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是
鲁迅192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1926年收入小说集《
彷徨》。
小说一开始通过主人公祖母之死其受到家族人的压制与逼迫,奠定孤独者的感情基调;通过他对世界的失望陷入茫然无措的绝境之地,来继续深化他的孤独性格。其次,主人公失业后见识到更多社会阴暗,社会对他的歧视使之更加绝望与孤独;之后在经历各种打击之后,他走上了一条事与愿违又不得不走的路,他的孤独已经无可救药。直到最后,主人公在绝望中陷入自与作践,终于毁掉了自己,在凄惨与绝望之下结束了孤独的一生。
故事以冷峻凝重、感伤灰色的笔调,描写了五四退潮后,一个彷徨、苦闷、寂寞而最终走向毁灭的知识分子的孤独形象。《孤独者》的主人公魏连某种程度上是
鲁迅的自画像。鲁迅借《孤独者》对中国小城镇普通民众与知识分子的生活、思想状况进行了真实的刻画。魏连殳的死,是其个人与社会两方面的自我戕害与迫害造成的,在他个人悲壮而无力的反抗中,折射了五四背景下知识分子对于独立人格的追求。
创作背景
《孤独者》写于1925年9到10月之间,收入1926年出版的小说集《
彷徨》。之前,从未在任何地方发表过。创作这篇小说时,正值五四落潮,鲁迅苦闷、犹豫,连他自己也说“颓唐得很”。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五四以后,
鲁迅经历了彷徨、孤独、绝望,从内在的思想层面,鲁迅遭遇了
弗里德里希·尼采式个人主义的幻灭。鲁迅的这种状态,既源于
新文化运动退潮和传统巨大的守旧力量,也源于其启蒙理想的失落而产生的无所适从。
1925年鲁迅因支持北京女子师大学潮被段祺瑞执政府免除了事职务。更令其感到苦闷的是,他曾信任和帮助的青年,有的出于各种原因疏远了他,甚至个别站在了他的对立面。这一切使鲁迅变得更加
多疑、孤独和绝望,对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孤独者》呈现的是
鲁迅对旧我的整体告别,精神上即将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内容情节
魏连殳自幼失去父母,由祖母抚养成人。祖母默默承担着养育后代的责任直到耗尽生命,她去世后,其族人不但不伤心还商量着如何分割家产。魏连殳看到族人的冷血,对自己的人生和祖母的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由于在冷酷的封建家族中长大,魏连殳有着易于愤怒又偏于孤独的性格特征。后来外出游学,成了“吃洋教”的“新党”。回故乡后立志改革,常在报纸上发表“没有顾忌的议论”,于是被校长“辞退”。魏连殳不肯屈服,于是连工作也找不到了。后来,他的心态发生变化,以“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产生了报复心态。
后来,他当了杜师长的顾问官,地位改变了,人前人后待遇一飞冲天,周围都是笑脸。但他这种玩世不恭的反抗,实际上只能是可怖的自我戕害。魏连殳开始对这个麻木的冷酷社会不抱希冀、深深绝望,变成了“对人爱理不理的”,且成了众人眼中纯粹的“异类”“怪胎”。以至于后来,魏连殳变成了终日“胡闹,不办一点正经事”;但他虽痛恨黑暗然却无法置身事外,也不能视而不见,在与黑暗进行较量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有效地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最终只得被围剿,在反抗与绝望的
悖论中走向死亡。
人物角色
魏连殳
孤独者魏连殳打小失去父母,由祖母抚养长大。祖母死后,他不哭只有像狼一样的长号;他不顾亲戚本家反对,体恤地将房屋无限期借给侍奉祖母的女工居住,遭到族人的反对和抗议。之后,他把温情和爱心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买吃的;孩子病了,他比孩子父母还着急。他在成人身上找不到善良,只能在孩子身上寻找人性的善。这其实正是
鲁迅意欲“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这其实也反映了鲁迅对生命的尊重,对爱的认识,也代表了《孤独者》中的善。后来魏连殳践行了“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完全放弃对大良及其祖母的善行和尊重,他让孩子学狗叫,称呼大良祖母为老家伙,这是鲁迅对启蒙失败后的绝望表现。最后,魏连殳失败了,但作者申飞却还活着,而且他的心在小说结尾处轻松了起来。鲁迅虽然绝望,但绝望之后仍旧要抗争、奋然前行。事实上,魏连殳正是鲁迅的自画像。
