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陕西省地级市,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部,介于东经106°18′—108°03′和北纬33°35′—35°06′之间。境域东西最长156.6公里,南北最宽160.6公里,总面积18117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截至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8.2万人。2021年1月起,宝鸡市辖4个区、8个县、17个街道办事处、99个镇。市人民政府驻宝鸡市
金台区行政大道。
宝鸡地区行政建制最早为
东汉中平六年(189年)
刘协时所置
汉安郡。宝鸡市区解放前为宝鸡县县治所在地,1949年解放后始置宝鸡市(
县级市)。1980年8月,宝鸡地区与宝鸡市合并,建立以地级市领导县、区的体制。宝鸡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周、
秦朝的发源地。中华第一古物—石鼓、铭刻“中国”之名的国宝重器—
何尊皆出土于此。
陇海铁路、
宝成铁路、
宝中铁路在此交汇,是我国连接西南、沟通西北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十大生态宜居城市之一和
中华环境奖、
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得城市。
宝鸡市是国家
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陕西省第二大城市,中国西部工业重镇、
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中国钛谷。钛产业规模居中国之首、全球第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量、产值均占到陕西省三分之一;机床生产规模位列全国内第二。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743.10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地名由来
宝鸡古称陈仓,以陈仓山(今鸡峰山)而得名。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即渊源于此。
李亨至德二年(757年),闻陈仓山神鸡鸣叫,肃宗以为神鸡为国之宝,鸡鸣乃吉祥之兆,遂将陈仓县改为宝鸡县(现为宝鸡市陈仓区),宝鸡地名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
据宝鸡市
岐山县五丈原镇鱼家山遗址考古发掘证明,早在
旧石器时代宝鸡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
国语·晋语》载:“昔
少典娶于有氏,生
黄帝、
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
姜水成。”《
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
姜姓也。母曰
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于
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宋代
郑樵《通志·卷一》载:“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故为姜姓。”同代《路史.国名》载:“炎帝后,姜姓国,今宝鸡有
姜城堡,南有姜水。”清乾隆三十年(1765)宝鸡县令许起凤因祈雨重修
炎帝祠并立石碑一座。至今,宝鸡市南清姜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
炎帝的传说。证明炎帝部落最早生息于宝鸡地区。
先秦时期
据《史记·周本纪》载,周人始祖“弃”善农耕,尧帝推举其为农师,舜帝封其于地(今
武功县与
杨陵区一带),授“后稷”之号。公元前11世纪,传至
周太王时,率族人迁回岐山下的
周原遗址,并在此定都立国,发展壮大。历经三世,至
秦武王时,国力强大,东进灭商,统一全国,建立
周代,史称
西周。此时,宝鸡地区是西周王之地。今市区为散国、鱼国封地,宝鸡县是
虢仲封地,称为
西虢国;岐山是
周公采邑,
姬奭封国在今
凤翔区境内,
扶风县为
毛国;
眉县为微国,
陇县、
千阳县一带有矢国。
周孝王时,在“渭之间”为周室养马的
嬴姓首领
秦非子,被封于秦(今甘肃清水一带)。
姬宫湦六年(前776年),
秦襄公迁都“汧邑”(今宝鸡市陇县南),秦部落势力扩展今宝鸡地区。
姬宜臼元年(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周平王封为诸侯,赐岐以西之地,
秦国从此立国。
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在“汧渭之会”筑陈仓城(据考证,位置大约在今天的
陈仓区市区东边代家湾一带,也是现在宝鸡人说的“古陈仓”一带),营邑建都,置
陈仓县。
秦宪公二年(前714年),迁都平阳(今宝鸡市陈仓区东阳平村),至
秦武公十一年(前689年),西起
甘肃省中部,东至
华山一线,整个
渭河平原及
渭河流域,基本为秦国所控制。
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国迁都于雍(今宝鸡市
凤翔区)。此后,秦国先后有十八位国君以雍为
首都,共历时294年。
秦朝
秦始皇统一
中原地区后(前221年),宝鸡属内史地。设陈仓、、汧、雍、美阳、邰、平阳、
杜阳、漆、10县。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
西汉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汉高祖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占关中,建立汉朝,史称西汉,此时宝鸡属雍;汉高祖九年(前198年)改属内史;
刘彻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
右扶风,与
京兆尹、左冯共为
三辅之一。
东汉
东汉中平六年(189年),
刘协时,置
汉安郡,领雍、眉、汧、陈仓、隃麋等县。
魏晋
魏晋时为雍州扶风郡。
太和二年(228年)蜀相诸葛亮出散关第二次伐魏,
曹真遣
郝昭守陈仓,筑陈仓下城(上城为
秦文公所筑,即现宝鸡市代家湾遗址所在地)。不克,粮尽而退。
青龙二年(234年),蜀再次伐魏,屯兵岐山五丈原。不克,诸葛亮病卒于
五丈原军营中,蜀军遂退。
北魏
北魏神三年(430年)夏主
赫连定在
平凉市被北魏兵打败西逃,
长安等处守将亦败逃,
关中均属北魏所有。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武功郡,分
武威郡置
南岐州。州领平秦郡、
武都郡、武功郡3郡。其中:平秦郡领雍、周城、横水3县。武都郡领虢、宛川、
平阳县、南由4县。武功郡领美阳、漠西(即好县,城在今
乾县西北)2县。
西魏
西魏
大统四年(538年),改平秦郡为岐山郡,领雍、周城2县。武都郡领洛邑、眉城、陈仓3县。武功郡领美阳、漠西2县。
北周
北周天和元年(566)筑武功、眉、
斜谷、留谷(今
陈仓区市区)、津坑等城用以安置军人。
北周
建德六年(577年),废武功郡。
南岐州领2郡5县。岐山郡领雍、三龙、周城3县。
武都郡领
洛邑、陈仓2县。
隋朝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设州,撤销
岐山县、武都、
庆阳市三郡,仍设岐、陇、凤三州。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设扶风郡领雍、陈仓、虢、眉、岐山、普润、汧源、汧阳、南由9县。后增吴山、凤泉2县,共11县。
唐朝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
扶风县郡为岐州,先领6县,后增至9县,即天兴、宝鸡、岐山、扶风、普润、虢、眉、
麟游县、
周至县。
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岐、陇二州属
关内道,凤州属山南道。
永徽五年(654年)闰五月,扶、岐水灾。麟游山洪死县民及卫士3000余人。
龙朔二年(662年)佛指骨由
洛阳市送归法门寺地宫,并重修
法门寺塔。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为十五道,宝鸡地区属
京畿道。
天宝十五年(756年)
安禄山叛军攻破
潼关县,进入
渭河平原。
李隆基皇帝从
长安经由陈仓入蜀避难。
至德二年(757年)肃宗
李亨由灵武(今
宁夏回族自治区境)至
雍县,讨贼平乱。是年,改
陈仓县为宝鸡县。
乾元元年(758年),改凤翔郡为
凤翔府,立为
唐长安城。至
上元二年(761年),罢京,凤翔府领
天兴、
岐山县、
扶风县、
陈仓区、普润、
麟游县、虢、眉、
周至县9县。
唐天四年(907年),凤翔节度使
李茂贞在凤翔称岐王,拥有15州地。
后唐同光二年(924年)李茂贞降后唐。
宋朝
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4年),凤翔府领10县,并增领周至县,废岐阳县。
淳化四年(993年)分天下州县为十道,宝鸡地区属关西道。
嘉六年(1061年)
苏轼任大理评事、签书
凤翔府判官,四年后离凤。
嘉七年(1062年)二月十三日,故陈仓城大火,“半夜人呼叫,横空火气浮。”
熙宁十年(1077年)
张载辞官还乡,卒于途中。因贫无钱敛葬,门人合资筹钱买棺安丧。
元丰三年(1080年),凤翔府仍领10县,为
天兴、
岐山县、
扶风县、虢、眉、普润、
麟游县、
周至县、
陈仓区、
乾县。
金代
天会八年(1130年)九月,凤翔府降金。宋秦凤路副总管吴退守
大散关和尚原、陇州山原一带。金兵10万扎营
凤翔区、宝鸡。
皇统二年(1142年)宋金议和,以大散关为界,南面为宋,北面为金。金于凤翔设
榷场,宋金通商交易。宋以粮食、纺织品、瓷器、
漆器等物与金的马、牛、羊、骆驼、毡毯等产品交换。
正大八年(1231年)蒙古军占凤翔,破宝鸡,入大散关,进宋境,破凤、洋等州。
元朝
元初仍
凤翔府府,领凤翔、宝鸡、
岐山县、
扶风县、
麟游县5县。至元九年(1272年)改凤翔府改散府。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元
渭河平原诸将推
李思齐为盟主,拒元
王保保王保保入陕。李思齐筑益门堡(今宝鸡市区南15里),用以防守
四川省明军。
明朝
明仍为凤翔府,隶陕西布政使司,分属关西道。凤翔府在元朝基础上增领陇州和
眉县、汧阳县。
清朝
凤翔府沿元制,仍领1州7县。府境:《
清史稿》载,凤翔府广430里,袤340里。清光绪《
陕西通志》载,
凤翔府广460里,袤420里。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属陕西省
