氏鳇是冷水性鱼类,生活在江河中下层,喜欢在水流较缓慢、底质为砂砾的江岔、江心洲分散活动。耐低温,耐受温度为1~30℃,生长最佳水温为18~24℃,适宜水温15~28℃。达氏鳇分为淡水定居种群和半洄游种群两种生态型,前者在江河中度过整个生命周期,是完全定居于黑龙江省中游、下游及支流的纯淡水种群;后者平常栖息于河口一带,于繁殖季节溯河几十至上百公里产卵,幼鱼降河入海,洄游至河口和沿海水域中。
洄游
达氏鳇可分为黑龙江河口种群、下游种群、中游种群以及俄罗斯的结雅河-布列亚河种群。河口的淡水型种群只在河口的淡水地带觅食,它们和黑龙江中游、下游种群类似,整个生命周期都在淡水中完成。咸水半洄游型达氏鳇生活在黑龙江河口、鄂霍次克海及日本海的沿海咸水区,在淡水区域越冬,至夏初洄游至河口咸水区、鞑靼海峡北部及库页岛西南水域中觅食,当秋季河口盐度增加时再次洄游至淡水过冬。
觅食行为
达氏鳇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一年四季均能正常摄食,主要以鱼类为食。其左右鳃膜互相连结,在峡部不固着,便于口部向前伸长,方便吞食大型食物。幼鱼食物主要为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小鱼、虾、昆虫,1龄后主要以鱼为食,在黑龙江下游大麻哈鱼溯河而上时,达氏鳇也大量吞食大麻哈鱼。其食物中除了以鲤科的鮈类、餐条、雅罗鱼等小型鱼类为主外,还有鲫鱼、鲤鱼、唇䱻、白鲑鮠鱼等。秋季则在黑龙江下游大量捕食溯河洄游的大马哈鱼。在河口和沿海水域,达氏鳇也捕食鳕鱼和鲈鱼。达氏鳇食量很大,在一尾不到3米长的达氏鳇胃中,曾解剖出超过15千克的食物。
生长繁殖
繁殖
达氏鳇雌鱼性成熟年龄为16~17龄,雄鱼为12龄以上。产卵期为5~7月份,水温15~19℃,达氏鳇在黑龙江省干流水流平稳、水深2~3米的砂砾底质的江段处产卵。卵具粘着性,产出后粘着在砂砾上,形状为椭圆或圆形,性比为1:1。怀卵量为60~400万粒,因雌鱼体长而不同,数量随体长增长而增大。成熟卵径为2.5~3.5毫米,呈灰黑色,受精卵在水温15~17℃时,约7天孵出。刚孵化的幼鱼带有较大体积的卵黄囊,因而欠缺游泳能力,只能垂直上下不停地沉浮运动。经15~20天卵黄囊被幼鱼吸收尽,幼鱼开始具备在流水中游动摄食的能力。
生长发育
达氏鳇生长速度较快,幼鱼阶段是其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之后是稳定生长阶段和衰老阶段。20世纪捕获的野生个体,综合雌雄样本,0~13龄的达氏鳇幼鱼年龄与体长体重生长数据如下表所示。
2010年对黑龙江同江至抚远江段的达氏鳇种群捕捞调查显示,相同年龄下,雌鱼的体长体重普遍大于雄鱼。人工养殖条件下,雌性达氏鳇的生长速度比野生种群更快,同年龄下往往有更大的体长体重。达氏鳇野外最大体长可达5.6米,最大体重达到1000千克。寿命长,最高可达百岁。
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所需达氏鳇亲鱼采捕于5月末黑龙江中游干流的抚远和同江江段,采用三层流刺网捕获,同时还需要对捕获的亲鱼进行严格的鉴选,挑选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成熟雌雄个体。亲鱼选择结束后,会进行人工催产,催产池以圆形或八角池为佳,池水需要一定流速,更有利于亲鱼的生产。确定雌鱼卵已全部游离后,可以进行活体取卵工作。采卵时要将雌鱼抬出催产池,固定到手术台上进行人工取卵和缝合。在人工授精环节中,主要有干法授精和半干法授精两种。在之后的人工孵化过程中,需要保持水质清新,换水要勤。孵化期间水温要保持稳定,在15~20℃之内,避免水温剧烈波动。受精卵4~6天孵出鱼苗,出苗后及时放到玻璃盆中进行暂养。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自19世纪末以来,达氏鳇各种群的资源数量明显减少。俄罗斯方面的数据显示,达氏鳇年捕捞量在19世纪末达到高峰,超过595吨。进入20世纪以后,达氏鳇产量逐年下降,到1948年已降至61吨。1991年,俄罗斯达氏鳇和史氏鲟的年捕捞量合计64.4吨,1992年总计62.6吨,1993年降至47.8吨。2000~2009年,俄罗斯达氏鳇平均年捕捞量为36.9吨。
中国方面,达氏鳇的数量随着捕捞量的增加急剧减少,个体也有越来越小的趋势。据评估,黑龙江河口达氏鳇种群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为1龄以上个体约7万尾,其中14%为体重100千克以上的性成熟个体;然而由于黑龙江下游的非法捕捞,成熟个体的数量到1993年已减少了三分之一。黑龙江下游的种群数量为2龄以上个体4万尾。黑龙江中游的种群数量为2龄以上个体3万尾。在1989年捕捞的达氏鳇中,体重超过200千克的个体占比18%,到1999年这一比例下降至7.7%,可见捕捞到的达氏鳇体型也在变小。2008年的实地调查显示,达氏鳇资源主要集中于黑龙江下游和河口,中游种群已经枯竭,中国的主要捕捞江段——抚远江段,年产量已不足10吨。
目前,中国的达氏鳇野生资源已遭严重破坏,中华鲟总产量不足50吨,且其中绝大多数为史氏鲟,达氏鳇已较为少见。俄罗斯方面的达氏鳇资源也同样面临枯竭。
致危因素
