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原无题名,又可名《纪年》等,由中国
战国后期魏国
史官编,是
晋朝太康初年在
汲郡(今
河南省汲县西南)战国
魏襄王(一说魏安釐王)墓地中发掘出的竹简古书之一。
荀勖、
和峤、
束皙、
卫恒等西晋著名学者,将出土的
文言文摹拟作
隶书共十三篇,即“古本”《竹书纪年》。“古本”早已散佚,如今
辑佚出约四百条,内容始于夏、商、周,终于魏今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按年编次,在夏、商、西周时期纪年使用夏历,
东周时期用晋纪年,公元前403年
三家分晋以后用魏纪年。
现存的《竹书纪年》即“今本”,是后人重编的版本,包括两卷,上卷包括
黄帝、五帝以及夏、商的帝王,下卷从周
武王伐纣直到周隐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用周王纪年,从东周平王开始记录晋国史事。
《竹书纪年》,尤其是“古本”《竹书纪年》,是中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编年体通史,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记述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它对晋唐间的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也为中国上古史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并能与传世、出土书籍进行补充互证,尤其是它与《
史记》传统
儒家历史记载的区别,进一步揭开了历史真相。
书名
《竹书纪年》本无书名,根据其按年编次的体例,出土当时的整理者将它命名为“纪年”。或又根据书写载体,称之为“竹书““竹书纪年”“汲冢竹书”;或根据出土地,称之为“汲冢纪年”“
汲郡竹书”“魏郡竹书”“汲冢书抄”;或根据文字,称之为“汲郡古文”“汲冢古文”;还有“书纪年”“纪年篇”等称法。但最通行的称呼还是《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书名繁多,尤其是古时各家所述,往往各随所便,没有定式,汲冢所出之书皆可称为“竹书”或者“
汲冢书”,浑言不别,即在笼统的称呼上相同,在阅读时需要加以斟酌鉴别、辨析异同。
出土与整理
中原地区晋朝初年,汲郡(今
河南省汲县西南)人不准在
战国魏襄王(一说
魏安僖王)墓地中发掘出一大批的竹简古书,史称“汲冢书”,其中就有《竹书纪年》。竹简早已散佚,原用战国文字书写,
荀勖《穆天子传序》称之为“
文言文”,即《
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三体石经等所保存的六国文字资料,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称之为“科斗文字”,则是古文的别名,这是因为古文的
笔画一般写得前粗后细,或两头细中间粗,形状像
蝌蚪的缘故。
出土年代
关于具体的出土年代,
隶书记载并不统一,主要存在
咸宁市五年(公元279年)、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太康八年(公元287年)这四说。现在一般持太康初年的说法。
《竹书纪年》出土年代的不同说法及相关记载
整理经过
汲冢竹书的出土受到了当时的重视,经过了
荀勖、
和峤、
束皙、
卫恒等当时著名学者的整理,写定成书七十五篇,共计十余万字。《竹书纪年》十三篇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
荀和本
传世文献如《
隋书·经籍志》、
孔颖达《
春秋左传正义》对汲冢书的出土与整理经过有所记载。
司马炎时期,汲冢竹书出土,但由于发掘者不以为意,竹简散乱无序,字迹漫不清,已经不能辨认,在传抄中讹误益多。于是
中书监荀、
中书令和峤奉命对其展开编次工作,并用“今文”,即
隶书书写,遂有初释本《竹书纪年》,又称“荀和本”,共十三篇。
《晋书·荀勖传》记载:“及得
汲郡冢中
文言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这是说,汲冢书经过整理编次后,还被
荀勖列入了中国第一部
四部分类法体系分类目录《
中经新簿》丁部之中。
卫束本
由于竹简文本的残缺、文字转写的讹误、古文理解的困难等诸多原因,初释本的内容解读也存在诸多争议。《晋书·王接传》与《束皙传》记载,武帝下命编次
隶定工作以后,
司马衷时,任秘书丞的
卫恒也展开了对汲冢书的考正释义,但未完成而遭
五胡乱华,于是佐著作郎束皙接续完成了义证。卫恒、
束皙相继对汲冢书展开了考正、释义,是为考正本,又称“卫束本”。
其他
《晋书·王接传》还记载了在卫恒、束皙之后,还有一代代学者参与了整理工作,比如,时任东莱太守的王庭坚,与束皙一样,也对汲冢书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考证,他们二人皆亡故,散骑侍郎潘滔支持并劝说王接继续开展论说,解决二人留下来的疑问与纠纷,王接于是开始著述论证,其成果得到了对汲冢书有所研究的挚虞、谢衡的赞同。《儒林传·续咸》记载西晋的文臣续咸也有著作《汲冢古文释》十卷。