关中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撤道,由省直辖宝鸡各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
凤翔区设
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公署辖
陈仓区,凤翔、
千阳县、
陇县、
麟游县、
岐山县、
扶风县、眉县、武功、
周至县等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第九区督察专员公署迁至宝鸡市区。宝鸡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转移至宝鸡市区。
1949年7月14日宝鸡解放,陕甘宁边区政府宝鸡分区机关进驻宝鸡市。时领宝鸡、凤翔、岐山、扶风、
千阳县、
陇县、
眉县、
凤县共8县和宝鸡市(
县级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1月宝鸡分区划归陕西省辖。5月2日,增领麟游、武功等6县,共领14县1市。1950年10月11日改宝鸡分区为专区。1953年1月30日,宝鸡专区又增领
兴平市、
周至县等5县,并新设太白区,共领19县1市1区。1956年10月1日,宝鸡专区撤销,原属县市直隶于省。
1961年,复设
陈仓区专区,领宝鸡、
凤翔区、
岐山县、
扶风县、
麟游县、武功、眉县、凤县、
千阳县、
陇县、
太白县共11县和宝鸡市(
县级市)。1966年,宝鸡专区改领11县,宝鸡市改为省辖。1969年宝鸡专区改宝鸡地区,仍领11县1市。
1971年2月,地区撤销。1971年3月至1979年3月,改为宝鸡市(地级市)领11县2区。1979年3月,复设宝鸡地区,只领11县;地市并存,宝鸡市领
金台区、
渭滨区2区。
1980年8月,宝鸡地区与宝鸡市合并,以地级市领导县、区代替地区领县的体制,时领11县2区。1982年12月,新设
杨陵区,共领11县3区。1983年11月,
武功县与杨陵区划归
咸阳市辖;
陈仓区市辖金台、渭滨2区和宝鸡、
凤翔区、
岐山县、
扶风县、
麟游县、
陇县、
千阳县、
凤县、
太白县、
眉县10县。
2003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宝鸡县,设立宝鸡市陈仓区。宝鸡市辖金台、渭滨、陈仓3区和凤翔、岐山、扶风、麟游、陇县、千阳、凤县、太白、眉县9县。市政府驻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
2021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凤翔县,设立宝鸡市凤翔区。至此,宝鸡市辖金台、渭滨、陈仓、凤翔4个区,辖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县、太白县8县。市人民政府驻宝鸡市金台区行政大道。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5月25日,宝鸡市辖4区、8县、17个街道办事处、99个镇。市人民政府驻宝鸡市金台区行政大道。
自然地理
位置面积
宝鸡市地处
陕西省关中西部,介于东经106°18′~108°03′和北纬33°35′~35°06′之间。东连
咸阳市和杨凌示范区,南接
汉中市,西北与
甘肃省的
天水市和
平凉市毗邻。东西长156.6公里,南北宽160.6公里,总面积18117平方公里。
地质
地层
按
地层划分宝鸡分属华北区和秦岭区。各地层系统在本地区分布如下: 一、长城系。在宝鸡—洛南分区的西吉—永丰小区有出露,渭河小区的底部亦有所见。二、县系。见于
陈仓区—洛南分区的
西吉县—永丰小区和陕甘宁盆缘分区的
陇县—永寿小区,在
岐山县、
千阳县和陇县及其以西地区出露较多。 三、震旦系。在陇县地区有出露。四、前奥陶系—
秦岭群 。分布于
太白县—
商州区分区和宝鸡—洛南分区的西吉—永丰小区,其主体分布西自
唐藏镇,东经太白至商县地区,呈近东西向横亘于秦岭主脊一带,在陇县—千阳西部出露也较普遍。五、(下)奥陶系。分布于陇县、千阳、岐山、
麟游县一带。六、(上)寒武系。在陇县、岐山有出露。七、
泥盆纪。在
凤县—镇安小区、白云—柞水小区有出露,主要分布于凤县凤州以东太白的广大地区。八、石炭系。分布于凤县、太白县、
眉县一带,岩性主要为泥岩和生物
大理石等。九、二迭系。分布于
陇县—永寿小区东部的沟谷中,在
凤翔区、
岐山县、麟游县境出露较多。十、三迭系。分布在陇县—永寿小区的陇县、麟游一带。十一、侏罗系。分布在陇县、
千阳县、麟游一带。十二、白垩系。分布在陇县、千阳、
麟游县、
陈仓区、凤县等地。十三、第三系。分布在
渭河、千阳河两岸的较深冲沟中。十四、第四系。主要在
扶风县、岐山、凤翔、宝鸡等渭北原区。
地质构造
宝鸡位于地质构造复杂,可分为南部的
秦岭褶皱带、中部的渭河断陷带和北部的
鄂尔多斯市台
向斜三个地质构造单元。
秦岭
古生代地槽区。依据岩相,变质和变动程度等,可再分为四个次一级的构造单元。即秦岭北部加里东褶皱带、秦岭中部华力西褶皱带、凤县留凤关一带的复向斜和秦岭山地的徽凤盆地。
渭河断陷盆地。渭河断陷盆地处于鄂尔多斯台向斜和秦岭褶皱系之间,受东西向构造控制,主要形成于
始新世至
渐新世。呈一东西狭长地带,为
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形成
渭河平原及其两侧不对称的黄土台原。
渭河北部的
岐山县是以奥陶纪灰岩为主的低山,渭河南部为古老
变质岩和不同时代的
花岗石组成的中高山。
鄂尔多斯台
向斜区。本地区北部处于鄂尔多斯台向斜的南缘,为微受片理化的古生界
地层组成一向北倾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为10°~30°。在千河以西地区,因受西北向构造控制,岩层倾向北东或南西,并常见地层倒转现象。
岩浆岩
宝鸡地区
岩浆活动剧烈,岩浆岩分布面积广,为6760平方公里,占本地区总面积的37.2%。按岩石特征和成因差异可分为花岗岩和基性、
超基性岩两类。
地形地貌
地形
宝鸡南依
秦岭,西、北靠关陇山系,中部沿
渭河向东拓展,呈尖角开口槽形。地形整体呈南、西、北三面环山,西高东低的特点。为
渭河平原的最西部。
地貌
陈仓区分为四个地貌分区(即秦岭山地区、关山山地区、北山区、关中盆地区)及十个地貌亚区。
秦岭山地区,在宝鸡市境内为东秦岭西段,地貌类型包括高山、高中山、中山、低中山和低山。按行政区划包括
凤县、
太白县全境,兼跨
渭滨区、宝鸡县、岐山县、
眉县等县区的南部,面积6837.5平方公里。
关山山地区,主要是指陇山南部山地,以石质山地和石山覆黄土山地组成。按行政区划,包括
陇县、宝鸡县西部地区,面积2095平方公里。
北山地貌区,主要是指宝鸡市北部被
黄土覆盖的低山、丘陵和千阳岭、岐山石质低山地区等,由一系列微起伏的低山、丘陵组成,中部有
千山横贯东西。
北山南麓以隐伏深大断裂与
渭河平原分开。按行政区划,包括陇县、
千阳县、
麟游县、
凤翔区大部地区,面积6256平方公里。
关中盆地区,主要是指境内
渭河及其两岸支流共同塑造形成的的冲积、洪积平原,包括渭河两岸的河滩地,一、二级阶地及
秦岭北麓清姜河、
石头河、霸王河、汤峪河等河流的冲积、洪积扇,为三面环山向东敞开的河谷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而中间低平。按行政区划,包括
金台区、
渭滨区、宝鸡县、岐山县、扶风县、
眉县等县区的部分地区,面积3012.5平方公里。
气候
宝鸡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冬季干冷少雪,夏季或炎热干燥、或温热多雨,春季升温快气候多变,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同时受自然地貌影响,山区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差异明显。
近50年(1960~2010年)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210小时,年平均气温7.9~13.2℃,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在4.5~0.0℃之间,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19.2~25.7℃。年极端最低气温-29.8℃(1991年12月28日出现于
太白县);年极端最高气温42.7℃(1966年6月19日出现于扶风县)。
川地区多年平均无霜期209~220天,年平均
降水为578~737毫米。其中4~10月降水占全年总量的90%,5~9月为多雨期,7~9月为主汛期,其降水量占全年的60%。
宝鸡地区中部为
渭河谷地,呈东西走向,全年盛行东风、西风或西北风;北部山塬地区全年盛行东南风或东风;南部
秦岭山区以偏东风、偏西风为主。
水文
综述
宝鸡市河流以秦岭为界,分属
黄河、
长江两大水系。
黄河水系河流主要是以渭河为干流的渭河水系,其主要支流有通关河、小水河、清姜河、
石头河、汤峪河、
金陵河、
千河、
漆水河等,渭河横贯宝鸡市境内206.1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5.51亿立方米。
长江水系以
嘉陵江上游河段为主干,其主要支流有将龙沟、北星沟、
安河、石家沟、小峪河、旺峪河等,宝鸡市境内流长72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6.27亿立方米。
秦岭主脊南侧还分布着
汉江水系的支流
湑水河、红崖河等。
陈仓区市地下水储量估算,可供开采水量约7.56亿立方米。可控制利用水资源量为11亿立方米。
水利工程
冯家山水库。位于陈仓区冯家山村与
凤翔区灵化村之间,
渭河支流
千河下游峡谷出口处,距宝鸡市约30公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具有防洪、发电、养殖等功能的综合利用工程。1958年冬季破土动工,1959年停建。1971年根据水电部批复工程分两期进行。1982年1月验收,交付宝鸡市管理使用。坝顶高程714.5米,最大坝高73.5米,坝顶宽7米、长282米。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23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85亿立方米。设计库容3.89亿立方米,有效库容2.86亿立方米,水面面积17.75平方公里。工程(包括渠道、抽水站等)累计投资13281.78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0986.78万元,二期工程投资1355万元,渠道工程投资870万元,枢纽大坝加固工程投资70万元。
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西起宝鸡峡口,东至
泾河,南邻渭惠渠灌区,北接冯家山、羊毛湾灌区,设计灌溉宝鸡、
咸阳市、
