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
中国南部的省级行政区
海南省(Hainan 一级行政区),简称“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隔北部湾越南相对,东面和南面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为邻,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省会为海口市。截至2023年,海南省行政区划市级4个(地级市4个)、县级25个(市辖区10个、县级市5个、县4个、自治县6个)、乡级218个(街道22个、镇175个、乡21个),常住人口1043万人。省人民政府驻海口市国兴大道9号。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岛礁及其海域。海南岛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西、南、中沙群岛地势较低平。境域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夏无酷热,冬无严寒。一万年前,海南岛已有人类生息。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海南岛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自西汉至隋,海南的行政建置极不稳定。刘奭时期属越州南北朝时期被冼夫人治理,到了隋末时期朝廷无暇顾及,海南于是属冯氏家族势力范围。宋元时期,有不少中原汉族移居海南岛。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巡视“南沙群岛”“东沙群岛”“万里长沙”(即今南海诸岛)1988年,成立海南省,并将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
海南省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低碳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服务业、互联网产业、健康产业、会展业等十二大产业,截至2022年,已经发展形成了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实现超过经济总体水平的较快增长,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70%。2023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7551.18亿元,位居中国第28位,第一产业增加值1507.4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48.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595.33亿元。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黎族聚居区,此外世居少数民族还有苗族回族,保留着许多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拥有崖州民歌、儋州调声、苗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等44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物古迹丰富,截至2022年,海南省有海瑞墓、美榔双塔、东坡书院、北礁沉船遗址等3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76个村列入传统村落名录。此外,海南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有三亚市南山大小洞天风景区、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分界洲岛旅游区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6处。
名称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析置琼山县,因为县境内有一座山,山上的石头洁白润泽如玉,叫琼山(今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仙民村境内),便以山名为县名,琼山县名始于此。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海南称“琼”自此开始。三国时代,“海南”一名曾用以泛指南海南部沿岸各地,到了宋代始渐用以专指海南岛,因地处天南,孤悬海中,故称之为海南岛,一直相沿至今。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一万年前,据对“三亚人”遗址发掘考证,海南岛已有人类生息。
7000~3000年前,夏商之际,中国大陆南方的“骆越人”(百越族的一支)陆续迁入海南岛,成为黎族的祖先,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朝约在今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其以南地区设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3个郡,海南为象郡外徼。
秦汉之交,赵佗南海建立作为地方政权的南越国,属南越国
西汉刘彻刘衎间(公元前140~5年),多次派官员出使东南亚和南亚各国进行国际交往和贸易活动,首次开辟了南海航线,航行途中发现并经过南海诸岛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刘彻遣军渡海,在今海南境设有珠崖郡、儋耳2郡,管辖16县,海南正式列入西汉版图。设置儋耳郡、珠崖郡2个郡后的20多年间,汉朝在海南的统治很不稳定,曾发生6次叛乱。
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罢儋耳郡入珠崖郡。
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罢弃珠崖郡,设朱卢县都尉治),属合浦郡
东汉时期,苍梧郡、合浦郡、日南郡、九真郡等郡叛乱不断,汉朝对南越国地区很难实行有效统治。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复立珠崖县,属合浦郡,督于交州。永平九年(公元66年),儋耳降附。
三国时期,岭南孙吴势力范围。吴赤乌五年(公元242年)七月,任聂友为珠崖知府陆凯为儋耳太守,率兵3万讨珠崖、儋耳。在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地立珠崖郡,隶属交州。司马炎平蜀建宁太守遥领交州,珠崖郡隶交州。晋平吴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省珠崖郡入合浦郡。
南北朝时期,梁大同(公元535~546年)中,冼夫人请命于朝,以儋耳故地立崖州,统于广州都督府。陈永定(公元557~559年)中,冯冼夫人遣子冯仆率岭南诸首领归顺南陈,沿梁建置设崖州,督于广州刺史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崖州区为珠崖郡,统领10县。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析珠崖郡,置儋耳郡、临振郡2郡。隋末朝廷无暇顾及海南,海南属冯氏家族势力范围。自隋以后,行政建置逐渐稳定且遍及海南。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珠崖郡为崖州,改临振郡为振州,改儋耳郡为儋州市。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崖州、振州、儋州3个州隶高州总管府,属广州总管府管辖。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设崖州区都督府,是海南最早统一的行政领导机构,管辖崖州、儋州市、振州3州、12县。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析出崖州琼山县,增置琼州,隶属崖州都督府。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增置万安州
贞元五年(公元789年),置琼州都督府,领琼州、珠崖郡、儋州、振州、万安州5州23县。海南称“琼”自此开始。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继承唐朝建置,但有所调整收缩。
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海南5州、14县归顺。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废崖州区,以其地入琼州,改振州为崖州。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以琼州为琼管安抚司,领昌化军、万安军、珠崖军3州。
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六月置镇州,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废。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改珠崖军为吉阳军。
宣和(公元1119~1125年)中,改琼管安抚司为琼管安抚都监,加管辖“南沙群岛”(即今南海诸岛)。
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废万安军、昌化军、吉阳军3个军为县,隶属琼州。绍兴十四年(1144年),复设立昌化军、万安军、吉阳军3军,以原属县还隶属军管辖。宋末,琼管安抚都监隶广南西路,领3军、12县
元朝将“万里石塘”(即今南海)作为内海。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朝军登上海南,在海南境设置琼州路安抚司及万安军、吉阳军、南宁军3个军,仍袭宋制。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十月,改琼州路军民安抚司为乾宁军民安抚司。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改为乾宁安抚司。
明清时期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十月,改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吉阳军改为崖州区、南宁军改为儋州市、万安军改为万州,隶属琼州府。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琼州府为琼州,置琼州、崖州、儋州、万州4州,隶属广西行中书省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升琼州为琼州府,改隶广东省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广东等处行中书省改为广东承宣布政使司。
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05~公元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巡视“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万里长沙”(今南海诸岛)。
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立海防营于万州,管辖“万里石塘”“石星石塘”“万里长沙”(今南海诸岛)。明中后期,琼州府领3州、10县。
清代沿袭明置,清代今海南境隶属广东省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前,“万里长沙”“万里石塘”(即今南海诸岛)隶属万州管辖。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四月,升崖州为直隶州,改万州为万县。琼州府领儋州市琼山区等7县;崖州直隶州领感恩县等4县;琼州府和崖州直隶州均隶属广东省。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后,“万里长沙”“南沙群岛”(即今南海诸岛)隶属崖州直隶州万县管辖。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四月,两广总督张人骏派遣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海军官兵170余人,分乘“伏波”“广金”“琛航”3艘军舰巡海视察西沙群岛,查明岛屿15座,命名勒石,并在永兴岛上升旗鸣炮,公告中外,重申清代对西沙群岛的主权。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广东省都督府宣布将西沙群岛划归琼崖崖县管辖。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废除海南特别行政区道、琼州府的建置,设立琼崖安抚使和民政总长;撤销崖州区直隶州,原设立崖州直隶州前的崖州行政区域改设崖县,不再管辖万县等4县;撤销儋州市,改设儋州市
1914年,废府、州、厅,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在海南设立琼崖道,同时变更与外省重名的县名。
1921年,废琼崖道,设立琼崖善后处。南方军政府又重新把西沙群岛划归琼崖崖县管辖。
1926年,国民革命军渡琼,赶走军阀邓本殷,废善后处,成立琼崖行政委员会。1927年10月,撤销琼崖各属行政视察员公署,12月,成立琼崖绥靖专员办事处。
1932年3月,成立琼崖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也称琼崖特别区政府),7月,改为琼崖绥靖委员公署。      
1933年,法国殖民当局以武力侵占南沙群岛中的9个岛屿。中华民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法国当局提出严正交涉,并由中华民国外交部、内政部、海军部等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1934年至1935年专门审定了中原地区南海诸岛各个岛屿名称,编印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明确绘制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属中国版图的地图。
1939年,日本侵占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同年2月10日,日本侵略军攻占琼崖。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946年,国民政府指派高级专员,分乘“永兴”“中建”“太平”“中兴”等军舰前往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进行接收工作,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划归广东省管辖。
1949年1月21日,设立海南特别行政区,直隶国民政府行政院,管辖海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群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海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5月1日,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海南各级政权全部解体。12月,重新划分各市、县的区、乡的行政管辖范围。1951年4月,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1952年7月,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受广东省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双重领导。1955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改称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10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改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11~12月间,海南对市、县的行政区域进行撤销、合并和初步冠名,同时各市、县进行撤乡,成立人民公社。
1959年3月22日,海南的市、县行政区划调整为海口市、琼海县等10个市县行政建置。24日,成立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10月起市县行政建置又陆续进行调整和恢复。
1974年1月15日至19日,南越西贡当局出动海空军侵犯西沙群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和地方武装的自卫反击,捍卫了中原地区的领土主权。
1983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海南岛。海南各市、县实行政社分开,建立区、乡政权。1984年5月,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公署,成立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归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
1987年9月,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8年4月,撤销海南行政区,成立海南省,简称“琼”,省会海口市,并将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
2012年6月,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地理
位置境域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经纬度为北纬3°30′~20°17′,东经108°15′~120°05′。北以琼州海峡广东省划界,西隔北部湾越南相对,东面和南面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为邻。海南岛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大雪梨,长轴呈东北至西南向,长约290千米,西北至东南宽约180千米,面积3.39万平方千米,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省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1944千米,有大小港湾68个。
气候
海南省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
