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平是“《
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自1993年12月22日于《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第一篇署名文章《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后,“任仲平”便成了《人民日报》的重要政论品牌,传递中央声音,正面引导社会舆论。此后,任仲平文章发表超过100篇,多次获得“
中国新闻奖”。
对于任仲平文章的生产机制有着“七八条枪”“七上八下”“七嘴八舌”的描述。文章的选题总是紧紧围绕治国兴邦的重大理论问题,汲取中国历代政论精华,实现当代政论文体新突破,在重要节点代表党中央及时发出号召,在提供舆论支持方面,真正担负起了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
作为《
人民日报》的大型政论文章,被许多专家学者所研究,受到很多读者大力称赞 ,成为各地方省级党报评论员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创作经历
1993年12月22日第一篇 “任仲平 ”文章《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亮相在《人民日报》。适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15周年,“任仲平”用4465字的篇幅将“改革”的要义 、经验 、方法以及未来目标阐述得一清二楚,宣告着一种新的、有独特文体特征的文章的出现。
1994年《上下一心打好今年改革攻坚战》获得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自1991年中国新闻奖颁奖以来至2009年,在十九届特别奖和一等奖中,《
人民日报》言论共获奖17次(第二届和第十五届未获特别奖或一等奖),其中“任仲平 ”文章获奖8次,自2006年始,更是每年均获特别奖或一等奖。
任仲平作为人民日报长篇理论述评文章的一个写作集体的化名,近年来以很大的知名度活跃在党中央的机关报上。截至2009年09月29日,任仲平已发表“重要评论”60篇。同年12月人民日报评论部将此集结成册《
人民日报任仲平60篇》由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2013年12月1日,
人民日报社推出了《人民日报任仲平80篇》,收录了自任仲平文章发表之后的所有作品。
2016年2月1日,人民日报社编辑出版了《任仲平十年精选》。
2018年4月,任仲平发表文章达到了100篇,同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出版了任仲平25年来全部的作品集《人民日报任仲平100篇》。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任仲平发表了《奋斗创造人间奇迹——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作(上)》。文章中写道:“70年,在人类发展史上不过弹指一挥间。但是,中国人民以70年不舍昼夜的奋斗,成就了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0年在中国人民抗击
新冠疫情之际,任仲平发表了《风雨无阻向前进——写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文章见报后引发强烈反响,各大门户网站、
微博、
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大量转载,众多网友点赞、留言、转发。
2021年在即将迎来
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中国25周年的纪念日前,任仲平发表了《白云过山峰 明珠焕新彩——写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文章中写道:“
香港特别行政区始终与祖国一体同心、血脉相连,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诗。”
202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任仲平发表了《十年砥砺奋进 绘写壮美画卷——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文章中总结了中国过去十年取得的突破性进步,也表现了对未来十年中国发展之路的坚定信心。2022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文章《三年抗疫,我们这样同心走过》。
2024年9月30日,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推出任仲平文章《光明之路 正义之路——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文章指出,道路决定命运,道路改变命运。
写作方式