西安市3市、13个县(区)农田170万亩,其中自流灌溉149.7万亩,抽水灌溉20.3万亩。 工程经历了1958年~1962年和1969年~1971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于1958年11月全面开工,12月20日在林家村渠首大坝工地举行了有党、政、军领导及干部、民工等数千人参加的开工典礼,省长赵寿山出席并作动员讲话。 至1962年春工程暂停时,国家投资6570万元,共计完成土方量3378万立方米,砌石13.3万立方米,混凝土5.1万立方米。渠首大坝、原边渠道与隧洞、金陵河渡槽、水倒虹、4座渠库大坝等重点工程,已分别完成大部或全部,完成土石方约占全部工程量的40%。 第二阶段为1969年3月工程复工至1971年7月建成通水。1971年7月15日,在宝鸡峡渠首举行了隆重的竣工通水典礼,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李瑞山在大会上讲话 。
土壤
宝鸡地区由于地质
地貌结构复杂,
平均海拔差异悬殊,形成十分复杂且多种多样的成土环境,主要分为
秦岭、关山山地和渭北黄土台塬、渭河谷地等不同区域。据普查,全市共有15个土类,34个土壤亚类,83个土属,286个土种。
土壤水平分布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带性分布。从北部千山丘陵向南,由于水热条件的水平差异,土壤水平分布的纬度地带谱由北向南为黑垆土→褐土→黄棕土。在黑垆土和褐土之间出现了淋溶粘黑垆土,在褐土和黄棕壤之间出现了黄褐土等过渡类型。
土壤垂直分布由于地理位置、高度、走向的不同,形成各具特征的山地土壤垂直带谱。
太白山土壤垂直带谱是
秦岭山地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带谱。 北坡带谱由褐土(海拔800-300米)、棕壤(海拔1300-2400米)、暗棕壤(海拔2400-3000米)、
亚高山草甸土(海拔3000-3500米)、高山草甸土注(海拔3500—3767米)组成。南坡带谱由黄棕壤(海拔900-1700米)、棕壤(海拔1700-2200米)、暗棕壤(海拔2200-3200米)、亚高山草甸土(海拔3200-500米)、高山草甸土(海拔3500-3767米)组成。
自然资源
植物
宝鸡境内植物区系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华中、中国喜马拉雅区系成分也占重要地位。主要集中在
秦岭和关山,秦岭山地随海拔递升,依次有落叶
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灌丛
草甸等植被类型。植物资源有2100多种,其中秦岭主峰太白山有植物资源1550多种。
动物
宝鸡地跨秦岭山地、渭河平原和
黄土高原三个自然景观带,秦岭山脉南北两侧因气候、植物、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其南坡主要是由东洋界亲缘种组成的陆栖
脊椎动物区系,北坡则以古北界亲缘种构成的动物区系为主体。由于秦岭南北坡动物种类相互渗透,宝鸡的动物群落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可分为三个区系。
黄土高原
丘陵沟壑区主要由古北界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成分组成,无特有种和固有种。有兽类约30种,鸟类约100种,
爬行纲约10余种,
两栖动物约5种。
渭河谷地与农林有关的平原动物较多,陆栖脊椎动物约150多种,鸟类有120多种,爬行动物有10多种。
秦岭山地为宝鸡境内野生动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地区。哺乳动物有近120种,其中古北界种类37种,东洋界种类79种。鸟类包括
亚种在内350多种,爬行、
两栖纲4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12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农业部1989年1月14日发布施行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规定范围,宝鸡境内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即大熊猫、
川金丝猴、羚牛、
秦岭虎、
云豹、豹、
朱鹮、
大鸨、
黑鹳、白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8种:即
熊瞎子、
岩羊、岩羊、
金猫、
大灵猫、
鬣羚、
林麝、
水獭亚科、
大鲵属、
大天鹅、鸳鸯、
蓑羽鹤、
红腹锦鸡、
勺鸡、
红脚隼、
血雉、
红腹角雉、白冠尾雉。
矿产
宝鸡市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发现矿产地190处,矿种资源45种,金属矿产有铁、铜、铅锌、、金、银、钨、、汞、黄铁等,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电石灰石、
大理石、
白云石、硅石、耐火黏土、
萤石、磷块岩、
石英岩等。其中列入
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种29种,矿区94处。已探明矿产储备资源/储量潜在价值在全市前三位的矿种有:水泥用灰岩、磷、煤。其中煤矿主要集中在
凤县、
陇县,麟游北马坊也有分布。境内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渭河谷地、渭河北岸断裂带和
秦岭山前断裂带上。
自然灾害
受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等多重因素影响,宝鸡地区属自然灾害多发区,洪涝、干旱、冰雹、
霜冻、大风、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其中旱灾、水灾为主要自然灾害,或单独发生,或旱涝交替发生。雹灾主要发生在北部山区,
千阳县、陇县为多雹地区。历史上宝鸡地区共发生6级(含)以上地震2次,4—6级地震8次,1—级地震87次。
干旱
是宝鸡的主要自然灾害。 自
杨坚仁寿元年(601年)到1990年的1389年中,宝鸡共发生大小水旱灾害年538年,其中纯旱灾年300年,年内水旱交错发生年96年。特别是清康熙三十二年、光绪三年、光绪二十六年、民国18年的几次特大旱灾,造成饿载道、十室九空的悲惨景象。
水灾
是仅次于旱灾的又一自然灾害,以夏季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其次是秋雨水灾。自公元601年到1990年期间所发生的538个水旱灾害年中,纯水灾年有142年,年内水旱灾交错年96年。在238个水灾年中,连阴雨和局部暴雨造成的水灾年171年,洪水造成的水灾年67年。
地震
陈仓区境内主要分布
秦岭纬向构造带、陇西系
六盘山褶断带向东南的撒开部分以及祁吕系的前弧部分,多组构造体系复合交汇,构成十分复杂的地质地震构造格局和
应力形变图像。自
新生代以来,陇西系、祁吕系、秦岭纬向系和体系归属不明的北东、北西构造形迹,在本区内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这些活动断裂的特殊部位大多为宝鸡地震的发生地。在时间上,宝鸡的地震活动呈周期性,即地震活跃期和相对平静期与全国乃至全球地震活动的大周期基本合拍和同步。在空间上,宝鸡地震的地域分布很不均衡。
陇县——宝鸡市区一线和
岐山县——
扶风县——
眉县交界地区,分别处于陇西系
六盘山断裂和陇县——岐山——哑柏断裂及祁吕弧顶部位,是古今地震的多发区;而
太白县、
凤县和麟游山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少。除个别地方外,大都属于少震和弱震地区。宝鸡历史上曾发生过中强地震,但近200多年来,地震活动水平不高。
环境保护
宝鸡市环境污染源主要以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为主,其余还有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宝鸡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提高,截至2021年,
陈仓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5天,优良达标率80.8%,较 2020年增加13天。其中一级(优)67天、二级(良)228天,三级(轻度污染)52天,四级(中度污染)12天,五级(重度污染)3天,六级(严重污染)3天。全市9县(含
凤翔区)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3天,优良达标率88.5%,较2020年增加7天。
空气环境质量
2021年市区环境空气中
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7ug/m3,
一氧化碳第95 百分位浓度为10mg/m3,
臭氧滑动8小时第90百分位浓度142ug/m3,
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28ug/m3,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65pg/m3,达到环境空气 质量二级标准。细颗粒物浓度年均值40ug/m3,环境空气质量整体趋好。
水环境质量
2021年对
渭河、
嘉陵江、
金陵河、清姜河、
千河、
石头河、
宝鸡峡总干渠等16条河流(干渠)按月开展
例行监测,1- 2类水质占总监测断面数100%, 整体水质状况优。
声环境质量
2021年宝鸡市功能区声环境, 一、二、三、四类功能区昼、夜间等效声级值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功能区标准限值,质量状况良好。市区28条主要道路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8.3分贝,低于《声环境质 量标准》(GB3096-2008)相关标准。市区111个网格点位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53.4 分贝,区域声环境等级评价为二级。
人口
人口数量
宝鸡在远古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存繁衍。
唐朝由于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殖较快,至
天宝(742),本地区人口增加到48万多人。
清代康、乾时期宝鸡人口大幅回升,
爱新觉罗·旻宁三年(1823)人口增至152万多。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宝鸡人口减少,至民国12年(1923)为88万多人。民国18~21年(1929~1932),
