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县(英文名:Shuyang County),古称厚丘、建陵、阴平、怀文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宿迁市下辖县,江苏省试点直管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宿迁市东北部,东与连云港市灌云县、灌南县相邻,北与
东海县和
徐州市新沂市相接,西与
泗阳县、
宿豫区接界,南
淮安市涟水县、
淮阴区相连。截至2023年,沭阳县下辖6个街道、23个镇、1个乡,有197.56万户籍总人口,县域总面积为2298平方千米,政府驻地在沭阳县沭城街道苏州东路42号。
沭阳县属鲁南丘陵与
江淮平原过渡带,地势西高东低,河网密集,有
新沂河、
淮沭新河等多条河流纵横境内,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早在7000年前,沭阳县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西汉刘彻时,始立厚丘县,后经多次更名,在
北周建德七年,改为沭阳县,沿用至今。1983年,实行市管县,沭阳县属淮阴市。1996年,沭阳隶属新成立的地级
宿迁市。
沭阳县是
江苏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在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榜单中居第62位。沭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素有“花木之乡”“粮食生产大县”“生猪调出大县”之称。
第一产业以精品花木为主,优质稻米、绿色果蔬、生态畜禽为辅。
第二产业以机电装备、高端纺织、绿色家居为三大主导产业。第三产业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三大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现代商贸、现代旅游、健康养老、房地产四大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
电子商务、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三大新兴服务业。2022年,沭阳县全年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GDP)1308.45亿元,经济总量连续三年位列
苏北20个县(市)第一位,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8.8:44.3:46.9。
沭阳县历史悠久,始于新石器时期的万北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拥有淮海戏、工鼓锣、
虞姬传说、苏北琴书、童子戏5个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沭阳县作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依托优秀的花木培植历史和60万亩花木资源,打造的花木
生态旅游区,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江苏省精品乡村旅游点、全省自驾游基地。县内南湖公园、苏北花卉示范园、胡家花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名称来历
沭阳县,因位于沭水之阳而得名。古时候曾有厚丘、建陵、阴平、潼阳、怀文、沭州等名称。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早在7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沭阳县繁衍生息。
《
尚书·禹贡》记载,禹将天下分为九州,沭阳属于
徐州,商代时没有变化。西周时,将
徐州市并入了
青州市,因此沭阳境域属于青州。
春秋时,沭阳属于
鲁国,
鲁成公九年(公元前582年),在今县城西北建中城邑。
战国的时候(公元前249年)鲁国灭于楚国,于是沭阳属于楚国。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朝统一中国后,沭阳县初属
薛郡,后改属郯[tán]郡。
西汉时,置厚丘县(今沭阳),立阴平、建陵两侯国。
东汉除侯国,置阴平、建陵二县。
三国时,魏黄初年间,立东海国,首府设在郯,领厚丘、阴平、建陵等11县。
晋朝时,
司马炎裁
阴平县,封
鲁芝于阴平,时为侯邑,在县西北四十里,阴平由县变为采邑。
司马衷元康五年(295年)六月,水旱交替,庄稼无收,官府赈灾。
东晋时,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
萧诞以
东海郡降
后赵。为避战乱,沭等地流民逾淮过江甚多。
司马德宗义熙元年(405年),
南燕攻占阴平。
南朝时,
刘义隆元嘉四年(427年)省厚丘,并入襄贲[bēn],另置僮县(今沭阳),隶属南下邳[pī]郡。
刘宋势力在南方,故僮县为侨县。
刘骏大明四年(460年),南下邳郡并入南彭城郡,僮县遂属南彭城郡。境内古有潼水故以僮名县。
南齐复置厚丘县,寻废,置僮县。
萧衍天监五年(506年),废僮县,置僮阳郡。普通五年(524年),
裴邃攻克北魏建陵城,省建陵县。
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年),齐王
萧宝夤[yín]镇守
徐州市,立大堨[è](即大坝),遏
沭河改道,进入沭境,并改称沭河。梁武帝
太清三年(549年),沭阳为
东魏占领。
元善见武定七年(549年),改僮阳郡为沭阳郡,兼置下城、临渣、服武、怀文等4县,隶属沭阳郡,复置建陵县。
萧纲大宝元年(550年),
北齐占据沭阳。
陈顼太建五年(573年),命吴明徵、
裴忌领兵10万进攻江北,击溃北齐,占领沭阳郡,下城、临渣、服武三县并入怀文县。
北周建德七年(578年),改
怀文县为沭阳县,县名沿用至今。因治所位于
沭河北岸,故名。北周废建陵县。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朝时,
杨坚开皇年间废沭阳郡,县治迁入
郡治,隶属海州。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土人反,改沭阳为沭州。
唐朝时,
李渊武德年初,复置厚丘县,八年(625年)省,入沭阳县。
李治总章元年(668年),沭阳改属泗州。
咸亨五年(674年),还属
连云港市。
五代十国、宋、元依唐制。
李隆基开元十四年(726年)七月三日,海潮暴涨,海州、沭阳被淹。
李纯元和十四年(819年)
淮安区刺史李听率兵攻
涟水县,进军沭阳,县令梁侗以县降李听,后决
龙苴镇[jū]堰,以水为兵,攻取海州。
宋朝时,宋皇六年(1054年),
沈括荫任沭阳
主簿,在沭期间,目睹
沭河长期失修,民生维艰,沈括代理县政后,废除扰民禁令,组织县民
疏浚[jùn]沭河和
总六塘河,修“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千顷”,勤政爱民,深得民心,深受沭阳人民景仰。
元朝时,
元成宗铁穆耳大德二年(1298年)僧德贵在治东五里创建昭德寺。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至顺三年(1332年)十一月,赐郯王齐齐克图以
海宁州沭阳、
赣榆区、朐山[qú shān]等三县。至正八年(1348年)四月,沭阳等地义军蜂起。惠宗遣翰林学士图沁布哈弹压。至正十五年(1355年)沭阳官毁于战火。
明清时期
明朝时,
朱元璋洪武年间,沭阳从
海州区析出,隶属
淮安府。
正德六年(1511年)
刘六、刘七义军攻破沭阳,
淮安市知府刘祥、
县丞程俭被擒。邑人沈麟只身入义军,劝说放回刘、程二人。正德七年(1512年)知县易筑土城。是年,北方义军攻克沭阳,城郭尽毁。
朱由校天启元年(1621年)白莲教起义,波及境内,邑人入教
参军甚多。是年夏,
沭河决口四处。时
黄脊竹蝗过境,遮天蔽日,庄稼、树叶被吃尽。
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初七日,
白莲教义军攻破县城,毁县衙,知县刘士抵抗,被义军击毙。
清代时,
顺治、
康熙两朝沿袭明制,沭阳隶属
淮安府。顺治十年(1653年)因战乱和饥荒,县民死亡和逃走过半,遂将原九乡八十一里缩编为九乡十七里。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沭阳县改属
海州区。光绪九年(1883年)年初,海州、沭阳、安东、清河四邑
弥勒教活动,拟于三月初八日起事反清,事泄被镇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吴铁秋为开地方风气,办
私塾改良社,建明新书报社,自撰论说,悬于城门,抨击封建礼教,名曰《明新报》。组织沭阳天足会,提倡妇女放足。
中华民国时期
1913年,沭阳属
徐海道,成立县参事会。1927年,县公署改称县政府,县知事易名为县长,县政府设一、二、三科。1940年,中共淮海地委对境内区划作较大变动,淮沭路以西、
沭河以南,与
泗阳县部分地区合并,设泗沭县抗日民主政府;县
西北置潼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北与东海铁路南地区合并,建立
东海县(铁路南)抗日民主政府;县东和柴米河以北,划归
灌云县抗日民主政府。所置县皆隶属
淮海地区区专员公署、行署。沭阳县是苏北革命根据地之一,有4320名烈士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捐躯。
1942年,撤销淮海区专员公署,成立淮海区行政公署。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
解放战争时期,沐阳属苏皖第六行政区。期间,国民党军七十师在1946年10月,侵犯
淮阴区宋集,新四军六师十五团为保卫解放区人民,在沭阳县
钱集镇附近的效佐乡与敌血战,116名指导员壮烈牺牲,烈士遗体葬于效佐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5月,撤销东海(铁路南)、潼阳、泗沭县,原辖区划归沭阳,宿迁部分辖区划给沭阳,隶属淮阴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实行市管县,沭阳县属淮阴市。1996年8月,沭阳隶属新成立的地级宿迁市。2004年1月18日到22日,沭阳县政府整体搬迁,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临时迁至沭城镇苏州西路法院大楼办公。2011年,沭阳县被列为江苏省直管县三个试点之一。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沭阳县位于
