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La traviata)是由19世纪意大利歌剧家朱赛佩威尔第(意大利语:Giuseppe Verdi)改编的三幕歌剧,其原著为法国著名小说家
小亚历山大·仲马(
法语:Alexandre Dumas fils)的同名小说《茶花女》,而这部歌剧是朱赛佩·威尔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其余两部为《弄臣》和《游吟诗人》)。
该歌剧以19世纪中叶的法国为背景,讲述了
巴黎交际花薇奥莉塔·瓦蕾莉(Violetta Valery)与青年阿尔弗列德·杰尔蒙(Alfredo Germont)凄美的爱情故事,探讨了爱情、社会道德与牺牲之间的冲突,通过两人之间的离合,揭示了社会偏见和个人情感之间的矛盾。。
歌剧《茶花女》最早于1853年3月6日在
威尼斯凤凰歌剧院演出,后由于主演表现力一般,两年后对其进行了更换,再次演出后取得成功,现已成为了歌剧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1956年12月,中国人排演的《茶花女》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这是中国人看到的第一部外国古典歌剧,20世纪著名歌唱家
李光羲,著名影星
袁美云、
李丽华等都饰演过该歌剧中的主角,《茶花女》的出现不仅影响着一代代中国观众,同时对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歌剧《茶花女》的时代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的
法国是一个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不断的时期,
欧洲各地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的动荡,其中包括
法国的1848年革命。这个时期也是
浪漫主义艺术运动的鼎盛时期,艺术家们倾向于以情感、个人体验和情节丰富的故事为主题,强调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而歌剧《茶花女》是19世纪
意大利歌剧史上最具有革命性的歌剧,1840年左右的意大利是独立复兴的高涨时期,而此时朱赛佩·威尔第的作品深受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都是从之前的历史材料和戏剧文学名著中选择材料,而作品内容来自于各个阶层的人的故事,使意大利歌剧没有了当下的危机,他将意大利文学和现实的东西结合了起来,使其作品的思想更容易让人接受。
创作来源
《茶花女》是
法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成名之作,自出版以后风靡全球,陆续被翻拍为
歌剧、
话剧和电影等形式,其故事的素材来源于小仲马的亲身经历,年轻时的小仲马在观戏时认识了一位女郎,这位女郎就是《茶花女》中女主角“
玛格丽特·杜鲁门”的原型,两人在接触中互生情愫,感情持续了11个月,由小仲马提出结束了这段感情,而后玛丽因
肺结核逝世,一年后,小说《茶花女》出世。在朋友的劝说下,小仲马尝试将小说内容改为剧本,转型几经波折,剧本接连被拒,在靠着朋友关系的情况下安排在剧院演出后又被查禁,最后在某位贵族的
庇护下才完成演出,此剧演出结束后再次轰动
巴黎。
朱塞佩·威尔第青年时结婚,爱妻不幸早逝,后来与世俗眼光中的风流女子朱塞平娜相爱,在观看舞台剧版的《茶花女》后深受触动,立即邀请好友一同创作了
歌剧《误入歧途的女人》,并将女主角更名为“薇奥莉塔”,在剧情方面则完全依照原著。于1853年在
威尼斯凤凰歌剧院首次演出,但由于主演的表现力一般以及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叙事视角,使得首演的反馈并不理想,两年后对其主演进行了更换,再次表演时取得了成功,成为了歌剧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角色介绍
出场人物
以上参考信息来源
主要人物
薇奥莉塔·瓦蕾莉(Violetta Valery)
薇奥莉塔·瓦蕾莉(Violetta Valery)是