渭河平原大旱,宝鸡地区人口降为73万多。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南沿海地区有些工厂迁来宝鸡,同时,沦陷区大量流亡人口来宝鸡定居谋生,使宝鸡人口大量增加,至民国38年(1949)人口增至近157万。
新中国成立后,宝鸡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渐改善,人口的死亡率迅速下降,人口快速增长。1975年全市人口达到313万。1990年全市人口达到为332.2557万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人口363.2351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人口为371.6731万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人口为332.1853万人。截至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8.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58.74%。全年人口出生率8.50‰,死亡率7.70‰,人口自然增长率0.8‰。
宝鸡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县区人口情况表
年龄构成
截至2020年11月,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32960人,占16.04%;15-59岁人口为2036162人,占61.3%;60岁及以上人口为752731人,占22.6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24953人,占15.8%。
受教育程度
截至2020年11月,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58377人;拥有
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48480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56550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3767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城乡人口比重
截至2020年11月,全市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189.4757万人,占57.04%;乡村的人口为142.7096万人,占42.9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增加15.65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
综述
宝鸡市近年来积极实施农业“3+3+3”战略,持续推进工业强市“1553”行动计划,截至2020年底建成现 代农业园区 173 个、省市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7 个,培育龙头企 业 247 户,粮食连年丰收,成为全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全 国最大猕猴桃、矮砧苹果产业基地和一流的优质羊乳、蜂产品 基地。汽车及零部件、 钛及新材料、优势装备制造、食品工业、能源化工等五大支柱 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进入第一批国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 总值比重达 11.5%,工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 46.3%。
大水川等 12 个精品景区建成投用,国金中心等商业
新地标建成,宝鸡擀面皮等美食热 销海内外,
大数据等新经济、 新业态快速发展,连续三年荣“全国优秀
电子商务城市”, 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不断优化。截至2021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548.71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11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1453.95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877.65亿元,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210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5∶57.0∶34.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210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出口42.48亿元,增长19.6%;进口45.58亿元,增长3.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312.8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5%。
第一产业
截至2021年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0.1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45.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7万公顷,其中高山蔬菜1.8万公顷,建成以陈仓、
凤翔区、岐山、千阳、陇县为重点的集中连片设施蔬菜基地,太白、凤县、
麟游县高山冷凉菜和绿色有机蔬菜基地,以川塬区
线辣椒、千阳胡萝卜、凤翔大葱、
陈仓区扶风县
太白县食用菌等为重点的区域特色菜基地;培育“
太白山”高山蔬菜、“绿丰源”设施瓜果、“虢人良品”食用菌等农业品牌40个。2021年蔬菜总产量164.5万吨。全市园林水果面积达到6.6万公顷,总产量147.7万吨。基本建成渭北百万亩
苹果产业带和
秦岭北麓60万亩猕猴桃产业带,形成了“眉县猕猴桃”“
凤翔区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和
齐峰、曹儒等一批知名企业品牌,宝鸡苹果和猕猴桃畅销国内外。建成绿能牧业、和氏乳业万只现代化羊场2个,千只示范羊场27个,百只以上
奶山羊适度规模场、家庭牧场500余家;培育引进和氏乳业、小羊妙可等羊乳加工企业9家,
羊奶粉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截至2021年底,全市奶山羊存栏55.2万只,年产
羊奶14.8万吨。
截至2021年底,全市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达到391.76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农业产值257.90亿元,增长5.1%;牧业产值100.44亿元,增长11.2%;林业产值13.57亿元,增长24.0%;渔业产值1.71亿元,增长4.1%。
第二产业
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工业企业8721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07户,大中型企业93户,上市公司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占全省比重为11.9%,在全省居第3位。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增加值1201亿元,年均增长5.6%。工业企业涵盖3个工业门类、35个行业大类,118个中类、223个小类。逐步形成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优势装备制造业、先进结构材料、食品工业、能源化工业五大优势产业为主导,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机器人、生物医药和健康设备五大新兴产业为动力,钛及钛合金、汽车、
轨道交通、石油装备、数控机床、输变电装备、白酒、乳制品、航空航天、太阳能光伏、
传感器、生物医药、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13条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工业产品覆盖高精度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电器仪表、海工设备等高科技产品。神洲系列飞船、C919大型客机、“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器、“嫦娥号”登月舱、
港珠澳大桥、铁路、高铁、磁浮等大国重器都有宝鸡企业生产的关键零部件或关键材料;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宝鸡B80智能数控系统、智能传感设备等智能制造产品达到了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钛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全球第二,进入第一批国家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汽车及零部件产量、产值均占到
陕西省三分之一;机床生产规模位列全国内第二。
截至2021年底,全市
建筑业增加值254.60亿元,比上年增长7.6%(按现价计算)。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建筑企业268户,全年共签订合同额1584.80亿元,增长21.2%。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67.48亿元,增长8.9%
第三产业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4.65亿元,增长41.2%。公路旅客
