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伦
1935年费穆执导的电影
电影《天伦》(英文:Song of China)是一部以 家庭伦理为主题,由费穆导演、罗明佑监制的黑白默片 。于1935年9月7日在上海光明大戏院首映,1936年11月9日在美国上映。
该电影讲述的是祖孙四代的故事。礼庭成家后有一儿一女,而儿子和儿媳则整日周旋于达官显贵之间,耗费家财且不听劝阻,令父亲礼庭非常失望。儿子若燕为熟络人脉、做大排场,就提议为父亲办了一场寿宴。在极尽奢华的寿宴上,心怀仁爱的礼庭无心应酬,却无意中看到贫苦百姓生活的种种艰辛,便毅然决然地举家搬离城市。
于 1935 年摄制完成的《天伦》在上海大光明影院上映,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的初步转型过渡。该影片由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大型电影公司联华影业生产制作,这家致力于拍摄高质量国产影片的电影公司为中影股份转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故事剧情
离家在外的礼庭收到父亲病重的消息之后匆忙赶回家中,妻子与孩子陪在父亲身边,父亲给予儿子嘱托并留下一句遗训——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叮嘱儿子未来应以儒家之道教育后人、以礼相待、爱己及人,成为一个心怀大爱的人。
随着岁月的变迁,闵泳翊的儿子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然而儿子若燕却整日与妻子在外应酬、挥霍家财、不听礼庭的耐心规劝,儿媳则性格倔强生性精明,向礼庭的女儿灌输了很多违背伦理的观念。儿子若燕执意要为父亲办寿宴,实际目的是为了笼络人脉,礼庭迫于无奈参加宴席,却在中场休息的过程中无意看到冰天雪地中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看到自己与家人正享受美酒美食,儿子儿媳在宾客中推杯换盏,筹交错。礼庭回想起父亲离世前的叮嘱,便下定决心携家人一同离开城市,在乡间开办慈善救济院,收养孤儿、抚养老人。礼庭回到乡间,带着孙儿在田野中鬣羚,教导他儒学文化,但是儿子若燕和妻子很快就无法忍受贫苦无趣的乡间生活,决意带儿子玉堂自立门户。礼庭的女儿也不顾父母的反对,执意回城寻找她所笃信的真爱。
几年过去,礼庭和妻子已经逐渐老去,礼庭也因为终日忙碌于慈善救济院的运营病倒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礼庭的儿子若燕一家急忙赶回家中,而孙儿焦急祖父病情,擅自挪用慈善院的资金为祖父治病。闵泳翊的病情逐渐好转,并准备宣布让孙儿玉堂担任慈善院的下一任院长,不料挪用资金一事却败露了, 礼庭当众责备了玉堂,并宣布撤销委任。随后闵泳翊就将父亲的遗训告诫子孙——要将个人的爱推向全人类,最终在家人的陪伴下离开人世。
演员与角色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天伦》的成功制作离不开导演费穆的个人才华以及监制罗明佑的艺术追求。由费穆执导的影视作品往往原自于他的个人成长及生活经历。费穆出生在医学世家,且自幼就体质较弱,因此费穆的电影作品往往围绕着疾病、医生、去世。这一点在《天伦》的剧情设计中也有所体现。 此外,费穆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的浸润,具备较高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修养。外加青年时期的费穆就拥有极高的语言学习能力,熟练掌握多门外语,对于西方文化有着深刻的喜爱和理解。正是在中西文化的综合影响之下,费穆导演的作品总能通过他独有的方式,体现对于家和国的思考。
罗明佑是联华影业的创始人以及重要人物。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尽管罗明佑自小便深信儒家伦理观念,但是他同时也是一名基督教信徒。罗明佑与费穆都秉信儒家理论,具有责任感和家国意识,这也是他们合作执导《天伦》的主要原因。影片中多重意象都分别包含着“羊羔跪乳”儒家教化意味以及里中国传统克己复礼文化的崩坏趋势。罗明佑致力于凸显影片的中国特色,以此来抵御外来文化的侵略以及经济侵略。 正是在当时盛兴的“新生活运动”和罗明佑追求民族化电影的共同作用下,《天伦》应运而生。
影片配乐
除了影片独具匠心的呈现角度和立意之外,影片中的幕后制作思路也十分巧妙。从整体来看,《天伦》的电影片配乐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美特色,在电影配乐中添加了中国民族乐器月琴的独奏,烘托出故事情节哀伤悲惨的气氛。这种音乐设计与费穆导演个人审美风格“叹逝”相融合,进一步体现出对于生命离世的思考与感受。