《竹书纪年》的出土整理过程中,在统治者命令下,荀勖、和峤进行编次隶定,
束皙、卫恒进行考正注释。后续过程中,还有王庭坚、王接、挚虞、谢衡、
续咸等学者自发参与了汲冢书的考释与讨论。当时《竹书纪年》流传甚广,学术界对其给予了很高的重视。但历经
安史之乱、
五代十国等变故,最初的十三卷本,在《
宋史·艺文志》仅存《竹书》三卷,元代以后连三卷本也失传了。
内容与体例
古本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编年体通史,其内容与体例和一般列国史书有很大的不同。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对《竹书纪年》的性质有扼要的说明:“其《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也。……下至
魏襄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记也。”《竹书纪年》是一部始于上古
夏商周三代,终于魏今王(或称哀王、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即秦
秦灭六国之战(公元前221年)之前78年的通史,是魏国的史书。
杜预所见荀和本《竹书纪年》起自三代,如今的“古本”《竹书纪年》则
辑佚出了五帝纪部分。五帝纪内容简略,不如“今本”有规整的脉络,因此其是否应该属于正文,学界仍存争议。
朱右曾、
方诗铭等学者就认为,编年纪事始于三代,五帝纪别为一编,将其视作夏商周纪的附录。
《竹书纪年》按年编次,在夏、商、西周时期,纪年“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
正月”,使用夏历,记叙的重点是王室世系与年代,并不涉及王室下属的列国;东周时期,叙事重心转移至
晋国,用晋纪年;
姬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也是
晋烈公十三年,韩、赵、魏
三家分晋成为诸侯后,“晋国灭,独记魏事”,开始专详魏国史事,用魏纪年。
“古本”《竹书纪年》所记时代及其君王顺序
“古本”《竹书纪年》在内容方面存在与传世史籍截然不同的历史记载,可以进行对比考证,起到证史补史的作用。例如,《史记·五帝本纪》对尧舜王位继承过程的记载十分平和:“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权授舜。”尧认为自己的儿子
丹朱不足以胜任,于是将舜推荐给上天。“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舜称自己继承王位是上天的安排。《
史记正义》引述《竹书纪年》则指出“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通过囚禁尧获得王位。
又如,对于禹的儿子启得到王位继承,《
史记·夏本纪》记载为“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竹书纪年》则记载殊异:“益干启位,启杀之。”《竹书纪年》这一记载在《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战国策·燕策一》中有相近的说法,与《史记》的传统说法形成抗衡之势,《
史记索隐》《史记正义》也正是注意到这一点,故时而引用《竹书纪年》对《史记》有所补充。
今本竹书纪年
“今本”《竹书纪年》包括两卷,上卷始于
黄帝,后有五帝,以及夏、商的帝王,记载了夏、商每任君王的即位年、卒年以及相关史事。从尧元年(公元前2145年)开始有系统的编年,各王元年有
天干地支纪年。下卷记载了
周代从周
武王伐纣直到周隐王(
周郝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期间每一任君王的即位年、卒年以及相关史事。用周王纪年,从东
姬宜臼开始记录
晋国史事,不再记录周王即位。
“今本”《竹书纪年》卷次及其所记君王顺序
古今对比
记载时代上,“古本”始于夏,“今本”始于
黄帝,“今本”推前了时代的上限,有更丰富的
夏朝以前的六帝的资料。
格式体例上,“今本”相比“古本”增加了注释。
采用纪年上,“古本”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魏、晋纪年,“今本”改为
东周王室纪年,并且从尧开始增加了
甲子天干地支纪年。
记事内容上,“古本”记事偏重东周以后,“今本”则在东周以前更加详细,“今本”所记史事基本涵盖了“古本”的内容。
“古本”“今本”《竹书纪年》与《春秋》对比
价值与意义
古之视角
从古之视角来看,《竹书纪年》对晋唐间的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史学家
刘知几《史通·外篇·申左》通过引用束晳之语,给予了《竹书纪年》高度的评价:“若使此书出于汉世,
刘歆不作五原太守矣!”《
史通》还指出,
杜预援引《竹书纪年》与《
春秋》经传互证,
