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加登战争
1977年至1978年爆发的战争
欧加登战争,是1977年到1978年期间爆发于欧加登地区的战争。交战双方是埃塞俄比亚索马里。战争起因是索马里对埃塞俄比亚的欧加登地区提出领土要求。欧加登是埃塞俄比亚东部的一块土地,当地主要居民为索马里人。在索马里语中,欧加登意为“灼热的土地”。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古巴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公开支持埃塞俄比亚。索马里早期也曾经得到苏联支持,但后来苏联转为支持埃塞俄比亚。战争最后以索马里撤出欧加登地区告终。
背景
“欧加登”在索马里语中的意思是“灼热的土地”,这片平均海拔约500米的高原大部分是荒漠,居民以游牧的索马里人居多。1973年,瑞典中国石油宣称在欧加登发现了丰富的轻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更刺激了巴雷的欲望。1974年,穆罕默德·巴雷埃塞俄比亚国内动乱之际,扶植欧加登的索马里族成立“奥罗米亚州解放阵线”(以下简称“西索解”),大搞分裂活动。1975年底,西索解已成为一支拥有5万人的强大武装,几乎占到欧加登人口的10%。
上世纪70年代的埃塞俄比亚早已不是过去两度战胜意大利殖民者的“非洲雄狮”了,北部提格雷省和厄立特里亚省的叛乱消耗了这个国度将近80%的税收,约6成的百姓处于严重饥饿状态。1974年,德高望重的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被政变推翻,然后被秘密处决,埃塞俄比亚国内陷入混乱。
屋漏偏逢连阴雨,动荡中的埃塞俄比亚偏又碰上一个野心勃勃的邻居——索马里独裁者西亚德·巴雷,这个满脑子“大索马里主义”的牧民后裔在1969年政变上台后投靠苏联,鼓吹“所有索马里人生活在一个家园中”,在他心目中,埃塞南部的欧加登省、吉布提乃至肯尼亚北部都应该归并到索马里,他还单方面宣布居住在上述地区的索马里族人都是索马里公民,这等于变相对周边三国提出领土要求。不过巴雷是个欺软怕硬的独裁者,因为肯尼亚和吉布提分别受到英法保护,于是他把目光放到了埃塞俄比亚的欧加登地区。
巴雷为何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干涉号称“非洲雄狮”的埃塞内政?原来,1974年埃塞军政府上台后,失去了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这使得曾威震非洲的埃塞军队因失去技术支持而陷入瘫痪,同时埃塞军政府对皇家军队进行了大清洗,空军和陆军绝大部分高级军官都被机关枪扫射屠杀,几乎所有的飞行员都被处死。与之相比,穆罕默德·巴雷则通过与苏联结盟,换回大量苏联红军顾问和苏制军火,仅索马里空军就在一夜之间得到40架米格-21战斗机、10架伊尔-28轰炸机,以至于出现“机比人多”的情况,索马里不得不花钱招募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埃及巴基斯坦飞行员来驾驶飞机。巴雷相信,被动乱糟蹋尽的埃塞俄比亚军队不可能挡住西索解的进攻,欧加登高原与索马里合并已是为期不远的事了。
内部因素
19世纪,索马里被英、法、意等殖民国家瓜分为五块,其中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的豪德—欧加登地区在1897年被划归意属埃塞俄比亚,虽然意大利在和埃塞俄比亚帝国的战争中失败,但仍未退出该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地辗转交由埃塞俄比亚控制。1960年,索马里宣布独立,并将豪德—欧加登地区划入版图。1969年,索国民军司令穆罕默德·巴雷(MohamedSiadBarre)政变上台,成立索马里民主共和国。1974年,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被政变推翻,然后被秘密处决,埃塞俄比亚国内陷入混乱。
1973年,瑞典中国石油宣称在欧加登发现了丰富的轻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更刺激了巴雷的欲望。1974年,巴雷趁埃塞国内动乱之际,扶植欧加登的索马里族成立“奥罗米亚州解放阵线”(以下简称“西索解”),大搞分裂活动。1975年底,西索解已成为一支拥有5万人的强大武装,几乎占到欧加登人口的10%。
外部因素
1974年埃塞军政府上台后,失去了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这使得埃塞军队因失去技术支持而陷入瘫痪。巴雷则通过与苏联结盟,换回大量苏联红军顾问和苏制军火,增强了作战能力。
过程
1977年7月13日,西索解向埃塞俄比亚南部城市戈德城发起猛攻,穆罕默德·巴雷命令索空军出动支援,埃索欧加登战争正式爆发。25日,戈德城沦陷,欧加登60%的土地已在索马里的控制下。埃塞领导人海尔·门格斯图以色列达成协议,允许埃塞境内的犹太人移民以色列,交换条件是以色列派出飞行员帮他驾驶美制战斗机,夺回欧加登的制空权。经过这些以色列雇佣军的努力,索马里空军暂时从欧加登的天空消失了,但埃塞陆军却抵挡不住西索解和索马里陆军的联合进攻,9月9日,连接欧加登与埃塞腹地的重镇季季加失守。门格斯图后来回忆说,当时他几乎绝望了。