运输量1208.90万人,比上年下降75.2%,年末拥有营运载货车辆17513辆,营运客车1414辆,公共汽车公司21家,共有公共汽车1867辆。邮电业务总收入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0.0亿元,增长7.6%;电信业务收入28.6亿元,增长12.3%。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0万件,包裹业务1624.58万件,快递业务4363.54万件,快递业务收入4.8亿元。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418.0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53.89万户,移动电话364.17万户。互联网用户153.01万户。年末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39家。其中,银行类机构35家,证券期货类机构27家,保险公司44家,小额贷款公司18家,融资担保公司4家,典当行11家。
经济区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式批准建立,1992年11月9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高新区。1993年5月17日在宝鸡召开大会,国家科委代表国务院为宝鸡高新区授牌。2019年12月宝鸡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2021年3月封关运行。经过30年的发展,宝鸡高新区现入驻企业1.5万户,形成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机床工具制造、石油钻采装备、高速铁路装备、电子信息装备、中低压输配电等七大产业集群,先后荣获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等13项国家级荣誉,拥有国家级孵化器4个、中省众创空间4个,建成孵化面积52万平方米,培育国家级瞪羚企业22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户、高新技术企业261户,组建国家级研发平台6个,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和博士工作站等国家级创新平台41个,2022年2月,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21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
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列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第46位。
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
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总面积208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47.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9.8平方公里。现有各类工业企业500余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户。区内聚集了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陕西通力专用车有限公司、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通运专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200余户,主导产品涵盖重型及矿用车桥、汽车变速箱、汽车齿轮、汽车散热器、汽车内饰件、车架、大箱、驾驶室等130多个系列2200多个品种。是
西北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最大的专用车研发生产基地、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专用车及零部件)示范基地。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99.8亿元,同比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4.3亿元;在全省17个省级经开区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三位。
宝鸡港务区
宝鸡港务区组建于2019年4月,由陆港新城、空港新城、综合保税区、宝鸡会展中心组成,总规划面积91.4平方公里。发展定位是打造“一带一路”重要的国际生产枢纽港、国家枢纽经济发展示范区、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示范区、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其中,陆港新城组团位于宝鸡
陈仓区,重点布局仓储物流及机床工具、轨道交通、汽车等物资吞吐量大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空港新城组团位于宝鸡市
凤翔区,重点布局电子、通讯、仪表、航材等高附加值产业及航空配套产业;综合保税区组团位于宝鸡市高新区,重点布局出口加工、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外向型产业。2019年12月26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区内道路管网、保税仓库、标准化厂房、综合联检大楼已建成;会展中心组团位于宝鸡市陈仓区,规划重点发展商务会展、科技研发、金融、法律等服务产业。
社会事业
科技
截至2021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4户,瞪羚企业63户,其中,国家级22户。共建成企业研发平台245个,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及分中心18个,省级研发平台93个,域外研发平台1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0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7个;众创空间孵化基地4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1个;星创天地60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20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6个。省级县域科技创新实验示范站6个。省级科技示范镇2个,省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2个。省级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5家。,年内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
三等奖13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65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总额34.03亿元。入选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名、省青年科技新星2名,培育市级青年科技新星10名。
教育
截至2021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8所,在校学生5.67万人;
普通高中44所,在校学生5.78万人;职业高中及中等学校22所,在校学生2.73万人;普通初中153所,在校学生9.56万人;普通小学424所,在校学生22.04万人。共有幼儿园633所,在园幼儿10.50万人,其中学前班幼儿3.8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1586人。
文化
宝鸡地区人类
文化遗产丰富。自周秦以来,就有诗歌、音乐、绘画、书法、乐舞、雕刻、刺绣等文化艺术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各项文化设施日渐普及和提高。特别是
改革开放以后,文化事业发展更快。2021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场馆15个,文化(群艺)馆14个,
公共图书馆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6个。共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县区级广播电视台10座。全市广播覆盖率99.98%,
电视覆盖率100%。
截至2021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文物点3473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3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81处,全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点2962处。不可移动革命文,19处,可移动革命文物96件套。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543150件(组),等级以上珍贵文物11089件(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39件(组),二级文物1396件(组),三级文物9154件(组)。未定级文物中具有珍贵文物品质的文物86件(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底,宝鸡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省级57项,市级124项,县级441项。其中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分别是:凤翔木板年画、凤翔泥塑(民间美术类) 、宝鸡民间社火(民俗类)。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分别是:西秦刺绣(传统美术类)、炎帝祭典(民俗类)。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个:西凤酒酿造技艺(中传统技艺)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医疗卫生健康机构2820个。其中:医院98个(综合医院57个、中医医院17个、专科医院23个,护理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7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0个、乡镇卫生院158个、门诊部3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24个、