歌剧《茶花女》中的女主角,也就是茶花女本人,她长相美丽、身体病弱、本性善良,是法国巴黎社交圈中备受瞩目的花魁,尽管她的职业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不被接受的,但她依然享受着奢华的生活的名利,表面上她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可她内心深处也十分的渴望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当遇到了男主角
杰尔蒙德·阿森时,她感受到了不同的情感,两人之间的爱情在她的心中埋下了种子,可在她顶着世俗的舆论和杰尔蒙在一起时,杰尔蒙的父亲进行了干预,要求她离开杰尔蒙,为了保护杰尔蒙家的名誉,她选择了离开,可杰尔蒙并不知道她离开的真正原因,两人之间的误会越来越深,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她性命垂危,内心的痛苦和对过去的回忆交织在一起,最终倒在了杰尔蒙的怀里。茶花女在社会压力与对感情的渴望中挣扎,深受矛盾和悲剧困扰,是
歌剧中比较复杂的一个角色。
阿尔弗列德·杰尔蒙(Alfredo Germont)
阿尔弗列德·杰尔蒙(Alfredo Germont)是歌剧《茶花女》中的男主角,也是女主角薇奥莉塔·瓦蕾莉(Violetta Valery)的爱慕者,他性格温柔善良,对爱情执着,对茶花女一见钟情,此后深深的爱上了她,并向她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情感,他认为真爱可以跨越社会的偏见,茶花女被打动后,两人陷入了热恋,但杰尔蒙的父亲却突然出现,他认为茶花女过去的身份会影响到自己家族的名誉,因此要求茶花女离开杰尔蒙,茶花女做出了抉择,离开了杰尔蒙,但杰尔蒙却认为是她放不下以前的生活,两人之间的误解越来越深,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带到误会解除,时间已经来不及,疾病带走了茶花女,也让杰尔蒙从此留下了永远的遗憾。从正面来看,杰尔蒙专情、感性、细心、勇敢,可以不顾世俗的目光,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达自己的
爱意,可从反面讲,他缺乏理性、幼稚、
大男子主义,甚至有点自私,在两人的误解时被自尊心所蒙蔽,从某些角度分析,是杰尔蒙亲手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剧情介绍
作品鉴赏
创作主题
悲剧《茶花女》取材于
法国作家
亚历山大·仲马文学原著,它打破了
歌剧史上的悲剧以歌颂王公贵族、英雄人物为主题、以王公贵族和英雄人物为主角的惯例,将被社会视为低贱人物的妓女作为歌颂的悲剧主角搬上舞台,这在歌剧史的题材主题上是一种革新。悲剧在欧洲是一种严肃的体裁,从古希腊时代开始,悲剧就被认为是戏剧的最高级形式。自
亚里士多德以来,悲剧的主题和主角一直都是悲剧理论的关注焦点,在古希腊的悲剧中,全部都是英雄悲剧,即悲剧主义的主人公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而不是世俗的人,一般的平民百姓无法登陆悲剧的殿堂,更不用说妓女这种人物。作为
歌剧的主要载体之一,悲剧也是按照历来的传统来塑造王公贵族和英雄人物的悲剧形象为主题,题材也大都选自
神话故事传说、历史题材和圣经故事等。而朱赛佩·威尔第的悲剧《茶花女》打破了
古希腊的传统,将妓女形象作为悲剧主角并歌颂,在当时的背景下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虽然会有人们不能理解并产生质疑,甚至难以接受,但是在歌剧中作者通过茶花女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来体现妓女身上美好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悲剧,即妓女的悲剧是由社会造成的,是社会使她们沦落,强有力的鞭挞了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
创作手法
人物塑造
薇奥莉塔·瓦蕾莉(Violetta Valery)
薇奥莉塔作为《茶花女》的主要人物,其内心情感非常丰富,在
歌剧中,主要通过音乐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来塑造薇奥莉塔独特的人物形象。在凸显其“交际花”的形象时,作曲家引入了轻快的节奏和明朗的旋律,在第一幕的二重唱《
饮酒歌》中,用了更加凸显欢快的3/4节拍,并在
切分音上使用同音线将整个乐句拉长,使得乐曲强弱对比显著,不仅营造了
宴会氛围,同时展现了人物形象。而在
