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批判书》是郭沫若于1945年初版的一部历史著作,2008年由
中国华侨出版社再版。该书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与先秦诸子思想,主要探讨了辛亥革命后专制政体被推翻的历史进步。内容包括对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孔墨的批判、儒家八派的批判、
稷下学宫黄老学派的批判等。
《十批判书》讲述了一九一一年
辛亥革命以后,专制政体被推翻了,这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历史进步。在文化学术方面,儒学独尊的局面也相对地被打破了,因而学术思想呈现了相当活泼的景象。同时西方学术思想不断涌进,人们的思路也比较开阔,于是哲学、
人文科学概论方面思想相对自由。当时国势危急,
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于中国虎视眈,一再挑衅,更引起了学者的爱国保国的忧患意识。有些学者不能参加政治活动,于是走上了学术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专心学术,因而做出了一些学术成果。当时许多学者继承了
清代朴学的作风,考据比较精审,析事论理,才求准确。也有些学者对于宋明理学有较多的了解,对于深的义理有较深的体会。自清末以来,西学东渐,西方学术传入
中原地区,受到重视,许多学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西方的治学方法,致力于中西学术的会通与融合,因而达到了学术研究的较高水平。
辛亥革命至一九四九年,史称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是充满了内忧外患的时期,但是当时的学术界确实出现了很多有一定价值的学术著作。民国时期的学术著作,有许多已买不到了,而实际上确有一定的参考消息价值。
郭沫若(1892-1978),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1892年出生于四川
乐山县,祖籍福建
长汀县宁化县。
中原地区现代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
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
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1923年后系统学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
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
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
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
中国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1958年9月,兼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