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鹦鹉(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Loriculus vernalis),又称倒悬鹦鹉、印度小鹦鹉,是鹦鹉目
鹦鹉科动物。短尾鹦鹉体型小,成体体长约13~15厘米,体重约30克,寿命约10年。
雄性成鸟的眼睛有眼白和深棕色的虹膜,眼周裸露出一圈棕色的皮肤,上下喙为红色,喉部有淡蓝色斑块,腰部及尾上有红色覆羽。
雌性成鸟喉部的淡的蓝色斑块更小或没有。幼鸟与成鸟的颜色相同,眼睛整体为棕色,上下喙为淡橘色,喉部无淡蓝色斑块,尾部红色覆羽有绿色参杂。
短尾鹦鹉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和东亚西部地区,栖息范围广阔,主要分布地在
亚热带、热带干燥或潮湿的森林和
灌木丛,如常绿阔叶林、落叶的季节性
雨林、海滨林地。除此之外,在次生林、废弃耕地、竹林、牧场、果园等环境也有分布。
种群数量稳定,于201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定为无危物种(LC)。短尾鹦鹉在中国数量较少,于2021年被评定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为小型鹦鹉,整体为绿色,下体羽色转浅绿,有着肥厚、呈圆柱形的舌头。雄性成鸟眼睛有着深棕色的眼珠,有眼白,眼周裸露出一圈棕色的皮肤,上下喙为红色,喉部有淡蓝色斑块,腰部及尾上覆羽红色,尾羽上绿下蓝,飞羽和尾羽下表面为蓝色,飞羽内为黑色,外翈为绿色。双翅底面蓝绿色,翅上小覆羽、中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为绿色,与背部相比较暗。最内侧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皆为绿色,大覆羽和初级覆羽为暗绿色,翅下覆羽和腋羽为淡绿色。脚为淡橙黄色。
雌性成鸟除喉部淡蓝色斑块更小或没有外与
雄性外表一致。幼鸟与成鸟的颜色相同,眼睛没有眼白整体为棕色,上下喙为淡橘色,喉部无淡蓝色斑块,尾部红色覆羽有绿色参杂。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短尾鹦鹉当前分布范围广大,主要原产于南亚(
印度、
孟加拉国、
尼泊尔)、东南亚(
泰国、
柬埔寨、
越南、缅甸、
老挝)和东亚(中国)西部地区,分布范围北至尼泊尔东南部;南至越南南部;西至印度西南部;东至中国西南部。最高分布范围可至海拔1800米处。
栖息环境
短尾鹦鹉栖息范围广阔,通常出现在
亚热带、热带干燥或潮湿的森林和
灌木丛、树木繁茂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如常绿阔叶林、落叶的季节性
雨林、海滨林地。除此之外,在次生林、废弃耕地、沼泽、花园、竹林、
红树林牧场、果园等环境也有分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短尾鹦鹉以花蜜、水果、种子为主要食物来源,它们在林冠中进行觅食,擅长攀爬,常在树枝上垂直倒悬取食花蜜、花瓣、果肉等。由于饮食中的高水分含量,它们不常喝水。它们通常只用喙叼取进食而不使用脚辅助。
发声行为
短尾鹦鹉通常集小群或成对活动,活动于树冠顶层,在植物开花时集群觅食。它们进食时比较安静,在飞行和休息时会发出尖锐且两三个
音节连续的“gigi”声,有时会是更加急促连续的“吱吱”声。
攻击行为
当它们受到刺激时会展现出攻击行为。短尾鹦鹉会瞄准另一只鸟的头部快速飞扑过去,喉部羽毛明显竖起,尾羽展开,表现出威胁。即使是在悬挂姿势下,如果两只鸟距离太近,飞扑动作仍会发生。
活动方式
在潜在捕食者频繁出现的时段,短尾鹦鹉经常会有成群假眠的现象。它们在睡眠、假眠和休息时经常采用倒悬姿势,所以也被称为倒悬鹦鹉。除了病鸟和未发育完全的幼鸟外,短尾鹦鹉很少会在栖木上直立休息,它们要么用两只脚悬挂,要么在一只脚悬挂时把另一只脚藏在羽毛里。用一只脚悬挂时,它们可以摆动调整身体角度,使身体与栖木形成45度的夹角,这种姿势可以避免排便时弄脏羽毛。它们不怕水,会在静水中停留洗澡,而不仅是靠近水源边缘清洗羽毛。
生长繁殖
短尾鹦鹉的繁殖季期为四到八月。雄鸟和雌鸟的配对由求偶喂食行为开始并一直维持。它们通常在
树洞、中空腐烂的树枝、树干中筑巢,雄鸟和雌鸟会共同切割巢材,通常包括树皮、树叶、草和木片,经验丰富的成鸟可以把巢材切割成直条或弧形条。雌鸟筑巢时,会将巢材藏在臀部尾羽中携带。每窝产大小为长17~21毫米、宽15~17毫米的卵2至4枚,卵为白色、圆形。短尾鹦鹉孵化期时长约为20~22天,由雌鸟和雄鸟轮流孵化,孵化完成后一月左右幼鸟羽毛长成。短尾鹦鹉的寿命约为10年,世代长度约为3.7年。
物种保护
短尾鹦鹉
种群数量稳定;种群规模虽然尚未量化但并未接近种群数量规模标准下易危物种的阈值。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定为无危物种(LC)。
短尾鹦鹉在中国比较少见,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定为二级保护动物。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
短尾鹦鹉.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