海南岛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2.5℃~25.6℃之间,中部山区略低于23℃,南部、西部略高于25℃,等温线向南弯曲呈弧线,由中部山区向沿海递增,沿海高于内陆,南部高于北部。最冷月在1月份,中部山区最低,月平均气温16.5℃左右,最热月大部分地区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西部的东方最高,为29.2℃,为最高。
海南岛是同纬度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水汽来源充足,降水总量多,时空分布不均。平均年雨量约为1640毫米,年降水量分布呈环状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原,山区又以东南坡最多。东部多雨区约2000~2400毫米,多雨中心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年平均达2440毫米;西部少雨区仅1000毫米左右(东方为922毫米)。干湿季分明。雨季一般出现在5~10月,干季为11月~翌年4月。雨季降水约占年雨量的80%。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日数超过100天,最少的东方为87天,琼中194天为最多,在雨季各月雨日约12-22天,旱季则不到10天。
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各地太阳可照时间长。各地的年日照时数,除中部山区因云雾较多,只有1750小时左右,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在2000小时以上,西、南部地区达2400-2600小时。各地日照时数一般以7月最多,2月最少,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海南省受东北和西南季风影响,常风较大。夏季盛行风向为西南季风和南风,亦有东南季风,秋季各地先后转吹冬季风并进入干季。 大部分地区受海陆风影响,白天及夜晚风的频率都比较大。
地质
海南省处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澳—印板块的交汇处,地壳运动十分活跃。自地质史上的中元古代以来,经历了中岳运动、晋宁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和第四纪冰川活动等地质构造运动,造成雷琼之间多次发生断陷,使海南岛与大陆分离,成为位于南中国海北部大陆架上的“大陆型岛屿”,并分别留下各自的构造形态。海南的大地构造单元,以东西向九所—陵水构造带为界,在该构造带以北的海南岛广大地区属于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在构造带以南的三亚地区和南海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南海地台。南海地台的演化发展历程与五指山褶皱带有明显不同。
南海地台的结晶基底形成于长城纪末;地台盖层在三亚地区见有地台型沉积的含磷、锰、硅质、碳酸盐建造和含三叶虫、棒形孔笔石页岩建造及陆屑式碎屑岩建造组成的寒武纪奥陶纪的沉积盖层。由于加里东运动影响,使沉积盖层发生褶皱,形成了南海地台北缘三亚台褶带。该皱褶带在海南岛上陆地面积约1720平方千米,重力场以变化平缓,等值线多呈东西走向,到东部转为北东走向为其特征。因此在该台褶带上,分布有北东向三道—晴坡岭—荔枝沟复式向斜及其次一级褶皱构造组成的三亚褶皱构造带。
五指山褶皱带演化历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及相应的地壳运动。长城纪—志留纪,为地槽发展阶段,发育复理石建造和火山碎屑岩建造,经历了中岳、晋宁、加里东等构造运动,志留纪末的加里东运动使这个地槽褶皱封闭;泥盆纪—早三迭世,为准地台发展阶段,广泛发育地台型沉积的碳酸盐建造和碎屑岩建造,经历了海西和印支早期构造运动。此阶段在泥盆纪处在上升剥蚀,使海南岛缺失泥盆系,然后才沉积了石炭系、二迭系和下三迭统,在早三迭世末的早期印支运动结束了准地台的发展历史;中三迭世—第四纪,为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经历了印支中晚期、燕山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壳运动。在中晚三迭世和侏罗纪是以岩浆侵入和喷发为主,因此缺失了中上三迭统和侏罗系。然后在中生代晚期才沉积白垩系。喜马拉雅运动则以断陷作用为主,在新生代初,海南岛北部发生沉降,形成雷琼断陷,沉积了巨厚的海陆交互相第三系和第四系,同时还喷发堆积了多期基性火山岩。
地形地貌
海南省地貌分为陆地地貌和海域地貌两大部分。陆地地貌以陆地面积最大的海南岛为代表;海域地貌包括所辖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3组群岛及其海底地貌。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海南岛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岛中部偏南地区,山地中散布着丘陵性盆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岛内陆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区。在山地丘陵周围,广泛分布着宽窄不一的台地和阶地。环岛多为滨海平原。海岸主要为火山玄武岩台地的海蚀堆积海岸、由溺谷演变而成的小港湾或堆积地貌海岸、沙堤围绕的海积阶地海岸。海岸生态以热带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为特点。西、南、中沙群岛地势较低平,一般在海拔4~5米之间,西沙群岛中岛最高,海拔约15.90米。
海南岛的山脉海拔多在500~800米之间,属丘陵性低山地形。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鹦哥岭、霸王岭、吊罗山等。这些大山大体上分为三大山脉。五指山山脉位于岛中部,主峰海拔1867米,是海南岛最高的山峰。鹦哥岭山脉位于五指山西北,主峰海拔1811米。霸王岭山脉位于岛西部,主峰海拔1560米。
海南省管辖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南海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在海域中,分布着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3组由珊瑚礁组成的特殊岛屿(只有西沙的高尖石例外,是火山喷发玄武岩岛)。这些珊瑚岛礁发育于南海地台上,是由造礁珊瑚虫热带海区适宜的生态环境中不停地大量生长繁殖,经过悠久漫长的凝聚和积累而逐渐形成的。按其高度和水深可划分为岛屿(露出海面较高又有植被覆盖)、沙洲(露出水面较低且易受侵蚀)、暗礁(在海面之下但较浅,退潮时可露出水面)、暗沙(处于较深的水下礁体)和暗滩(处于更深的水下礁体)5类。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3组群岛的主要特点是低平而细小,主要地貌形态是环礁,即由礁盘四周的环形礁体(多数有缺口)和中央溺湖所组成,也有少数卓礁、点礁、块状礁和宝塔礁等。西南中沙群岛是中国现代生物礁相岩层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
南海海盆是一个断陷盆地,在地质史上不断向东、西两边扩展,残留的陆块碎片,有的成为海底高地,有的下陷成为海槽,形成一系列东北—西南向的隆起高地和深海槽相间排列的海底地貌。自外围至中心顺次为大陆架、大陆坡、中央海盆,略呈同心圆式的3层环状结构。最外一环是大陆架,包括岛弧向海盆陆缘以远的岛缘陆架,大陆架深度一般为0~150米。由大陆架和岛缘陆架往内一环是陡峭的大陆坡,水深在100~3500米上下,坡面高低起伏、崎岖不平。海底中心一圈最深部分即中央深海盆地,是南海海盆的盆底,平均水深约4000米。
水文水利
水文
海南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比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山区,组成辐射状水系。截至2021年,有河流3526条,其中集水面积超过50平方千米的有197条,集水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有95条。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为海南岛三大河流,集水面积均超过3000平方千米,三大河流流域面积占岛面积的47.0%。有幸福河湖——东岸湿地湖、白鹭公园湖、东西湖等14个湖泊。此外,海南岛地下水一般为无色、无臭、无味、透明的中性或偏弱酸、弱碱性的常温淡水。根据岩层性质组合的空隙性质,可分为孔隙潜水、岩溶裂隙潜水、熔岩裂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这四大含水类型。
南渡江亦称南渡河,古称黎母水、黎母江、新安江、北冲溪(河)等,是海南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峰山,斜贯岛中北部,流经白沙、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儋州市澄迈县屯昌县定安县等市县至海口市入海,全长353千米,集水面积7066平方千米。南渡江的源头水量多由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系提供,鹦哥岭因此被称为“海南水塔”。南渡江上中游水能丰富,下游迂回支流多。
昌化江因隋朝昌化县治在今河口北侧而得名,是海南省第二大河流,发源于琼中,流经琼中、五指山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市等市县至昌江昌化港入海,全长243千米,集水面积4990平方千米。支流有南圣河、东方河、石碌河等,总落差1270米,截至2022年,流域内已建成的大小水库达30余座。
万泉河原名多河,是海南的“母亲河”,也是海南岛第三大河。上游分南北两支,均发源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两支流经琼中、万宁市等市县至琼海龙江合口咀合流,至博港入海,主流全长178千米,集水面积3692平方千米。2021年10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是中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万泉河源头就位于公园核心区,实施严格的雨林生态保护措施。
孔隙潜水分布于沿海地区及北部琼雷自流盆地和西部、南部山前自流斜地;岩溶裂隙潜水分布于儋州八一农场及三亚大茅、红花地区;熔岩裂隙潜水分布于北部玄武岩地区;基岩裂隙水分布于中部地区,包括有老第三系、中生界碎屑岩类、古生界碎屑岩类及中生代岩浆岩类裂隙水。
水利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为独立的海岛水系,河流源短流急,天然存蓄能力弱。截至2020年末,海南省有水库1106宗,其中大型水库10座(松涛水库、大隆水库、万宁水库长茅水库石碌水库陀兴水库大广坝水库牛路岭水库、红岭水库、戈枕水库),中型水库76座,小型水库1020座(新增五指山市新春水库)。水库总库容达到111.77亿立方米,兴利库容为71.51亿立方米。儋州市占比最大,东方市次之;占比最小的是五指山市及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受海岛地形影响,水库约70%为山丘水库、30%为平原水库,96.8%的水库主坝高度低于30米。1106宗水库中其主坝坝高小于等于10米的有489宗,占44.06%;大于10小于等于30米的有581宗,占52.77%;而大于75米的仅有2宗。截至2020年,海岛型骨干水网初具规模。琼西北供水工程、海口市龙塘大坝枢纽改造工程、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并纳入国家新一轮150项重大水利工程范围。水库防汛(大坝安全)都有专人负责。
松涛水库位于儋州市市区东南30千米处,跨儋州、白沙黎族自治县两市县,是中国十大水库之一。于1958年开工,1969年建成投入使用。松涛水库建成后,结束了琼岛西北部长期以来遭受上游旱灾下游洪灾的历史。灌区范围的东、南、西以南渡江左岸及其支流大塘河右岸、珠碧江为界,北临琼州海峡,东西长131千米,南北宽64千米,总面积555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松涛水库已成为一座拥有灌溉、供水、发电、生态、防洪等多功能的大型水库,也是海南省最大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023年,入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
大隆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部的宁远河中下游河段,是宁远河流域规划开发的大二型水利工程,也是海南省南部水资源调配的重点工程。工程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兼有发电效益。水库设计总库容4.68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70米,正常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48亿立方米,为多年调节水库。2008年,通过了水利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主持的竣工验收。2009年,通过中国建筑业协会专家组复查,被专家组推荐参评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土壤
海南属热带地区,地表风化壳有三类:第一类是钙壳;第二类是铝壳,广大台地区可见到铝质积聚层;第三类是铁壳,这是海南主要的风化壳,呈红色风化层,胶结成为硬盘,比黄白色铝壳硬得多,分布也比钙壳和铝壳广。这些风化层经漫长的成土过程,形成砖红壤、赤红壤、黄壤、燥红壤、新积土、滨海沙土、石灰土、火山灰土、紫色土、珊瑚沙土、石质土、沼泽土、滨海盐土、酸性硫酸盐土、珊瑚沙土等多种土壤类型。
海南砖红壤面积2721.87万亩,19个市县均有分布,占陆地总面积的51.26%,占土壤总面积的63.85%,是海南省的主要土壤类型。成土母质母岩为玄武岩花岗石、砂页岩、安山岩及浅海沉积物。砖红壤所分布的地形,大部分是海拔3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台地,地势平坦。砖红壤的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为主。耕地上栽培着热带经济作物和热带林果木。
海南赤红壤总面积510.08万亩,占海南省陆地总面积的9.6%。分布于海南岛东部400~700米,西部400~800米的高丘低山上,是海南山地土壤的主要类型之一。赤红壤地区内生长着各种热带、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和落叶季雨林。
海南黄壤面积181.22万亩,占陆地总面积的3.41%。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山脉东部700米、西部800米以上的中山山地上。黄壤形成于暖湿的气候条件。黄壤的表土层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土层厚度较砖红壤、赤红壤薄,一般只有一米左右;一米以下为母质层或母岩层。黄壤地区既是热带原始森林的主要分布区,又是海南大小河流的水源涵养林分布地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海南岛有“热带宝地”之称,农田终年可以种植,占中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截至2021年,海南省土地总面积(含三沙市)351.13万公顷。按用途分,农用地305.61万公顷,其中耕地48.69万公顷、园地121.67万公顷、林地116.99万公顷、其他农用地18.26万公顷;建设用地28.00万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4.65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01万公顷、其他建设用地0.34万公顷;未利用地17.52万公顷。
矿产资源
海南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截至2021年底,发现各类矿产89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69种,查明资源储量位于中国前列的矿产有天然气、玻璃用砂、蓝锆石砂矿、钛铁矿砂矿、富铁矿等。除建筑用砂石土类矿产外,保有资源储量达矿产地规模的有40种,矿产地245处。已查明玻璃用砂矿产地25处,其中大型16处、中型6处、小型3处,主要分布于文昌、儋州市昌江黎族自治县东方市等地;已查明锆英石砂矿产地20处,其中大型3处、中型8处、小型9处,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海岸;已查明钛铁矿砂矿产地21处,其中大型1处、中型10处、小型10处,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海岸;已查明黄金矿产地19处,其中中型5处、小型14处,保有资源储量73.32吨,主要分布于东方、昌江、乐东黎族自治县等市县;富铁矿保有资源储量2.56亿吨,分布于昌江石碌镇,是国内少有的富铁矿之一;医疗热矿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富集在海口市琼海市万宁市儋州市、三亚、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白沙黎族自治县等市县。
水资源
海南山丘区闭合河流,由于土层薄,河床切割深,河道坡降大,地下水以河道排泄为主,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潜流量相对较小,可将河川径流量近似地作为水资源总量;平原区土层较厚,坡度平缓,河床切割浅,地下水的降雨补给量相应较大,其地下水的排泄形式主要是潜水蒸发,另有部分地下水由河道排泄。
截至2022年,海南省地表水资源量356.1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1040.4毫米;地下水资源量100.3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7.730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363.8亿立方米。供水总量和各部门实际用水总量均为45.58亿立方米,用水消耗量23.62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51.8%。人均综合用水量444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66.9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17.9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4.2%。
森林资源
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热带森林植被类型复杂,垂直分带明显,且具有混交、多层、异龄、常绿、干高、冠宽等特点。热带森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等林区,其中五指山属未开发的原始森林。热带森林以生产珍贵的热带木材而闻名,属于特类木材的有花梨、坡垒、海南紫荆木、荔枝、母生5种,一类材34种,二类材48种,三类材119种。
