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又名《八十一问》《八十一难》《黄帝八十一难经》。其成书年代及作者的问题未有定论。《难经》以基础理论为主,兼顾分析多种相关病症,内容包括经脉、脏腑、阴阳、五行、病证、营卫、输穴、针灸等,涉及人体正常生理、解剖、疾病、诊断与治疗。全书共81问,又可细分为6个大类。《难经》文字古奥精省,辨析精微幽深,说理透彻详尽。其中,脉诊最早提出“独取寸口”之法,同时,对经络学、命门、三焦等皆有精当论述。
《难经》在中国古代医学发展中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对《内经》作了充分的发挥和延展,并对汉以后乃至当代的医学发展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贡献不仅体现在医学理论方面,而且体现在临床方面。
书名
今天所称的《难经》实际上是《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在古代很多典籍中,提到《难经》,均是称作《黄帝八十一难经》,对此应加以注意。在这之中,“八十一”指的是该书本身的内容,书中就不同的医学问题设问,共分为81小节,每一小节有问有答,或提出一个问题,或提出2-3个问题不等。“难”,读去声(nàn),表示问难的意思。在流传过程中,关于“难经”之“难”的读音问题有很多的争议。各朝各代,均有不少医学家为《难经》作注,其中,
杨玄操、黎泰辰、纪天锡等医学家将“难”读为“难易”之“难”。但考证相关史料,一直到隋唐时期,“难”与“问”皆是可以互译的。且《
史记》中提及的“死生之说,存亡之难”两句,在《史记·黄帝本纪·索隐》中亦释为“问难”。“经”有二义,一为经典之义,因其为医学理论的重要典籍,故曰“经”;二有“径”义,因为书中所阐发的内容,是习医之人探求医学奥理之门径。
成书
《难经》著者何人,著于何时,这个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关于《难经》的成书,目前虽没有定论,但形成了几种主流的说法:
成书于上古
晋代
皇甫谧曾在《
帝王世纪》说到,《难经》乃为
黄帝所著,此外,
南梁阮孝绪也有类似言论,考传世文献,在隋以前,多将《难经》附于黄帝名下。或是不知作者,或是出于传名的需要,与《难经》附于黄帝名下类似的,古代兵书也颇多附于
姜子牙者。
成书于战国
此种说法最早出自
唐朝,由杨玄操提出。杨玄操曾在序中说,《黄帝八十一难经》是由渤海
扁鹊所写,其医术与以前的扁鹊很相似,所以当时有人将他称为扁鹊,又因为他是出生在卢国,所以有人叫他
河南省越人医药有限公司。因此后人误以为扁鹊和卢医是两个人,实际上,指的都是杨玄操在这里所说的秦越人,但此秦越人又非真正的扁鹊。此后,《
旧唐书》中也有类似记载,由于杨玄操的注本在后世颇为流行,故此后历代医家持此说者众多。
成书于西汉
赵浚谷曾说,传言《
黄帝内经》是由黄帝所写,《难经》是由越人所写,其实《难经》不是由越人所写,而是由
淳于意所写的。此仓公,即指淳于意。今人何爱华从《难经》的学术特点出法,结合仓公相关诊籍,也得出了一致结论。并以此为依据,论证《难经》非成书于战国,而是成书于西汉。此外迟华基氏也认为《难经》成书不晚于西汉,但他并不认可《难经》出自于淳于意的说法,其认为《难经》当为秦越人所撰。
成书于东汉
《难经》在海外的研究也蔚为大观,其中,
日本医者的研究尤其值得关注,丹波元曾在文章中探讨《难经》的作者问题,得出了《难经》出自东汉名师之手的结论。今人
李今庸赞成此说。通过分析研究,他进一步指出,《难经》成书年代下限公元106年。贾得道也支持丹波元丹波元胤的观点。
成书于六朝
首倡此说者系
清代姚际恒《
古今伪书考》。
恽铁樵、
廖平也从其说,日本人山田宗俊认为,古医籍《八十一难》已失传,今传世版本当为后人之作。
万方则更确切地讲到,《众难经》《帝王世纪》中所涉《难经》处,都不出自今流传版本。因而得到了结论,《难经》出于六朝后期。
内容
《难经》将《黄帝
黄帝内经》中深奥的
中医学理论,归纳为81个问题,进行释疑解难。内容包括经脉、脏腑、阴阳、五行、病证、营卫、输穴、针灸等理论的疑难问题。涉及人体正常生理、解剖、疾病、诊断与治疗,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等方面,在阐发中医学基础理论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一至二十二难主要论述脉学,介绍脉诊的基本知识,以及正常与异常的脉象。首先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法,把古代比较繁难的三部九候等各种诊脉法统一,确立了以手腕寸、关、尺为三部,每部之浮、中、沉为九候的“三部九候”诊脉法。
二十三至二十九难论述了经脉的流注始终、经络的长度、营卫度数、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及其相关病证。对《灵枢·经脉篇》作了简要阐述,主言经脉气绝之证候。《难经》集中发挥了《