干宝以《竹书纪年》为师范,《竹书纪年》在未散佚时,流传甚广,被视为信史:“由是世称实录,不复言非,其书渐行,物无异议。”《竹书纪年》客观上推动了晋唐间古文经向史学的转化,以及历史考证学与疑古精神的发展。
今之视角
从今之视角来看,作为一部编纂于战国时期魏国的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补充了上古历史史料的空缺,还可以和其他已有的文献记载进行对比互证,纠正纪事之误。
上古历史的重建
《竹书纪年》为上古历史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竹书纪年》是
中原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编年体通史,也是最早系统记录
夏商周三代的传世文献。而在此之前,文献中只有
西汉刘歆《三统历世经》、
晋朝皇甫谧《
帝王世纪》和汉代所传殷历,这三类文献记载了
商周的积年(
天文学上的纪年方式),而《竹书纪年》提供了有别于这些资料的夏、商,
盘庚迁殷到殷亡、
西周的积年。
作为出土的汲冢书之一,《竹书纪年》在学术研究上的重要价值也被
王国维先生给予了充分肯定。孔子壁中书、汲冢书,以及
甲骨文、敦煌汉简、敦煌唐写卷、内阁档案,这大三类文献被并列为“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见”。如今,“孔壁汲冢”常并称,除了实际含义以外,还可以用来代指先秦古文,或用以比喻珍贵的古代文化典籍。
文献记载的补充
《竹书纪年》可与传世、出土文献进行对比,起到证史补史的作用。传世文献中,《竹书纪年》可与先秦
秦汉历史典籍对读,如《
春秋》《
史记》等。例如,对于
夏启即位的这段历史,《竹书纪年》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这与《
史记·夏本纪》“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之记载殊异,但与《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战国策·燕策一》的说法正相合。又如,帝
太甲因暴虐被
伊尹放逐
桐宫,最终又回归帝位,关于这段过程,《史记·殷本纪》称帝太甲“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迎回了太甲,“古本”、“今本”《竹书纪年》则皆记载为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竹书纪年》出土于
晋朝时期,《
史记》的撰写并未受到它的影响,且西汉时儒学思想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与
儒家正统相悖的历史记载也就难以见于史籍。《竹书纪年》可以进一步为抛开儒家叙事模式来了解历史真相提供证据。
此外,《竹书纪年》还可以与《史记·六国年表》互为补充,纠正魏、韩、赵、楚、燕、齐六国纪年的混乱。例如,《史记》记载有三位魏王,
魏惠王在位三十六年,襄王在位十六年,哀王在位二十三年,但据
辑佚的“古本”《竹书纪年》,魏惠王三十六年后改元纪年,于是又从一年开始,直到改元十六年,这三十六年与十六年皆是魏惠王在位。
在出土文献中,
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都是战国时期所撰的史书,与“古本”《竹书纪年》体例有相近之处,在西周部分的史实上也可以互相印证。
历代评价
历代学者对于《竹书纪年》存在不同的评价,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古本”、“今本”的真伪性质问题。而随着文献证据的不断发现,各种观点又有不断的修正与补充。
历代评价及其代表学者
学术争议
今本真伪讨论
“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问题,一直是各国学者讨论的焦点,并且有过两段重要的研究时期。
清代中期至民国初年
清代少数学者,如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等,认为“古本”“今本”皆伪,汲冢原书可能就是晋人作伪的;一些学者笃信“今本”为真,并常引之为史证,如
顾炎武《
日知录》、
戴震《
水经注》校本、
徐文靖《竹书纪年统笺》等;还有不少学者主张“今本”出于“古本”,如
洪颐煊《校正竹书纪年》、
赵绍祖《校补竹书纪年》、
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考订竹书纪年》、
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
林春溥《竹书纪年补证》等,他们认为“今本”并非出于杜撰,可以和经史互证。
英国汉学家
理雅各(James Legge)受到此说影响,将“今本”《竹书纪年》译成英文出版。
此外,还有学者主张“古本”为真,“今本”为伪。此说影响最大,在
清代中期以后逐渐成为主流。清代官修解题书目《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崔述《竹书纪年辨伪》、
郝懿行《竹书纪年校正》、