片尾曲《天伦歌》由中国著名作曲家黄自先生编曲,由钟石根先生作词。歌曲以五声阶为主旋律,利用变化音和转调强调音乐的民族特征。《天伦歌》将钢琴伴奏、进行曲风格以及和弦深度融合。从结构层面来看,《天伦歌》是“三段式”的结构。
音乐的歌词则是由费穆电影的主要编剧合作者兼片尾曲词作者钟石根先生所创作。钟石根在歌词写作中引用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孟子·梁惠王上》,这在当时的电影配乐中非常少见,且整体的歌词风格也契合剧情内容。此外,歌词同时还采用了自由的新诗体裁,与影片“新式儒学”的理念交相辉映。歌词多用平仄结合的古诗词以及古语,与歌曲节奏的变化相贴合,形成词曲和谐的动人音乐,同时也与影片中近代中国家庭的变迁双向呼应。
由于片尾曲和影片内容十分契合,因此《天伦歌》总体可根据剧情变化以及曲调转变分为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是从开头到“何处觅悲伤”,用悲伤的文字表现礼庭失去父母的痛苦以及生命无常的无奈,但是这一部分的音乐节奏坚定有力,凸显角色继续生活的坚强意志,为后来礼庭的生活发展起到铺垫的作用。
第二部分则是从“莫道”到“迷途的羔羊”,这一部分的音乐曲风转变为小调,配合强有力的柱式和弦,以此劝诫人们要懂得迷途知返,重新建立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念,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向前。
第三部分是从“收拾起”到结尾,这一部分采用庄严的慢拍,引申出影片“博爱”与“大爱”这一立意核心,倡导人们成为仁爱之人,并提出了构建大同市社会的美好愿景。
具有文学气息的歌词搭配黄自先生独特的审美风格,《天伦歌》因为歌词通俗易懂、旋律优美而在当时的青年学生中广泛传播。该音乐不仅受人欢迎,而且也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部拥有全部配乐的影片,更是第一部全部用国乐配乐的电影。为在电影配乐上精益求精,提升电影配乐的契合度以及影片质量,费穆导演还找到上海EMI集团国乐队为《天伦》配乐。《天伦歌》优美动人的旋律和动人的感情传播广泛受人喜爱, 这首歌还由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以郎毓秀独唱搭配上海中学歌咏队齐唱及合唱,并由百代公司国乐队伴奏。《天伦歌》还由上海音乐公司选入该公司出版的《中学歌集》。
主题与亮点
影片主题
《天伦》是最能体现费穆导演创作思想和艺术理念的七部系列作品之一。该影片利用故事剧情和演员表演向观众传达了中国传统儒家观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以及中国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理念,描写了祖父礼庭积极践行父亲临终前的遗训,在乡间办慈善院,致力于成为一个心怀大爱的人。直到自己临终前,始终将自己所秉持的信念传承给自己的后代。这一主题也验证了人们对费穆电影作品的评价——艺术中的一趟“文化寻根”之旅。
叙事手法
影片采用了在时空上行为连贯的线性情节——为了能够践行父亲临终前的寄语,儿子举家搬离城市来到乡间,给贫困儿童建造学校,照顾无人照顾的老人,而他的孩子却不能理解父亲的理念,无法适应乡间,纷纷离开——来凸显儒学对于家庭的重要影响。
影片制作
《天伦》通过灯光、蒙太奇、景深、剪辑、 场面调度以及摄影机等拍摄技巧,充分服务于影片情节内容,表现出费穆导演娴熟的拍摄技巧。作为费穆导演人生三部曲系列电影之一,影片多使用时空交叉,在画面切换以及镜头视角选择方面都非常灵活精致,给人愉悦的观感。 例如影片中礼庭的寿宴上,镜头在菜品、与会宾客以及端菜侍者、厨师做菜等场景之间来回穿梭,描绘出一幅极为热闹的盛大场面,为后来礼庭所看到的贫困者生活形成鲜明而又深刻的对比。
该片同时也善用叠化与溶镜的表达方式,来反映角色人物的想法以及细微心理状态的停滞状态,使得电影情节更加的由艺术感。例如影片中礼庭的女儿在情感受挫、遭受父母反对之后,独自一人坐在岸边,此时电影的镜头围绕她的身影进行了多次叠化,表现出礼庭女儿对于爱情的憧憬以及对于未来的迷茫,叠化的次数也反映出她思考和纠葛的状态。
此外,影片中的叠化多应用于接续一系列富有隐喻的镜头。 例如《天伦》曾多次将刚出生的幼鸟进行叠化处理,并连续使用至小鸟的父亲归来,由此引申出电影所需要强调的父母养育之恩的伦理情感。影片中所采用的大量的叠化和溶镜可以取代普通的画面剪辑和拼接,这种连续性的情思交融的拍摄效果能够让画面从多种角度表现出电影的美感和韵味。。影片中“实”和“虚”之间的转化将默片中有限的视听效果激发观众无限的想象和思考,而当观众把握住电影中“虚”的那一部分,身临其境地感受角色人物和气氛环境,就能逐渐理解电影的核心内容,享受到观影的乐趣。
画面呈现