咏叹调《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中,音乐曲调不断转换,全方位的展现了主人公渴望又害怕失去的复杂矛盾心理。
阿尔弗列德·杰尔蒙(Alfredo Germont)
阿尔弗列德是
歌剧中的男主角,他爱上了薇奥莉塔,两人在相处中互生情愫,开启了一段甜蜜生活,后被阿尔弗列德的父亲所打乱,两人产生误会,各自离开,后来阿尔弗列德的父亲良心发现,将实情告诉了儿子,阿尔弗知道后欲追回薇奥莉塔,但她已疾病缠身,最终两人解开了误会,她也死在了他的怀中。这段悲情的故事让阿尔弗列德在剧中的形象十分复杂,其果断、率真的性格赢得了薇奥莉塔的好感,却也因为冲动、易怒的缺点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其人物形象的转变更加丰富了阿尔弗列德的人物形象,使其个性化突出。
乔治·杰尔蒙(Giorgio Germont)
乔治是阿尔弗列德的父亲,作为剧中引导剧情发展的重要人物,其形象的塑造同样重要。在第二幕第一场,乔治出场与薇奥莉塔见面,劝诫她离开自己的儿子,期间音乐整体处于低音段,而人物的愤怒则是由表演者语气的强硬来体现,之后乔治了解到真相,态度开始缓和,并解释自己的苦衷时,音乐的音调整体由强硬转为正常,在
咏叹调《我有一个好女儿》中,情绪的递进和无奈与祈求的语气更是将乔治父亲的形象进行了刻画,在咏叹调《普罗旺斯的陆地与海洋》中,缓慢的音乐节奏和最后出现的高音塑造了乔治作为父亲的威严形象。
艺术表现
歌剧《茶花女》借鉴了古希腊时期戏剧艺术的最高形式,将主人公薇奥莉塔的命运塑造成一个深具吸引力的悲剧故事,巧妙地将悲剧性的情感共鸣与
现实主义的刻画相结合,呈现出一幅深刻的人生画卷。歌剧以音乐为主要
表达方式,采用
浪漫主义歌剧的元素,如抒情的
咏叹调、情感充沛的合唱和戏剧性的音乐描写,不仅增强了角色的情感表达,还有效地引导观众进入故事情境,与角色的情感产生共鸣。音乐通过旋律的起伏、音色的变化和情感的投射,强化了故事的情感深度,使观众更深刻地体验到角色的内心挣扎和命运的抉择。在人物刻画方面运用了
现实主义的手法,将主人公薇奥莉塔塑造成一个底层社会的“小人物”。她的身世、境遇以及与贵族阿尔弗列德的爱情,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
阶级冲突。这种
现实主义的刻画使角色更具可信度,观众更易于与她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强了情感连接和情感投入。剧情中的矛盾冲突,既有社会冲突也有爱情冲突,为故事赋予了深度和复杂性。社会冲突营造了主人公命运的环境,而爱情冲突则驱动着剧情的发展。这种双重冲突在
歌剧中相互交织,推动情节的展开,同时也使观众更加投入其中,体验到角色的情感变化和抉择过程。
艺术特点
旋律特点
歌剧中的旋律音调以茶花女的形象主题为典型,叹息性音调、哭泣性音调、呼唤性音调表现了茶花女痛苦、失望的感情,而回绕式的悠长或短小旋律既表现了茶花女的哀怨、缠绵、无奈和绝望情怀,也表现了她对爱情的美好幻想。旋律中使用的
小六度的跳进来表现茶花女的欢乐,她所获得的这种欢乐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之上的,旋律中降六级音被多次用来表现茶花女理想爱情的破灭。以上旋律线条既表现了茶花女的纯洁品格和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又表现了她的悲剧命运。
演唱特点
歌剧《茶花女》以歌唱为核心内容,充分确保了
声乐和
器乐维持平衡稳定的状态,其中为使茶花女的人物形象与之契合,使用了合唱、独唱以及
咏叹调等方法,同时相关的唱段也形成了完善的内在结构,为人物情感的表达和抒发提供了必要条件。重唱和合唱的出现让剧情跌宕起伏的发展,有效的
烘托并刻画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使之与剧情发展有效融合。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的呼吸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正确的呼吸下,演唱者的小腹膨胀,横隔膜处于降低的状态,
胸腔底部逐步扩张,使其吸气更深,以便在演唱过程中结合剧情的变化、情绪的欺负和旋律的频繁转换及时进行有效的调整。
歌剧配乐
以上参考信息来源
演出信息
以上参考信息来源
相关人物
朱赛佩·威尔第