黄帝内经》中奇经八脉的含义、内容、循行部位和起止处,以及其与十二经脉的关系、发病证候等。
三十至四十七难以脏学说为主要议题,介绍了脏府的解形态、生理功能、营卫周行。对三焦、命门、七冲门(即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胃下口为幽门、大肠
小肠之会为阑门、下极为肛门)、八会理论,皆有阐释。《难经》关于人体消化道由唇到肛门的“七冲门”之论如此精彩,可以说是得益于当时医家在实际解中获得的科学数据。
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主要论述疾病。强调要以四诊八纲为基础辨证,以五行生克关系来阐明疾病的传变、预后。列举
伤寒、
腹泻、癫狂、
胸痹心痛、积聚等,作为辨证的范例。
六十二至六十八难主要论述针灸偷穴。重点对五脏募穴、穴以及五输穴主治病证进行深入论述。重视狭义愉穴和一些特定穴位与经气运行的关系,以及与脏腑的关系等。
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主要论针法,如迎随补泻法、刺井泻荧法、补母泻子法、泻火补水法等,以及这些方法的应用、宜忌、注意事项。指出针刺疗法要因时制宜,要着眼于“治未病”。
版本
《难经》原本已失,今天所能见到的版本,皆为诸家注本。
三国至唐代的注本
就目前的研究发现来看,三国时
孙吴的太医令吕广所注《黄帝众难经》为最早注本。吕广注本到唐代时仍然可见。其后,经唐代
杨玄操整理,《难经》的内容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杨玄操曾在序中说,
扁鹊曾在《内经》中精选了八十一章加以演绎发挥,内容精要,是治病救人的良方,但直到三国时期,吕广才为《难经》作下注解,而且注解并不完整,只有二十四章。他是在吕广的基础之上对《难经》再作注解的。而且杨玄操特别提到,为使条理清晰,语意连贯,他曾将《难经》进行重新编序排次,所以,我们如今见到的经过杨氏整理的版本,和《难经》原貌已有很大差别。如今,吕广、
杨玄操二人的注本均已亡佚,但仍可在《
难经集注》中窥其原貌。
宋代校注本
最早校《难经》的是王九思,此后,王鼎象、王惟一等人都进行过校正,但此三人的校本均已不再流传于世,可以知晓此三人曾为《难经》作注,是因为在《难经集注》的卷首收入了他们的姓名。
两宋时代有记载可查寻的注释过《难经》的有丁德用、虞度、
杨康侯、侯自然等15位之多,但注本大多已亡失,现仅有三家存本。分别是宋䮐《难经句解》、王惟一《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王宗正《难经疏义》。
金元时期的注本
据史料记载,金元注家有7家,但传世到现在的仅存2家。一为金代纪天锡《集注难经》,一为元代
滑寿《难经本义》。滑寿所注《难经》,极具个人特色,是《难经》注本当中一部承前启后的作品。其曾在书中说,他在为《难经》作注之时,参考过诸多文献,通过《
黄帝内经》二卷,他考查《难经》的起源;通过
张仲景等后人所撰写的医学典籍,来考查《难经》的影响,而且诸家妙语,均有收录。本书最早的刊本没有留存下来,但由于其影响大、流传广,所以后来又经过了多次刊印。
明代刊本及注本
明代《难经》注本与金元两代相近,有16家作注。其中,
熊宗立《
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与张世贤《
图注八十一难经》影响较大。这两个注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注解《难经》时,配以图解说明。特别是张世贤所撰《图注八十一难经》,每一难后都配有相关图片,经现代医学家考证,他所绘的“肝有两叶图”“人身之背面脏腑形状图”几乎与现代解剖学完全一致。
清代注本和刊本
清代以后《难经》注本十分之多,达40余家。受人们推崇者有
徐大椿的《
难经经释》丁锦的《古本难经阐注》及叶霖的《难经正义》。
民国时期注本
民国时期注本共存29家。其中张寿颐《难经汇注笑正》、黄竹斋所著《难经会通》是注释较优者,均对研读《难经》有一定帮助。
新中国注本
新中国成立以来,《难经》研究范围较广,著述颇丰。其中包括了《难经》的成书、作者、学术渊源、等多角度的研究。研究专著超过20家,发表论文超过300篇。其中,整理研究主要集中于点校勘正、注解译释、选释讲解、分类研究等几个方面。
语言特色
《难经》以问答的体裁,辑为81难。《难经》问答之体,是从汉大赋的主客问答体发展而来,经
唐朝杨玄操整理之后,严格形成一问一答的形式。作为一部医学典籍,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此外,《难经》文简意,文义深奥,发挥颇难。《难经》文字既有典雅之美,也有难
许结憾,在现代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不少出版社针对这一问题已出版相关注本和译本,这也为当代读者提供了便捷之法。
思想
定量辨证观
《难经》中存在许多量化性语言描述概述,如《四十二难》中说:“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这些量化性语言描述体现了《难经》作者在判断
