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
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之一
女娲造人神话是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之一,完整的文献记录最早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相传开天辟地之初,世间万物产生,唯独没有人类。女娲孤独地漫游于天地,当她临水照影时,萌生出“造人”想法。女娲通过辛苦劳作,用黄土捏造出同自己模样相似的小泥人,小泥人放在地面上瞬间被灌注了生命力,“活”了起来。为了提高造人速度,女娲便拿起绳子,将其投入泥浆,举起挥洒,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的“人”。女娲被认为是创造生命的始祖,被称为大地之母、创世女神。
疑似女娲造人神话最早的记载是先秦时期的《楚辞集解》和《山海经》。尽管二书中的记载还比较模糊,但今人多肯定女娲在其中体现的以造人为职能的始母神神格。东汉时期,应劭的《风俗通义》确切提出完整的女娲造人故事,同时还在演绎过程中出现了女娲造婚神话。从汉代开始,在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变迁中,女娲的形象从独立神衍化为对偶神,神格地位有所下降。唐朝,《独异志》记载了我国目前最早的兄妹婚神话记录,女娲在造人神话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随着男性权力的增大,女神中心神话向男神中心神话转换,最后以男神权力取代女神为终结。除此之外,女娲造人神话故事在唐宋逐渐移位到文学领域。宋代,女娲造人题材大量出现在文学领域,有的将其用为儿童游戏,有的将女娲抟土造人神话作为形容艺术技巧的上乘比喻等,女娲神话的文学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
女娲造人神话是中国古代人民认识自我、对自我起源和现实存在的一种追寻,表现了人类对个体的关注和对宇宙的不懈探求。女娲抟黄土造人神话本身饱含了深刻的文化特征,从故事中可以反映出史前时代母系氏族的社会现象,挖掘出华夏儿女是炎黄子孙、黄土地养育华夏人民等诸多民族特征,民族文化。人类对女娲的恩情,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延续至今。在巴蜀等地,为纪念女娲造人的功绩,有女娲洞、女娲祭典等相关遗址和活动。经过传承和发展,女娲造人故事中无私奉献、敢于创新、深沉博爱等美好的品质已经融入中国人民的灵魂深处,并入选教材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
传说内容
盘古开天辟地后,大地上虽草木丛生,天空中日月星辰,却并没有生命。当时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她看到世间如此空寂,心中感到孤独。当女娲沿着小池滑行,低头看见了自己美丽的影子时,不禁高兴起来。
女娲决定用河床上的泥按照自己的形貌来捏泥人,女娲心灵手巧,不一会儿就捏好了各式各样的泥人。小泥人放在地面上瞬间被灌注了活力,“活”了起来,这些泥人是女娲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神情举动自然与别的生物不同,他们变成了一群能直立行走、能言会语、聪明灵巧的小东西,女娲称为“人”。许多的小人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随后便走散了。“人”的出现让世间变得热闹起来,女娲希望世界各处都有“人”的身影,无奈抟人活计繁重,女娲便将绳子丢入泥泞,举起挥洒,点点滴滴的泥土均化成了“人”。后来人们传说,女娲亲手抟土造的人处于尊贵地位,借助绳索工具创造的人则处于卑劣的地位。
后来,为了使人类绵延不绝,女娲还为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让男女互相配合,生儿育女,使人类能繁衍连续至今。
历史演变
神话的雏形
《论语·述而》有“子不语怪、力 、 乱 、神” 的记载,故先秦儒家把女娲造人的传说视为怪力乱神类而不予记载。
女娲造人神话疑似最早的记载是先秦时期《楚辞集解》和《山海经》。尽管二书中的记载还比较模糊,但今人多肯定其以造人为职能的始母神神格意向。袁柯就将《楚辞·天问》中的“女娲有体,孰能匠之”理解为“女娲做成了别人的身体,她的身体又是谁做成的呢?”丁山则更为明确地认为这两句话说明:“在战国时代中国人固已盛传女娲造人的故事了。”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关“女娲之肠,化为神”的记载,袁珂则以晋人郭璞注为解“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并以汉代许慎刘安的话作为参证。丁山也认为这“显然又是孕育人类的寓言”。
《淮南子·说林训》:“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上骈、桑林,皆神名,客观地折射出女娲是在“众神”的襄助下,才完成“造人”这一社会进化大业。虽然以上典籍中并未明确提出女娲造人神话,但女娲造人神话的原型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显现。