任仲平文章在写作方式上的创新可以概括为九个字——集群言,纳众智 ,出精品。作为一种集体智慧的意见表达 ,“任仲平”的文本拥有非同一般的特征和深厚的基础与深沉的积淀。每一篇文章都是集体智慧的成果,报社集合多个部门的业务骨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制系统,从确定命题、集中讨论、分头采写,到再次集中讨论、深入加工、优化打磨,最后统合成篇,造就出有分量、有影响、引人关注的文章。对于任仲平的写作方式,曾有"七八条枪,七上八下,七嘴八舌"的描述。
“七八条枪”
“七八条枪”指的是一种组织架构。“任仲平”的
编辑成员来自于人民日报社各部门的精英骨干,大家各有专长。平时各忙各的,任务一召唤,便会跨部门选人集合,落实项目负责人,小组出初稿,集体来统稿,完成便散。所以“任仲平”不是一个人的产物,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七上八下”
“七上八下”指的是一种工作态度。任仲平写作确实下的是苦功夫,精心、精致、精当;一稿、二稿、三稿,最终定稿,以深度内容挖掘打造精品系列。
人民日报社主编李宝善曾提到,其团队在文章创作中提出了“结构—解构—再建构”的“自我摧毁”式写作,注重于对主题的反复深度挖掘。,每次文章结构好写出初稿后,不是在初稿基础上继续打磨修改,而是要跳出来"自我摧毁",问三个问题。第一,这样结构文章有哪些问题?第二,还有什么要素没有考虑进去?第三,有什么办法比现在更有表现力?这种"跟自己过不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次次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直到所有人都觉得“还行”。成稿时,往往已脱胎换骨。
“七嘴八舌”
“七嘴八舌”指的是一种民主风气。在“任仲平”集体内部,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都可以表达不同看法。有时为了文章框架,有时为了主要观点,有时为了一个字词或者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如果统一不了,还会通过“票决”的方法来定夺。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主题重大,引导有力
“任仲平 ”文章选题广泛,高度集中于思想文化上,同时选题的时效性较弱 ,事件性选题仅占极少一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涂光晋曾对任仲平的选题做过统计分析,它的选题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政策性选题,即对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及领导人的重要讲话进行解读和阐释;二是周期性选题,即结合重要的纪念日,对其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进行总结和论述;三是社会性选题,即对涉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以及先进典型进行分析和评价;四是事件性选题,即结合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从宏观角度进行讨论和思考。选择重大事件、重大问题作为评论的主题,目的是在重大主题宣传中发挥三点引导作用。解惑释疑提高认识,就一些重大认识问题和重要工作进行深刻论述,讲透彻,讲清楚,有很强的说服力;诠释精神,阐明理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汲取中国历代政论精华
任仲平充分汲取古代政论和近代报刊政论优点,以大战略、大思路 、大气势 、大手笔 ,集引导力 、感召力和可读性 、文学性于一身;引用外国人士的评价,保证客观性,以开阔的视野,既将中国摆入世界,也把世界融入中国。在讲究说理透辟、语言简练的同时,也讲究气势充沛,情理兼备,张弛有度,其行文境界开阔。将枯燥的哲学理论活化成生动的社会实践,善用排比等修辞手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无论内在的气韵还是外在的文体风格,无论说理论证还是遣词造句,都透射出传统政论的精髓和魅力,既有说理性,也有文学价值 。
任仲平汲取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政论优点,紧紧围绕有关治国兴邦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述,阐释重大主题,澄清思想误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用自己的概括,增加独创性,在彰显“重”的同时,以“准”字当头,在重要的节点上,代表党和国家发出及时的号召 ,作出及时的解释疏导,极大丰富了党报政论内涵 ,实施正确的舆论导向,既引导读者看清形势,又避免使认识进入误区。在营造舆论氛围,提供舆论支持方面,真正担负起了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任仲平也汲取了以邓拓等为代表的人民日报政论的精华 ,并加以发扬光大。
实现当代政论文体新突破