截至2021年,海南省有乔木林地3232.41万亩、红树林地8.42万亩、竹林地28.95万亩、疏林地0.26万亩、灌木林地26.66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9.26万亩、苗圃地8.81万亩、迹地100.09万亩。在海南省森林中,天然林925.36万亩、人工林2371.08万亩。按森林类别划分,生态公益林1304.40万亩、商品林2120.46万亩。按用途划分,防护林905.55万亩、特种用途林377.87万亩、用材林587.99万亩、经济林1425.03万亩。2022年,海南省造林绿化面积16.5万亩。森林覆盖率62.1%,森林蓄积量1.61亿立方米,森林面积约3208万亩。
湿地资源
海南的湿地是中国湿地类型最丰富最多样化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期间,海南省共退塘还湿4.4万亩,其中新造红树林1.2万亩。2021年,共有7849亩新增红树林湿地通过验收,湿地总面积121178.30公顷(181.77万亩),主要分布在三沙、儋州市文昌市海口市临高县等5个市县,占海南省湿地总面积的83%。其中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是最具热带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截至2021年,海南省共有湿地公园12个,总面积11113.59公顷,占海南省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0.16%,主要分布在海口市、海南南部与西北部滨海区域。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7个,总面积8478.20公顷。分别是陵水红树林中国湿地公园、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儋州新盈国家湿地公园、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定安海南南丽湖国家湿地公园、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省级湿地公园5个,总面积2635.39公顷。
生物资源
海南省有“天然药库”之称,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四大南药闻名遐迩,可入药的植物约2000种。截至2021年,种植的主要南药品种超过30种,种植面积最大的为槟榔,其次为胡椒、益智、海巴戟(诺丽)、草豆蔻、牛大力、裸花紫珠,砂仁、高良姜、石斛、优盾草等也有较多种植。槟榔、益智等大宗药材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95%。
海南的海洋水产资源具有海洋渔场广、品种多、生长快和鱼汛期长等特点,是中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截至2021年,海洋水产在800种以上,鱼类就有600多种,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40多种。许多珍贵海特产品种已在浅海养殖,可供人工养殖的浅海滩涂约2.50万公顷,养殖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鱼、虾、贝、藻类等20多种。家鱼(不包括溯河性的鱼)有15科57属72种。主要经济鱼类中,上中层鱼类主要有蓝圆参、日本鲭侧带小公鱼属等。其主要渔场有北部湾、三亚、大洲、博鳌、清澜等,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海区均有上中层鱼类分布。底层鱼类主要有红鳍笛鲷金线鱼马六甲鲤等。其主要渔场有博鳌镇、崖州石埋边、白龙尾岛、金古岭、东落岭、昌化、北黎、海头、三亚、莺歌海镇渔场、北部湾的东、南海渔场以及临高县儋州市的浅海和港湾也有分布。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截至2021年底,海南省陆生脊椎动物有698种,其中两栖类46种,爬行纲113种,鸟类455种,兽类84种,23种为海南特有。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动物有黑长臂猿坡鹿水鹿猕猴熊瞎子云豹等。列入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62种,其中一级30种、二级132种。
植物
截至2021年底,海南省野生维管植物4689种,包括乔木723种、灌木1246种、草本2315种、藤本405种,其中491种为海南特有,约83%的植物物种属于热带亚热带植被。海南省列入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127种,其中一级有10种,比如闽粤苏铁伯乐树、坡垒等,二级有117种。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1年,海南省有121个自然保护地,其中自然保护区50个(国家级10个、省级23个、市县级17个);地质公园7个(国家级3个、省级4个);森林公园30个(国家级9个、省级18个、市县级3个);海洋特别保护区1个,海洋公园2个;湿地公园12个(国家级7个、省级5个)。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0年1月3日,1986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其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固岸护堤等生态功能,也被誉为“海岸卫士”。东寨港是中国红树林中连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林分质量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树植物基因库”。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湾之一,2006年被评定为全国示范保护区,2012年被评为中国最美20处森林之一,2019年评为“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单位”。截至2021年,区内有红树植物20科36种,占中国的97%、海草2科4种、两栖动物5科6种、爬行纲6科13种、哺乳类7科9种、鸟类45科214种、鱼类61科165种、软体类58科151种、虾蟹类21科70种、昆虫纲66科208种。
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珊瑚礁及其生态系统为主的海洋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0年,总面积85平方千米,由东西瑁洲片区、鹿回头半岛一榆林角片区、亚龙湾片区组成。珊瑚是形成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海洋动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这里的礁群发育良好,珊瑚的种类和数量在中国近海均占领先地位。珊瑚在生长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名称的珊瑚礁,并栖息着多种鱼、虾、贝、藻和其它门类的海洋生物。截至2022年,三亚珊瑚礁保护区通过多途径建设了西岛珊瑚培育实验中心,在西岛和亚龙湾片区海域设置了海上珊瑚种苗培育场。三亚珊瑚礁保护区依托西岛珊瑚培育实验中心对珊瑚种苗进行培育,在鹿回头、小东海片区以及西岛片区海域投放人工生态礁组,共投放了珊瑚种苗近万株。
自然灾害
海南的主要天气灾害有热带气旋、旱灾、暴雨,其次是寒冷、龙卷风、冰雹等。热带气旋和暴雨灾害年景正常,高温灾害年景较差,干旱灾害年景较好,气候年景属正常年景。地质灾害主要是滑坡、泥石流和地震。其中滑坡、泥石流(含崩塌)有的和地震相关,前者可能伴随后者而产生;而多数则由台风暴雨所引起,还有少数由采矿等大型工程施工造成。2022年,海南省自然灾害受灾9.8万人次、同比下降78%,直接经济损失约2.67亿元、同比下降73%。
气象灾害
暴雨天气在海南十分常见。2021年,海南省区域性暴雨过程有8次。其中非台暴雨过程有6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有1次。10月15~18日,受热带扰动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海南省出现一次中度区域性暴雨过程,海南岛东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11个市县出现暴雨天气,日最大降水量187.9毫米,强降雨过程造成海南省受灾人口3777人,紧急避险转移人口567人,紧急转移安置70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27.5公顷,其中绝收110.2公顷;一般损坏房屋3间;直接经济损失4930万元。
热带气旋俗称台风,海南素有“台风走廊”之称,是中国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平均每年受六、七个台风的影响。热带气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风与暴雨两方面。影响或直接登陆海南岛的台风多数发生在6~10月,特别是9、10月影响最多。2021年10月8日,第17号台风“狮子山”(热带风暴级)在海南琼海沿海登陆,共造成海南等省份34.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9亿元。10月13日,第18号台风“圆规”(台风级)在海南琼海沿海登陆,粤琼等地降雨与前期重叠,造成海南等5省(区)20.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2022年,海南省共受8个热带气旋影响,但均未登陆海南岛。
海南旱灾的危害程度仅次于台风灾害,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每年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农田面积和粮食减产损失中,旱灾占一半以上。干旱一般出现冬春季节和海南岛的西南部。2020年7月,海南多市县干旱,其中东方和琼海市特重气象干旱,另外还有6个市县是重度气象干旱,水库水位严重下降,田地龟裂深达几十公分。海口三门坡文多洋内一共有5000多亩农田、若干鱼塘不同程度受旱。
地质灾害
海南地处东起福建省沿海西止于北部湾海域的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西南端,在地质史上经历过多次地壳运动,其大地构造单元以东西向的九所一陵水构造带为界,以北属于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和雷琼断陷,是历史上地震多发区。海南岛及近海历史上发生有记载的5级以上地震41次,6级以上地震26次,7级以上地震1次。1605年7月13日晚9时至11时,琼北发生大地震。这是华南地区毁坏性最严重的地震,也是中国地震史上唯一的一次导致陆地陷没成海的大地震。这次地震导致72个村庄一夜之间沉陷海底,死亡3300多人,成为“海南海底村庄地震遗址”,中原地区唯一的地震陆陷成海遗址。
行政区划
政区
截至2022年12月,海南省行政区划市级4个(地级市4个)、县级25个(市辖区10个、县级市5个、县4个、自治县6个)、乡级218个(街道22个、镇175个、乡21个),省人民政府驻海口市国兴大道9号。
主要城市
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城市,地处海南岛北部,东邻文昌市,南接定安县,西连澄迈县,北临琼州海峡广东省隔海相望。国土面积2296.8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791平方千米。拥有假日海滩、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纪大桥、海口市民游客中心等城市地标。还有珠崖岭城址五公祠丘濬墓、琼海关旧址、宋徽宗“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等文物古迹。2022年,海口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134.77亿元,常住人口为294.0万人。
三亚又称“三亚市”,位于海南岛南端,东邻陵水黎族自治县,西接乐东黎族自治县,北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临南海。陆地总面积1921.40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226平方千米。三亚是中国唯一一个可以同时领略热带雨林和海洋风光的城市。三面环山,形成怀抱之势,有山、海、河三种美景,众多山头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湾和城市景观的制高点。海水清澈、能见度高,水温适中,全年适合游泳;市区有三亚东、西两条河流穿过而过,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白鹭栖息之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847.11亿元,户籍人口731090人。
三沙市于2012年7月24日正式揭牌成立,隶属海南省,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原地区位置最南、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及人口最少的地级市。三沙市由280多个岛、沙洲、暗礁、暗沙和暗礁滩及其海域组成,陆海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群岛散布于热带海洋之中,形成了独特的热带海洋海岛自然景观。三沙市地处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的咽喉,素有“世界第三黄金水道”之誉,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海南省常住人口10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46%,提高0.97个百分点。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554万人,女性人口489万人。从年龄结构看,0-15岁人口205万人,16-59岁人口664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175万人。
民族
海南省的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其余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迁入的干部、职工和移民,分散于各地。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世居的黎、苗、回族,大多数聚居在中部、南部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陵水、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等自治县和三亚市东方市五指山市;汉族人口主要聚集在东北部、北部和沿海地区。
据2021年末户籍人口统计显示,海南少数民族人口173.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7.81%。其中汉族8027264人、占总人口的82.38%;黎族1538621人、占总人口的15.79%;苗族81914人、占总人口的0.84%;壮族42952人、占总人口的0.44%;回族18734人、占总人口的0.19%;其他族34322人、占总人口的0.35%。
方言
海南居民语言种类多,截至2022年,主要使用的方言有10种。此外,还有三亚市、陵水县等沿海渔民使用船上话,港口、铁路、矿山、国营农场职工使用粤语、客家话、潮州话、浙江话、云南方言、福建话等。
第一种是海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闽南语,是狭义的海南方言,使用最广泛、使用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海口、文昌市等市县的大部分地区和陵水、三亚等市县的沿海一带地区。不同地方的语音和声调不同,一般以文昌人的语音为标准口音。
第二种是黎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系,有本地、美孚等5个方言,黎族使用,主要分布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自治县和三亚市东方市五指山市
第三种是临高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比较接近壮语,主要分布在临高县境内和海口市郊西部的长流等地区。
第四种是儋州市话,属汉藏语系汉语粤语方言系统,主要分布在儋州、昌江黎族自治县等市县的沿海一带地区。
第五种是军话,属汉藏语系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系统,是古代从大陆充军来海南岛的士兵和仕宦留下的语言,主要分布在东方市、儋州市和三亚市的部分地区。
第六种是苗话,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在中部、南部地区各市县以及少数在其他县的苗族居民中通用。
第七种是村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主要分布在东方市、昌江县昌化江下游两岸。
第八种是回辉话,属海南岛语系,是语群中的一个独特语言,大约在宋、元朝期间从外国迁来的居民使用而流传下来,称之为“番语”,主要分布在三亚市回辉、回新2个村,白沙黎族自治县、万宁市少数居民使用。
第九种是迈话,属粤语方言系统,比较接近广州话。是汉族使用的语言,但使用人数不多,分布不广泛,只有三亚市市郊的崖州区和水南一带居民使用。
第十中是疍家话,属粤语方言。仅三亚港附近的汉族居民使用。
第十一种客家话,海南岛有将近40万的客家人,尚能讲客家话的近20万。
宗教信仰
海南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齐全。截至2021年底,海南省有信教群众9.26万人;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156处,其中佛教30处、道教3处、伊斯兰教7处、天主教9处、基督教107处;依法成立和登记宗教团体21个,其中省级7个、市县级14个;经认定备案教职人员406名。
佛教在唐朝就已经落户海南。天宝七年,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时,就因台风在振州(今三亚)大蛋港登陆,被安排在振州大云寺,促成大云寺的复兴。至道光年间,海南已有寺庵86所。解放初仅海府地区尚有寺庵17所,僧尼50余人。解放后,佛教在海南的发展较为缓慢,“文革”期间停止活动。改革开放后,佛教在海南获得较快的发展。
道教中原地区固有的宗教,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在海南历史悠久,宋代传入,信徒众多,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多数民间信仰都与道教有联系。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看,海南民间民俗活动,所信奉的神灵,大都源自于道教。新中国成立后,在历次反封建迷信运动中,海南道教受影响较大,呈衰弱之势。2006年4月,定安文笔峰玉蟾宫重建开放,是海南唯一合法的道教场所。