面对危局,门格斯图采取了釜底抽薪之计,主动向索马里人的“后台”苏联示好,表示将允许苏联在埃塞俄比亚设立军事基地、驱逐美国军事代表团。海尔·门格斯图没有算错,苏共中央总书记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很快便邀请他访问莫斯科,双方随即签署了一揽子军事合作协议,苏联不仅向埃塞提供军事顾问和武器装备,还推荐古巴向埃塞派兵,“支援埃塞人民的革命”。
得知消息后,索马里政府一怒之下将国内的6000名苏联顾问全部驱逐出境,但这一鲁莽举动反而加剧了自己的困境,苏联迅速将其中的1500人调到埃塞,这些人对索马里军队知根知底,轻松地指挥着埃塞军队收拾了自己的“索马里学生”。
研究这段历史的英国学者汤姆·库柏说,苏联之所以抛弃穆罕默德·巴雷而选择海尔·门格斯图,真正原因就在于埃塞俄比亚是传统的非洲强国,作为历史上唯一用武装斗争保持独立的非洲国家,它的影响力远超索马里。
欧加登战争进行到1977年10月份后突然间沉寂下来,因为雨季来临,两军陷入僵持状态。苏联本想借此“不战不和”的局面同时把埃索两国玩弄于股掌之间,但门格斯图不吃这一套,他暗示苏联驻埃塞大使沃洛瓦宁,如果苏联想两面讨好,他会毫不犹豫地脱离苏联的怀抱。
为确保对埃塞的影响,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下令支援埃塞俄比亚的“正义事业”,并特别强调支援行动要大张旗鼓地干,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展示“苏联无可比拟的战略打击能力”。1977年11月25日,苏联开始向埃塞俄比亚大规模空运物资,当天夜里,至少225架战略运输机从苏联飞抵埃塞,卸下足够装备3个师的坦克、步兵战车冲天炮以及大量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负责操作这些装备的人员也从古巴飞来。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埃塞首都的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平均每20分钟就有一架苏联运输机降落。为保证空运的指挥联络,苏联还专门发射了一颗卫星。
索马里人立即就意识到胜利的希望已离他们而去了。巴雷不得不宣布全国进入战争状态,开始动员预备役,并向几个月前还被自己痛骂为“流氓强盗之邦”的美国求援,巴雷一口气拿出3个军事基地来吸引美国人的注意。但处于“全球战略防御阶段”的美国反应相当迟钝,只有一些涂上埃及军徽的美国战略运输机运来1500吨军火和报废的军服钢盔,安抚索马里政权。
索马里人的灾难终于在1978年3月5日降临,苏联红军大将瓦西里·彼得罗夫(1983年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指挥12万埃塞陆军向季季加发起了立体联合攻势。索军守将正是后来在1991年同美国军队作对的地方武装头领穆罕默德·艾迪德,他按照古老的习俗,组织起火线督战队,把机关枪架在索马里士兵后面,就地处决逃兵,这才勉强挡住了埃塞军的攻势。但彼得罗夫随后用苏军王牌部队俄罗斯76空降师在季季加以东20公里处实施了战略空降。索马里士兵诧异地看到,大量“肤色白皙的埃塞俄比亚士兵”在自己背后发起进攻,许多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苏联空降部队送上西天。
1978年3月5日,苏联红军大将瓦西里·彼得罗夫指挥12万埃塞陆军向季季加发起了立体联合攻势。索军守将穆罕默德·艾迪德组织起火线督战队,把机枪架在索马里士兵后面,就地处决逃兵,这才勉强挡住了埃塞军的攻势。彼得罗夫随后用苏军王牌部队第76空降师在季季加以东20公里处实施了战略空降。艾迪德的防线顷刻间荡然无存,索马里守军争相逃向本国边境,艾迪德也被自己的卫队架上吉普车仓皇出逃。到4月7日,季季加的索军被彻底消灭,约3000名索马里士兵战死沙场,只有艾迪德等少数人侥幸逃回国。彼得罗夫指挥的埃塞俄比亚军队仅用了7天就收复了全部失地,但苏联人制止了埃塞军队的进一步行动,不允许他们跨过边界。欧加登战争至此基本结束。
结果
在这场战争中,索马里有8000名正规军士兵战死,占陆军总数的1/3,至于地方武装的伤亡更是难以计算。这场战争的失败宣告了穆罕默德·巴雷的“大索马里”梦想的破灭,他不得不宣布放弃对邻国的领土要求。西方学者估计,两国共阵亡15万人,战争损失高达550亿美元,一些学者认为这是20世纪发生在非洲大陆上最惨烈的战争。然而,埃塞俄比亚也不是这场战争的赢家,尽管它保住了欧加登高原,但却加剧了国内的动荡。最后还要提及一点,当年刺激索马里人野心的欧加登油田和天然气田,各国专家勘探到今天也没有任何发现。
目录
概述
背景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过程
结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