朱赛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0.10—1901.1.27),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终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学院作曲训练,曾投考
米兰音乐学院,未被录取,后跟随拉维尼亚学习,一生创作了28部歌剧,其中1842年的《纳布科》使他一举成名,该剧中的合唱几乎成为意大利的第二国歌。《弄臣》《游吟诗人》和《茶花女》的推出成就了
朱塞佩·威尔第中期的“黄金
歌剧”时代,其中《茶花女》更是让他被世界所熟知,其创作源于观赏
亚历山大·仲马的戏剧《茶花女》,结合自身的经历深受感触,与好友一起创作了歌剧《误入歧途的女人》,又名《茶花女》。之后又诞生了《阿依达》和《法斯塔夫》等作品,最终于1901年逝世,享年88岁。
亚历山大·小仲马
亚历山大·小仲马(Alexandre Dumas fils,1824.7.27—1895.11.27),
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出生于法国巴黎,是
亚历山大·仲马的私生子,7岁时大仲马才认其为子,但仍不认其母为妻,私生子的身世让小仲马受尽世人讥讽,成年后痛恨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淫靡之风造成的现状,决心通过文学改变社会道德。
亚历山大·仲马年轻时结识了一位女郎,两人互生情愫,后陷入热恋,感情持续了11个月,小仲马主动结束了这段感情,后来她因病逝世,一年后《
茶花女》出世,小仲马因此一举成名,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
话剧于1852年首次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后来小仲马陆续出版了20余部剧作,
现实主义倾向鲜明。1975年,当选法兰西学士院院士。
作品影响
在中国,
歌剧《茶花女》最早于1956年12月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这部歌剧通过其音乐、剧情和情感的表达对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首部引入中国的西方经典作品,《茶花女》独特的音乐风格对中国歌剧的作曲家和演唱家们产生了创作性的启发,同时剧中人物情感的冲突和碰撞为中国歌剧的创作提供了参考,使中国现代歌剧作品开始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丰富的戏剧性,而在歌剧的演唱技巧上,《茶花女》的高难度唱段对演唱家具有极高的声音控制能力和表现力的要求,使得演唱家们在表演的同时提高了演唱水平,更重要的是,歌剧《茶花女》作为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介质,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让更多的中国观众了解到西方的音乐、戏剧和文化,同时促进了中国歌剧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部分作曲家和导演对其进行了改编和重修解读,在小说《
茶花女》的情节上,将
中原地区社会和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版本,丰富了中国歌剧的创作形式。
作品评价
歌剧《茶花女》的原著同名小说作家
小亚历山大·仲马曾无限感慨的说到:“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
著名乐评人
刘雪枫评价,《茶花女》作为“经典中的经典”,是观看歌剧的第一选择,它的表演通俗易懂,含义深刻,内容充满了正能量,在对歌剧完全陌生的情况下,《茶花女》可以给人最好的观剧体验,同时可以让人们对歌剧有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而在歌剧本身的表演当中,各种精彩的唱法和节奏让《茶花女》充满了魅力。
青年作曲家李少璐评价
歌剧《茶花女》以细腻的心理描写、优美的曲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深刻揭露了当时由森严的社会等级而引发的矛盾与悲剧,辛辣讽刺了当时的
欧洲社会。以“小人物”为主角,打破了古典歌剧的墨守成规,突出了“人民”的主题,因此受到底层民众的大力推崇。
参考资料
茶花女译文.audionet.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