《天伦》向观众呈现了独具中国古典美学的电影画面,将多个画面与中国传统文学写作手法“比兴”相关联,例如牧羊人寻找走失的小羊等意象都表达了“天伦之乐”的概念。影片中中国建筑的构图元素也同样表达了中国之美,例如月洞窗就暗指向伦理道德与和谐之意。闵泳翊和妻子在照顾孙儿、教育儿子玉堂和媳妇时,都以月洞窗为背景。又如闵泳翊晚年卧病在床时,妻子与慈善院中的孩子们都在用心祈祷,此时出现的窗形画面就意味着恪守伦理道义的人的希望。
中国古词句中的蒙太奇结构在影片中也非常明显,《天伦》多用中国“象喻”蒙太奇,这种中国独有的文化思维大幅提升了中国电影的表现能力以及影视作品的艺术感, “象喻”可以使得电影画面更为精致深刻,在凸显深层思想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例如影片中多次出现迷途的羊群就指代城市中被现代潮流冲昏头脑、违背传统伦理、偏离正轨的人们,而在故事里则是由礼庭为领路人,通过言语教导试图将不听规劝的孩子能够迷途知返回,呼吁人们能够和走失的羔羊一样最后找回正确的本心,多次强调电影所倡导的观念。
亮点
影片的立意和音乐是两大亮点。费穆热衷于用影视创作反映人生中最深的部分——人性,通过角色人物的悲欢离合表达导演的艺术追求和人生理想。中国的近代时期复杂多变,费穆导演所在的上海市成了一个孤独的“失乐园”,因此在《天伦》中也着重突出了礼庭的人生主线以及家庭的发展,用离开城市回到乡村以及亲人离世等情节反映出导演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寻。
影片片尾曲兼具中国民间传统音乐 “起承转合”以及西方古典音乐的布局原则,体现作曲家个人艺术创作风格以及整部影片的精心设计感。用音乐的方式升华了影片“大同博爱,共享天伦”的核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尽管该影片是一部默片,但是费穆导演在处理时尽可能地采用有声片的制作技巧,在默片中进行相应的体现。 例如故事中礼庭的儿媳只是沉迷于享受生活,挥霍钱财,为人处世极为精明,于是在看到礼庭因此教训丈夫并在宴席后决意前往乡间生活,通过打碎杯子的声音间接显示了她内心的气愤与倔强,并以这种方式以一种含蓄的方式体现角色人物中的心理状态。而这种表现手法在默片中所表现出的效果更为强烈。静态时期所出现的声音则更能显示出角色人物的心理描写,营造电影中的“空气感”。这种“空气说”是与中国传统美学一脉相承的现代电影美学概念,也是中国美学的根本,兴起于中外电影文化相互交融的语境之下。
上映信息
《天伦》在上海时就已被美国电影制片人道格拉斯·麦克莱恩(Douglas Maclean)购去全美上映权,并由道格拉斯·麦克莱恩制片公司(Douglas MacLean Productions)公开发行。
反响与评价
国内对于电影《天伦》的评论各异,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正处于近代变迁时期,西方文化的逐步引入使得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思考,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大幅冲击。尽管罗明佑以及费穆等电影创作者试图将拍摄角度切入民族文化内部,努力实现中国特色化的电影,体现了他们对于国家发展的忧虑,以及对于城市中人们道德迷失的焦急,应受到后人的尊重与理解。 但是影片的教化色彩仍比较厚重,使得影片整体的艺术感受到了破坏。影片所宣扬的传统伦理道德固然值得观众深思,但是在叙事过程中不断插入训诫的话语让影片显得比较急迫。《天伦》整体艺术水准很高,尽管影片探讨的是传统道德主题,但是却以平等观这一新视角来阐述——所有的孩子生而平等。
《天伦》作为由美国商人购买放映权的首个中影股份,为贴合西方观者的需求,在字幕和情节方面改动较大,失去了原版电影的部分韵味。美版《天伦》开头对中国的孝道进行较大篇幅的文字解释,将影片的中国特色夸装化,带给西方观众更强的东方风格,但是英文译文却给西方观者带去一定的思维定式。《天伦》在北美上映之前,其中中大篇幅的内容情节被删减和改写。 但是《天伦歌》的影响力则更为深远,现在该曲目已经成为目前许多音乐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经典曲目。
《天伦》在美国上映之后,收获了西方媒体的一致好评,称赞《天伦》导演拍摄手法、演员演 技,摄影技术均属清高雅洁,其中东方音乐尤其令人沉醉。《天伦》在好莱坞的FILMART艺术片电影院连续上映三个星期,创该年来票房最高。
参考资料
天倫 (1935).movie.douban.2022-11-30
《天伦》导演:钟石根.豆瓣电影.2022-11-30
目录
概述
故事剧情
演员与角色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影片配乐
主题与亮点
影片主题
叙事手法
影片制作
画面呈现
亮点
上映信息
反响与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