江苏省北部,
宿迁市东北部,介于北纬33°53′至34°25′,东经118°30′至119°10′之间。东与连云港市灌云县、
灌南县相邻,北与
东海县和徐州市
新沂市相接,西与宿迁市泗阳县、
宿豫区接界,南连淮安市涟水县、
淮阴区相连,地处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四市结合部。沭阳县城区距宿迁55千米,距临沂140千米、距南京260千米。县域东西长60千米,南北宽55千米,县域总面积为2298平方千米。
气候
沭阳县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形成了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沭阳县年平均气温为14.1℃,年平均大于等于35℃高温日数4天,历年最高气温一般在35℃~38℃之间,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38.9℃;历年最低气温一般在-4℃~-5℃左右,历史极端最低气温为-18.0℃;年平均降水量918.0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480毫米,年最小降水量625毫米,年平均暴雨日数3.6天,年平均
雷暴日数28.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46.0小时;年平均
相对湿度为75%;年平均风速为1.8米/秒。
地质
沭阳县地域介于华北地台苏鲁隆起区与扬子准地台
苏北凹陷的交接地带。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块段降起与凹陷,次级构造单元自南向北依次为
泗洪县—章集古隆起、沭阳中
新生代凹陷、阴平—
东海古隆起。断裂构造以北东、北北东向为主,多被北西西向横
断层错断。
沭阳县
地层中太古界—下元古界胶东群多隐伏于县境北部和南部,埋深40~150米,
岩性为云母斜长
片麻岩、
黑云母二长片麻岩、浅粒岩、
大理石及
石英岩,未见底,厚度不详;中元古界锦屏组隐伏于县境北部青伊湖—华冲一带,埋深约40米,岩性为白云(二云)石英片岩夹白云钠长变粒岩、磷灰岩,厚160~400米,是县境主要含磷层位;中生界上白垩[è]统王氏组隐伏于颜集至茆圩[máo wéi]及陇集—汤涧—
陈集镇一带,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岩性上部为紫红色巨厚层状细
砂岩夹厚层状砂岩与红色
泥岩、
页岩,中部为厚层状砂
砾岩夹细砂岩,下部为砾岩,厚度大于1140米;新生界下第三系古新统
泰州市组隐伏于
耿圩镇及龙庙一带,
岩性为灰黑色泥岩夹棕红色砂岩,厚度约100米;始新统
阜宁县群隐伏于县境中部龙庙、庙头一带,岩性为灰黑色泥岩夹砂质泥岩,厚约100米;渐新统三垛组隐伏于悦来、
新河县一带,埋深约120米,岩性为紫红色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互层,厚度202米。
上第三系埋藏于沭阳—悦来一带中
新生代凹陷盆地内,埋深约100米,岩性上部为灰绿、灰白、灰黄色
黏土或砂粘土,中部为灰白、灰绿色半胶结状中
粗砂或中细砂,底部为灰绿色砂粘土,厚约50米;第四系下更新统豆冲组在县境内分布广泛,地表无出露,
岩性下部为中粗砂,局部夹
砾石,上部为灰绿色、灰白色砂粘土,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厚约40米;中更新统泊岗组在县境分布广泛,地表无出露,为一套冲积砂层,多灰黄色,分选磨圆度较好,颗粒自北向南逐渐加粗,砂层厚度自西向东增大,一般厚1~25米;中、上更新统残坡积层分布于县境西北
茆圩一带,岩性为砂
黏土夹碎石,底部碎石较多,厚3~27米;上更新统戚嘴组县境分布广泛,多被全新统覆盖,陇集、颜集一带出露地表,岩性为含钙核的粘土,厚度自
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即由5~10米增至30米;全新统广泛分布于地表,其中在县境东部、东北部为含海相冲积层,
岩性为灰黑色砂粘土及褐红色砂土交互沉积,厚度小于3米,在沭城北张楼至堰头一带及
耿圩镇附近为湖沼积层,岩性为灰黑色砂粘土,在
新沂河两侧的平原地区为冲洪积层,岩性为土黄色、灰褐色
粉砂,粘砂土及红褐色砂粘土,局部砂粘土与砂类土互层,具发育的微层理及
交错层理,含有淡水螺壳化石,厚度14米。
地形地貌
沭阳县属鲁南丘陵与
江淮平原过渡带,全县地形呈不规则方形,地势西高东低,境内
平均海拔平均5米,
韩山海拔65.9米,是县内最高峰,最低点位于沭阳县湖东镇境内,海拔2.8米。境内地貌有残丘岗地和平原两种,残丘岗地分别为韩山、万山、大官庄—阴平冈、悦来—刘集垅冈四种,韩山海拔65.9米,边坡较陡,相对高度60米左右;万山低矮,面积较小,真高15.9米,相对高度11.5米;大官庄—阴平垅冈分布在县境西北部茆圩、阴平两乡西部,呈北北东—南南西向展布,地面
高程10~20.4米,地势西高东低;悦来—刘集垅冈分布在县境西南部悦来、颜集、
耿圩镇、陇集、刘集等乡,地面高程10~20.6米。县内平原地貌分为冲海积平原、黄泛冲洪积平原、沂沭河冲洪积平原,冲海积平原分布在县境东北部,包括
桑墟镇、青伊湖、湖东、高墟、西圩、
吴集镇等乡,地面高程4.5~3.2米;黄泛冲洪积平原分布于县境东南部,
沂河以南地区,包括
沂涛镇、周集、张圩、钱集、塘沟、
胡集镇、
东小店乡、马厂、李恒、章集、七雄、汤涧、十字、
沭城、北丁集等乡镇。地面
高程11~4.5米;沂沭河冲洪积平原分布在沂河以北,包括扎下、龙庙、官墩、韩山、华冲、贤官、庙头等乡镇,地势北高南低,地面高程6.5米~4.5米。
水文水利
水文
沭阳县地处沂河、
沭河、
泗河诸水下游,河网密集,自然河流皆由西向东或东北流。县境内列入
江苏省骨干河道名录的河道有34条,总长716.36千米。其中流域性河道2条共74.6千米,分别为
新沂河、
淮沭新河;区域性骨干河道8条总长233.50千米,分别为
岔流新开河、
沭新河、
蔷薇河、
古泊善后河、柴米河、柴南河、
北六塘河、
南六塘河;重要跨县河道15条总长256.46千米,分别为安峰山水库溢洪道、新五河、虞姬沟、前蔷薇河-卓王河、黑龙河、东滂沟河、西护岭河、路北河、柴沂河、北崇河、大涧河、刘柴河、沂南河、古屯河、柴塘干渠;重要县域河道9条长151.80千米,分别为友谊河、万公河、新深陡沟、韩东河、沂北干渠、军屯河、军柴河、塘东大沟、塘沟新开河。
沭阳县境内无大型湖泊。浅、深层
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县境的南部,单井涌水量可达5000吨/日以上。北部丘岗地区地下水储量较少,潼阳、茆圩等乡镇只有浅层地下水,单井涌水量约1000吨/日,无深层地下水。由于缺水灌溉,全县水田只有80多万亩,约占全部耕地37%。
水利
沭阳县域内
沭新河上水利建筑有沭新河进水闸、黄庄闸、沭新退水闸、黄泥
蔷薇河地下涵洞、沭阳水坡、
桑墟水电站等。沂北渠首闸位于新沂河口以北500米,沭新河右堤上,设计流量50立方米每秒;沭新河进水闸位于
新沂河北岸2.5千米扎下乡
沭阳县扎下镇明庄村,当地称明庄闸,设计流量100立方米每秒;黄庄闸位于沭新河闸北4.3千米,沭阳县
庙头镇附近沭新公路边,承泄115平方千米9米
高程地面涝水入沭新河排出,设计流量78立方米每秒;沭新退水闸排泄沭阳县
沭新河以西、沭新公路以南115平方千米高地涝水,同时排泄沭新河弃水入黄泥
蔷薇河,设计最大排泄流量78立方米每秒;黄泥蔷薇河地下
涵洞位于沭新退水闸左侧,设计引水流量60立方米每秒;沭阳水坡位于沭阳县境
古泊善后河上端与沭新河东堤交汇处,为了沟通古泊善后河与沭新河的
航运,水坡宽5.2米,一次可通过80吨船只,是世界上第三个过船水坡,也是中国第一个过船水坡;
桑墟水电站位于宿迁市沭阳县
桑墟镇蔷薇河村与连云港市东海县
房山镇吴场村交界,地处
沭新河尾闾[lǘ],上游连接沭新南干渠,下游为蔷薇河,总装机容量为625千瓦。
新沂河上水利建筑有柴沂河挡洪闸等,柴沂河挡洪闸位于沭阳县
耿圩镇境内,以挡洪为主,兼有排涝、蓄水和通航功能,设计排涝流量164.7立方米每秒。
县境内大型灌区有沂北灌区,该区位于沭阳县新沂河以北,
古泊善后河以南,沭新河以东,东至
灌云县界,控制面积409.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02万公顷,有干渠1条,长33千米;支渠14条,长173千米;斗渠以下渠道1389条,长1131千米。灌区配套建筑物中沟和斗渠以上2189座,小沟农渠配套建筑物3472座,有节制闸1座,退水闸1座。
2023年,沭阳县
岔流新开河治理工程经省水利厅批复建设,总投资23891万元,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提高灌溉和防洪排涝能力,保护耕地面积39.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此外,还开展了宿连航道
新沂河沭阳尾水北地涵工程,该项目位于沭阳县境内的新沂河与淮沭河交汇处,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地涵对新沂河沭阳境内尾水的排泄流通能力。
沭阳闸水利枢纽
沭阳闸水利枢纽位于江苏省沭阳县沭城镇以南,是
淮河下游分淮入沂工程
淮沭新河尾闾的
控制工程,也是中国第一座“上闸下涵”大型立交工程。其主体工程为沭阳闸与柴米地涵这一涵闸一体的立体交叉建筑物,上闸下涵,沭阳闸底板及上下游护坦为箱式结构作柴米地
涵洞身,淮沭河与柴米河在此泾渭分行。上层沭阳闸是调节淮沂水位服务于灌溉、通航、供水等功能的节制闸。当
新沂河洪水期间,防止
沂河倒灌,确保淮沭河滩地7万亩农田正常生产;当淮河发生50年一遇洪水时,分泄3000立方米每秒洪水经新沂河入海;正常年份向
沂北乡地区送水灌溉,解决160万亩农田用水以及沟通
淮安市与沭阳的
航运。下层柴米地涵是为解决淮沭新河以西大片土地排涝问题的并列式地下涵洞,主要排泄新沂河以南、淮沭河以西、
总六塘河以北550平方千米的洪水,兼具蓄水灌溉功能。
土壤
沭阳县共计有3个土类,5个亚类,11个土属,49个土种。3个土类分别为潮土类、砂姜
黑土亚类和白浆化棕
壤土亚类。
潮土类是该县第一大土类,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77.1%,分为黄潮土、盐碱性潮土、棕潮土三个亚类。黄潮土亚类是指由黄泛冲积母质受
地下水影响,经旱耕熟化而形成的土壤。占潮土类面积的71.6%,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南部的东部和东北部,包括