伊斯兰教是在唐宋时期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海南的,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世居于三亚凤凰镇的主要来源是唐宋时期从海上丝绸之路途径海南岛因各种原因驻留的波斯、阿拉伯和宋元时期从越南占城入居的穆斯林后裔。散居在海口市市的穆斯林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的外来人口。海南省除海口、三亚外,其他市县只有少量穆斯林。
基督教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传入海南,分别在海口、临高县、儋州、琼海市等地建立四大教堂。1934年,成立中华基督教海南大会,管辖海南岛及雷州半岛讲海南话地区的传教。解放后,基督教的外籍神职人员离境,堂会活动由中国籍神职人员或虔诚教徒主持。在党和政府团结、争取和教育下,海南的基督教界人士开展了“自养、自治、自传”(简称“三自”)爱国运动,摆脱外国教会的控制,1954年7月,成立海口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文革”期间基督教停止活动。改革开放后,基督教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基督教,已成为海南省信徒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宗教。海南的基督教堂主要有海口基督教堂、那大基督教堂、嘉积基督教堂等。
天主教于明崇帧三年(公元1630年)传入海南,已有380多年的历史。天主教在海南传播的历史较长,解放前,群众称为“洋教”,由外籍神父充任主教。解放后,天主教的外籍神职人员离境,堂会活动由中国籍神职人员或虔诚教徒主持。在党和政府团结、争取和教育下,海南的天主教摆脱外国教会的控制,1954年1月,成立海口市天主教三自革新委员会。“文革”期间天主教停止活动。改革开放后,天主教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海南的天主教堂主要有海口天主教堂、定安深水田教堂等。
经济
综述
海南省在“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重点发展的十二大产业包括: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低碳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服务业、互联网产业、健康产业、会展业、油气产业、医药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产业。还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主要聚焦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在主导产业中,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均快于海南省GDP增速,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增速。主导产业实现超过经济总体水平的较快增长。截至2022年,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70%。
2023年,海南全省生产总值7551.18亿元,位居中国第11位。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07.40亿元,比上年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448.45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4595.33亿元,增长10.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9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61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08元,增长8.3%,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海南是世界上唯一包含农业、农村、农民的全岛型自贸港。海南80%的土地在农村,60%的户籍人口是农民,20%的GDP来自农业。农业是海南经济的基础产业。
海南省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经济特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已成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导产业。海南发挥热带资源优势,引进国外优质热带瓜果种质资源,同时也把优质的海南热带水果销往世界各地,打响海南品牌。海南的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和农作物品种繁多,菠萝、甘蔗木薯、香蕉、荔枝、龙眼、芒果、菠萝蜜等诸多热带作物在各市县均有种植,其中槟榔、椰子及一些优、稀、特水果产量在国内占绝对主导地位。三亚芒果、三亚莲雾等特色农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2022年,海南省热带水果种植面积达260万亩,总产量达340万吨,优果率达75%以上,新增特色产业种植面积6万亩。麒麟果榴莲蜜黄晶果等高附加值热带特色水果正在进一步推广种植,“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让农民丰产丰收。截至2022年,海南常年种植热带水果310万亩、产量525万吨,收集保存热带作物和果蔬资源13504份,引进400余个热带水果新品种,成功试种50多个,产业结构正不断优化。在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中,在做优做精芒果、龙眼等大宗水果的同时,大力发展莲雾果火龙果盘木瓜等特色水果,冬季瓜菜已成为海南省农业支柱性产业。
2023年,海南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71.41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72.00亿元。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产值1253.82亿元。林业产值增长1.2%,牧业产值增长7.4%,渔业产值增长7.6%。粮食总产量146.58万吨,播种面积273.01千公顷。蔬菜(含菜用瓜)收获面积401.71万亩,产量605.43万吨。水果收获面积326.30万亩,产量563.47万吨。林业产值115.29亿元,橡胶产量31.45万吨。牧业产值340.41亿元。生猪年末存栏323.35万头,年内出栏410.22万头。猪肉产量33.86万吨。鸟纲肉量31.48万吨。渔业产值466.57亿元。水产品总产量171.18万吨。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95.91亿元,增长12.5%。
第二产业
低碳制造业是海南省十二大重点产业之一。其中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等。2016年,海南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低碳制造业发展,单个项目最高可获500万元扶持。2017年6月,海南省先进制造业招商推介座谈会举办,近80家先进制造业企业参加。海南省先进制造业共签约项目40多个,投资总额达400多亿元。2021年6月,海南低碳能源研究中心在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揭牌。
2022年,海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944.26亿元。工业增加值770.11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9%,重工业增加值下降2.0%;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22.4%,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1.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2.8%。从主要行业增加值情况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8.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3.3%,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6.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24.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0%,医药制造业增长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4.6%,汽车制造业增长35.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3%。
2022年,海南省建筑业增加值545.60亿元。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单位343个,新增67个。海南省农垦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海南万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海南第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28家建筑业企业完成的建筑业产值对海南省建筑业增长贡献较大。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61.8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49.49万平方米。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04亿元;上缴税金14.39亿元。。
第三产业
海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聚焦四个方面,分别是旅游业、消费行业、医疗健康产业和教育培训产业。此外,以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和平台经济为主的新兴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2023年,全省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和29.2%。1一1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5.1%。
在旅游业方面,“十三五”期间,海南共签约旅游项目65个,协议投资额1802.96亿元;引入德国途易、嘉年华集团、地中海俱乐部等世界旅游集团入驻海南,吸引中旅集团、携程集团、同程集团等14家中国旅游企业20强企业进驻海南;共拨付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近2.23亿元扶持旅游项目294个。2022年,海南省接待游客6003.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54.76亿元。自2024年7月30日起,海南省实施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入境海南144小时免签政策。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公民持普通护照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后,经在香港、澳门合法注册的旅行社组团(2人及以上)入境海南旅游,可免办签证停留不超过144小时(符合与中国签署互免签证协定或中国政府其他免签政策的,可从其规定)。
在消费行业方面,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自贸港建设为海南消费产业发展提供平台及政策扶持;对进口消费品按照正面清单实行全岛免税,允许岛内居民免税购买,促进本土消费增长。离岛免税购物额度由每年每人3万元放宽至10万元,并扩大免税商品种类等多项措施,吸引更多游客。2022年,海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8.35亿元。
在健康产业方面,2016至2019年,海南医疗健康产业增加值由101.61亿元增长到169.22亿元,GDP占比由2.5%上升为3.2%。2022年2月,中国首个气候康养示范基地在海南保亭揭牌运行,海南自贸港首个“数字医疗健康创新基地”正式揭牌。截至2022年,海南生态软件园以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等为平台,聚集了1500余家数字健康生态企业,涵盖了医药电子商务、药械数字供应链、数字医疗服务以及保险等产业链。
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比“十三五”初期增长近400%,2015年底,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只有169家,之后每年增长幅度约为40%,2020年底达到838家。2023年8月,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招商)大会上签署了55个合作协议,协议投资规模约126亿元。2024年,海南省预计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总投资2亿元(含)以上。
在互联网产业方面,海南省互联网产业是12个重点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十三五”时期,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发展呈现高速增长,成为12个重点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产业营收规模从“十三五”初期的241亿元,到“十三五”末期,已突破1200亿元,年均增速约38%。2021年4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在海南九大园区开通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接入通道;6月,中国移动海南-香港特别行政区国际海缆全线贯通,实现了海南、香港、珠海市三地互联互通
金融业方面,“十三五”期间,QFLP政策落地红利迸发,外资股权投资成亿规模涌入,QDLP试点获批,额度50亿美元。2020年12月末,离岸新型国际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收支额超18亿美元,约为2019年全年贸易总额的11倍。2022年,海南省金融业增加值438.71亿元。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2年,海南省拥有11个产业园区。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以不足2%土地面积贡献了海南省15%的经济总量。
海口国家高新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是海南自贸港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总规划面积85.42平方千米,以“一区七园”格局多元化发展,下辖:美安生态科技新城、药谷工业园、狮子岭工业园、海马工业园、云龙产业园、海口观澜湖旅游园区、西海岸总部经济区。7个子园区均位于政治、商贸、文娱中心以及交通枢纽半小时交通圈内。海口国家高新区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唯一涵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的重点园区。海口国家高新区2020年在中国参评的157家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87位。2022年,营业总收入完成513.5亿元。总体注册企业有11065家,其中外资企业258家。
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国务院1992年批准设立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是中国第一个外商投资成片开发、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地处海南西北部洋浦半岛,位于泛北部湾中心地带,与周边国家和地区10多个港口直线距离不超过500海里,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北部湾距离国际主航线最近的深水良港,可以直接辐射环北部湾和东南亚两大市场,是“一带一路”重要支点,也是中东和非洲油气资源进入国内的第一个石化产业基地。洋浦打造绿色石化新材料、港航物流、商贸服务(国际贸易)三个千亿级业态和健康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等若干个超百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洋浦经济开发区营收8461亿,约占海南省近一半。2022年全年,洋浦海关办理企业备案1009家,带动儋州洋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51.8亿元,占海南省外贸的47.3%;进出口规模位列海南省第一。
重要企业
嘉年华集团
嘉年华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休闲旅游公司,为全球的邮轮游客带来度假体验。集团总部设立在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并在世界各地设有地区总部。集团同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列入标准普尔500指数和富时集团250指数的公司。截至2022年,集团拥有超过15万名来自全球近150个国家的员工,旗下邮轮品牌每年吸引近1300万名游客,占全球邮轮市场约一半的份额。2019年,嘉年华集团的全年总收入为208亿美元,身财富500强企业前160位,并在福布斯全球2000家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和美国顶级上市公司中分列第312位和第94位。“十三五”期间,海南省引入了嘉年华集团等世界旅游集团入驻海南。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位于海南西部的洋浦半岛,毗邻北部湾,处在新加坡-上海-大阪国际航运主航线上,是经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航运的第一节点,拥有天然深水良港和避风港,是中国石化步入21世纪按照国际水平建设的首个原油综合加工能力800万吨/年的炼厂,工厂占地面积3750亩,一期投资116亿元。工厂于2004年4月26日开工建设,2006年9月28日全面建成投产。作为海南省石油化工产业的龙头企业,也是中国石化驻琼产业链条的核心,海南炼化已发展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进口原油加工基地、成品油出口基地和芳香烃生产基地。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安全生产月’优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海南省“工业经济发展十大功勋企业”“企业社会责任十大楷模”等称号。
