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英文名:Enemy at the Gates)是
让·阿诺(Jean Jacques Annaud)担任导演,让·雅克·阿诺和阿兰·戈达尔担任编剧,
裘德·洛、
艾德·哈里斯、
蕾切尔·薇姿、
约瑟夫·费因斯等人主演的美国战争片。
影片《兵临城下》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同名纪实小说,讲述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时,
苏联狙击手瓦西里战绩优秀,随后
德军派出了王牌狙击手康尼解决瓦西里,瓦西里和康尼斗智斗勇,最后瓦西里杀了康尼的故事。
影片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于2001年3月16日在美国上映。该片共获第14届欧洲电影奖提名3次。被选作第51届
柏林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全球票房9697.6万美元。(票房统计截止日期2022年12月24日)
影片剧情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瓦西里·扎伊采夫(
裘德·洛 饰)应征入伍,由于战备短缺,只领到五发子弹,就被送到战场,苏军不敌德军的重型火力。硝烟散去,德军对着尸体疯狂补枪。苏军文宣部丹尼洛夫(
约瑟夫·费因斯 饰)拿起枪,却被瓦西里拦住。他让丹尼用爆炸声掩护他,瓦西里一枪一个纳粹军官,接连杀了五个纳粹军官。丹尼在军报上刊登瓦西里的事迹,这鼓舞了苏军的士气。一次任务中,瓦西里遇见了萨沙,萨沙邀请瓦西里去他家做客。在这里,瓦西里见到了坦妮娅(
蕾切尔·薇姿 饰),不久前,瓦西里在在火车上见过坦妮娅,瓦西里爱上了这个姑娘。德军高层派出了王牌狙击手康尼(
艾德·哈里斯 饰)击杀瓦西里。康尼狙杀了五名苏军,
瓦西里·扎伊采夫匆忙赶来,一枪就打掉了对方的头盔。瓦西里留下一名士兵做掩护,带着另一名士兵离开,随后掩护的士兵被康尼杀死。瓦西里意识到有埋伏,随即下令撤退。
瓦西里发现不对,大喊着别动,可战友还是跑了出去。瓦西里成功撤退。苏军高层找来了康尼曾经的学生库里来协助瓦西里。瓦西里一枪打断了
德军的电话线,随后解决了三名电话修理工。康尼发现了瓦西里的位置,但狡猾的康尼没有开枪。瓦西里跳了起来,康尼向他开枪,瓦西里逃走了。丹尼告诉瓦西里他安排了萨沙潜入康尼身边。萨沙对康尼说了瓦西里的撤离路径。康尼来到工厂伏击瓦西里,瓦西里打算绕后,但被康尼发现了,康尼迅速移动。
瓦西里·扎伊采夫爬出管道时,康尼举起手向一名士兵开枪,然后将瓦西里的武器射走。瓦西里拿出一根绳子绑住刀,小心地拉绳子,康尼开枪打断了绳子。德国
战略轰炸机打碎了玻璃,塔妮娅前来支援。康尼不停更换,锁定目标。塔妮娅举起了玻璃折射出光照康尼的眼睛,瓦西里趁机开枪打中了康尼的左手。
萨沙发现康尼的鞋上沾满了工厂废墟的黄土,确定了康尼的必经之路。瓦西里提前来到伏击地点,却睡着了。康尼发现他,准备射杀。这时,一个德军将瓦西里翻了过来,取走了他的钱包。
瓦西里·扎伊采夫趁机逃脱。德军拿到了瓦西里的证件,认为他已经死了。康尼告诉萨沙自己明天会在车站埋伏瓦西里。另一边,
赫鲁晓夫截获了德军的情报,这时,瓦西里回来了。塔妮娅前往车站寻找康尼复仇,瓦西里及时赶到阻止。丹尼看到了二人亲密的行为,出于嫉妒写了诋毁瓦西里的报告。萨沙跟踪康尼被发现后,被吊死在了工厂。康尼谎称萨沙投奔了德军,想要转移萨沙的母亲。在转移萨沙母亲的路上,塔妮娅被流弹击中生死未卜。瓦西里和康尼在车站对峙了很久。丹尼找到了瓦西里。告诉他塔妮娅的遭遇。丹尼只想在临死前引出康尼,站起身的丹尼被康尼一枪命中。康尼从铁皮下缓慢钻出,穿过铁轨时,瓦西里击杀了康尼。半年后,德军投降,
瓦西里·扎伊采夫在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良好的战绩。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让·阿诺读小说《兵临城下》只读了一页半,就打算要拍成电影。随后,他和搭档