“我”
“我”是小说《孤独者》的叙述者也是创作者,但他并不是
鲁迅本人,无论是从明喻还是暗喻上。事实上,小说中的“我”仅仅是一个平常的人而已,心地善良、还具有人性,但对魏连殳也是不甚理解,整天为生计忙碌,偶尔关心一下失落落魄的朋友。因此,他不是鲁迅。实际上,小说的叙述者与作者本身是有区别的。小说中有鲁迅一些影子的并非“我”而是魏连殳。因为鲁迅曾明确说过,《孤独者》“那是写我自己的。”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死即控诉
魏连殳作为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先知先觉者,他“经历过
辛亥革命的风暴,也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
洗礼,思想上反对传统思想,憎恶封建习俗,他看透了旧制度所造成的虚伪和冷酷,于是强烈要求冲破虚伪礼教和解放个性,因此被目为可怕的‘新党’,‘异样的人’,甚至被‘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他的热情不被社会认同,因此只能以灵魂的自我毁灭来谋求肉体的暂时存在,以自嘲的形式和嘲世的冷眼对社会进行着快意的报复,直至生命的终结。《孤独者》通过“我”与魏连殳的相互质疑、对峙与激辩,写出了
鲁迅内心的困惑与痛苦;魏连殳的悲剧性格与命运,令作品从开篇到结束,始终沉浸在痛苦与绝望之中。魏连殳求生的艰难,无路可走的绝望,亲人的不理解,希望的破灭,孩子们的“背叛”,人世的冷漠与虚伪,绝望孤独的心灵,及哭泣与死亡,都使作品充满了悲剧色彩。鲁迅通过魏连殳的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初步觉醒的知识分子的悲愤,同时深刻地说明“黑暗的吞之力,往往胜于孤军”,从而启发人们去探寻新的道路。
启蒙革命
魏连殳是一个类似
鲁迅一样的人。鲁迅是一个有着怀疑精神的知识分子,他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群体,正是以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塑造出来的。他所刻画的最为深刻的是
新文化运动后的知识分子,这类知识分子是接受新思想的进步青年,但在面对现实社会时显得十分无力。他们的思想往往处于矛盾状态中,不断地自我辩驳。魏连殳正是其中一种深刻的代表,在无望中,他以“走”的方式重建人生的意义,以自虐和自杀的方式消磨生命,反抗人生的虚无和世界的沉默。鲁迅将“改良国民性”作为目的,写出的正是一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民众魏连殳。某种意义上,《孤独者》展示了
鲁迅对启蒙思想清晰、彻底的认识,也是他对自我思想解剖的真实反映。换言之,鲁迅的目的在于反省启蒙与革命的困境,而这成为他对孤独的注解。
为谁而活
《孤独者》主要从三个层面对人生主题进行了探讨。其一人的生存希望。这从孩子说起,不论是魏连殳的人性善论,抑或“我”主张的人性恶,两种观点相互倾轧与颠覆,实际没有结果,这正是作者内心的矛盾所在。其二,无所不在的孤独。魏连殳认为自己的孤独是无法改变且代代相传,比如祖母虽然爱他护他,他也感恩祖母,但两人从不交流互不了解,彼此都陷入孤独与痛苦之中,甚至整个家族都对他抱有反感,像对待外来的侵犯者一样地事事提防他。祖母之死彻底切断了魏连殳与家族之间的亲情联系,他终于没有任何牵挂从家族中游离出来,“将所有的器具大半烧给他祖母,余下的便分赠生时侍奉,死时送终的女工,并且连房屋也要无期地借给她居住了”。而“我”与魏连殳的观点相左,认为孤独可以通过人的努力改变还是宿命永远无法改变。两人的冲突实际是
鲁迅内心的冲突。其三,魏连殳给“我”的信中谈到,生命之价值分为三个层次,为己活、为爱自己的人活,或为恨自己的人活。恨自己的人,即为敌人而活。“我”认为这是一个残酷的选择,亦是一个自我放逐毁灭的选择。
艺术特色
民众形象的破灭
在《孤独者》中,鲁迅将几类民众的形象展示出来,他们是孩子、老人和亲人。魏连殳开始时把启蒙的希望寄托在在孩子身上,对房东家的两个孩子极尽疼爱。在他和“我”的对话中认为孩子没有大人的坏脾气,有,也是环境导致的。他认为