沭城、北丁集、
胡集镇、钱集、塘沟、张圩、周集、东小店、七雄、汤涧、马厂、
沂涛镇、吴集、
韩山、高墟、湖东等乡镇。县内盐碱性潮土只含碱土一个土属,耕层含盐量较低,但碱化度大于5%,且
碳酸根、重碳酸根离子含量较多,占潮土类土壤面积的0.086%,零星分布在县境东南塘沟、胡集、钱集等乡黄潮土之中。棕潮土亚类是指由沂、
沭河冲积母质形成的潮土,占潮土类面积的28.3%,分布于县境西北,在
新沂河北岸,包括贤官、万匹、青伊湖、龙庙、扎下等乡镇的全部及颜集、新河、庙头、华冲等乡镇的大部分。
砂姜黑土亚类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22.4%,只含砂黑土一个亚类,分布于沭阳县西部和北部,包括陇集、颜集、
庙头镇、新河、阴平、
吴集镇、西圩、青伊湖、华冲等乡镇。白浆化棕壤土亚类占土壤总面积的0.53%,仅含白浆化棕壤一个亚类,分布在西北部茆圩、潼阳等乡镇。全县境内土壤有效层深度平均在1米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02%、速效磷平均19.2毫克/
千克、速效钾平均165毫克/千克、PH值平均7.8,是绿色农产品的平畴沃野。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沭阳县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全县土地总面积229891.27公顷。农用地面积180051.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32%,其中,耕地面积139352.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62%,园地面积6855.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8%,林地面积6031.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2%,其他农用地27811.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1%。建设用地面积(含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建设用地)42124.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32%,其他土地面积(含水域、沼泽滩涂、自然保留地)7715.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6%。
生物资源
沭阳县是
江苏省面积最大的花木生产县,是全国主要花木主产区之一。沭阳花木种植品种有3000余种,主要品种有
榉树[jǔ shù]、
海棠花、
荷花木兰、栾树、高杆女贞、樱花、
黄杨等。此外还引进了国内外高档名贵花木,如荷兰蝴蝶兰、
比利时杜鹃、日本海棠、中华灯台树、杂交鹅掌揪等共计150余种。
沭阳县是传统的林业大县,2022年,全县森林覆盖面积达96万亩,林木总株数近7000万株,活立木总蓄积量约580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达27%,农田林网化率达100%。
矿产资源
沭阳县蕴藏非金属矿9种,能源矿1种,其中
蓝晶石、
水晶、磷、
云母矿以及黄砂、
陶土等都具有较高开采价值。
蓝晶石矿分布在东部
韩山,此外,在孤山、官墩、石墩一带亦发现有蓝晶石矿带。水晶分布于
茆圩等乡,储量约2万吨。
磷矿分布于青伊湖—华冲一带。黄砂矿即建筑用砂,在
新沂河、
沭新河、新开河等河床中,每年洪水季节,从上游冲积而来。境内
硅石为
脉石英,主要产于茆圩、潼阳、
桑墟镇、高墟、西圩等地。
水资源
县境水资源包括大气
降水、过境水和
地下水,全县水资源总量21.11~124.91亿立方米。水域面积58.4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6.99%。调蓄洪量不足1亿立方米。由于时空分布不均,60%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份,常形成涝灾,其他月份又时感缺水。过境水量大而集中,常和降水同步,每年过境水量达110亿立方米,由于缺乏湖泊水库调蓄,因而大都泄入
黄海,造成水资源浪费。浅、深层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县境的南部,单井涌水量可达5000吨/日以上,北部丘岗地区地下水储量较少,潼阳、茆圩等乡镇只有浅层地下水,单井涌水量约1000吨/日,无深层地下水。沭阳县现共有3处集中式
饮用水水源地,均为河流型
地表水水源,分别为淮沭河闸南水源地、淮沭河闸北水源地和
沭新河庙头水源地。
生物多样性
沭阳生物多样性丰富,截至2023年,有各类生物1355种,包含
维管植物、陆生脊椎生物、陆生昆虫、
水生生物等。沭阳珍稀濒危物种多,共有珍稀濒危物种2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植物3种,为银杏、
水杉和
苏铁;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植物有8种,分别为野大豆、中华猕猴桃、
鹅掌楸[qiū]、莲、
黑翅鸢、
红隼[hóng sǔn]、
红脚隼和
云雀。此外,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
易危物种有无蹼壁虎,近危物种有
黑斑侧褶蛙。沭阳共有环境指示物种21种,其中,
凤蝶总科类群指示物种有8种,分别是
宽边黄粉蝶、
碧翠凤蝶、
玉带美凤蝶、点玄灰蝶、
酢浆灰蝶、
斐豹蛱蝶、
黄钩蛱蝶、
黑脉蛱蝶。
植物
沭阳县野生植物有菌、藻、地衣类,蕨类,裸子植物类,
被子植物门类。菌、藻、
地衣类有含珠藻、水绵、
麦角菌、
黑粉菌目等;
蕨类植物门有
笔管草、
铁角蕨、
贯众、有柄石苇等;裸子植物类有
苏铁(俗名
铁树)、赤松、
黑松、
马尾松;被子植物类品种最多,有
蕺菜、三白划、柳、
胡桃属、
枫杨、野大豆、板栗、
槲树[hú shù]等。
动物
沭阳县境内野生动物哺乳纲有哺乳类獾、
欧洲狗獾、獐、草狐、兔、
黄鼬等;鸟类有
大杜鹃、雁、
白头鹎、斑鸠、
云雀、鹰、
啄木鸟科等;
爬行纲有蜥、
铅山壁虎、鳖、蛇(有火赤蛇、青草蛇、黄风蛇、
百花锦蛇、
亚洲蝮属[fù shé]、
乌梢蛇6种)、龟、
石龙子科;
两栖动物有
青蛙、雨蛙、
蟾蜍、
蝾螈;淡水鱼类有16科93种,常见有、草鱼、鲤、鲫、鳜、、
银鱼、
黄鳝、、
泥鳅、
青鱼、、鳗、
乌鳢[wū lǐ](俗名乌鱼、黑鱼)、毛刀、
刀鲚[méi jì]等;软体类有螺、
蜗牛、
河蚌、
针乌贼、蚬[xiǎn]、
蛞蝓[kuò yú]等;环节类有蚯蚓、水蛭;节肢类有平甲虫、
中华绒螯蟹、锯齿溪蟹、中华
长臂虾、
秀丽白虾等。
自然保护地
沭阳古栗林是
苏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植物园之一,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悠久历史。古栗林位于该县的新河、颜集两镇,是2009年
江苏省“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之一,普查时两镇古栗林占地总面积近500亩,百年以上古栗树近2000棵,还有近200株
古银杏,经过近年来的挖掘、开发、补植,已经开发出可供欣赏的古栗林景区占地2000多亩,区域覆盖
新河镇的
周圈村、山荡村,
颜集镇的花堰村、徐口村。
自然灾害
沭阳县自然灾害有雨涝、干旱、冰雹等。
雨涝
雨涝是沭阳县境内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之一,沭阳县地处沂、沭河下游,历史上洪涝灾害频频发生,有“洪水走廊”之称。新
中原地区成立后大兴水利工程,洪涝灾害大为减轻,水灾主要表现为暴雨、径流滞洪的暂时性雨涝灾害。雨涝一般出现在5~10月间,可分春涝、初夏涝、夏涝和秋涝四种类型,其中以夏涝、秋涝出现机率最大、危害最重。2019年8月,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沂沭河、
新沂河南北大部,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沭阳县新沂河高水位大流量行洪,新沂河沭阳站水位11.3米,高出
警戒水位2.3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0.76米,实测流量5900立方米/秒,是1974年至2019年期间的第一高水位、第二大流量。
干旱
干旱没有雨涝损失大,但沭阳县北部地区,灌溉条件差,若长期少雨也会造成农作物较大损失。2000年,从2月下旬开始到6月初,全县持续少雨,累计降雨量为51.2毫米,造成了40多年来罕见的严重春旱;2021年10月下旬至12月10日,沭阳县
降水量27.5毫米,降水较常年偏少5成,全县连续无降雨日数19天,土壤表层含水率偏低,为防止旱情发展,沭阳县气象局抓住有利时机开展
人工降水,助力保增墒。
冰雹
新中国成立后,沭阳县冰雹出现的机率约一年一遇,而成灾的冰雹为二年一遇,重灾冰雹约五年一遇,冰雹发生时间为4~10月,主要集中在6、7月份。2005年6月14日及18日,湖东、万匹、龙庙等乡镇同时遭受冰雹袭击,持续时间约20分钟,雹径2~5厘米。同时,雷雨大风灾害涉及全县,造成部分民房损坏、树木折断。全县受灾人口82.5万人,成灾人口31.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行政区划
沭阳县下辖6个街道、23个镇、1个乡。沭阳县政府驻地为沭阳县沭城街道苏州东路42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沭阳县总人口为197.56万人,总户数50.62万户。户籍人口中,男性103.41万人,女性94.15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9.8:100;0~17岁人口48.52万人,占24.6%;18~59岁人口113.3万人,占57.3%;60岁及以上人口35.74万人,占18.1%。常住人口为165.8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0.6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7%,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3万人,
人口出生率6.56‰;死亡人口1.36万人,死亡率6.85‰。