阿兰·戈达尔共同撰写了剧本,然后寻找拍摄资金。这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影片的制作成本达到了9千万美元。
这部电影的外景是在
德国拍摄的。考虑到战场所在的俄罗斯寒冷冰冻,无法正常拍摄,剧组最终选择在德国和
波兰边境的一个地方建造当年的战场,熟练的场景设置人员还在那里建造了
莫斯科红场的模型。
人物原型
影片中的瓦西原型就是
苏德战争时期
苏联传奇英雄
瓦西里·扎伊采夫(Vassily Zaitsev)。扎伊采夫出生在乌拉尔山区,跟随祖父学了一手好枪法。
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扎伊采夫应征入伍,被编入了苏联红军第284步兵师,扎伊采夫奉命解决了一个
德军观察员。他的优异表现引起了团指挥官梅捷廖夫
中校的注意。梅捷廖夫授予
扎伊采夫一支纳干狙击步枪,要求他训练狙击手。扎伊采夫曾接连射杀40名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他击毙149名德军。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解决了400名德军。他的事迹大大鼓舞了
苏联军队的士气,极大鼓舞了
苏联红军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信念。
拍摄花絮
兵临城下剪掉的一段在影片的开始部分,一列火车满载着一批苏联新兵来到前线,苏军指挥官命令他们向德军的阵地冲锋。前有敌人,后面有老兵架着
机关枪不允许他们后退,这些没有经验的新兵面对战争前有狼后有虎,有的被敌人打死,有的被自己人打死。另一个被删除的情节是,瓦西里的爱人为了鼓励瓦西里勇敢地杀死敌人,在午夜时分钻进了他的毯子下,两人之间发生了激情戏。
哈里斯扮演的德国神射手康尼,他改变了他的美国口音来和贴合所演的角色,在片中他主要通过表情和简短的交流就能够鲜明生动地演绎出康尼的样子。
主题与亮点
主题与人物
影片以
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背景,讲述了
瓦西里·扎伊采夫成长为民族英雄的故事,影片融合了英雄主义和
浪漫主义,让政委和瓦西里同时爱上了坦妮娅,三角恋和战争下的命运两条线交叉进行,使得影片叙事悬念重重,使观众在残酷的战争中仍看到诗意的唯美爱情。
导演以瓦西里为中心展开了多条情感关系线索,分别构成了完满的故事内涵。其中丹尼洛夫和瓦西里之间的关系变化是导演着重表达的情节线,通过描写丹尼洛夫对瓦西里情感的变化来揭示人性中的复杂性和斗争性。二人本是生死之交,却同时爱上了塔妮娅,即使丹尼洛夫努力克制,但是还是对瓦西里产生了嫉妒。他逼迫瓦西里和康尼上校战斗,后来他由于嫉妒对瓦西里发出危险的指控。影片最后丹尼洛夫告诉了瓦西里他的痛苦和错误,以死为饵,给瓦西里创造了击杀康尼的机会。此处不是单纯的对于人性的批判,而是在批判之后给予悲悯宽宥的情怀。
摄影
影片主以低亮度、冷色调为主要色调。景物和建筑都是暗色,水也带有暗色浑浊感。这样的色彩处理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很好的契合了战争的主题。开局
苏联由于战备不足节节败退,冷色调很好地反映出苏联民众当时的失落情绪,给人以压抑感,让观众更能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偶尔出现的暖色调则别具深意。康尼
上校去往前线的专列上和给康尼上校的精致香烟盒的
特写镜头这两处使用了暖色调,此处的用意是突出上校良好的出身。优渥生活的上校和草根出身的瓦西里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阶级斗争的本质。瓦西里在
赫鲁晓夫的陪伴下出席记者会和赫鲁晓夫宴请达尼洛夫时环境也用了暖色调。这里指挥官所处的舒适环境和前线昏暗污浊的环境形成对比,向观众传达出领导人生活舒适,底层军人在前线吃苦的感觉,暗含西方人仇苏的情绪。