村卫生室168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卫生监督所1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3个、采供血机构1个、计生技术服务机构3个);其他卫生机构5所(医学在职培训机构2所,临床检验中心(所、站)1所,其他2所)。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9470张,共有卫生人员40057人,平均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8.98张,平均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10.17人,平均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41人,平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4.36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53所,其中公办26所,民办27所,养老床位11681张,入住老人4663人。共有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20所。年末纳入城市低保8029户、13183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7185人,其中集中供养2183人。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3.8万人,
失业保险参保24.5万人,
工伤保险参保39.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67.5万人。年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3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9.2万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市级体育协会43个,县级体育协会190个,乡镇体育辅导站98个,城市社区和农村健身站点3200个,入网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11785人。市体校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上摘得银牌1枚、进入总决赛1项,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上摘得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1枚。
交通运输
综述
宝鸡市位于陕、甘、宁、川四省(区)的结合部,处在
西安市、
成都市、
兰州市、
银川市四个省会城市的交通中心。
陇海铁路、
宝成铁路、
宝中铁路交会于此。宝鸡市公路交通以市区为中心,形成了以G30为主轴的“三横五纵一环”公路网络形成(三横:G30、西宝南、北线,五纵:
乾县—
法门寺—汤峪,
麟游县—益店—
常兴镇—
斜峪关—
太白县,麟游—凤翔—潘家湾—太白—浑水沟,
周公庙—
蔡家坡镇—
五丈原,陇县—千阳—宝鸡—凤县,
关中环线宝鸡段)。
铁路
宝鸡的铁路交通始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1月陇海铁路通至宝鸡。民国三十四年(1945),宝鸡至甘肃天水段通车。1958年,
宝成铁路建成通车。1970年6月,
西安市至宝鸡复线建成。1975年,宝成线全线实现电气化,这是中国建设的第一条
电气化铁路。1995年6月,宝(鸡)中(卫)电气化铁路建成通车。2007年4月18日,动车组旅客列车“和谐号”在宝鸡—西安段开通运行。2013年12月28日,宝鸡—西安高铁开通运行。
公路
宝鸡的现代公路交通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西安至凤翔段正式通车。此后凤陇路、凤汉路、凤虢路、长益路、西眉路、宝平路、麟凤路等陆续通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路建设飞速发展,1995年12月5日
西宝高速公路全线通车。2000年11月28日
310国道宝鸡至天水牛背段正式建成通车。2009年9月26日宝鸡至天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11年11月8日宝鸡至陇县火烧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21年9月宝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截止“十三五”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万公里,公路网密度94.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450公里。
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9万公里,实现了100%的
建制村通
水泥路、通客车,95%以上的村民小组和93%以上的农民门前实现了道路硬化。
截至2021年末,全市有客运企业31家,五级以上汽车站110家,营运客车1466辆,出租车公司30家,出租车2794辆,驾校37所,货运
物流企业300家,营运载货车辆26905辆,
汽车维修企业380家,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达六万多人。市区开通公交线路56条,线路总长度796公里,拥有公交车辆1055辆,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0%。全市县域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达到46%。
人文
方言
宝鸡地区方言主要属北方官话中原方言秦陇片。除此而外,凤县酒奠梁以东以及太白南乡为西南方言陕南片,眉县
青化镇、扶风
揉谷乡部分村庄及麟游东乡部分村庄为中原方言
关中片。就语感而言,境内的西南方言与本市大多数方言相去较远,特别是声调系统不同;境内的关中片方言与境内大多数方言声调系统相同;而陇县固关及关山等地的方言阴平调值与本市境内大多数方言不同,固关等地为秦陇片
天水市分片方言。
民俗
吃
宝鸡境内盛产小麦、杂粮,居民主食以小麦粉为主,玉米次之。面粉俗称麦面,用小麦加工而成。
玉蜀黍属磨碎成粉状,叫番面,成颗粒状称糁子。还有小米、
麦仁、
豆类等杂粮。日常饮食以麦面为主的有:馒头、
油卷、花卷、包子、
白糕、
锅盔、
油饼、煎饼、
手擀面、扯面、
刀削面、麻食面、
臊子面、
浆水面、
油泼面等花样。以玉米为主的有:
玉米糁子、
糊汤、搅团等。
风味小吃主要有:
宝鸡茶酥。茶酥以
猪油和面,拌以调料,作成小饼,用菜油煮烙成金黄色。群众赞曰:“宝鸡茶酥不寻常,上烤下烙油渗黄;进口即酥味道美,层层落花放异香。”
臊子面。有岐山臊子面与扶风臊子面之分。制作工艺要经过选料、合面、擀切、烩底菜、切漂菜、氽臊子9道工序。其中合面时要先拌后搓,和硬调软,再擀成
面条。臊子肉料以肋条肉为佳,制作时先将肥肉放入油锅,出油后再放入瘦肉、姜末、大蒜、香料、盐、陈醋、辣椒面,用文火炒至熟烂。
臊子面的汤要先在锅内放菜油少许,烧熟,再放盐、醋煮沸,放入臊子、底菜即成。特点是“汤多—煎稀汪,面少—薄劲光,进嘴—酸辣香”,为农村婚丧嫁娶、过年逢节或平日待客主食之一。
擀面皮。又称“
酿皮”“
凉皮”“御京粉”,用优质小麦面粉,加水和成块团,经揉搓、洗涤、过箩、沉淀、取清、串片、擀皮、抹油、上蒸、风凉、码齐等12道工序方成。食用时,切成宽、细条状,调以盐水、陈醋、辣椒油即可。以“白、薄、光、软、劲、香”闻名。
岐山锅盔。以干、酥、白、香著称, 其制作过程有配料、和面、挤压、造形、烙制等工序。面合好要反复用木杠挤压,直至面团均匀。烙制时用文火慢烤,约需50分钟始成。
凤翔腊驴肉。是
凤翔区地区特有的传统肉制品。其制作工序复杂,时间季节要求严格,要经过夏、秋、冬三季,经晒、压、煮、腌而成。
陇县马蹄酥。是
陇县民间走亲访友时的名贵糕点。用料为精粉、
猪板油、蜂蜜、
白糖等,以清油烤烙,色泽褐黄,吃起来酥、香、甜,且能久存。
扶风鹿羔馍。是
扶风县具有特色的风味食品,已有百年历史。形状为圆形,中有小旋窝,内印有红色鹿羔,故名鹿羔馍。
穿
帽子。
清代,富人仕儒盛行戴西瓜帽。民国时,盛行大礼帽。劳动人民戴的是布制帽、毡帽或扎毛巾,妇女多用丝巾、毛巾或自制的布巾包头。
新中国成立后,男子多戴解放式军帽、八角帽或鸭舌帽,女子有各种花色纱巾、围巾。上衣 。清末,本地男女上衣有对襟和大襟两种。大襟上衣是男女通用款式,有长短装之区别,短装较普遍。对襟属于男子上衣款式。民国年间,出现了西装、
中山装、裙子和
旗袍,但劳动人民仍以粗布大襟、对襟衣为主。新中国成立后,长袍马褂几乎绝迹,男装有中山服、红卫服、青年装、解放装、工作服等。女装有列宁装、春秋衫、轻便拉链衫等。下衣。 过去不论男女,大都为中式棉布大裆裤。解放后,除老年人外,大裆裤逐渐被淘汰。裤子的种类随时代发展剧增,有直筒裤、喇叭裤、西裤以及牛仔裤、老板裤等。裙子更是种类繁多。尤其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男女服装多种多样,全国趋向一致,无明显地方特色。
住
宝鸡地区远在仰韶文化时期的北首岭村落遗址中,就发现有草木结构的半穴式房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夯土、夯坯和土墙的房屋建造。周秦时,有了砖瓦建筑和四合院式的院落布局。后随着贫富的分化,在住宅上的区别也日益明显。官家富户建筑讲究;穷户人家房舍简陋,或者挖窑洞居住。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贫苦农民分得了房屋和土地。改革开放后,农村住宅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以平房、楼房为主,城市多住上高层、多层楼房,城乡人民的居住条件都明显改善。