朱右曾《
汲冢纪年存真》等,皆认为“今本”《竹书纪年》是伪作。值得注意的是,
王国维在朱右曾的基础上又作《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二书,其中《今本竹书纪年疏证》逐条证明了“今本”《竹书纪年》伪托之迹,彻底否定了此书的真实性。这是“今本”《竹书纪年》真伪问题讨论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此后,“今本”《竹书纪年》是伪书这一观点被海内外研究者广泛地接受。
20世纪80年代以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青铜器等考古实物的不断出土,器物铭文等出土文献的释读,让学界对“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问题进行不断的修正与补充。仍有相当多的学者坚持“今本”《竹书纪年》之伪,他们除了继承发展
王国维的辨伪方法和观点,还进一步从“今本”的岁名干支、列王年数、思想倾向、著书体例等方面进行阐发。与此同时,海内外一些学者对王国维的观点进行了驳斥,认为“今本”《竹书纪年》并非伪作,它虽然经过了后人的篡改和增饰,但与“古本”是一脉相承的,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四川大学陈力《论别本〈竹书纪年〉》,还有美国汉学家倪德卫(David S. Nivison)《今本竹书纪年论集》,美国汉学家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竹书纪年〉与周武王克商的年代》,在西方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然而此两说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竹书纪年》仍待新的研究与发现。
版本流传
当今学界一般将《竹书纪年》分为“古本”“今本”。这个说法源于
清代朴学大兴之际,当时的学者认为,
晋朝时出土的原本《竹书纪年》十三篇在两宋时期逐渐亡佚,称为“古本”。而通行的《竹书纪年》为“今本”,或称“今书”“近本”。
也有个别学者持不同的看法。例如,
美国汉学家
倪德卫(David S. Nivison)认为《竹书纪年》应分为“原本”“今本”“古本”:“原本”可能早已亡佚,“今本”来自晋人对汲冢出土竹简的整理本,“古本”是近人辑录古书所引用《竹书纪年》而成的
辑佚本。
按照主流的分法,《竹书纪年》可分为以下两部分。
古本竹书纪年
晋朝出土的《竹书纪年》竹简早已经散佚,晋代学者所作的整理、释文也逐渐失传。
晋、唐间,引用《竹书纪年》的典籍众多,因此“古本”《竹书纪年》辑佚的文献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历朝官私所修的大型
类书,如《
艺文类聚》《
北堂书钞》等;二是对前代古籍的私家注释,如
郭璞《山海经注》、
郦道元《
水经注》、
颜师古《汉书注》、
李贤《后汉书注》、
李善《文选注》,以及《史记》注文,如
徐广《史记音义》、《史记》三家注(
裴骃《
史记集解》、
司马贞《
史记索隐》、
张守节《
史记正义》);剩下的专书总归为一类,如
皇甫谧《
帝王世纪》、
干宝《
搜神记》、
道宣《
广弘明集》、
瞿昙悉达《
开元占经》等。
清人朱右曾开创《竹书纪年》“古本”
辑佚之先,作《
汲冢纪年存真》;在他的基础上,近人
王国维进一步搜集各家
类书、古注中所引《竹书纪年》佚文,进行整理、汇辑、校订,从而形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在海内外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人
范祥雍对王国维《辑校》进行订补,成《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这三部成果前后相继,在“古本”《竹书纪年》辑本中影响显著。此外,还有
方诗铭、王修龄《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等。
今本竹书纪年
现存的《竹书纪年》即“今本”,是后人重编的版本。
由于《竹书纪年》在明代刊刻众多,清以来学者往往以为“今本”《竹书纪年》是明人所编。
范钦《范氏奇书》、赵标《古今逸史》、何允中《广汉魏丛书》、汪士汉《秘书廿一种》、吴宏基《史拾遗闻》校本、孙承泽《五经翼》校本,皆可见“今本”《竹书纪年》。其中,范钦的天一阁刻本是现存较早的版本。
天一阁本及大多数今本《竹书纪年》系统的版本,卷端都题有“梁沈约附注”,其实是后人重编过程中大量抄录了梁朝沈约所撰《宋书·符瑞志》。
清代雷学淇在其《考订竹书纪年》中言曾见一部元明间的刻本,今所未见。
洪颐煊又在《校正竹书纪年》中指出“
罗泌已见今本”,指的是
南宋时期罗泌所撰杂史《路史·国名纪》中,引用了《竹书纪年》桓王十二年事,与“今本”全同,将“今本”的出现时间进一步提前到南宋时期。
关于其确切的版本源流,至今仍限于推测,未有直接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