邪正消长的量值变化时明定量思辨的过程。
时空观
《难经》中的时空观非常值得注意,其将时空的概念应用到了脉诊的过程之中,充分阐释了独取寸口,尺寸与上下,脉之阴阳中的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充分体现出了古代时空观,反映了中医整体观与时空观的密切关联。
人与自然相应观
《难经》贯彻了人与自然界内外环境相统一的观点。在生理上,脉象与季节相应。天时有时令季节的不同,脉象在当令之时呈现旺脉。一是四季旺脉。在病理上,疾病与季节相关。在诊断上,记述了脉逆四时的病脉、死脉。认为脉有胃气为平脉,脉少胃气为病脉,脉无胃气为死脉。在治疗上,针刺治疗应与经气之季节变化相应。如进针深浅应与时令季节相应。
辩证防治观
《难经》中多处体现了辩证防治观,尤其突出的是在运用五行生克规律,通过五行调和之法,指导针刺的防病治病原则,更是《难经》首创。在生理上,人身的经脉及俞穴都具有五行属性,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在病理上,常以五行生克规律为指导,阐明疾病的发生和传变规律。疾病的发生,有本脏本经受邪而生,也有他脏他经传变而得。在治疗上,根据五行生克之理,制订补泻法则,提出种种防病、治病原则。
影响
中国影响
对诊脉之法的影响
寸口诊法首次出现不是在《难经》,而是在《
素问》,《难经》对此之所以有独道贡献,在于其首次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之法。《一难》中说,分布在人体的经脉一共有12条,这12条经脉在特定的部位都会有搏动。之所以独取寸口脉,原因在于寸口是十二经脉的总汇合处。
因此,仅通过寸口脉象的变化即可诊知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情况。《难经》这一理论提出的可贵之处在于,“独取寸口”将《
黄帝内经》中全身遍诊简化为了寸口的三部九候。一方面,这大大简化了诊问流程,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是对古代伦理纲常的一种适应和保护。后世包括
王叔和、
李时珍在内的诸多医学家关于诊脉之法的理论建树都是在《难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独取寸口”这一诊法至今仍在临床上被使用。
对温病学的影响
《素问》中曾把
伤寒作为外感发热疾病的总称。《难经》则将伤寒病证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在《五十八难》中,作者将伤寒细分为五种,分别是
中风、伤寒、湿温、
热病、温病。每一种症状有所不同。
在如何区分热病和伤寒方面,《难经》对《内经》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内经》仅将“伤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难经》在《五十八难》中则明确指出,热病脉,因热而病,寸尺脉都浮,热与心通,心主血,见脉滑,热为阳脉浮,外盛则里虚,里气血皆有不足,可见散涩脉,温病脉,因属疫病之气,归经无常,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或针刺或用药各归其经。从而将热病和伤寒从脉象上加以区分。《难经》中此类论述,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启迪,提供了理论根据。[30]
对既病防变思想的影响
在预防疾病方面,《
黄帝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难经》则在此基础上对“治未病”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比如在《七十七难》中,作者便举了一例来说明“治未病”的情况。如果患者得了
肝病,那么根据五行运行的规律,则可以推断这个病将会向脾转移,如果能够提前对脾脏进行保养,那么将会抑制病变的发生,此所谓“治未病”。
此后,
张仲景受《难经》启发,在其著作中对“治未病”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肝病补脾论。后来,
叶天士根据
温病伤及
胃阴虚之后病势进一步发展往往耗及肾阴的病变规律主张。这些者是《难经》“治未病”思想在临床上具体运用的成功范例。
对“命门”学说的影响
《难经》是首部将命门作为内脏提出的医学典籍。在第《三十六难》中,作者首次提出,我们常说的两个肾,其实并不是两个都是肾,其中,左边的我们称之为肾,右边的则称之为命门。
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命门在人体生理结构中的重要性,由此开创了命门学说。此后,明代
赵献可、
孙一奎等人在《难经》的基础之上对命门进行了更为深入地具有理论性的探讨,但追本溯源,仍在《难经》。时至今日,前贤们对于命门的多方面探讨仍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解剖学的影响