海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拥有高新汽车、汽车消费贷款、康养医保社区、人寿保险、城市商业等产业板块。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同年,海马汽车的前身海南汽车冲压件厂成立,经过四次创业之后,公司总部设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36号,海南海马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金盘工业区。自2001年,海马连续17年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海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A股上市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海马汽车已实现埃及智利菲律宾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整车出口,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KD工厂,展示“中国制造”新形象。2015年,海马汽车被《财富》(中国)评为“2015年度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位列榜单第36位。2017年,位列中国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第425位和“2017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第245位;中国制造企业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287位。2017年,位列《财富》(中国)发布的中国500强排行榜第413位。
社会事业
教育
海南省建成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截至2022年,海南共有22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院校9所,高职(专科)院校13所,成人高等学校1所。截至2021年底,海南省各级各类在校生2290680人,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总数达146363人(其中高校专任教师13149人、中职学校专任教师3603人、中小学教师101241人、学前教育教师27920人、特殊教育教师450人)。2022年,幼儿园教师数量扩充到2012年的2.4倍,小学、初中、高中教师本科学历以上的比例分别从2012年的13.5%、69%、95.1%,提高到了2022年的52.4%、89.3%、98.8%。从2012年到2022年,海南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62.8%提高到92.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87.7%提高到95.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85.18%提高到93.7%,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5%。
2021~2022年,海南省投入8.06亿元,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投入0.7亿元,改善特殊教育保障条件;投入7.5亿元,加快推进“薄改与能力提升”项目;分别投入5亿多元和1.4亿多元,改善中职学校和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此外,还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同步/专递课堂全覆盖项目,截至2022年,已建成1040间同步/专递课堂教室,截至2023年10月,同步/专递课堂累计开课课时数达4万余节,近20万学生受益。实施“数字支教”项目,组织100所乡村学校开设小学科学线上直播课。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的范例,新华社先后发布3篇国际稿件宣传推介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进展和前景,被法新社、塔斯社、日本共同社等400余家海外主流媒体转载,总浏览量超1.2亿次。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11月末,海南省共有卫生机构643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4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2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5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6个,农村乡(镇)卫生院27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25个。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位60944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57052张。卫生机构人员总数为89000人,其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3773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5054人,注册护士35803人。2022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为41589人,报告死亡79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每十万人896.58人,死亡率为每十万人0.78人。
媒体
截至2021年,海南省有公开出版报纸16种,其中省级党报1种、地市级党报2种、都市类3种、行业专业类3种、高校类3种、广播电视类1种、教学辅导类2种、文摘类1种,报纸平均期印60.5万份;新闻从业人员6800人,高级职称217人(正高31人、副高186人)、中级职称588人,新闻采编人员3102人,持有新闻记者证1572人;有图书出版单位6家,出版图书3872种,总印数6219.04万册,总印张4.81亿印张;有电子音像出版单位2家,出版物发行量3.01万张(盒);有印刷企业272家。
截至2021年,海南省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0家,其中省级播出机构1家、地(市)级播出机构4家、市县级播出机构15家;有广播频率27个,电视频道12个,移动电视频道1个;有卫星地球站1座,省级广播电视发射台(站)6座、市县级广播电视发射台20座;有网络广播电视台1个,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680家,互联网视听服务机构25家。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30%、99.32%。海南台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为主的68个新媒体账号,粉丝量达1736万。有线电视用户终端133.9万个,网络宽带用户终端接入46.3万个,数字高清电视用户终端93.4万个,其中高清互动用户终端45.9万个,19套高清付费频道iptv集成播控平台共播出133个直播频道,其中高清频道48个,4K频道1个,IPTV用户186万户、直播卫星用户150.86万户。
科技
2022年,海南省五指山市获批建设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崖州湾实验室挂牌运行,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运作,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挂牌成立。新增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新增5家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设立5家省重点实验室。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3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1500家;认定领军企业、瞪羚企业、种子企业合计107家;入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61家;“琼科贷”支持高新技术企业74家融资近4亿元。发放外国人工作许可证1545个,新设立院士工作站7家,院士工作站达75家,选派科技副乡镇长39名。省本级科技投入突破10亿元,组织实施“陆海空”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5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79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33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6.4亿元。重大新药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产业化的15个新药品种产值达23亿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海南省有公共图书馆24个、文化馆23个、文化站219个,博物馆34个,纳入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直报统计系统的博物馆、纪念馆共37家,其中国有博物馆18家、行业和非国有博物馆19家、纪念馆5家。海南省博物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海南农垦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市县级设置博物馆机构15个。2021年,海南省共组织文艺活动1372次,观众200.7万人次;举办训练班3413次,培训132575人次;举办展览153次,565714人次参观;组织公益性讲座119次,19434人次参加。
海南省博物馆是海南省综合型现代化博物馆,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76号。2012年申报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其前身是海南博物馆,1990年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海南省博物馆”,1996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挂牌,两者合署办公。2008年11月15日海南省博物馆一期建成开馆,2013年省博二期作为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文化项目之一开建,2018年2月8日二期全面开馆。馆区总面积达445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2000平方米,文物库房约2000平方米,馆藏文物26200件/套。
体育
截至2022年底,海南省共有体育场地36882个,体育场地面积为4088.3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3.98平方米。基础大项体育场地数量合计3277个;球类体育场地总计22836个;冰雪运动场地6个,其中滑冰场地5个,滑雪场地1个;全民健身路径9062个,健身房754个,海南省健身步道164个,长度368千米。
2021年,在群众体育方面,海南省举办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65项,重点打造海南亲水运动季、嗨跑海南、国际定向旅游周等品牌赛事。支持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项目7个,资金总额3870万元。完成各市县器材配建验收工作(3个健身园、42个健身苑、100个健身点),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约1500人。
2021年,在竞技体育方面,海南省组团参加第三十二届奥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在东京奥运会上,三名海南选手分别参加了帆板、跆拳道、高尔夫三个项目比赛。帆板选手毕焜在男子帆板RS:X级比赛中,为中国队拿下铜牌,同时也打破了中国男子帆板项目奥运奖牌的“零”纪录,跆拳道选手高盼获得跆拳道表演项目混合团体比赛金牌,高尔夫运动员袁也淳获第38名的成绩。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海南有84名运动员参加了11个竞技体育项目决赛,获得4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在2021年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大学生全国女足联赛中国足球协会女子乙级联赛上,海南琼中女足获中国足球协会女子乙级联赛亚军,完成一年冲甲目标。此外,海南还举办了2021年全国射箭冠军赛、全国风筝板冠军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冲浪项目预赛全国冲浪锦标赛等重大竞技体育赛事活动。
环保
海南有4个市县获评国家园林城市,5个市县获评省级园林城市。2022年,海南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7%,其中城市(镇)PM2.5年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水质优良比例为94.9%。新建成污水处理设施4个,共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41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57.35万立方米,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9.53%。生活垃圾理论产生量508.6万吨,实际处理量490.1万吨,城乡无害化处理率为96.4%。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优,优良水质(一类、二类)面积比例为99.60%,劣四类水质面积比例为0.17%。近岸海域沉积物综合质量等级为良好。截至2022年底,海南绿色建筑面积已达1792.45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80%。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底,海南省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658.24万人、938.82万人、184.89万人。社保(医保)基金总收入、总支出、累计结余分别为627.95亿元、483.75亿元和746.44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9.21万人,基金总收入、总支出、累计结余分别为39.14亿元、21.9亿元和130.72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92.98万人,基金总收入、总支出、累计结余分别为73.58亿元、55.45亿元和62.52亿元。2022年,海南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20.43万人,比上年增长7%。共有3.2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4.3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3万人享受五保户
人民生活
2023年6月1日起,海南省婚姻登记实行“跨省通办”,不用返回原籍,可以就地办理。
交通
综述
海南近傍港澳,衣带东南亚,处于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是东亚各边缘海附近国家和地区从北而南抵东南亚和大洋洲的南北干道,在沟通欧洲、亚洲、非洲与大洋洲及与各大洲在经济、文化交流上,均具有“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作用,交通对接国际、联动“一带一路”。2021年,“零关税”进口交通工具实现海陆空全覆盖。截至2022年,海南省综合立体交通基本成网,已实现“县县通高速”。还拥有海南环岛高铁这一全球首条环岛高铁。在航空方面是中国航权对外开放的最高水平,是中国第三个拥有“双两千万级”机场的省份,从海南至各个省会城市的航线实现全覆盖。在航运方面,形成了北有海口港、南有三亚港、东有清澜港、西有八所港洋浦港的“四方五港”格局。
公路
截至2021年底,海南省公路通车总里程41045千米,路网密度121.1千米/百平方千米,比2012年提高79%。高速公路由660千米增长到1265千米,比2012年增长91%。2012~2022年,高速公路网由“环线”向“田”字形再向“丰”字形转变。截至2022年底,高速公路里程1398.9千米,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3579.4千米,农村公路里程36708.5千米。
2008年8月6日,海南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12年1月8日,三亚绕城高速公路建成开通,与海口市绕城高速一道将东、西线高速公路连接成海南环岛高速公路圈,实现了海南环岛高速公路的真正闭合。2018年9月,海南中线海三高速通车,将海口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三亚等市县串联,带动海南岛中部地区农产品运输和旅游发展。2019年,海南省20278个具备硬化条件的自然村全部通上硬化路,在中国率先实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100%通硬化路。2019年9月21日,文琼高速通车,海南沿海各市县至此实现了高速公路闭环。2019年12月23日,万洋高速通车,海南省“田”字型高速公路网主骨架正式搭建完毕。