神话的形成
直到东汉应劭撰写《风俗通义》时才确切提出女娲造人故事:“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縆人也。”充分说明了人类是女娲创造的,显示出女娲始祖母神格的地位。但这其中已经烙上人类社会变迁的影子。在母系氏族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加之生活环境的极其恶劣,须人人劳动才能勉强维持人们的生存所用。母系氏族社会里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并没有贫富贵贱之分。约在父系氏族晚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劳动产品开始有了剩余,为部落之间的交换提供了可能,这就为氏族部落首领利用职权侵占氏族公有财产创造了机会。 氏族内部产生贫富分化后,氏族首领成为氏族贵族,氏族贵族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只能把人类的始祖推到前台做挡箭牌。此时女娲造人的传说已经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女娲在此时不仅有了造人的神话,还有了造婚的神话。《风俗通义》云:“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反映出人类进入婚姻制度之后所赋予女娲造婚神话的痕迹,婚姻和人类繁衍有密切关系,造人和造婚神话充分体现出女娲的始祖神格之崇高。
神话的发展
女娲一直作为始母神神格存在。直至汉代,女娲的形象发生了微妙变化,“求子”的神像都为伏羲与女娲的交尾图,文明知识开始把两性生殖概念加入到内涵中,女娲全部的生殖权利被削减。同时在方位上女娲成为屈尊于男性之下的女性神 :伏羲居左捧日,女娲居右捧月,左胜于右,且日的阳性原则凌驾于月的阴性原则。可见女娲的地位降低, 女性失去了掌握生殖能力绝对性的地位。
唐朝文献《独异志》云:“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妇,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遗我兄妹二人为夫妇,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二人即结为夫妇。”这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兄妹婚神话记录,女娲在身份上已经有了从独立神向对偶神的变化,最初抟土造人的方式发展成孕生人类。随着男性权力的增大与对社会的掌控,越来越多的人不能接受人类的造物主与至高神为女性的说法,即女神中心神话向男神中心神话转换,最后以男神权力取代女神为终结。
除了女娲神格地位的变迁,女娲造人神话故事在该时期逐渐移位到文学领域。李白《上云乐》诗:“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壕漾若沙尘。”对故事进行文学想象,把抟土造人的女娲置身于沙尘檬檬的天地六合之间,营造出一幅朦胧缥缈的女神造人图。
宋代,女娲造人题材大量出现在文学领域,有的将其用为儿童游戏,有的将女娲抟土造人神话作为形容艺术技巧的上乘比喻等。宋利登《骸稿·稚子》诗:“双双稚子戏柴关,抟土为人半印钱。更过十年那有此,短蓑篷笠种荒田。”“抟土为戏”在这里被借用成为孩童的天真游戏。可见女娲传土造人的神话已经积淀为民间的游戏习俗。如柳贯《温州新建帝师殿碑铭》:“门堂翼映,轩庞回旋。抟土为像,黄金之肤,五色之表,光采流动,如开眸盎。”可见女娲抟土的功德不仅在于造人,而且也已经成为一 种巧艺的象征印于人心。
内涵与影响
宿命论与等级制度
以《风俗通义》的记载为代表的女娲造人的故事中,深刻体现中国民族性格中宿命论的观念,人世间的贫贱富贵完全是在神造人的时候就已经注定。阶级社会中,统治者利用“君权神授”、宿命论等观点灌输给下层人民,使其成为一种民间信仰,从而使统治阶级的剥削得以合法化的证明。
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殖祟拜
女娲造人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殖崇拜。中国古代的生殖崇拜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路史·后纪二》中记载“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相关资料显示,女娲不仅创造了人类,她还为人类创立了婚姻制度,通过相互婚配,传宗接代。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资源不足,孕妇为了氏族的生存同样需要担任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故顺利生育的比例极低 ,先民们只能寻求高之神的庇护,祈求生殖人口,壮大部落力量。到了父系氏族时期,由于男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变化,女性生殖崇拜被男性生殖祟拜所取代。