任仲平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着眼于事关党和国家进步发展的重大命题,在政治立场的把握上、在文章格调的勘定上特别准确,力求每一篇都做到既为党发声,又为民说话。对内精确阐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对外及时传达党的声音。让读者感受到了真理的力量,文章可观、可触 、可读 、可感,凸显出了党报平面媒体的政论优势。站在宏观大局的高度发表评论,既注重挖掘事实的深度,也注意提升思想的高度。选取说服力最强的事例,增强文章典型性,挑选最有价值的背景材料,丰富知识性。要打造“主流叙事”,以强大主流叙事实现价值引领,突出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的受众意识和说服意识。任仲平文章一改“千篇一面”的传统评论模式,力求“一篇千面”。行文结构上,文章主要采取分节形式展开,文字多控制在5000字左右,既节省了承接联络的句段,使内容层次更为明晰,也在逻辑上保持了整体的一贯性。
创作意义
设置议题传播正向主题
纵观1993年以来的“任仲平”署名文章,选题和立意总是集中于社会思潮、改革进程、发展战略等国计民生的时代课题。所涉主题涵盖政治、
经济、
文化、
历史、 科技、
体育等多个领域。集中于国家重要决策和时代发展的重大主题或人民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来进行设置议题、开展政治评论,旨在占领舆论的制高点,通过阅读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和价值观。
精品意识下生产内容
“任仲平”文章之所以一直盛名不衰,其根本在于这一创作团队坚持精品意识,苦心打磨作品,使之成为一种创作规律。人民日报社主编李宝善提到,其团队在“任仲平”文章创作中提出了“结构—解构—再建构”的“自我摧毁”式写作,以深度内容挖掘打造精品系列。在精准把握受众心理的前提下“提高讲故事的精确性”,以之“突出年龄适用性与区域合理性,打造精准传播矩阵”,以华美渲染提升宣传意境,用巧妙的文笔把一些具有相当高度的政治性主题融于时代主题讲述、融于热点事件评论、融于民生思考之中,为读者提供具有强实效的政策性舆论指导与思维启示。抽丝剥茧般把一个深层的立意鲜活地呈现给了大众。在意境中既能全覆盖又有重点突出,既堪玩味又发人深省。
探索政评叙事方式
“任仲平”系列政评文章在讲政治的前提下着力探索 “转换叙事方式”,以张弛有度的笔法将理论浸入基层党员干部头脑,形成落地有痕的政治传播效果。“任仲平”文章既关注国际国内,又关注中国
社会改革发展稳定。从历史发展意义上说,“任仲平”文章所采取的观察视角和分析问题的着力点,从具有重要时间节点特征的主题与热点事件去深度看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在主题上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国家与民族复兴的事业进行呼吁。同时注重在一些具有历史节点意义的重要节日、重大会议、历史纪念等规律性主题方面进行叙事,也会紧扣时代脉搏对当时发生的重大现实事件进行评点。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任仲平”文章鲜明的时代感。
政治传播价值
“任仲平”系列文章着重于内容的政治定位,强调对于政治热点主题的深度传播与剖析解读,同时也吸收了现代媒体对受众思维与情感价值需求的准确而精到的把握,形成了更具传播渲染力和情感张力的政论作品。
所获荣誉
主要评价
学者陈利云在文中写道:任仲平的文章以更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成为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的有力思想武器,为新时期党的政论甚至整个宣传工作的进步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
学者赵振宇、胡沈明在论文中写:每逢有重大事件发生或党 、国家以及社会在思想上有重大变化之时,“任仲平”往往抓准选题 ,“主动设置议题 ,掌握话语主动权 ”突破党报传统型评论“将根本政治立场的一致性高度泛化于评论创作”的模式。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基本国情的了解 ”、“对党的理论 、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以及“生活经验”。将 “观点和见解 ”放在 “第一位 ”。保持着“对政治、经济、社会高度的敏锐性 ”,“抓住从人类共同文明成果出发析事明理,从人们共同利益追求出发分析论述,在寻找 ‘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争取更多读者的支持和认同”。
研究者邵强在文中说:作为《
人民日报》的大型政论文章,任仲平文章一改“千篇一面”的传统评论模式,没有僵化的面孔,更没有呆板的味道,而是力求“一篇千面”,读起来恢宏大气,掩卷回味,则意蕴丰厚,于不知不觉中将读者引入一个崭新的境界。既满足读者对新闻评论日益提高的期望值,也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判断错综复杂的现象。体现了高度权威性,也具有深刻思想性。成为其他党报媒体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样板。巩固提高了党报政论的地位。文章以其深的思辨性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国际国内读者解读事件、判断局势和分析问题的重要参考,也成为新信息时代党报新闻评论改革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