2021年,山海高速通车,海南实现全省“县县通高速”,形成东西两翼齐飞,贯通中部山区的“田”字形高速公路网架。2021年7月,体现海南地域地理特征和自然文化特色的风景旅游道的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全线正式开工,项目规划公路主线全长988.2千米,串联12个沿海市县,途经悬崖、湿地、椰林、河口等特色景观,沿线规划40个驿站。2022年12月,G15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海口段在内的5个交通项目宣布建成通车,海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397千米,海南“丰”字型高速公路网第一横建成,并将海南高速公路网接入中国高速公路网中。2022年,海南省道路运输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完成3447.1万人、28.2亿人千米、6844.1万吨、39.5亿吨千米。
铁路
截至2021年,海南省铁路主要有海南环岛铁路、既有西环普速铁路和粤海铁轮渡,营运里程1039千米,其中环岛高铁653千米,普速铁路386千米。环岛高铁市域列车运营线路全长51.4千米,运行区间为环岛高铁澄迈县老城镇站海口市美兰站,全段开设7个站点。2021年,海南省铁路发送旅客2780万人次,发送货物1548.8万吨。
2003年,粤海铁路结束了海南岛与内陆不通火车的历史,粤海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通过“两线一渡”的运输模式,利用轮渡将海南岛和内地铁路网连通,纳入国铁集团网络。2010年12月,建成海南东环线铁路。2015年12月,海南西线高铁投入运营,与东环高铁衔接一起,成为全球第一条海南环岛铁路,整条环线全长653千米,沿途一共设置了海口市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三亚等25座车站,在这条环线上运行的列车最高时速250千米每小时,让岛民三个小时就能环岛一圈。2018年底,海南环岛高铁在中国率先试行电子客票。2019年,海口市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国第一条利用高铁开行的城际列车——海口市郊列车开行;粤海铁路轮渡南、北港先后实现微信购票预约过海。2020年,南港客运楼完成改造,新建了2.2万平方米待渡场;海南22个车站实施验检合一。2021年,复兴号动车组登陆海南岛。2021年底,海口市郊铁路延长到老城镇,便利通勤旅客。2018~2021年,海南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1亿人次,汽车314.5万辆次,累计发送货物4729.1万吨。
航空
海南以“空地组网”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建成中国首个覆盖省域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构建地面机场交通“县县通、网络化”,规划布局建设20个通用航空机场
截至2021年,在民用航空领域,海南是中国唯一同时开放第三、四、五、七航权的省份,是中国航权对外开放的最高水平;海口美兰、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先后突破2000万人次,海南成为继上海市广东省之后中国第三个拥有“双两千万级”机场的省份;共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7条,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21条;中国货运定期航线实现“零突破”,海南至各个省会城市的航线实现全覆盖。截至2022年,海南已建成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琼海博鳌机场三沙永兴机场、东方大田机场、儋州西庆通用航空机场等多个机场。2022年,海南省民航旅客吞吐量完成2115.3万人次,其中境外航线旅客吞吐量完成0.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完成19.0万吨,其中,境外航线货邮吞吐量完成5614.6吨。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于1999年5月25日正式通航,2002年11月在香港成功上市(HK.00357),是中国重要的国内干线机场之一。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项目于2016年9月6日开工建设,2021年12月2日正式投运,跨入“双航站楼,双跑道”的发展时代。2023年上半年,美兰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204.80万人次;航班运输起降架次达到8.48万架次;货邮行吞吐量达到16.22万吨。吞吐量排名位居全国第16位。共开通航线203条,通航城市共130个。到2025年底,美兰机场预计实现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境外航线旅客吞吐量240万人次、中转旅客量2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6万吨、境外客运航线50条、境外货运航线8条目标。
航运
海南交通水运最先出现。港口和航运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对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度融入全球物流供应链和产业合作的基础性资源。海南自由贸易港航运政策制度吸引了近500家航运相关市场主体落户洋浦,国际船舶总吨位跃居中国第二位。
海南省建成北有海口港、南有三亚港、东有清澜港、西有八所港洋浦港的“四方五港”格局,所有港均为国家一类口岸。2019年,实现东南亚主要港口全覆盖。截至2021年年底,海南省拥有港口生产性泊位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4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9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中海口港有34个,洋浦港有32个,八所港有9个,三亚港有3个,乐东黎族自治县有1个。2021年,“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国际航行船舶总数增至30艘,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30万标箱大关,连续两年(2020~2021年),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排名中国沿海港口第一。此外,新海港客运综合枢纽项目建成后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港口客滚综合枢纽。2022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8806.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91.8万标准箱。旅客吞吐量完成1190.6万人次,滚装汽车完成374.7万辆。规模以上港口(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8110.0万吨。
2021年,海南省管理内河航道434.24千米(其中维护里程343.04千米),沿海航道93.07千米(其中维护里程25.197千米)。共完成航道疏浚工程量36万立方米,各直属航道所完成航道测量14条、21.3平方千米,组织航道巡查781次、12270千米。管养航标增至176座,比2020年增加22座,其中163座发光航标全部应用航标遥测遥控技术。各直属航道所完成航标巡检1290次、瞭望5692次、浮鼓灯架轮换保养83套、紧急抢修49次,航标发光正常率达100%。2022年,水路运输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完成1400.4万人、3.0亿人千米、22252.2万吨、9911.2亿吨千米。
公共交通
2020年10月,三亚有轨电车示范线正式载客运营,该示范线是中国首条以PPP模式推进建设的有轨电车线路,也是海南省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全长8.37千米,全线共设15个站。
2021年,海南省新增及更换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100%实现清洁能源化,处于中国领先位置,道路运输领域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汽车4.2万辆,占客运车辆的81%。
截至2021年,海南省共有旅游客运车辆3000余辆,座位11万座,可满足旅游客运市场的需求。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均实现100%通客车。以旅游客运车、旅游专线车、旅游公交车、班线车、租赁车、慢行交通工具以及高铁等不同出行方式组成的岛内旅游运输服务体系,支撑了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发展。
2022年,海南省海口市新海港临港片区规划2条地铁线路和4个地铁站。规划站点位于海口火车站附近、南港配套交通枢纽附近、海口免税城附近和城区公交首末站附近,其中海口火车站为两条地铁线路的交汇点。
人文
综述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黎族聚居区,此外世居少数民族还有苗族回族,保留着许多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拥有带有民族特色的崖州民歌、儋州调声、苗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等44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历史悠久,截至2022年,海南省有海瑞墓、美榔双塔、东坡书院、蔡家宅、北礁沉船遗址等3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76个村列入传统村落名录。海南风味菜肴属粤菜支系,居民饮食比较清淡,有海南文昌鸡、海南斋饭等菜肴。
饮食
海南省禽畜海鲜、山珍野味、水果蔬菜等十分丰富,居民饮食以天然、新鲜、清淡见长,煲汤煮菜,讲究时令。海南风味菜肴属粤菜支系。海南菜的主要特征是:一是取料丰实,以海南特产为主,比如各种海鲜、野味、家禽家畜和可食热带植物。二是讲究鲜活,植物类选料要鲜、动物类要活,一般都是现买现杀现做。三是重原汁原味,以清香为主,兼蓄其他。主要味型有:原鲜味型,多见于名特海产品的制作;豆腐竹笋汤型,常见于小炒菜、汤类;糖醋味型,用于冷菜及油菜炸肉类复炒芡汁;五香牛肉干姜葱味型,用于肉类腌制和卤汁蒜香味型,用于油爆蒜香、蒜蓉蒸和蒜香凉拌菜;椰香味型,用于椰子肉和椰蓉椰汁配制的菜肴;还有胡椒、酱香味型等。海南有四大名粉,海南粉、抱罗粉、后安粉陵水酸粉
海南文昌是海南鸡饭的发源地。海南鸡饭主要食材是鸡肉和大米,主要烹工艺是烫煮,将鸡用白切的做法烹制,配以鸡油和浸鸡水烹煮的米饭。主食材海南文昌鸡具有色泽淡黄光亮,皮脆肉嫩味鲜,入口喷香,爽滑异常的特点。海南鸡饭的做法讲究对原材料的选择,正宗的海南鸡饭其核心就在于做饭用的鸡是不是优质的文昌鸡。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南人“下南洋”的浪潮使得海南鸡饭成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一道大众美食。
海南椰子鸡的配料有文昌鸡、椰子水、小瓶酱油、椰子肉、马蹄等配料,以及小青桔、辣椒等调料。先将椰子水倒入锅,再把椰子肉、马蹄等配料放至锅中煮,待水沸腾后,再将海南文昌鸡倒入其中。用椰子水煮鸡,椰香芬芳,汤香醇清甜,肉嫩滑鲜美,可以再佐以海南特色小金桔油碟。与其他炖、焗、蒸等做法相比,椰子鸡汤更倾向于保留椰子和文昌鸡的原味。
走在琼海市街头,随处可见打着“嘉积鸭”招牌的餐馆。嘉积鸭,又称番鸭,大约150年前由博鳌当地华侨从南洋带回喂养繁殖。因嘉积鸭脯大、骨软、肉嫩、脂肪少,口感独特,得到了不少食客的喜爱,白切嘉积鸭也成为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嘉积鸭、和乐蟹、东山羊)之一。嘉积填肥鸭从小到大需进行笼养,给小鸭仔喂食淡水小鱼虾或蚯蚓,养到70天左右时就开始填肥,饲养员会把米饭、米糠、豆饼等合成团,每天三次定期往鸭嘴里塞。经过20多天的填肥,这时鸭的嘴脚变白,脂肪渗入肌肉,肉肥香嫩。以这种方式喂养的嘉积鸭,被称为“正宗的嘉积鸭”。
习俗
特色节庆
上巳节黎族人民追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节日。每年这个时候,黎族人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篮洪洞醪糟,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打击乐器来欢庆佳节。青年男女更是借节狂欢,以歌会友,以舞传情,直到天将破晓,才会依依惜别,相约来年三月三再会。黎族三月三随着时代的变迁,庆祝内容也日益多样,但对歌、民间体育竞技、民族歌舞、婚俗表演仍是最基本的内容。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区府城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府城元宵节换花节。
军坡节是海南人们纪念民族英雄冼夫人而举办的民间奉祀活动,也是在海南省世代相传的乡情民俗。每逢军坡节,人们都会聚集在冼夫人庙前进行祭祀,并举行各式各样的庙会纪念活动,是海南规模最大、最具有特色的民间节日之一。军坡节于2005年入选第一批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军坡节,会有海南虎舞、海南琼剧和海南公仔戏的表演活动。
海南省海口市、文昌县、五指山市三亚市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上巳节”期间)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
传统仪式
天后祀奉是一项以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为表现形式的崇奉、颂扬妈祖的民俗信仰活动。天后祀奉仪式分为家庭祭祀和宫庙祭祀两种。妈祖尊为海上女神,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只,人们以母亲的形象创造了一个敬而亲之、亦神亦人的神只,将母亲的大爱集于妈祖身上。海口天后祀奉从元代开始形成,已有700多年历史。
在海南,兄弟公主要流传于渔民群体及部分商众中,在文昌市琼海市渔民中最为集中,属于民间信仰,靠民间习俗与口头相传。传说远在明朝的时候,海南岛有一百零八位渔民兄弟(“兄弟”是渔民间亲切的称呼)到西沙群岛捕鱼生产,遇到海上的贼船被杀害了。后来又有渔民去西沙群岛,中途忽遭狂风巨浪,十分危急,渔民就祈求那被害的一百零八位渔民兄弟显灵保佑,遇救后,渔民就在永兴岛立庙祭祀。每到出海时节,村里人都会来庙里祈求出海平安,准备鱼、肉、香、饭团等祭祀用品。每当渔船开到南沙,渔民们放鞭炮、烧纸钱,祭拜兄弟公,祈求平安。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族服饰
流传于海南省的黎族服饰以黎族传统的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为基础,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等织造缝合而成,其演变历史达数千年之久。黎族传统服饰以织锦为材料,图样繁多,色彩斑斓,制作精美秀丽。它有160种以上的图样,类型纹样主要包括人形、动物、花卉、植物、用具、几何图形六种。海南解放前,黎族有些地方还利用构树见血封喉的树皮作为服装原料,这种服装原料属于无纺织布,是从山上砍下树皮,经过拍打去掉外层皮渣,剩下纤维层,然后用生石灰浸泡,后晒干而成。这种利用树皮纤维做原料缝制而成的衣服、被子、帽子等服饰称为“树皮布”服饰。
苗族居住的地区为热带山地气候,长夏无冬,常年温暖,所以苗族的服装没有明显的季节之分,色彩较单一,无论男女,都喜用蓝色的棉面料,多是从市面上购买来白布,自己印染加工而成。染布、蜡染与刺绣是苗族制作服饰的主要工艺。苗族蜡染一般用于制作衣、裙、头帕等,花、鸟、虫、鱼、河流、山川、田园等是苗族蜡染中最常见的花纹图案。苗族的刺绣技术主要是用各种颜色的纱线在自己的头巾、腰带和衣襟上绣上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刺绣的花纹图案以鸡、树、蝶、马等为主,以几何图案“”字、“十”字等为辅,以蓝底白花的鲜明对比为其主要特色,此外,还喜用枣红、金黄、绿、紫等色,色彩协调淡雅。
民间手工艺
黎族骨器制作技艺指的是以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原材料加工成用品的传统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南白沙等地。骨器制作一般由黎族男子完成。黎族人对兽骨的利用可谓多种多样。材料包括鹿骨、鹿角、野猪骨等狩猎所得,以及祭祀行礼后宰杀所得的牛骨等。制作骨器分为洗料、截料、定型、打磨、钻孔、雕刻装饰等步骤。从海南新时期时代遗址中得到的骨器包括铲、刀、凿、斧、矛、鱼镖、鱼钩、纺轮、针、锥、梭、梳子等。2021年,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海南省儋州市市洋埔盐田使用的传统晒盐工艺属板晒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工艺是先让涨潮时的海水淹没蓄海水池,用以浸泡晒盐泥地(盐田)里的泥沙。退潮后将海水淹浸过的泥沙翻耙曝晒两三天,泥沙干后再铺垫干茅根,将之夯填入堆筑起来的过滤池(盐泥池)。随后把蓄海水池中的水倒入过滤池以湮浸池中泥沙,海水慢慢渗漏到盐泥池底后,透过石缝流入旁边低于地面的盐卤水池。次日上午待池中盐卤水汁积蓄到一定数量并沉淀澄清后,浇灌到石槽里,经过大半天曝晒,下午即可结晶成盐。
艺术
戏剧
临高人偶戏是中国惟海南独有、世界少见的稀有剧种。主要流行于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县及周边的海口市、澄迈县、儋州市等市县中操临高话的乡镇。临高人偶戏源于南宋末期。临高先民求神拜佛逐鬼驱邪时,皆用人型杖头木偶。后经过艺人改造,搬上舞台,至迟在清康熙已形成。临高人偶戏主要特点是,舞台不设布幛,演员手擎木偶化装登台,人与偶在台上同扮一个角色,以人的表演弥补木偶感情之不足。以来自本地民歌调“阿罗哈”和来自道士调的“朗叹”作为主要唱腔,后又吸收琼剧、壮剧和本地民歌的腔调,使唱腔增加到20多个。
