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
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全国先进生产者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今甘肃省玉门市),中共党员,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曾任中共中央委员,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
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铸就了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端水保开钻、勇跳泥浆池制井喷等事迹,打出了大庆石油大会战的第一口油井,被称为“铁人”。1960年,被树为大庆石油大会战的“五面红旗”之一。1970年10月1日,王进喜抱病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观礼,以中共中央委员身份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队伍;11月15日,王进喜因胃癌医治无效逝世,终年47岁。2009年,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生平
早年经历
1923年10月8日,王进喜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县赤金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母亲叫何占信,父亲叫王金堂。由于王进喜刚出生时与包裹身体的褥子一起称重刚好十斤,便得乳名“十斤娃”。长大后,按照家谱得名“王进喜”,父母希望他欢欢喜喜去上学,学到本领后重整家业。
然而王进喜小时候并没有上过学,6岁时还曾用一根棍子领着双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此外,他还在地主家放过牛,后来被迫为军阀运羊毛、驮煤。1938年,15岁的王进喜又来到玉门油矿当童工,干着和大人一样的重活,深受压迫剥削。
工作经历
1950年,王进喜通过玉门油矿的操作考核并担任钻井队钻工,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此时,很多钻机都因为没有钻头而停钻,王进喜便组织青年突击队从废料堆里找旧钻头,修配成可用的钻头,既为国家节省了开支,又不耽误生产。1955年3月,王进喜调入贝乌五队(1205队的前身)作司钻。
1956年4月29日,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入党介绍人是贝乌五队的第二任队长王家训;同年6月,王进喜被任命为贝乌五队的第三任队长,成为玉门油田的48个钻井队长之一。期间,王进喜在全国石油现场会上首先提出“(钻井进尺)月上千(米),年上万,玉门关上立标杆”的奋斗目标,最终带领全队将“豆腐队”一跃变为先进队,全年累计钻井10000多米,超额完成了任务,还在1958年带队创造了月进尺超5009米的全国钻井纪录。1959年,又创造了年钻井进尺7.1万米的全国新纪录,一年的进尺相当于旧中国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
1960年2月,大庆石油大会战打响,中国各地展开大支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点名调玉门王进喜带队参加石油大会战。3月,王进喜带领贝乌五队知难而进,从玉门日夜兼程奔赴大庆市,提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和“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在王进喜的领导下,全队把60多吨重的钻机设备化整为零,采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把钻机和设备从火车上卸下来,运到马家窑附近的萨55井,最终只用了5天零4小时便打完了油田上第一口生产井。
1964年底,王进喜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大会并代表工人作了题为《用革命精神建好油田》的发言。王进喜曾担任钻井指挥部钻井二大队大队长,后于1965年升任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成为干部后他仍坚持参加劳动,积极为职工解决问题。1969年春,王进喜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并被选为中央委员,还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1970年10月1日,王进喜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观礼,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队伍。
患病逝世
1970年4月,王进喜被诊断为胃癌;11月15日,王进喜因病医治无效逝世,终年47岁;11月18日,玉门油田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其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英勇事迹
1960年4月29日凌晨,大庆油田1205队往第二口井搬迁时,钻杆滚堆砸伤了王进喜的右腿。第二口井(2589井)地处高压区,打到700米深时,突然发生井喷,强大的气流裹着泥浆冲出井口,窜起20多米,如不及时压住,就会井毁人亡。王进喜不顾自己的腿伤,率先带头跳入泥浆池,其他工人们也跟着用身体搅拌泥浆。王进喜旧伤未愈,泥浆又对身体伤害很大,手脚被烧出了血泡,伤势更重了,但他不顾自身安危,带领队友奋勇苦战,终于压住了井喷,保住了钻机和油井。
同年7月28日,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工委做出《关于开展学习“王、马、段、薛、朱”运动的决定》,王进喜被树为大庆石油大会战的“五面红旗”之一。
荣誉记录
影响
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又称大庆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其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为革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技术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铁人精神在中国得到了大力推崇和宣传。1966年,第1号《新闻简报》记录了大庆石油工人学习铁人精神的场景。1972年1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高度评价了王进喜伟大的一生,在中国掀起了学习“铁人精神”的热潮。2021年9月,铁人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享誉全球
196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期间,王进喜应邀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作报告,新中国功勋艺术家李光复在后台见到王进喜时便邀请他签名。于是,王进喜便在《毛主席语录》上写下了内涵丰富、充满哲理的“五讲”。
1971年,第37任美国总统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筹备访华,他从时任驻华联络处主任乔治·沃克·布什那里听说,中国有个石油工人王进喜被大家尊称为“铁人”,尼克松随即表示很想见一见王进喜本人,可惜最终未能如愿。
评价
工业劳模,铁人是第一人。他对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贡献无人能比。(20世纪“百年中国十大人物”评选理由)
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更是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新华社评)
王进喜把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献给了中国石油工业,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身上所体现的铁人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最美奋斗者”事迹概述)
父亲王进喜是优秀石油人中的一员,“铁人精神”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千千万万中国石油工人的。(王进喜的长子王月平评)
后世纪念
纪念馆
铁人纪念馆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中原路2号,隶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71年,新馆于2006年9月26日投入使用,馆名由温家宝亲笔题写。
该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石油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占地11.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建筑外形由“工人”二字组合而成,鸟瞰呈“工”字形,侧看为“人”字形,象征这是一座工人纪念馆。
影视剧
2009年4月23日,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献礼影片《铁人》全国首映式在北京举行。该影片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紫禁城影业、金桔海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等联合制作出品,采用时空转换的手法,通过讲述两代劳模为祖国能源事业的发展创业拼搏的故事,歌颂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崇高精神。
2021年4月25日,电视剧《铁人王进喜》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该剧讲述了三代“铁人”的民族魂与大国创业的三次突围。
参考资料
王进喜.最美奋斗者.2022-11-19
【网上展馆】走进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2-11-19
王进喜拼命拿下大油田.黑龙江日报.2022-11-20
“石油铁人”王进喜.浙江日报.2022-11-20
往日重来,铁人不朽.新湖南.2022-11-20
“最美奋斗者”名单.人民网.2022-11-20
历届全国劳模大会简介.中国工会新闻网.2022-11-20
铁人精神.共产党员网.2022-11-27
中国石油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人民网财经.2022-11-20
目录
概述
生平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患病逝世
英勇事迹
荣誉记录
影响
铁人精神
享誉全球
评价
后世纪念
纪念馆
影视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