行
过去区交通不便,民间运输以人力畜力为主。外出探亲、赶集骑牲口,川原坐牛车,过河靠
木船摆渡。解放后骑自行车和搭乘班车、公交车为主。
改革开放后,摩托车、
轿车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主要工具,长途坐火车、高铁、飞机亦普遍化。
习俗
春节
俗称“过年”。宝鸡地区过年从年前的
小年夜日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结束。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要祭灶,烙制带花纹的
油酥烧饼,俗称“灶干粮”,敬献给灶王爷,送灶王爷回天宫向
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功过得失。为了让灶王爷多说好话,有的人家还要在灶王爷像的嘴上抹蜜糖,以求吉利。然后是人们准备过年最忙碌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卫生大扫除,谓之“扫舍”;拆洗衣被,理发洗澡,杀猪买菜,购置年货,贴对联窗花年画,里里外外布置一新,迎接新年到来。
除夕是过年的正日。是日,家家请财神、
司命帝君、
门神、土地神、天神等神位,并到祖坟祭奠,请先祖回家过年。除夕之夜,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俗称“坠命钱”),意谓“终年有钱”。晚辈给长辈行礼拜年(昔为叩拜礼)。年三十之夜,要吃“团圆饭”,燃放爆竹,一家人聊至深夜,谓之“坐夜”,通宵不息,谓之“守岁”。初一黎明,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点烛上香,祭奠家宅六神和祖先。吃完早饭,晚辈给长辈依次拜年祝寿。初一当天,为了讨个吉庆、欢乐,还有许多禁忌。如日出前不清扫,
忌用剪刀、针线,不可摔坏东西等,否则会认为不吉利。初二开始走亲访友。初五称“破五”。是日中午,家家都要吃搅团,意谓“补烂洞”,期望来年日子红火。另外,还要“扫穷土”,即把房舍里外的垃圾扫出门外。初六至十五日为拜晚年时间。“娃娃爱过年,大人怕花钱”、“富人过年,穷人过难”,这些是过去流行的顺口溜。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种情况大大改观。
婚嫁
宝鸡区始婚过程大体有以下几个阶段: 1.问亲。过去男女婚姻听由“父母之命,媒之言”。家长择门当户对者托媒提亲。如果双方家长同意,便用红纸写好子女生辰八字的“庚贴”,分别请阴阳先生合婚,若双方属相相和、生辰八字不犯克忌,即可成亲。2.相亲。问亲后三日内,双方家里都百事百顺,便择吉日相亲,男家叫看媳妇,女家叫相女婿,均由双方父母主宰。如果双方觉得对方各方面较满意,便互赠礼物作为初定婚约信物。3.彩礼。订婚后,女方向男方索要彩礼。4. 合婚。俗称“打婚单”。婚前男方请阴阳先生根据女方属相选择月份,再根据女方生辰八字择吉日。然后男方给女方“下帖”,通知迎娶日期、开脸时辰、落坐方位、上头时辰和妨碍属相等情况,双方作好准备工作。5. 开脸。结婚前一日,女方主要做婚前的准备工作,一是沐浴,二是按婚书上择定之良辰面坐方位,请不受属相妨碍且儿女旺盛之巧妇为其剃拔汗毛,梳理容鬓。自开脸起,就要回避同外人见面。6.嫁娶 是日晨,男方备好车马或花轿,带上礼物和为新娘准备的“离娘钱”、“彩门钱”到女方家去娶亲,女方家则款待宾客。宴毕,新娘头顶红盖头,上插一枝红花,另外换上为新婚作的大红鞋,由其兄抱或背入轿内,同轿须属相无妨的小兄弟二人怀抱灯盏、镜子、脸盆等物伴随,谓之“压轿”。花轿在前,送女客在后,行经男方家途中,凡花轿经过岔路口、
庙宇、大石头和大的建筑物时,要在其上贴上一小块红纸,图个吉利。轿至男方家门前,按所定之方位落轿,随即绕轿鞭炮齐鸣,同时一少妇启轿帘接出新娘,伴新娘踏红毡步入洞房。行至门口,由身着盛装的新郎摘去新娘头上红花,插在灶君案上,意谓向灶君报户口。经土地堂前时,厨师在擀面杖上穿两个馒头,用其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其间,还有新郎一兄弟,男扮女装,抱有贴“喜”字的红升子,内盛草料、核桃、
大枣和铜钱等向新娘身上撒,谓之“打草节”。新娘入洞房后,按婚书所定方位实坐,进行梳妆打扮,谓之“上头”。中午,在院设香案,按男左女右站立拜天地,然后牵红入洞房。其后开始从“送女客”到“庆贺客”之顺序入席就宴,席间新郎新娘双双要给客人即席叩拜、敬酒致谢。7.初婚望门。成婚次日晨,新娘在其嫂的陪伴下,要向族户人等点烟敬茶,表示认亲。受礼者,一律要向新娘赠送礼品或封子(用红纸包着的钱)。8.送喜。女儿出嫁次日,女方家长携带礼品前来女婿家,向其父母道喜。9. 回门。俗称“请女婿”。一般结婚3日后,新婚夫妇到女家,去时还带一个小男孩,以表早生贵子之意。
新中国成立后,嫁娶之俗虽仍带有古礼之痕,但较之过去简化许多,其中不少
迷信色彩被革除,男女双方领取结婚证书后即为合法夫妻,行婚礼之仪只是形式。现在娶亲多用机动车辆,坐轿之风早已剔除。
丧葬
宝鸡传统丧葬习俗主要有以下程序:治丧报丧。老人去世后,要寝丧于卧床,置堂屋正中,然后报之亡者的舅家或娘家人,言明亡故情况,商定丧葬事宜。并请阴阳先生含殓,测定殡葬日期,写出“七单”,布设灵堂,焚香告土,还要在本宅门前竖门牌讣告亲友,通报死者的生卒时间及其儿孙姓名,告知安葬日期。有的门前还竖杆挂纸,谓“望乡台”。老人亡故次日下午或傍晚,亲友及邻居前往吊唁。 入殓。入殓有小殓和大殓之分。小殓就是给死者穿寿衣。大殓就是将死者安放棺木内,一般于开丧3天内举行。 殡葬礼祭。安葬先天傍晚,亲戚、本家都要献供礼祭,礼祭之时,乐班伴奏哀乐。其后,族人及邻里聚集灵前,为其通宵暖丧,主人以客款待。其间还要升棺3次,意为死者之灵步步升天。 安葬。是日晨,众孝子烧纸举哀后,亲戚、族人举铭旌和花圈之类奠物在前,众孝子身着孝服、腰系麻绳、头戴麻冠,一手扶灵车,一手拄柳棍,涕哭缓行。女孝子在灵柩后扶灵布哭而跟之,长子头顶陶盆,于村外第一个十字路摔碎,其妻打土于道旁。灵柩行之墓前下棺后,阴阳先生用罗盘吊正方位,由长子抹净棺木,将众孝子麻冠及铭旌盖于棺上,放置大葱酵罐于墓穴角,上香点烛,摆好陪葬的童男童女(纸扎),供上水果、茶具和烟袋等物,再点火封口,全土起冢。后将柳棍及花圈插于冢脊,烧纸哭祭而归。居丧七期。人亡后3年内要行九礼,而七期是其中6个礼节,每7天为一期,共7期,亲戚与家人这天要举行祭奠活动。到一百天时,又是一个祭日,俗称“百日”。 周年。人死后要作3个周年,一般3周年除孝,纪念活动隆重,族人亲戚都要献礼纸花之类,以示哀思。中午到坟地祭奠后换去孝服。至此,整个丧礼方告结束。 禁忌。居丧期间,不参加娱乐活动,不行喜事,不得穿红挂绿;第一年
春节,大门不贴对联,第二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黄对联,以示哀悼。
民族宗教
民族
远古时代,宝鸡地区有着多土著部族,影响较大的为姜、姬、秦、戎、狄、巴、蜀等部族。
秦汉以后,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如女真、鲜卑、
辽朝、
党项族、羌、蒙古、满等族,逐入中原,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迁徙融合,华夏族成为主体。据考,
岐山县西马庄的王家,即是当年的金族后裔;
凤翔区的脱脱元即是
蒙古族的后裔。 据1990年
人口调查统计,全市12个县区有
汉族、
满族、蒙古族、
回族、
朝鲜族、
藏族、
壮族、
白族、维吾尔族、
苗族、
彝族、
布依族、
侗族、
瑶族、
土家族、
傣族、
纳西族、
土族、
达斡尔族、
裕固族、
锡伯族、
畲族、
仡佬族、
哈尼族、
撒拉族、客家族、青族27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44%,少数民族占0.56%。
宗教
宝鸡地区宗教主要有
道教、佛教、
伊斯兰教、
天主教、
基督教等。
道教。在宝鸡历史悠久。相传道教祖师
老子曾在
大散关修“道德经”。宝鸡地区的道教以全真派为主。
王重阳的弟子——
丘处机是宝鸡地区道教全真派的创始人,也是道教的主要传播者。现宝鸡市北坡的
金台观和
扶风县城北的“
景福宫”(俗称“张仙洞”)为张三丰的传道住所。
佛教。宝鸡市扶风县的
法门寺,始建于
东汉桓、灵二帝时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被人们称为“
关中塔庙始祖”。唐代佛教在
陈仓区地区发展更为繁荣,寺院林立。1987年4月,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被发现,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塔地宫。出土文物数量之多,品类之繁,质量之高,保存之完好在国内外罕见。
伊斯兰教。宝鸡信奉伊斯兰教的本籍少数民族是
回族, 在陇县、千阳、凤翔等地也分布着不少回族群众。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回民又沿陇海路西迁,进入宝鸡地区。随着回族群众人数的不断增加,伊斯兰教在宝鸡地区也发展壮大起来。
天主教。传入宝鸡地区时间,大约在明末清初。首先传入
凤翔区,后又传入
扶风县,逐渐波及周围各县。1951年全区有天主教堂18处,分布在宝鸡、凤翔、
岐山县、扶风、
眉县5县和市区。据1952年统计,市区教徒有126户872人,分布在南关、凉泉、袁家坪、石坝河、杨家山、巨家村等地。
基督教。传入宝鸡地区是清同治十年(1871),首先传入眉县金渠,光绪年间又传入凤翔,以后逐渐发展到宝鸡各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政府批准开放教堂38处。
景区名胜
综述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A级景区49个,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6个,3A级景区26个,2A级景区5个;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2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1个;市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0个、工业遗址旅游基地2个。国际旅行社7家,国内旅行社41家,星级宾馆饭店17家。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064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4.65亿元,增长41.2%。
北首岭遗址
位于宝鸡市
金台区金陵河西岸,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距今约7100多年,是陕西
渭河平原早于