民族
沭阳县主要民族为
汉族,此外还有
回族、
苗族等40个少数民族。
马厂镇赵庄
民族村是沭阳县唯一的民族村,回族占比较高,截至2019年8月,该村共有农户600多户、3000多人,其中回族农户316户、1100多人。此外,马厂镇老王圩村是沭阳县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地,全村868户,包括
傈僳族[lì sù zú]、苗族、
壮族、
土家族、
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人口32户132人。
语言
沭阳县语言有汉语和沭阳方言。沭阳方言属江淮官话-海泗小片-沭阳话。方言区位于北方话与江淮话分界线的南部边缘,是一个过渡地带。受南北两方的影响,县内各地语音、语调及一些方言词语有所差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沭阳方言的中心区是
沭城街道,它与县周边地区有所区别。高墟、西圩、湖东、吴集、李恒与东海、
灌云县、
灌南县接壤,历史上属海州辖区,受其音调影响,习惯上称海灌腔。
刘集、悦来、颜集、潼阳一带与
宿迁市、
新沂市毗邻,受其语音影响,掺杂着北方声调,俗称奤[tǎi]子(即侉[kuǎ]子)。钱集、张圩、周集、
沂涛镇靠近
涟水县、
淮安市,受淮涟方言影响,俗称猫子。
沭阳方言除了ang、iang、uang、uai等韵的字,读音与汉语的距离较小,只需在声调上稍加调整即可合规范外,其它则皆有较大区别。如,uei与d、t相和z、c、s相拼,沭阳方音无介音“u”,而只拼成dei、tei、zei、cei、sei;把
韵母是en和eng的字都念成是en韵的音,相反,却把韵母是in和ing的字都念成是ing韵的音等。
宗教信仰
沭阳县宗教有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天主教。其中,基督教信徒人数最多。
佛教
元代,僧人德贵在县城东2.5千米处建昭德寺。随着不断的发展,至清末,全县有寺庙77处,其中庵堂30处,约占总数的40%。民国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皈[guī]依佛门的人增多。1927年,沭阳佛教建筑有107处。30年代末,
日本侵略军占领沭阳,许多寺庙被毁。全县境内的一些
庙宇改为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仅存的蔡庄清凉社、东关尼姑庵、城南天后宫等佛教建筑物也被拆毁,沭阳自此无寺庙。20世纪80年代,佛教在沭阳恢复活动。主要活动场所有江苏省沭阳县蔡庄观音庵、沭阳县昭德寺、沭阳县
万匹乡清涼[liáng]寺。
基督教
基督教有
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在中国“基督教”指新教,有时也称耶稣教,沭阳境内多为耶稣教,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并逐渐发展。1958年,
耶稣教教点关闭,宗教活动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耶稣教恢复活动。主要活动场所有水上教堂、西园教会、孙圩教堂、李徐团庄教会等。
经济
综述
沭阳县是
江苏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特色农业产业以精品花木为主,优质稻米、绿色果蔬、生态畜禽为辅。工业产业以机电装备、高端纺织、绿色家居为三大主导产业。此外,沭阳县第三次产业以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三大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现代商贸、现代旅游、健康养老、房地产四大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
电子商务、
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三大新兴服务业为主。
2022年,沭阳县全年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GDP)1308.45亿元,比上年增长3.6%,经济总量连续三年位列
苏北20个县(市)第一位。全体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397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30353元。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8.8:44.3:46.9,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8.2%、62.8%、29.0%。
第一产业
沭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素有“花木之乡”“粮食生产大县”“生猪调出大县”之称,粮食、林木、花卉、果蔬、畜禽等农业资源丰富,并形成了以精品花木为主,优质稻米、绿色果蔬、生态畜禽为辅的“一主多辅”农业优势产业体系。
种植业在沭阳县第一产业中占主导地位,沭阳县花木种植总面积达60万亩,花木品种有3000余种,“沭阳地柏”“沭阳月季”等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定。在粮食种植上,沭阳县以小麦、水稻为主,县内“高墟大米”获批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县内果蔬种植有西瓜、甜瓜、
葡萄、辣椒、西红柿等,“潼阳西瓜”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2022年,沭阳县
第一产业增加值115.45亿元,增长3.0%。全年实现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199.55亿元,较上年增长4.3%。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77.86万亩,总产量128.85万吨,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连续14年获评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县生猪出栏量66.22万头,增长4.3%;年末家禽出栏1237万只,下降5.9%;禽蛋产量1.54万吨,增长8.6%。
第二产业
沭阳县以“工业强县、产业兴县”为目标,把机电装备、高端纺织、绿色家居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已经成为县域
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在2023高质量发展百强县中,沭阳县位列第55位。2022年,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79.41亿元,增长5.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806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1136.40亿元,增长9.4%。
机电装备产业是沭阳县主导产业之一,主要包括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两部分,装备制造重点发展机电泵阀、汽车零部件、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储能电池和木工机械等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片式电声元件、
PCB、光电线缆、新型连接元件、
超导滤波器、节能环保型
电子变压器等。截至2022年7月,已集聚
天能股份、
瑞声科技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680多家。2022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产值170.61亿元,增长6.9%。
纺织服装产业是沭阳的优势产业,也是沭阳县县委、县政府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主导产业。沭阳县已经形成了机械装备—纺丝—加弹—织造—印染—成衣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规模持续稳居
苏北前列,是
江苏省最年轻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截至2022年7月,沭阳县内拥有桐昆恒阳化纤有限公司、江苏利东华科技有限公司等纺织相关企业近600家。2022年,全县
纺织业实现产值62.66亿元,增长6.8%。
作为全国闻名的
新河镇,木材加工曾是沭阳的传统支柱性产业,为了实现突破,沭阳县积极鼓励本地木材加工企业与
兔宝宝、千年舟、莫干山、
大王椰等国内一线板材企业牵手合作,实现“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借势发展”,同时,每年投入数千万元专项财政资金,扶持木材加工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截至2022年7月,沭阳有沭阳亚森同汇实业有限公司等绿色家居相关企业1144家。2022年,木材
加工业全年实现产值297.43亿元,增长16.8%。
沭阳县
第二产业中的建筑行业正不断拓展。2022年年末共有资质等级以上在库
建筑企业150家,全年实现
建筑业总产值125.0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全年竣工产值77.18亿元,增长52.8%。
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001.43万平方米,增长14.8%。
第三产业
沭阳县建立了“343”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三大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现代商贸、现代旅游、健康养老、房地产四大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