琼剧是海南省唯一的地方大戏,清代称为“土戏”或“海南戏”,琼山区海口市一带称为“斋”,海外侨胞则称之为“琼州戏”“琼音”。清代咸丰年间,梆簧声腔传入海南,琼剧在吸纳外来戏曲艺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更新,演化成以板腔体为主、兼有少量曲牌、用海南话演唱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与此同时,琼剧艺人编写的剧目也大量涌现。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前后,军戏、青楼戏衰落,并入琼剧班,形成文武大班的体制,琼剧中分出文戏佬和武戏佬倌两大系统。民国时琼剧编演文明戏,变革唱腔,向写实靠拢。新中国成立后,琼剧迎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挖掘整理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唱腔、曲牌和表演程式,编演了一批新剧目,又创新了一批有特色的板腔,行当体制也精简为生、旦、净、丑、末五大行。粗狂质朴是琼剧唱腔的特点,腔由字生、音域宽广。
音乐
崖州民歌是海南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崖州民歌有明显的佛教“斋歌”和唐诗格式影响的痕迹。崖州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歌词多为七言,从人文历史、风光景色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无不涉及。崖州民歌曲调优有号子、叫卖调、拉大调、柔情调、嗟叹调、哼小调等,主要采用赋比兴等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曲目有《十送情郎》《梁生歌》《张生歌》《孟丽君》《驻春园》等。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民歌。调声主要在农闲或逢年过节,男女青年聚会于山野赛歌时传唱,特别是每年的“中秋歌会”尤其热闹,参加者往往成千上万。唱调声时,男女青年相对排成两列或围成圆圈,互相勾住手指,两手及身体随着歌声节奏摆动,载歌载舞。调声有若干常用曲调,以此为基础加以发展变化,可以创造出更多新曲,从而常唱常新。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有《天崩地塌情不负》《祖国江山花百样》《一时不见三时闷》《单槌打鼓声不响》等。
文学
自汉代汉族人不断迁入海南之后,海南以文字为载体的具有本土地方特色和风格的文人文学出现,唐朝贬官文学首开先声,宋元代贬官文学尤盛。海南地处边陲,古时地方荒僻,历代封建统治者把它作为远贬“罪臣”的流放地。唐代是中国诗歌极盛时期,被贬到海南的朝官名仕,多用诗咏海南风物抒发自己心中的情结。比如李适时任宰相的杨炎,被贬崖州区司户道中作《流崖州至鬼门关作》诗;唐文宗李炎时任宰相的李德裕被贬崖州,不足一年时间病逝,最有代表性的诗作是《登崖州城作》。宋代的贬官以乐观开朗的心境居多。比如苏轼被贬居儋州市期间,作有诗词174首、散文156篇。元代贬官文学存世的不多。
海南名贤文学于南宋始兴,在明清代达到鼎盛。收入《四库全书》的古代海南名贤作品20部。海南名贤文学的第一人是白玉蟾。他不但是道教南宗五世祖,全真南宗的创立者,还是南宗的诗书画大家。所著的《道德宝章》被收入《四库全书》。所作诗词有1200首,多被历代文人崇为“文简高绝”。明代海南名贤辈出,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在国内也有影响,被誉为“海外衣冠盛事”。名贤的文学著作涉及散文、诗词、戏剧、文论等诸多领域。比如,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相当宰相)的丘濬是“文学大名天下重望”的大家,著作等身,涉及史、志、论、诗、剧各个领域,《大学衍义补》等被收入《四库全书》,所写的诗词有上千首之多。清代名贤文学仍盛,比如海南唯一一位探花张岳崧著有《筠心堂文集》10卷、《筠心堂诗集》4卷。
海南的民歌民俗音乐十分丰富。有曲调可唱的称为歌,靠吟诵传播的称为谣。海南民歌源远流长。黎族先民古越族就善于“野音”(唱民歌),唐朝大诗人李商隐就誉称海南为“歌舞地”。明代在黎族地区更加盛行。民歌民谣是用方言演唱的,海南的方言繁多,以方言分类主要有以下6类:海南话民歌民谣、儋州话民歌民谣、临高话民歌民谣、黎族民歌民谣、海南苗族民歌民谣、回族民歌民谣。海南民歌民谣主要内容有表现劳动生产、反映爱情生活、唱述历史故事等。
地区象征
三角梅花期长生命力强,一年四季花开不败,诗人舒婷曾写到:“只要阳光常年有,春夏秋冬,都是你的花期。”三角梅古称叶子花,又名宝巾花,根据花色、叶形叶色的不同,分为多个品种。三角梅为海南本地物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社会知名度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2013年被定为海南省省花。
2013年,椰子树、黄花梨被确定为海南的省树,椰子树、黄花梨均为本地物种。
椰子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是典型的热带木本油料树种,学名可可椰子,花果期主要在秋季,果卵球状或近球形,顶端微具三棱,长约15~25厘米,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坚硬。椰树由于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全株皆可利用,素有“宝树”之称,在海南种植已有2000多年历史。
香枝木(黎)中文学名降香黄檀,又称海南黄檀木、海南黄花梨木。原产地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始终位列五大名木之一,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硬木之一。黄降香的心材称为花梨格或降香木,是一种药材。中药降香,别名鸡骨香,降香的极品称为紫藤香。野生的黄花梨树至少需要十五年才能出芯,百年方能成材。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海南有不可移动文物427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8处。2022年,海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37个。
海瑞墓园位于海口市丘海大道39号,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是万历皇帝亲自点派海瑞的学生兼同乡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的。据说,当海瑞灵抠运至此处时抬棺绳突断,人们以为海瑞自选风水之地,遂将其葬于此。从规制上看,海瑞墓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高级官员墓葬。墓园坐北朝南,正门外立有圆形石柱华表一对,门口立有一块肃穆的石牌坊,坊额上题刻着“粤东正气”四个大字。牌坊的后面是笔直的墓道,墓道两侧有岩羊、石马、石狮子、石龟和石像生。海瑞墓冢位于墓道的尽头,外形如钟,由花岗石砌出。
位于澄迈县金江镇美榔村的美榔双塔系元代古塔,俗称“美榔姐妹塔”。元代人陈道叙有二女,长女出嫁,次女出家为尼。他为了纪念二女而建此双塔。姐妹双塔,均是火山石材质,仿木结构造型精美,一座石桥跨越水面,直通塔底。姐塔呈六角形,原为7层,现存6层,高17米。妹塔呈四方形,7层,高13米。塔旁有山泉和古井,炎夏泉水清凉,寒冬水温宜人,周围林木苍翠,景致优雅,是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美榔双塔在学术界被认为已销声匿迹的唐密传承伏藏其间。在美榔双塔范围里还发现了保留完整的南宋时期太极阴阳鱼八卦石刻原件。美榔村设有美榔姐妹塔的专题博物馆。
蔡家宅坐落于海南省琼海市博鰲镇留客村,这座宅院由印度尼西亚华侨富商蔡家森携兄弟蔡家炳、蔡家锦、蔡家鸿建造,从1924年开始筹备,用时10年落成。蔡家宅背靠蔡家岭,面朝万泉河,是一座宽敞的二层三庭四合西式建筑,有两进厅堂、两个天井,共开大小门户80个、大小窗户104扇、大小房舍50间。在蔡家宅的影壁墙上有“侨乡第一宅”几个大字。相较于用砖的宽面砌墙的民居,蔡家宅以砖的窄面砌墙,墙体和屋顶的瓦砾严丝合缝,建筑材料也多由东南亚运输而来,格外牢固。1973年,百年罕见的超强台风袭琼,该宅基本上未受损。
传统村落
冯塘村是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罗经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这里有海南最大的橄榄树林,2500亩热带火山雨林,300年的古榕树。2015年,永兴镇和罗经村委会的干部引进公司发展乡村旅游,开放了海口第一家橄榄乡村主题公园——冯塘绿园。冯塘绿园园区以冯塘村为根基、以橄榄园为核心,在2500多亩的范围里,开辟出龙栖谷、橄榄园、景观大道、古村、荷花塘等五大主题景观。此外,冯塘村古石屋有400多年历史。但由于设施过于简陋,村里人都搬进楼房。2018年,永兴镇政府对石屋全部进行摸底登记,企业对古石屋进行修缮,成立古村古屋艺术家联盟,邀请艺术家来此采风创作。2019年10月,冯塘村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投资额约3500万元,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冯塘古村、湿地和冯塘绿园为核心,主要包含开展生态修复、加强古村保护、发展特色产业三项内容。
大美村村名取“族盛则称大,里仁斯为美”之蕴意,用两诗句的末字“大、美”为“大美村”。位于澄迈县金江镇的东北面,距县城金江15千米,村庄占地1500亩。截至2019年,全村保存有火山岩石垒砌的“一间三格十柱式”古石屋210多间,占居民建筑的75%。石屋沿12条石道左右分布,形成方块状,较为整齐美观。为海南省唯一的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明代民居建筑群。大美村在历史上曾出过官职至大理寺右侍副、参修两朝国史的内史王赞襄,还有乡荐武魁王世享,钦赐举人王彝教等三位重要人物。王氏宗祠是村中古建筑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村内还有明代举人王赞襄故居、内史坊、将军庙、文昌阁等古建筑。2017年,大美村入选中国国家美丽宜居村庄示范。
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古舞(黎语“闯坎”的意译,意为“告祖先”)是一种古老的黎族民间祭祀舞蹈。该舞又叫“愧董笼”,意为“拜古面”,即祭拜故去的老人。老古舞在丧事和祭拜活动时进行。一般是白天“袚亡魂”(意为“招魂”),晚上跳老古舞。此外,凡村寨中有人患病、做噩梦或有不吉利的事发生时,也可举行“告祖先”活动,请祖先神灵消灾除祸;如平安无事,全村每3年也要举行一次“告祖先”跳老古舞活动,以悼念、祭祀祖先的形式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老古舞分为4个步骤:起师(迎亡魂),开阙(转臼,又分走四、走六),挽嚷(舞队带着死者的牌位沿着12个舂臼绕转),走洪围。它以舞蹈形式表现了黎族原始社会阶段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刀耕火种、狩猎、捕鱼,以及祖先崇拜等内容。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语称“转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俗。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跳舞时将两条垫木相对隔开2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小木棍。木棍两端分别由数人执握,两两相对,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舞者跳入木棍中,来往跳跃、蹲伏,模仿人类劳动状况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打柴舞由平步、磨刀步、槎绳小步、小青蛙步、大青蛙步、狗追鹿步、筛米步、猴子偷谷步、乌鸦步等九个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舞蹈节奏强烈有力,动作古朴粗犷。
物产
截至2021年,海南省共有116个地理标志产品,包括1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4件地理标志商标。主要分布在海口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儋州市东方市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澄迈县万宁市等8个地区。产业分布为水果类42个、畜禽水产类27个、蔬菜类17个、粮油类9个、药材类7个、杂类14个。
海南自汉代开始种植椰子,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截至2022年,全球椰子产量86%集中在东南亚,中国99%的椰子种植在海南。对海南人而言,椰子最常见的用途是食用。饮品有椰子粉、椰奶咖啡粉、生椰拿铁粉、椰子汁等;甜品有椰子糕、椰香葡萄软糖椰子硬糖、椰奶枣、开心椰球等,甚至还有罐装的椰奶清补凉;小吃则有椰香脆片椰香薄饼、椰子蛋卷椰丝饼、椰子棒棒糖、椰子雪花酥等。
2006年,海南省的兴隆咖啡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海南省万宁市所辖行政区内,以兴隆华侨农场为中心及其周边的南桥镇等村镇。兴隆咖啡传统工艺流程:采用人工或咖啡烘焙机进行烘焙,不同等级的生咖啡应分开烘焙。烘焙过程中不断翻动,温度不高于230℃,烘焙至咖啡豆呈棕色或深棕色时快速倒出。将烘焙后的咖啡豆及时转入翻炒设备中,加入辅料,不断翻炒至加入的辅料完全熔化。翻炒温度控制在150℃~220℃,翻炒至焦糖色素均匀包裹咖啡豆表面,待焦糖凝固时快速倒入冷却设备中。及时将翻炒好后的咖啡豆在冷却设备中快速冷却至室温,并将成团结块的咖啡豆拍散。待咖啡豆全部颗粒松散,不结团时停止冷却。将冷却的咖啡豆进行研磨,根据冲泡饮用方式及产品需要调整研磨粒度,研磨粒度均匀。2021年,兴隆咖啡获得“中欧100+100”国际互保,可在出口欧盟市场、其他海外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兴隆咖啡地理标志产品上联合使用中国专用标志和欧盟官方标志,获中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高水平保护。
甲子绿头鸭是海南省海口市甲子镇的特色农产品之一,雄鸟头颈为绿色,具有金属光泽;嘴、脚均为黄色;颈部有一圈白色领环,具有特殊的野香味,多生长于甲子镇东南地区,甲子绿头鸭,肉质紧实、入口即化,鲜红无腥膻,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较普通鸭子拥有更加丰富的鲜美口感,是众多鸭子品种中的高档产品。2019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2年,有三亚市南山大小洞天风景区、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分界洲岛旅游区等6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83处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
主要景点
南山文化旅游区是具有“像寺合一”特质的佛教主题景区,国家首批AAAAA级景区。景区依托山海相依的自然资源开发而成,规划面积34.7平方其千米,其中海域面积13.3平方千米。自1998年开园以来,南山文化旅游区先后组织建设了佛教文化苑、观世音文化苑、福寿天地、南海风情、大门景观区等大型文化旅游项目,还有辑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三十三观音群像”,也有108米“三亚南山海上观音”,观音圣像一体化三尊,被誉为“世界级、世纪级”的佛教造像工程,于2005年举行开光大典。景区内山景、海景和园林景色兼而有之,集佛教文化、福寿文化、生态文化、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园林建设为一体。
三亚大小洞天位于三亚市以西40千米,始创于南宋(公元1187年),是海南省历史最悠久的风景名胜,是中国最南端的道家文化旅游胜地,为国家首批AAAAA级景区,是一个以古崖州文化为脉络,汇聚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与龙文化,融滨海风光、科普教育、民俗风情、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际化旅游风景区。旅游区自古因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石景与洞景被誉为“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其“石船”、“小洞天”、“海山奇观”、“寿字碑”等景点均为三亚重点保护文物,历代文人多有吟诵和记载。近代更有郭沫若、江泽民等人留下之诗刻墨迹,是海南名胜古迹保护区。截至2022年,旅游区年接待游客逾百万人次。
亿万年前造地运动的巨大挤压与冰川期的作用,分界洲岛与海南岛逐渐割裂而开,成为一座浮在南海上的孤岛。分界洲岛位于海南岛的东南海面,离岸最近距离约1.2海里,乘船过渡单程约10分钟。小岛以东北向西南长条状横卧在蓝色大海中,面积约0.4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876米。分别由两个低矮的山峰组成。分界洲岛是个拥有热带原始岛屿所有地貌特征和稀缺资源的地理环境,与海、与天,连成一片,有明亮松软的海砂,湛蓝的大海,稀有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及各种特色海洋旅游项目等。海南分界洲岛旅游区于2004年4月开始试营业,是国家海岛型AAAAA级旅游景区。
天涯海角游览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区西南方向,陆地面积10.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6平方千米,背靠马岭山,面向大海。拥有热带自然海滨风光,是三亚市的城市名片。清雍正年间(公元1727年),崖州知州程哲在天涯湾的一块海滨巨石上题刻了“天涯”二字。民国抗战时期,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又在相邻的巨石上题写了“海角”二字。1961年,郭沫若在“天涯”石的另一侧题写了“天涯海角游览区”七个大字。于是,天涯湾畔的这片滨海地带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天涯海角”。2016年,景区入选“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2023年,景区从6月1日起对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
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距离三亚市中心约35千米,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了雨林谷、梦幻谷、三道谷和湿地景观区,全方位地呈现热带雨林景观,被誉为“永不落幕的雨林秘境”。截至2022年,天空之境玻璃平台、魔鬼秋千、悬崖观海秋千、高空滑索、踏瀑戏水等多种雨林体验项目已经建成。于2023年9月获评2023年海南省“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假日海滩旅游区位于海口市区西北部,北邻琼州海峡,全长7千米,陆地面积约33公顷。距海口市中心区约10千米,是公众型开放性热带都市滨海公园。假日海滩被誉为海口的“黄金海岸”:成功举办过十万市民沙滩中秋赏月、连续5次横渡琼州海峡大奖赛等活动,是海南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后建立的第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海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0-07