影片多处对于瓦西里眼神的特写镜头,表现了瓦西里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对康尼的一些
特写镜头表现出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偶然流露出的慈爱眼神引发观众深思。在表现康尼
上校时采用了很多
仰摄镜头来突出他的威严,和瓦西里形成对比,增加矛盾冲突感。
音乐
音效制作主要体现在了音乐上而不是飞机盘旋或者子弹穿过这类环绕声上,冲锋陷阵的场面中整体的高音和低音都比较出色。
影片采用现场录音,整体的音效很出色。
苏联红军渡江那一段,激昂的
配乐和人声的合唱展现出了宏伟壮观的战场画面。渡江片段枪声、炮声和人声此起彼伏,战况惨烈。小镇争夺战时,随着号声的响起,苏联红军冲入战场,各种枪械射击的声音配合着人声,真实而不夸张地表现了战争的惨烈。
瓦西里·扎伊采夫初显身手时使用的步枪,子弹坠地声音清脆悦耳,这段爆炸声强烈而震撼,大大地鼓舞了士气。瓦西里最后击败康尼的枪声强劲有力。影片的配乐是
詹姆斯·霍纳操刀的。整部配乐充满浓郁的苏联音乐味道,同时融合了人声和唱加强渲染力和感染力,让人耳目一新。
叙事
《兵临城下》以恢宏大气的场面作为开篇,主要以第三人称来讲述瓦西里的故事。影片采用线性叙事结构,在讲述战争期间两位神枪手的生死决斗中加入了浪漫的爱情元素,展现爱情的美好,让观众仿若身临其境,引发观众的思考。
该片没有大量堆砌战争场景,主要是对不同人物的刻画,致力于展现社会性创伤下人性的光辉。影片中巧妙使用使用点线面元素,手执
苏联红色旗帜的士兵从人群中穿行而过,将灰绿色的人群分离成两条平行的冷色带,红色的旗帜形成的多个“点”,“点”过多形成了红色的“面”,移动的人群是一条条“线”。旗帜是战争符号,还代表了一种信仰意志,苏联人民反抗
纳粹德国的侵略,体现了苏联人民为自由而战的民族精神。这样的处理能够引发有共同经历的人群的共鸣,极强的人文主义情怀消解了战争带来的伤痛。人们期待避免战争,但是战争又是不可避免的,体现了人们群众的无奈,引发了观众对于战争的两面性的思考。
荣誉奖项
制片与发行
上映信息
注:票房截止日期2022年12月24日。
反响与评价
反响
2001年5月初,
中影股份公司举行了一次观影大会。国家电影公司的负责人和影院经理看到了很多要介绍的电影,其中包括反映了艰苦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历史场景的战争电影杰作《兵临城下》,这部电影受到了当时各地区发行公司导演的高度赞扬。中国电影公司决定引进该片。
《兵临城下》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公认这部电影是2001年来引进的大片中艺术性和观赏性都很好的杰作,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评价
《江南时报》评:继《情人》之后让还拍摄了一些颇受争议的作品,部分作品由于歪曲事实而受到了批判。好在这次的作品已有史学家评论基本忠于史实,相信传奇的故事背景,曲折紧张的情节,融合让氏惟美的情爱描写一定会让影片极具观赏性。
《
华盛顿邮报》评:只要你把注意力放在神枪手与神枪手的较量这个核心故事上,并且不必介意那些混乱的南腔北调或者是那段非常不靠谱的爱情故事副线,再或者是任何的个人关系——那么你会很享受它。
国外影评人心理评论家评:影片平衡了历史真实性和娱乐价值,该片并未依赖虚假的摄影效果来讲述故事,只是尽可能让观众清楚地看到一切,引发观众想象来完成对于
苏联士兵生活条件的空白。
影评人Lady·Young评:影片在历史主题的处理上模棱两可,对阶级、战争的探讨也一笔带过,对人物的刻画更是点到即止,因此内容松散,编排也很好莱坞,更是强加一条无疾而终的三角爱情副线。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2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