电子商务、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三大新兴服务业。2022年,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13.59亿元,同比增长2.1%。全年
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78.31亿元,实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2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2152万美元;累计接待游客49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93亿元。
2023年,沭阳县列入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有25个。沭阳华东花木大世界和沭阳润乾智慧物流中心2个项目,成功列入2023年
江苏省服务业重点项目清单,计划总投资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5亿元,为建设县域经济现代服务业高地提供重要支撑。此外,还有苏北智慧物流中心、中闽花海田园综合体、沭阳华夏云谷中央厨房等一大批业态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经济功能区
沭阳县着眼“经济园区化”,构建了“234”园区发展体系,包括沭阳经开区、昆沭高新园,以及3个市级“一区多园”特色园、4个道口乡镇工业集聚区。并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园区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立足“3+3+X”主导产业和16条重点产业链,统筹推进“小升高”“规转高”和“高培强”,建设以
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创新企业梯队。截至2023年8月,“234”园区集聚了高端纺织、机电装备、绿色家居三大主导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类“头部企业”159家,占全县的60.5%,实现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省级智能示范工厂等方面多项突破。
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2001年8月位于沭阳东部新区,规划总面积62平方千米,200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3年11月沭阳经济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
苏北唯一落户县级城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推进机电装备、纺织服装、健康医疗等主导产业,获批智能机械、装备制造、高新电池、智能针织等5个省级特色产业园,包覆纱生产、宽幅遮光面料生产、国家墙布及窗帘产品开发基地等3个国家级基地,及“中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称号。2022年,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4家,实现规上工业
总产值616.57亿元。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截至2023年7月,入库企业有160余家,其中,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沪江线业有限公司获批省级
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苏苏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批省级绿色工厂。
昆沭高新技术产业园
昆沭高新技术产业园(原名昆沭工业园)于2007年9月正式成立,总规划面积约10平方千米,是
昆山市、沭阳两地政府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南北合作共建园区的决策部署所采取的重大举措。2008年4月,昆沭工业园获省正式批准为南北共建园区。园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配套设施完善,全部达到“七通一平”标准。2021年,该区在
江苏省45个共建园区中名列第五,至此已连续十一年获评“江苏省南北共建园区先进单位”称号。入驻了凯佰乐、帮家医疗等一批返乡创业企业和索啦咪、喵乎汪也、晖昊科技等多个宠物项目。2022年该区年末项目总数有4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8个;实现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4663.94万元。
重点企业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是浙江天能集团在沭阳县投资建设的全资子公司,于2005年7月开建,规划占地1000亩,位于沭阳开发区天能工业园,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天能”牌系列
电动自行车用纳米高能蓄电池、牵引用蓄电池、
太阳能和
风能储能用蓄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等新能源产品,是国内最大的电动车用纳米高能电池生产基地。2020年,公司“高性能
铅炭电池产业化示范项目”荣获“
中国工业大奖”。202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1亿元。
沭阳县金森源木业有限公司
江苏沭阳县金森源木业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坐落于沭阳县
桑墟镇老庄经济开发区,公司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是一家专业生产高档
覆膜建筑模板、全酚胶镜面建筑模板为主的企业,产品品牌为"庞氏"。公司获得“2022年度沭阳县工业销售10强”“2022年度沭阳县工业贡献10强”企业称号。并以年销售收入11.96亿元入选“2022年度宿迁市工业销售100强企业”榜单。
社会事业
教育
截止2021年底,沭阳县拥有学校共249所,其中普通
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65所,小学50所,幼儿园132所。共有在校学生387386人,专任教师1886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2021年,沭阳县成立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2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9个,新增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6人。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创办于1922年,是一所发展中的
苏北名校。学校共有2个校区,占地540亩。2001年,学校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验收,2003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课改先进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优秀教师集体、江苏省和谐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2011年至2021年,连续十一年荣获
宿迁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特等奖,共有117人考取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2021年学校入选江苏省首批18所北大“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校”,先后成为
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数十所著名大学生源基地。
卫生健康
截至2021年底,沭阳县共有卫生
医疗机构886个,其中医院60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9780张,其中医院9464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有864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070人,注册护士4300人。
媒体
沭阳县融媒体中心为沭阳县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于2019年7月28日正式揭牌成立。沭阳县以“融新闻”“融文化”“融资源”的“三融”模式,试行“331”运行方式。即在运营方式上打造“三核”,即“内容核心”“平台核心”“创新核心”;在
团队建设上打造“三云”,即“云指挥”“云生产”“云技术”;在“媒体+”服务上推进“三个一”,推进政务服务“
一站式”、生活服务“一条龙”、
公共服务“一体化”,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截至2023年8月,沭阳县融媒体中心旗下运营有“沭阳融媒”微信公众号、“爱沭阳”APP、“沭阳融媒”
抖音号等。
科技
2022年,沭阳县加快转化高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通过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与实施、县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全年累计完成5321工程转化高科技成果80项,完成目标任务的123%。此外,拥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02件/万人,增长47.2%。民营