西安半坡博物馆的一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2006年6月10日,北首岭遗址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先后共发现房址32处,灰坑75个,窑4座,灶坑2个,排水沟2道,墓葬451处,出土石斧、石铲、石刀、骨铲、角铲、陶刀等生产工具及狩猎、渔猎和日常生活器具951件。其中,尖底罐、尖底瓶、陶塑人半身像和船形壶腹饰网纹陶器等,尤为珍贵。
九成宫遗址
位于
陈仓区市
麟游县,距宝鸡市区100多公里,为隋唐时期营造的帝王避暑离宫。
唐朝的大诗人
上官仪、
王维、
杜甫、
李商隐都有咏颂九成宫的诗篇留世。今九成宫遗址,尚存《
九成宫醴泉铭》《万年宫铭》两通记事石碑、唐宫廷水井及点将台、
梳妆台等夯土台基。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帝
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眉县
汤峪镇,距宝鸡市100公里,
西安市110公里,总面积2949公顷,1991年建立,并对外开放,2016年被国家授予5A级优秀旅游景区,是全国重点森林公园之一。
炎帝陵
位于
渭滨区常羊山,距宝鸡市中心5公里。史载
炎帝生于宝鸡姜水(今渭滨区清姜河),以姜为姓。宝鸡民间传说,炎帝生于今渭滨区神农乡的蒙峪沟村,殁于
天太山[e],葬于常羊山。1994年8月炎帝陵建成并对外开放。自1995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农历七月初七举行祭祀活动。炎帝陵墓依山而建,分为陵前区、祭祀区、墓冢区三部分,陵前区包括十里神道和九龙泉遗址,祭祀区是可容纳数万人的
祭祀广场,广场正南是炎帝大殿,东西两侧设偏殿。炎帝大殿正中矗立着炎帝座像,肩披兽皮,腰束叶裙,双手紧握谷穗。大殿两侧是大型彩色壁画。由炎帝殿到陵区,有台阶999个,台阶两侧肃立着百名帝王石刻像。陵墓正北有“炎帝陵”碑一座。
周公庙(周公祠)
位于宝鸡市
岐山县城西北8公里处的凤凰山。“梦见周公”“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历史典故诞生于此。唐武德元年(618年),为纪念周王朝开国勋臣周公姬旦在此建祠立庙。宋、元、明、清、民国年间都对周公庙进行过修缮、扩建。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款维护整修。1957年被列为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秦公一号大墓
位于宝鸡市
凤翔区南指挥镇南指挥村,是凤翔区秦公陵园区43座墓葬中首次发掘的最大墓葬,故称秦公一号大墓。大墓平面呈“中”字型,墓室长59.4米,宽38.8米,深24.5米,呈倒金字塔状。秦公一号大墓占据了
中原地区考古史上的五个之最:一是迄今中国发掘的最大墓葬;二是墓内186具殉人是发现的中国自
西周以来殉人最多的墓葬;三是室的
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出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四是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例证;五是大墓内出土的
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文字多达180多个,字形为文,酷似“石鼓文”。
大唐秦王(又称岐王)陵
位于宝鸡市区北5里的陵原上,是历史上著名的唐末凤翔节度使
李茂贞的陵墓。该陵墓为
唐朝帝王寝陵中的“同不同穴”的帝、后合葬墓。1998年发掘后建成秦王陵博物馆,有浓郁的唐式
两周王陵建筑风格,被称为小乾陵。
人物
古代人物
炎帝
远古时
姜姓部落首领,被视为中华民族祖先。《
国语·晋语》载,“昔
少典娶于有氏,生
黄帝、
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
姜水成”。《
帝王世纪》云,“
太阳神,姜姓也。母曰
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于
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水经注·渭水》:“岐水(今
岐山县境)又东姜氏城南,为姜水”。宋代
郑樵《通志·卷一》载:“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故为姜姓。”同代《路史·国名》载:“炎帝后,
姜姓国,今宝鸡有
姜城堡,南有姜水。”《
大明一统志》载:“
凤翔府宝鸡县南七里 ,有姜氏城,南有姜水,
炎帝长于姜水……。”宝鸡市南姜城堡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炎帝的传言。说炎帝生于蒙峪,其母怀抱炎帝沐浴于九龙泉。又说炎帝遍尝百草,为人类发明了医药,到晚年上天台山误尝
钩吻而死等等。因传说代代沿袭,当地人们视九龙泉为圣地,遇大旱常在此祈雨。清乾隆三十年(1765)宝鸡县令许起凤因祈雨重修
炎帝祠并立石碑一座。
姜尚
姜姓,
吕姓,名望,一说字子牙。原在
商朝为官,晚年弃官隐于宝鸡陈仓磻溪,后遇
周文王拜为
军师,辅佐
姬发灭商,封于齐。俗称姜太公。
燕伋
前541—前476年,字
孔伋,今
千阳县水沟燕家山人。从学
孔子,为七十二贤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739)
李隆基封其为渔阳伯从事。
赵恒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为千源侯。明代追称先贤燕子。
白起
前(未知)—前257年,又名公孙起,
秦昭襄王时名将,
眉县人。为秦昭王效力38年,军事上多谋善战,为
秦国夺取了80多座城池,威震7国,被秦昭王封为显爵武安君。
李淳风
602—670年,
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今宝鸡岐山人。
杨炎
726—781年,唐代理财家。字公南,今宝鸡
陈仓区人。改革唐朝赋税制度,废除租庸调制,实行“两税法”。
张载
1020—1077年,宋代哲学家。字子厚,祖籍大梁,生于
长安,15岁后移居宝鸡眉县
横渠镇,后世人称
张载。关学的创始人。
白鸾
明代官吏。
渭滨区人,
成化二十三年(1487)
进士,任浙江道
监察御史、
山西省巡按等职。其为人刚直不阿,执法严明,名噪一时。
党崇雅
1585—1666年,清初名臣,时人呼为党阁老。字于姜,今宝鸡市陈仓区人。著作有《鹃失啼》《图南草》《意先草》《焚焚草》及前后疏稿20卷。
近代人物
梁星源
1789—1852年,
清代官吏,字石泉,
岐山县范家营人,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1840)五月,
英国侵略者发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梁星源亲赴前防,在
林则徐领导下进行抗英斗争。道光三十年(1850)迁
云南省按察使,旋改湖北布政使。
咸丰二年(1852)冬,
太平军攻打武昌区,他参与阻击太平军,城破而亡。
杨荟桢
字茂斋,
凤翔区人,同盟会员。1911年10月28日晚,联系杨凤德、龚发荣、赵大柱、陈德胜及群众1000余人光复凤翔。1916年同甄寿珊组织铁血团,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8月29日攻打凤翔,因众寡悬殊被捕杀害。
现代人物
王又维
1905—1932年,又名王统,
扶风县召公镇南街村人。先后在三原师范、上海劳动大学读书,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1927年)毕业,带着周恩来、瞿秋白的信件回陕,与省委负责人赵保华联系后,遂回本县开展革命。民国21年(1932年)7月,因除召公街一恶霸地主,被其子以私通共产党罪密告武功驻军,遂被捕。遇害时高呼“中国共产党
皇帝!”
李友于
1905—1938年,字右卿,扶风县南阳乡龙里村人。民国15年(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排连、营、团副等职。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友于随部队赴
华北地区前线,时任十三军八十三师五二九团王仲廉部营长,后年晋升为八十九师五二八团团副。民国27年(1938)4月,参加
台儿庄大捷,不幸中弹而死。死后
南京国民政府追为陆军
少将。
冯汉英
1894—1939年,国民革命军军官,抗日烈士。
岐山县青化镇西街人。历任陕西靖国军排、连长。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军十七路军中校团副,参加了阻击
日寇的
徐水区、
石家庄市、
滹沱河诸战役。民国26年(1937年)8月参加雪花山战役。翌年升任九十八军四十二师一零一团团长,驻防山西太岳山区阳城东西峪,受朱德总司令的指挥。民国28年(1939年)9月13日晚,与围攻太岳山区的日军苦战,因弹尽粮绝,伤亡尽而被俘。9月14日晚,他乘敌疲惫之时,刺杀日军联队长、副队长各1人,旋即被日军卫兵开枪杀害。
赵德懋
1908—1935年,又名
赵德懋,字勋承,凤县
双石铺镇傅家人。凤县地下党负责人,革命烈士。民国19年(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五师党支部委员、陕南特委委员、《前驱》编委委员。民国22年(1933年)2月,受特委派遣回
凤县开展工作,于同年5月,成立了凤县第一个党支部,任书记。11月11日,因豪绅告密被捕于
天水市,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后被以“危害民国罪”判刑6年。入狱后,他联络狱中党员,成立了党小组,发展党员。民国24年(1935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一),组织80多人越狱,组成了“
陇南市人民第一抗日支队”,他任副支队长,冒雪向陇南山区进发,欲与
中国工农红军汇合。2月6日,因掩护难友分散突围,在
安集寨重陷敌手。2月10日,在天水北关英勇就义。
城市荣誉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品牌目的地、中国优秀节庆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环境优美城市、中国十大生态宜居城市、中国十大绿色生态城市 、全国创新型城市、中国十大生态旅游城市、中国绿色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全民健身示范试点城市、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典型城市、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参考资料:宝鸡档案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