由生殖崇拜而导致的儿孙满堂、家道隆昌等生殖崇拜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之一 ,当下中国人口众多,就是生殖崇拜文化影响下的直接产物。
万物有灵论
在母权社会时代,烧制陶器主要是妇女的职责,泥土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器物,于是人类从中获得灵感,有了用泥土造人的神话。由此推想人的最初创造就是由泥土变化而来,或从泥土的胚胎中孕育成长,正合乎原始人那种物我一体,万物有灵的思维逻辑。
在女娲造人的神话中,女娲用的是黄土,还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一者,中原地区有广大的黄土区域;二者,中国人的肤色为黄色,这与黄土相近。于是,自然而然就地取材,造就了中国人的黄皮肤。中国人对于土地有着无限的依恋之情,离家的游子必携带家乡的泥土,“安土重迁”等等,也许正是因为女娲当初用黄土造就了人类,才使得今天的中国人仍然与黄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大地之母
女娲被古人赋予蛇的身躯,不仅因为蛇是一种神秘的生物,还因为蛇有旺盛的生殖能力,是永恒的生命象征。正因为如此,女娲被认为是创造生命的始祖,更被称为大地之母、创世女神。女娲造人神话使得女娲成为始祖母神,具有崇高的神格。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看,人是女娲用泥土繁衍的,而泥土是大地的表征,大地又是万物生长之根基,更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怀抱,于是从女娲造人起,天、地、人即为完整意义上的存在。
神学文化价值
女娲造人神话在前后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不断发展,其经典内容通过后代不断地文学再创造,在岁月中深入人心,女娲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在新时代得以赓续,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故事载体。2011年,《女娲造人》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相关文化
节日
人日
人日的由来与女娲造人的传说有关,《太平御览》转引《谈薮》记载:“一说,天地初开,以一日作鸡,七日作人。”从神话的角度来说,人日就是人的生日,也是家庭的生日。当时,人日的各种习俗已经形成,如吃七菜羹、剪彩人、互相赠送华胜(妇女的头饰)、登高踏青等,这标志着古人已经把人日当成了节日。到了近代,民间又有俗语:“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寻春去,初八八不归。”其中“寻春去”便是指登高,踏青。
纪念场所
女娲洞
女娲洞是一处为早期人类所开发利用的天然洞穴,在南天门南坡的断崖之下,系母系氏族社会的重要遗存。神仙洞外口高近1米,呈竖直的长方形,如一个"口"字,经过了人工修整,与周围的山石构成了女性女性外生殖器之形,是母系社会生殖崇拜的表现形式之一。
女娲祭典
2006年5月20日,女娲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邯郸市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城西10公里的古中皇山上建有娲皇宫,占地面积550亩,主要建筑有朝元宫、停宫、广生宫和娲皇宫等,分为山上和山下两组,中间以十八盘山道相连。传说农历三月十八日是女娲的生日,因此,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十八日,来自晋、冀、鲁、豫四省的人们都要前来朝拜女娲,由此形成影响深远的娲皇宫庙会,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祭拜活动以颂扬人类始祖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治洪水、通婚姻、作笙簧等功德为主,主要内容包括民祭、公祭、朝拜等。
民间习俗
冬至吃饺子
据说,女娲造人时天气寒冷,黄土捏成的小人耳朵容易掉,为了把耳朵固定住,女娲在小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儿,再用细线拴住耳朵,线的另外一端放在小人儿的嘴里咬着。久而久之,老百姓便开始包饺子纪念女娲,冬天要是吃了饺子,耳朵冻不掉。
参考资料
女娲氏.国学网.2023-10-27
《女娲造人》课堂实录.查字典语文网.2023-10-27
女娲祭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28
目录
概述
传说内容
历史演变
神话的雏形
神话的形成
神话的发展
内涵与影响
宿命论与等级制度
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殖祟拜
万物有灵论
大地之母
神学文化价值
相关文化
节日
人日
纪念场所
女娲洞
女娲祭典
民间习俗
冬至吃饺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