科技型企业共2318家,增长10.0%。获批省产学研合作项目15项,获批省级乡村振兴项目2项,获批省科技副总项目50个。
文化事业
沭阳县先后获评“
中原地区书法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等国字号荣誉称号。县内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俱全,其中
沭阳县博物馆、沭阳县文化馆、沭阳县美术馆,先后入选
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
2022年,沭阳县改建乡镇文化站2个,乡镇
小剧场12家,建设成“乡村书场”固定点位15个,创成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3个。举办“乡情乡韵”民间文艺展演、“非遗进景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超350场,送戏下乡达153场,举办美术展览活动10期。
体育事业
沭阳县不断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根据群众需求在城区、社区、公园、广场、乡村等新建各类体育场地,高标准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成功创建“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2.6%,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515人。
2022年,沭阳县体育健儿在
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上获得5枚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沭阳在高标准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基础上,新建台州路健身步行道,改扩建青少年广场体育设施,乡镇(街道)老旧损坏器材更换91套。截至2022年末,全县体育场地总面积603.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61平方米。全县拥有规模以上
体育公园10个,各乡镇(街道)均已建成五个健身项目以上的2000平方米多功能运动场地。
环保
2022年,沭阳县开展秋冬季大气治污攻坚特别行动,聚焦重点区域,对餐饮油烟、扬尘等重点对象进行全面排查、管控,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提升,优良天数比例、PM2.5浓度达省考标准。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13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2.3%,同比提升15.4个百分点。开展铸造行业整治,淘汰落后中频炉27台,关闭退出低效铸造企业8家。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将调整能源结构,作为全县能源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今年以来并网可再生能源总量达20.4兆瓦。全县森林覆盖面积达96万亩,林木总株数近7000万株,活立木总蓄积量约5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7%。
社会保障
2021年,沭阳县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7.7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20.6万人,城乡居民87.1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6.34万人,其中城乡居民163.44万人,城镇职工12.9万人;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6万人;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86万人;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82万人。拥有
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64个,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床位数6229张;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数共1440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45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0002人。
2022年,沭阳县加强
社会救助,保障城乡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26万户,涉及6.02万人,救助资金3.74亿元,救助流浪乞讨117人、护送返乡40人、站内照料8人、站外就医3人,通过寻亲网和寻亲工作室成功寻亲4人。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培训养老护理员386人,为困难失能、高龄老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发放尊老金3143.19万元。推进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对506名重点未成年人落实包保措施;搭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管控平台,受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下降26.7%,是全市唯一未成年人
犯罪率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率双下降县区。
交通
综述
沭阳地处京沪陆路通道的咽喉,境内
北京-上海高速公路、
新长铁路穿境而过,距离
连云港市、淮安机场1小时车程以内,沿宿连航道线路距出海港口仅六十余千米,交通条件便利。
公路
沭阳县基本形成了以G2京沪高速公路、G205、S324、S344、S245、S326、S329等多条国省道公路为干线、县道公路为支撑,乡村公路为补充的公路网络体系。截止2020年底,沭阳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802.45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有55.67千米、
一级公路有249.869千米、
二级公路有418.167千米。公路网密度为165.46千米/百平方千米,公路通车里程及公路网密度均居
苏北县市前列。
2022年,沭阳县完成22千米
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8座农村危桥改造和300千米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比例达100%,成功获批省级“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区”。公路客运量共60.96万人,同比增长38.0%。
铁路
2021年,淮沭新高铁正式列入国家《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规划》,沭阳迎来“高铁时代”。
截至2022年,沭阳县仅有一条铁路线
新长铁路纵向通过,沭阳段长约42.44千米,在沭阳县境内设有三等客货站
沭阳站。新长铁路位于西南部片区,北边联入
陇海铁路、
胶新铁路,南边接入
宿淮铁路、
宁启铁路,是连接
苏北、苏中和
苏南的重要
铁路干线,承担着分流
京沪铁路客货运输的重要任务。
航运
沭阳县水路较为发达,
新沂河横贯东西,
淮沭新河纵穿南北县,截至2020年底,航道总里程为215.68千米,有淮沭新河航道(六/七级航道)、柴米河航道(七级航道)、宿连航道(在建三级)三条主要的干线航道。“十三五”期间,受黄砂“禁采令”等影响,沭阳县航道货运总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航道货运量为24.09万吨,较2015年下降了388万吨。
县境内沭阳港区港口岸线规划长度为11.25千米,以散货和杂货运输为主,主要为沭阳县、物流园区及周边地区的城镇建设、板材深加工、纺织、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产业发展服务,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及物资水运需求。沭阳港区码头主要位于沭城作业区、孙圩作业区、高墟作业区和黄庄作业区(危险品作业区),沭阳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95个,年吞吐量约1300万吨。
公共交通
截至至2020年底,沭阳县初步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投入营运车辆597辆,营运线路29条,营运里程894.6千米,城市公交万人拥有标台13.53标台,城乡客运一体化服务水平达到AAAAA级标准。其中,城市公交288辆,运营线路12条,设有公交站点450个,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95%;城乡公交309辆,运营线路17条。另外,全县镇村公交投入运营车辆85辆,运营线路67条,运营里程788.9千米,设立486个停靠站点。
截至2020年底,沭阳汽车站(客运中心)共开通60余条长途班线,其中
江苏省省内包括南京、
淮安市、
连云港市等主要市县,省外包括
上海市、
广州市、
深圳市、北京等主要城市。
人文
综述
沭阳县拥有七千多年文明史,历史上有
虞姬、
胡姓一门三进士、吕家三代四
知府、
淮北市巨富
程开聚、
吴印咸等多位名人在此居住,此外还有
沈括、
袁枚等文化名人都曾在此为官。县境内有产生于新石器时期的万北遗址和臧[zāng]墩遗址等多处文物古迹。此外,还拥有淮海戏、工鼓锣、苏北琴书等深受群众喜爱的非遗民俗,是