过度捕捞是达氏鳇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受鱼子酱价格刺激,俄罗斯和中国都存在过度捕捞的现象。俄罗斯方面对达氏鳇的大量捕捞已有上百年历史,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随着捕捞工具和捕捞技术的改进,捕捞渔船的增多,对达氏鳇的捕捞强度越来越大,导致其种群数量明显下降。由于达氏鳇性成熟缓慢,遭到长期的过量捕捞后,种群很难恢复。
产卵场的破坏是另一致危因素。2010~2013年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干流上中游达氏鳇的产卵场,由于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其中大部分已经受损甚至完全消失,仅剩少数完整的产卵场。达氏鳇的卵需要粘附在河底的砂砾底质上才能孵化,然而非法采砂活动破坏了河段的砂砾底质,导致了一些产卵场的丧失,给达氏鳇的繁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黑龙江水系的环境污染也是致危因素。一些化工厂、冶炼厂、制造厂的出现带来了工业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大量污水的排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给达氏鳇的生存带来了压力。
保护措施
中国政府禁止渔民对达氏鳇的私自捕捞,有效遏制了过度捕捞的问题。同时也对达氏鳇的产卵场进行了保护和恢复,严禁河道中非法采砂的行为。此外也致力于黑龙江干流支流的水质环境保护,给达氏鳇的栖息和繁衍提供更好的条件。
人工增殖放流对野外达氏鳇种群的恢复具有重大意义。进入21世纪后,中国已掌握了达氏鳇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在许多地区进行了充分的达氏鳇人工繁育研究,已实现全人工繁殖。2020年6月,一尾身受重伤的成年雌性达氏鳇在黑河市爱辉区被救助,由于其鱼卵已经成熟,专家组对其进行了人工辅助催产,成功获得受精卵40万粒,人工孵化后共培育出32万尾幼鱼,并于同年8月放流到黑龙江中。2021年7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自繁自育的14万尾达氏鳇幼鱼,被放流到黑龙江干流爱辉段。
苏联于1923年禁止捕捞达氏鳇,但这一禁令于1930年被撤销。1958年,前苏联再次禁止捕捞达氏鳇,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开始了对达氏鳇的捕捞。2000年,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了国家渔业委员会与独立专家机构协商一致提出的建议,限定达氏鳇捕捞配额为每年65吨。
保护级别
2019年7月29日,被列入中国《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二批)》。
2019年9月15日,达氏鳇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极危(CR)。
2021年2月,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经过调整,将达氏鳇由原先的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升级为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
2023年,达氏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中。
经济价值
达氏鳇是黑龙江省水域的特产鱼类之一,是名贵的经济鱼类。肉可鲜食之外,还可以加工制成罐头和爆鱼,脊腱也是名菜,鳔和皮可作制胶原料。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软骨食之可口,其卵可盐渍成鱼子酱,为上等佳肴,被誉为“黑色黄金”。
参考资料
达氏鳇.中国大百科.2024-08-15
.SP2000.2024-08-15
Kaluga.iucn.2023-11-07
CITES.CITES.2024-08-15
Huso dauricus, Kaluga : fisheries.www.fishbase.se.2022-08-15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11-07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11-07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洄游
觅食行为
生长繁殖
繁殖
生长发育
人工繁殖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措施
保护级别
经济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