海南省人民政府(英文).海南省人民政府.2023-10-19
海南.中国政府网.2023-10-18
气候情况.海南省人民政府.2023-10-18
自然资源概况.海南史志网.2023-10-19
建置沿革.海口市人民政府.2023-10-18
人口民族.海南省统计局.2023-10-07
2023年海南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01-20
5A级旅游景区.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政务服务门户.2023-10-19
汽车牌照的含义.烟台市人民政府.2023-10-19
“211工程”学校名单.教育部网站.2023-10-19
海南师范大学首页.海南师范大学.2023-10-19
累计发送旅客破百万人次.海南日报.2023-10-19
海南海北 一衣带水.海南日报.2023-10-19
首页.海南省人民政府.2023-10-20
海南概览.海南省人民政府.2023-10-19
行政区划.海南省民政厅.2023-10-07
第一节 地貌总特征.海南史志网.2023-10-15
海南概况.《海南年鉴(2019)》.2023-10-19
概述.海南史志网.2023-10-19
距今1万年前.海南史志网.2023-10-18
海南概况.海南年鉴(2019).2023-10-10
海南省概况.海南史志网.2023-10-19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9
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2023-10-10
海南行政区概况.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10-07
1989海南年鉴.海南史志网.2023-10-19
第一节 明代以前行政区划.海南史志网.2023-10-15
.海南史志网.2023-10-18
南越王.石家庄市人民政府.2024-01-16
第一节 明代以前建置沿革.海南史志网.2023-10-14
西 汉.海南史志网.2023-10-18
大事记.海南史志网.2023-10-16
第二节 明清时期建置沿革.海南史志网.2023-10-14
第二节 明、清时期行政区划.海南史志网.2023-10-15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建置沿革.海南史志网.2023-10-14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行政区划.海南史志网.2023-10-15
概述.海南史志网.2023-10-18
海南概览.海南省人民政府.2023-10-07
地理位置.海南省人民政府.2023-10-07
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第四批).海南省生态环保督察工作协调联络组.2023-10-20
..2023-10-20
..2023-10-20
第一节 地质构造.海南史志网.2023-10-15
第二章 地质构造.海南史志网.2023-10-15
地形地貌.海南省人民政府.2023-10-07
..2023-10-19
海南省河湖管理公报2021年.海南省水务厅.2023-10-20
2021年海南省河湖管理公报.海南省水务厅.2023-10-20
第三节水资源.海南史志网.2023-10-20
走近南渡江.海南农垦报.2023-10-17
南渡江,一江清流润琼岛.海南日报.2023-10-17
昌化江:一江春水向西流.海口日报.2023-10-17
昌化江.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17
第二节 土壤类型.海南史志网.2023-10-16
第四节 土壤分布.海南史志网.2023-10-16
1990海南年鉴.海南史志网.2023-10-19
第三节 地下水.海南史志网.2023-10-19
海南省水资源公报(2022年).海南省水务厅.2023-10-18
2022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海南省水务厅.2023-10-18
自然资源.海南省统计局.2023-10-07
资源环境.海南省统计局.2023-10-07
2022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海南省生态环境厅.2023-10-16
海南省林业基本情况.海南省林业局.2023-10-17
第一节海洋水产资源.海南史志网.2023-10-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9-02
海口:“海上森林”.新华社.2023-10-16
三亚国家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中国科普博览.2023-10-17
第一节 气象灾害 (1).海南史志网.2023-10-16
水旱灾害.海南史志网.2023-10-19
第二节 地质灾害.海南史志网.2023-10-16
第三节 热带气旋与常风.海南史志网.2023-10-15
2022年海南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海南省气象局.2023-10-20
第一节 气象灾害 (2).海南史志网.2023-10-16
概述.海南史志网.2023-10-19
南国都市报·数字报刊.南国都市报.2023-10-18
行政区划.海南省民政厅.2023-10-07
三沙概况.三沙市人民政府网.2023-10-10
城市地标.《海口年鉴2021》.2023-10-10
位置与面积.海口市人民政府.2023-10-10
文物古迹.《海口年鉴2021》.2023-10-10
2022年海口市经济运行情况.海口市统计局.2023-10-10
数据.海口市人民政府.2023-10-10
三亚概览.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10-10
海南党政领导人物库.中国经济网.2023-10-07
纳云德任海南省委常委.新华网.2024-08-26
曹献坤同志简历.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06-27
李锋任海南省副省长.今日头条-长安街知事.2024-11-29
省政府党组成员.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10-22
李锋.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10-22
刘登山.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10-22
海南省政协领导名单+简历.中国经济网.2023-10-07
杨晓和.海南省政协.2024-02-04
省政府领导.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10-22
海南的客家人.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04-08
海南省宗教基本情况.海南日报.2023-10-10
2014海南年鉴.海南史志网.2023-10-19
第一节 制度化宗教信仰.海南史志网.2023-10-17
在乡村振兴中彰显担当作为.海南日报.2023-10-17
瓜果飘香 海南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10-17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看海南.三亚日报.2023-10-17
海南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品牌 激活乡村新活力.新海南客户端 南海网 南国都市报.2023-10-17
2023年海南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02-05
海南低碳能源研究中心成立.海南日报.2023-10-17
海南的十一个产业园区.海南直播电商产业园.2023-10-18
机构概况.海口国家高新区.2023-10-10
园区介绍.海口国家高新区.2023-10-10
魅力洋浦.洋浦经济开发区.2023-10-10
地理位置.洋浦经济开发区.2023-10-10
嘉年华集团.世界旅游联盟.2023-10-21
海南炼化公司简介.海南炼化公司.2023-10-21
发展历程.海马集团.2023-10-21
海马集团官网.海马集团.2023-10-21
联系我们.海马集团.2023-10-21
集团简介.海马集团.2023-10-21
最新!海南高校名单公布→.海拔新闻.2023-10-18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简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23-10-18
学校简介.海南师范大学.2023-10-18
学校简介.海南医学院.2023-10-18
学校简介.海口经济学院.2023-10-18
历史沿革.琼台师范学院.2023-10-18
学校简介.三亚学院.2023-10-18
学校概况.海南职业技术学院.2023-10-18
学院简介.三亚城市职业学院.2023-10-18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简介.海南科技职业大学.2024-03-30
关于海南比科大.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2024-03-30
海南省人民医院简介.海南省人民医院.2023-10-07
医院简介.海南省中医院.2023-10-07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基本情况.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2023-10-07
联系我们.海南妇幼儿童医学中心.2023-10-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23-10-07
医院简介.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3-10-07
医院概况.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3-10-07
医院介绍.海南西部中心医院.2023-10-07
海口市人民医院简介.海口市人民医院.2023-10-07
海南省博物馆简介.海南省博物馆.2023-10-18
第十三章 博物馆.海南史志网.2023-10-18
2022年度海南省体育场地数据公告.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2023-10-18
奥运背后的海南故事.海南日报.2023-10-18
海南小将袁也淳获第38名.海南日报.2023-10-18
概述.海南史志网.2023-10-17
概述.海南史志网.2023-10-19
十年来,我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增长91%.海南省交通运输厅.2023-10-18
2022年海南省交通运输概况.海南省交通运输厅.2023-10-07
海南历史上三次环岛铁路梦.海南日报.2023-10-18
铁路助力海南自贸港经济腾飞.人民铁道网.2023-10-17
交通方式.阳光海南网.2023-10-17
机场交通.海南海口美兰机场.2023-10-17
2020海南年鉴.海南史志网.2023-10-19
第二节 饮食.海南史志网.2023-10-17
海南鸡饭道不尽的老味道.海南日报.2023-10-07
舌尖博鳌“侨”滋味.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03-28
第二节 黎族传统节日.海南史志网.2023-10-17
黎族三月三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民俗文化】海南民俗军坡节.海南省史志馆.2023-10-12
散落南海诸岛的民间庙宇.海南日报.2023-10-12
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黎族服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第一节 服饰.海南史志网.2023-10-17
骨器制作技艺(白沙黎族骨器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晒盐技艺(海盐晒制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木偶戏(临高人偶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第七章 海南戏剧.海南史志网.2023-10-18
琼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崖州民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9
海南周刊|崖州望重话非遗.海南日报.2023-10-19
儋州调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第一章 文学.海南史志网.2023-10-17
第二章 民间文学.海南史志网.2023-10-17
第一节 民歌民谣.海南史志网.2023-10-17
木材养生知多少?黄花梨降血压.中国中医药报.2023-10-12
海瑞墓:滨涯有幸存忠骨.海南日报.2023-10-11
美榔双塔:巍峨双塔传易密.海南日报.2023-10-11
古镇侨韵入海流.海南日报.2023-10-11
海口冯塘村获评国家级传统村落.国际旅游岛商报.2023-10-12
大美村.澄迈县人民政府.2023-10-12
崖州民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黎族打柴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十番音乐(海南八音器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道教音乐(海南斋醮科仪音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黎族民歌(琼中黎族民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黎族竹木器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临高渔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老古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海南斋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苗族民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民间信俗(冼夫人信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疍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12
我省地理标志产品达116个.海南日报.2023-10-19
地理标志产品 兴隆咖啡.海南省市场监管局.2023-10-19
全省A级景区名录.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2023-10-11
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11
三亚市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11
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11
分界洲岛旅游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11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11
海南省三亚市蜈支洲岛旅游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11
走进南山.南山文化旅游区.2023-10-11
三亚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海南省市场监管局.2023-10-11
景区概况.三亚市天涯海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23-10-21
景区历史.三亚市天涯海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23-10-21
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海南日报.2023-10-21
海口市假日海滩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2023-10-21
国际友城.海南省外事办公室 .2023-10-11
冼夫人.海南史志网.2023-10-16
鉴真.海南史志网.2023-10-19
唐风渡鲸涛 真心鉴真情.光明网.2023-10-19
苏轼.海南史志网.2023-10-16
东坡书院遐思.海南日报.2023-10-11
丘浚墓.海南史志网.2023-10-19
丘浚故居.海南史志网.2023-10-19
海瑞.海南史志网.2023-10-16
宋庆龄.海南史志网.2023-10-16
热血情怀在大爱中悄然怒放.海口晚报数字报·海口晚报网.2023-10-11
海南无偿献血跻身全国先进.海口晚报.2023-10-11
目录
概述
名称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隋唐至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地理
位置境域
气候
地质
地形地貌
水文水利
水文
水利
土壤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森林资源
湿地资源
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植物
自然保护区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行政区划
政区
主要城市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民族
方言
宗教信仰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经济功能区
重要企业
社会事业
教育
卫生健康
媒体
科技
文化事业
体育
环保
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
交通
综述
公路
铁路
航空
航运
公共交通
人文
综述
饮食
习俗
特色节庆
传统仪式
民族服饰
民间手工艺
艺术
戏剧
音乐
文学
地区象征
文物古迹
传统村落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产
风景名胜
综述
主要景点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