中原地区唯一淮海戏之乡。
文物古迹
沭阳县历史悠久,截至2023年,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为万北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程开聚旧宅、臧墩遗址、红圩墓群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七英雄烈士墓、七英雄烈士墓、厚镇遗址等。
万北遗址
万北遗址属于新石器至商周时代的
古遗址,位于沭阳县城北15千米的
万匹乡万北村。1987年春,
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员在此
田野调查时发现,后经过四次考古发掘勘探。遗址总面积10余万平方米,文化遗存整体堆积丰富,普遍厚度达到3.5米至4米,2011年被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沭阳县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寺
沭阳县清真寺建于1908年,位于沭阳县城北公园西路,寺长13.5米,宽20米,前殿宽4.2米,后殿5.5米,占地120平方米,整个院落设计古朴典雅,具有东方古老民族庭院式样之美。2005年6月被
宿迁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臧墩遗址
臧墩遗址位于江苏省沭阳县
潼阳镇阴平居委会臧墩组,于1982年发现,为一处新石器至
西周的
聚落遗址。原遗址高出地表7~8米,面积25000平方米,文化厚度2~2.5米,采集的遗物有鼎足、陶豆把、鬲[lì]足、锥足鼎、三足钵、石残片,属青莲岗文化遗存。由于长期的农业生产,现有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100米。于2009年12月被宿迁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标志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9年6月,沭阳县拥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24项,市级20项以及淮海戏、工鼓锣、虞姬传说、苏北琴书、童子戏5个省级项目。
淮海戏
淮海戏发源于沭阳,至今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是
江苏省地方戏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苏北宿迁市、淮安市、
连云港市以及徐州市、
盐城市部分地区和皖东北一带。淮海戏以前被称为“小戏”,1942年改名为“淮海戏”,1954年由江苏省文化局定称。2007年,淮海戏入选第一批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沭阳县获评“中国淮海戏之乡”。
淮海戏唱腔属“板腔体”。男女角唱腔同位而不同腔。板式有“慢板”“慢二行板”“中二行板”“大二行板”“快二行板”“炸板”“
散板”等,表现喜怒哀乐情绪。1957年,以沭阳
官话为基础,将淮海戏的道白分为大韵、小韵和本白三种。淮海戏传统剧目有“32大本,64单出”之称。传统剧目侧重于历史和民间故事题材,内容大都体现了反封建反压迫及弘扬传统美德的思想。
工鼓锣
工鼓锣,又叫“公鼓锣”,是一种说唱
曲艺,因来源于江苏北部
淮海地区,所以又叫“淮海鼓锣”。工鼓锣在明末清初时期已基本形成,清嘉庆(1796年)年间快速发展,并流传于
宿迁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徐州市、
盐城市等周边地区,形成东汪门、西汪门、郯门和方门四大门派。2007年,入选第一批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工鼓锣乐器为一鼓一锣,左手敲锣,右手敲鼓,时间场地自由;锣鼓经分开场锣、唱腔锣、收场锣;唱腔与道白使用沭阳方言,将京剧、淮海戏、地方小调等曲调融入鼓锣唱腔之中;唱法分浮调和老工调两种;唱词讲究押韵,有赞(3字)、垛(5字)、韵(7字)、清(10字)四种句式;唱词内容多反映时事和倡导文明风尚;以前唱词多为口传,艺人多为男性;1949年解放后,出现了少数工鼓锣女艺人。
虞姬传说
虞姬(公元前230-公元前202),秦朝末年人,是
项羽的夫人,出生于沭阳县颜集镇虞姬沟畔。在项羽起义的过程中,虞姬跟随项羽征战四方。直到公元前202年冬,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夜饮帐中,赋《垓下歌》,以歌当哭。虞姬为了让项羽剪断眷恋之情,以激霸王英豪之气,突出重围,虞姬和歌后拔剑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虞姬传说主要区域分布在
江苏省北部虞姬故里的沭阳县,以及
宿迁市、
徐州市、
新沂市、
淮安市、
泗阳县、
连云港市等地。
虞姬传说历史久远,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明代。虞姬传说对研究秦汉时期的风土民情、战争状况、
人际关系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底蕴丰厚,具有文学价值。2011年,入选第三批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童子戏
沭阳童子戏起源于
唐朝,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诞生、发展、鼎盛皆在沭阳。童子戏由古老的汉族祭祀舞蹈演变而来,逐步发展为传统戏剧。沭阳童子戏有水童子、旱童子两个支派。水童子流行于湖东、西圩、高墟一带;旱童子流动于东南地区的胡集、钱集、张圩、塘沟等地。童子戏的演出,分开坛、开洞、闭坛三个阶段。童子戏艺人除具备戏曲表演基本功外,还必须具有剪纸、扎花、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技巧。童子戏含有牛歌、夯歌成份,乡土气息浓厚,口语化强,便于普及,大都是教人行善的曲目。于2016年入选江苏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苏北琴书
苏北琴书,在民间也叫“打扬琴”或“打蛮琴”,是一门
曲艺形式,以
第三人称向听众讲述故事。苏北琴书源自明末清初的民间小调,运用沭阳方言、有说有唱。伴奏乐器有
坠胡、
扬琴和木板,有时配醒木为辅助导具。其
瑞安鼓词严谨规范,书目极其丰富。
苏北琴书在沭阳县主要分布于
沂涛镇的王圩村,
马厂镇的厂南村、厂北村、
大单庄村、老黄庄、丁庄村,
七雄街道的高树村、田桥村、夹滩村、桃园村、条河村、双河村、道口村、陈河村、何庄村,
章集街道的鲍庄村、丁庄村、葛老村、小穆庄村、戚庄村等,
周集乡、
张圩乡等。2010年
苏北琴书被列为市保项目。2012年5月,成立了沭阳县第一曲艺团和沭阳县星星民间艺术团等两支沭阳县非遗保护中心所属的苏北琴书保护团队,为新人提供了学习和展示平台。2016年,入选
江苏省第四批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饮食
沭阳县的传统美食极具地方特色,是传统的淮扬菜地区。菜品注重刀工,口味清淡,不喜欢辛辣。烹饪善用火候,擅长炖、烧、焖;选料特别关注鲜活、鲜嫩。传统菜品有
软熘长鱼、
红烧狮子头、墨鱼
蛋糕等。特色美食有庙头千张、颜集朝牌、钱集老鹅等。
庙头千张
沭阳县庙头千张以薄、柔韧、香而著称,每500克8到10张。揭一张放到报纸上,可以看到下面的字,庙头的
千张富有弹性,拉长后可回缩,口感极好。庙头千张原料选用
东北地区大豆,以深井水浸泡,之后是磨浆、上锅烧煮、使卤、捣浆,随后进行榨干,慢慢加压待水榨出98%左右,即可拆箱取出成品。庙头千张历史悠久,
清代大诗袁极在有关文章中提到“沭邑西”豆腐与千张,并在《随园食谱》中主张使用山珍海味给沭邑千张作佐料,
乾隆,
袁枚主举沭邑时,沭邑西的千张声誉渐隆。庙头千张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宿迁市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颜集朝牌
“
朝牌”是沭阳对烤牌的称呼,是烧饼类食品的一种。因烤牌的形状酷似古代大臣上朝时手持的笏[hù],故又称朝牌。沭阳“朝牌”起源于宋代,以“颜集朝牌”最为著名。颜集朝牌已有1000年历史。
北宋初年,一被贬官员回乡途中发明,称之为“面牌”,几经改进,成为当地的主食。
爱新觉罗·弘历下江南时路过宿迁,吃过后夸赞不已,见其形状类似大臣上朝奏章时的“笏”,便赐名“朝牌”,后多次进贡京城。
颜集朝牌汇集了当地面饼、
煎饼、
山东单饼、面卷、
贴饼子等多种面食的工艺,发展成以盐、糖、葱花、芝麻等为配料的特色小吃。品种主要有“刻花
朝牌”“白板朝牌”“咸朝牌”“甜朝牌”等四大类。其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
宿迁市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钱集老鹅
“钱集老鹅”也称
盐水鹅,属手工加工作坊手艺,是一道传统独特的地方风味菜肴。选用两年以上老鹅,需要人工宰杀、腌制,然后配以中草药等辅料下草锅清煮而成。较为有名气的“钱集老鹅”是范跃华的“范二老鹅”,获得过宿迁市旅游推荐商品、宿迁市传统特色菜肴等荣誉。沭阳钱集老鹅烹饪技艺入选第三批宿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习俗
龙头节
龙抬头是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沭阳县的民间习俗,是第二批宿迁市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其形式多种多样。第一种叫“打粮囤子”,一早起床后,家中长者站在打谷场上,脚不动身子转动,手拿装满青灰的铁锨画圆圈,直到画满打谷场面为止,以祈求全年可以丰收。第二种称为“龙抬头,龙抬头,家家户户带活猴(出嫁的闺女)”。第三种会在此日使用麦杆秫[shú]秸等捆扎成长长的、摇头摆尾的草龙,由几个小伙子架起来舞动,随着敲锣打鼓在村庄游走,观看的人会向草龙和舞龙的人泼清水,表达期盼风调雨顺的心愿。第四种,饺子又叫“弯弯顺”,家家户户会包
荠菜饺子,寓意万事如意。第五种为敲干瓢驱鼠逐虫,大人小孩都会用葫芦水瓢或其它物件,端着灯,屋里屋外边照边用筷子敲击。第六种会在二月二晚上,叫每家的小孩手提彩色灯笼,在院墙内外等地方说吉利话,期盼喜庆丰收、六畜兴旺。
米斗奶奶