中原地区的希望只在孩子身上。可是后来,他却颓然地发现了孩子们身上所存在的坏根苗,于是魏连殳心中连启蒙的希望也一并没有了。在老人民众形象上,大良和二良祖母的势利和前倨后恭导致魏连殳对老人的希望也浇灭了。亲人们中,寒石山的族人一再地以各种名目惦记着魏连殳老家的旧房子和他的资产,导致魏连殳不断的失望。他作为一个“五四”思想启蒙者,面对各色的民众时,被民众视为异数而排斥。最终魏连殳要为了不愿意自己活的人而活以及他在绝对的孤独中绝望的毁灭式的反抗。
尖锐对立的叙事结构
《孤独者》在结构上非常严谨,行文缜密,前后呼应,自成一体。《孤独者》以魏连殳祖母之死始,又以他的死而终,暗示一个生命的轮回。魏连殳为祖母送验时,像狼嚎一样的痛哭,结尾时又巧妙地予以回应,把笼罩在全篇的,魏连殳面对“死亡的轮回’的绝望挣扎的生命感受,螺旋式的推向顶点。这是魏连殳的心声,也是“我”的心声。总体采用的是
鲁迅惯用的觉醒的个人与愚昧的庸众尖锐对立的叙事结构,对立的双方各有一套截然相反的意识和语言,觉醒的个人试图唤醒或启蒙愚昧的庸众,改造他们的意识,却往往被庸众拒绝理解与接受,并视他们为必须镇压或除去的疯子。鲁迅自觉站在觉醒的个人或精神的战士一面,定他们的“战斗”,同情和悲愤于他们的遭遇,庸众的愚昧麻木、“恶不悛”则充满失望和讽刺。
时间与内容相照
鲁迅对时间的安排使得《孤独者》整篇小说充满了死寂、灰白、沉痛壮烈的悲怆气氛。首次见到因失业“窘相时时显露”的魏连殳是秋天,整个小说充满了萧瑟秋风的悲沉情绪。而收到连殳的信,则是在冬天的雪夜,冬天又同魏连殳的失败联系起来。此外还有许多地方写到了下午、黄昏、傍晚、深夜等具体时间。魏连殳给祖母送殓,是从黄昏到深夜。魏连殳同“我”谈话发生在傍晚和深夜。魏连殳首次向申飞表露“我还得活几天”的悲惨心声时,也正是在深夜。最后魏连殳死了,“我”为他送殓,同样发生在深夜。黄昏与深夜构成了小说强烈的时间特征,使其充满的低沉、寒冷、毫无生机和希望的气氛,加重了小说的悲剧性。
作品影响
《孤独者》是
鲁迅对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中小城镇普通民众和知识分子生活、思想状况的真实反映。1925年前后,是鲁迅思想转型的一个重要转节点。鲁迅在大病期间,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挣扎着写完了《孤独者》,《孤独者》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鲁迅思想转型期的一个风向标。此时鲁迅对自己的
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一一进化论,已经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怀疑。这在《孤独者》中表现得特别明显。魏连殳主张
中原地区的希望全在孩子身上。但鲁迅一方面让作品中的“我”和他辩论;另一方面借房东太太的孩子大良兄弟对魏连殳的态度这种种事实对他责难,最后又用魏连殳自己对孩子的另一种与此相反的态度,对进化论作了彻底的否定。可见
鲁迅开始否定进化论,探索新的思想武器的端倪了。这也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思想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孤独者》中,鲁迅揭示出“五四新青年”的另一种结局。经历了风起云涌的“五四”高潮之后,一代先觉者成为了孤独者、彷徨者和多余人。这不仅是魏连殳和“我”的境遇,也是曾经的“五四新青年”们在后“五四”时代的共同境遇。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的是
中原地区现代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所遭遇到的无边的孤独和悲凉。
作品评价
鲁迅的弟弟
周作人在《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提到,魏连殳的性格多少有点
范爱农的影子,不过事情并非是他的。小说第一段是
鲁迅自己的事情,除此之外不知道是谁是原型。其他的部分,写到祖母之死的情形,则也是鲁迅自己的事情。因此,《孤独者》带有浓重的自传性质。
鲁迅研究专家朱正在《鲁迅传略》中认为,《孤独者》是鲁迅小说中自传成分最多的一篇,故事写的都像是他自己,男主人公的痛苦、矛盾,也是当时的鲁迅的。简言之,鲁迅塑造了魏连殳,其实是他的一种自我解剖。鲁迅借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矛盾,也是为了缓解和摆脱这种矛盾与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