虽然《
黄帝内经》中有涉及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但毕竟还不全面。《难经》则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对人体内部诸多器官的形态、功能等进行了详尽、丰富的论述。
比如在《四十四难》中,作者便详细解答了七冲门的位置。所谓的“七冲门”即指飞门、户门、吸门、贲门、幽门、阑门以及魄门。飞门指的是双唇,此门管理食物的进出;户门则是指牙齿对于进食的把控;吸门则负责在食物下咽并通过
食管与
气管的交叉口时关闭气管口,以防止食物进入气管;贲门管理食物进入胃中;幽门则是管理食物从胃部进入
小肠的通道。阑门则是分别大便与小便的关口;最后的魄门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肛门。
再如《四十二难》中,作者对胃、小肠、大肠、肝、脾、胆、
膀胱、嘴唇、牙齿、舌头、肛门等的外形、大小、周长、容积都作了详尽的说明,并采用了通俗易懂的方式。以大肠为例,大肠周长四寸,直径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可以容纳谷物粮食一斗,水七升半。大肠的末段周长八寸,直径二寸半,长二尺八寸,可以容纳谷物粮食九升三又八分之一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距离今日如此遥远的时代,《难经》的作者在面临着严峻的客观条件之时,其作品中能够对人身体内部器官作出这样精确的描绘,无疑是我国解剖学史上的一次重要的跨越。在《难经》的基础上,
清代医学家
王清任对人体解剖学也作出了更加广泛地探讨。
对针灸学的影响
《难经》在针灸方面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给当代针灸临床以极大的启发。虽然《
黄帝内经》提及了人体内部的脏器、穴位。但并未进行详细的论述,也没有对各穴位的主治病证做出明确的说明。而《难经》则在这一方面进行了补足。
比如在《六十八难》中,作者不仅明确了井穴、荧穴、输穴、合穴等的位置,还进一步说明了井穴主治肝木病,荧穴主治心火病,输穴主治脾土病,经穴主治肺金病,合穴主治肾水病。这些都为后世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又如在《七十八难》中,曾介绍精于针灸的人能用左手按穴位,但不通之者只会用右手。这一先见充分肯定了左手在针刺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对针灸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国际影响
1059年,《难经》传入朝鲜。1986年,再度传入
德国。遍观国外对于《难经》的研究,
日本尤为突出。不仅研究持续的时间长,而且成果颇丰,仅流行的研究著述就多达18家。
其中,藤万卿所注《
难经古义》,对《难经》进行了重新编次处理,参考价值较高。此外,丹波元鼠所撰《难经疏正》也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他在注文中说,自己以王氏所注为底本,参考诸家注述,另加以补充个人见解,严谨考查经文,找寻出处意指,旁征博引,作为佐证。丹波元鼠对《难经》进行了详细谨严的考证,所而使得全书言而有据,训释得当。
值得一提的是,加藤宗博所著《卢经哀腋》,今本虽流传不广,但其内容兼采诸家之长,加以总述和图解,所收资料之丰,实属罕见,可谓研究《难经》极为重要的参考书目。
评价
正面评价
《难经》是中医学理论中的瑰宝,其成书年代甚早,记录了中国早期先民的医学智慧,展示了在当时极端不充分的医学条件下,古人所能取得的伟大成就。全书不仅内容极为广泛,而且论述精当,提出了很多独创性的见解。对三焦和命门学说,提出了新论点,并较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与病症以及五前穴、原穴、脸穴和募穴在针刺治疗上的作用等。故其对深入研究中医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有着重要意义。
不足之处
限于时代的局限性,《难经》也有某些牵强之说。从内容上看,《难经》是对《内经》的进一步阐释和申发。故其胜在实践性强,但创见性较小。同时,由于文字古奥,阅读具有一定难度。此外,《难经》虽不能明确具体写作时间,但根据
唐朝杨玄操作注一事可以推断,《难经》当为唐前作品,当时的医疗条件和医学水平,不可否认的,与今天有较大差距,故而当中也有不少需要摒弃的学说和方法,在阅读之时,应当结合今天的知识,对其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衍生作品
影视戏曲
由于《难经》衍生作品繁多,仅列举部分。
书籍
由于《难经》衍生作品繁多,仅列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