米斗奶奶习俗流行于沭阳县各乡镇农村,具体起始年代无可考究。在沭阳农村里,女子出嫁,都会请一位年高德重、全福人的妇女陪伴和护卫新娘,这一角色被称为“米斗奶奶”,因其需要随身携带一只容量可以盛得下五升米的“五升斗儿”而得名。五升斗,取其“五子登科”的吉兆;其中装满
白米,寓意新郎新娘勤劳生产年年丰收;白米里插上两把红漆筷子,寓意新婚夫妇平等相爱永不分离,取“快子”谐音,寓意早生贵子。同时,若有人闹喜过了头使新娘难堪甚至生气时,就需要有权威、能说会道的
米斗奶奶从中调节,保护新娘。
人老过整寿,过九不过十
过整寿的习俗大约从
清代初期开始,流传在沭阳各乡镇。沭阳县70岁、80岁、90岁甚至100岁的老人,都喜欢过整生日,都会提前一年逢“9”过生日,叫做“过九不过十”,因为人们认为九是吉利的年岁。过整寿,一方面是庆祝高寿,热闹一番,另一方面是期盼延年益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人在50岁、60岁就开始过整寿了,一般会大办酒席、宴请宾朋。
地方特产
桑墟榆叶梅
沭阳县
桑墟镇特产的桑墟榆叶梅于2020年4月30日获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桑墟榆叶梅
树高2~3米,花枝多,呈紫褐色;树型呈圆形;叶椭圆形,先端渐尖,
叶缘有锯齿;花圆形,花瓣圆形,粉红或绯红,色泽艳丽,具淡香味。
高墟大米
高墟大米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沭阳县
高墟镇是
江苏省优质
粳稻[jīng dào]生产基地,有近千年水稻种植历史,该镇土质具备碱性米种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出产的大米色泽晶莹,外形美观,犹如珍珠。2015年试种成功的“高墟碱米”,蒸煮的米饭清香爽滑,口感香甜;
米粥黏稠、软糯,米汤厚实青白,营养丰富。高墟大米米粒饱满,呈椭圆形,半透明,有光泽,米饭蒸煮清香,色泽青白,入口爽滑,咀嚼香甜,柔韧筋糯,回味留香。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高墟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潼阳西瓜
潼阳西瓜呈圆球形,果重3
千克~4千克;果皮浅绿色,
墨绿色条纹清晰;皮厚9毫米~11毫米;瓜瓤粉红、肉质细嫩、汁多籽少、鲜甜爽口。2020年4月30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潼阳花生
潼阳花生
荚果普通型,饱满,长3厘米~4厘米,宽1.5厘米~2.0厘米,百果重约230克;果壳较厚,网纹清晰、较深,果嘴较明显;荚果含籽仁2粒为主,籽仁椭圆形,皮粉红色、有光泽,百仁重约80克,出仁率75%左右;鲜食清脆软润、入口香甜。煮熟香甜不腻,质细无渣,烘焙酥脆爽口,香味浓郁。2022年2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民间艺术
沭阳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比较有影响的有剪纸如《盛世太平》《吉祥如意》《走向辉煌》等,
烙画如《骏马奔腾》《瀑布》等、
泥玩具如《英烈人物》《党史人物》《庆丰收》等,此外,还有
鱼骨画、根雕、布艺等。
剪纸
沭阳剪纸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被人们特别是广大妇女广泛应用于生活中,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沭阳剪纸题材上以吉祥喜庆图案为主,十分注重图案寓意,“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沭阳剪纸的风格自成一体,从造型艺术风格上来说,与明清时期的装饰纹理风格类似,装饰性极强,风格上完全保留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特点;从剪纸纸技法上来说,沭阳剪纸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去留面积基本各半;从用途来说,主要用于节日喜庆时装饰房屋和家具用品。常见的有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帐花等,此外还常作为绣花
纹样,如鞋头花、扇面花、枕头花,等。沭阳剪纸为
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作者有北丁集吕苏霞、扎下周玉兰和周集臧玉兰等,其中吕苏霞是最具影响力的传承人。
烙画
烙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真正起源是在
西汉,盛于东汉。在时代的流传中逐渐形成了以
江苏省、
河北省等地的几大派系,而在江苏又以沭阳烙画为首。创作一幅完整的烙画作品通常要经过选材、打磨、勾勒、烙烫、煊染、落款六个步骤,在创作技法上还需要掌握勾勒、推拉、提按、转折、顿挫、擦等。烙画为
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有影响的烙画家有汤征、章表玉、周成龙等十多人,其中汤征影响最大,他在继承传统烙画技法的基础上,创出了熏、染、烤等新的技法,其代表作品有《太湖美景》《石松图》等。
泥塑
泥玩具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制作时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俗称
油泥),反复揉捣,再掺入少许棉花纤维,用
低碳钢丝、木材作骨架,加上油泥,捏制成大体模型,而后再精心修饰。做成形后,放在阴凉处阴干,如果做成油彩,还要在之前打上粉底再上彩。沭阳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有周集的张培坤、十字果园的陈安德等人。20世纪60年代,张培坤以穷人过去受苦和现在翻身解放为题材,办起
阶级斗争展览馆,泥塑人物如真人大小,形象逼真。
根雕
沭阳根雕起源于清
乾隆,沭阳人喜栽培盆景和果树,因数量庞大,枯死树桩较多,花农艺人故以此作为根雕原料就势造型,形成独特的“根雕”技艺。根雕是根据树根自然天成的造型,加以人工适度的雕琢,制成人物、
鸟纲或走兽。根雕制作技艺在沭阳流传广泛,为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沭阳县根雕艺术传承人有徐以兵等。
地方象征
沭阳县县花为
石榴花,其花色黄红轻盈,榴果籽粒饱满,汁液香甜可口,素有“沭阳石榴甲天下”的美称。沭阳县历来有石榴仙子的传说,在
沭阳县南湖公园就有一座“石榴仙子”的雕塑,石榴仙子的传说来自《镜花缘》一书。据传
唐朝武则天登上大周皇位时,为了广植花木,把西域的石榴移到长安的上林苑。武则天的侄儿在海州任镇守使时,四十无子。因石榴有“多子”的含义,于是武则天就赐了200株石榴给侄儿。当时沭阳为海州所辖,沭阳人民有育花的传统与技艺,海州镇守使就移百株石榴来沭阳。经过精心培育,花枝繁茂,硕果累累,还出现了同株盛开五色鲜花的奇迹,便有了“沭阳石榴甲天下”之说。
石榴花便被定为沭阳县花,寓意多子多福。
风景名胜
综述
沭阳县作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依托优秀的花木培植历史和60万亩花木资源,充分发挥
淮沭新河、
新沂河流域丰富的水生态优势,打造了独具特色的花木
生态旅游区,该区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江苏省精品乡村旅游点、全省自驾游基地。截至2022年末,沭阳县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有南湖公园、苏北花卉示范园、胡家花园。
重要景点
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公园占地总面积1193亩,建有南湖、中国(沭阳)花木博物馆、三维立体画艺术馆、儿童游乐园、观景亭、崇孝苑等主要景点。其中南湖面积442亩,由中心湖泊和西侧
景观河两大水体组成,中心湖泊是依据低洼地形挖掘而成,水体面积272亩,整个水面及湖心岛均按沭阳版图形状设计,建有中国(沭阳)花木博物馆,岛上广植沭阳县花——石榴花。
苏北花卉示范园
苏北花卉示范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占地1600多亩,绿化覆盖率高达98%,分为
常绿乔木种植区、落叶乔木种植区、
花灌木种植区,乡土树种种植区等十多个种植区,种植近百个品种,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示范园内有瓜果采摘、盆景制作、特色烧烤等游览项目。
胡家花园
胡家花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由明代
进士、抗葡英雄
胡琏[hú liǎn]于嘉靖年间建成,至今已有500年历史,因胡氏家族“一门三进士”而声名远扬。
胡琏外甥、《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赞誉胡家花园为“长淮名门第一”,后人誉为“淮海第一园”。
清代康熙初年,花园传到胡琏后人、
康熙帝老师胡简敬一辈后,再次得到扩建,并新植许多奇花异草,颇具园林风格。胡家花园采用
徽派建筑传统合院形式,两路三进布局,整体风格是灰砖黛瓦
马头墙,包含了三进堂、南津书院、洗砚亭、戏台、听雨轩、揽月楼、花神堂等,园中存活数百年的珍贵地柏“卧牛望月”和“二龙戏珠”,为胡家花园的镇园之宝。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沭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8-21
江苏沭阳花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8-22
公司简介.江苏沭阳县金森源木业有限公司.2023-08-22
清真寺.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2023-08-21
臧墩遗址.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2023-08-21
非遗项目.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08-23
烙画.宿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08-21
胡家花园.宿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