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Helan Mountain)又称阿拉善山,是中国西北第一大南北走向的山脉,根属阴山山系。贺兰山位于宁夏北部,是
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自治区和
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的界山,也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当中的重要一环,还划分了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并与阴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同构成了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中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也是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05º10´—106º45´,北纬38º—39º30´。贺兰山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西邻阿拉善草原,东临银川平原。长度约为220千米左右,宽度约为15—60千米左右,面积约为1937.9平方千米,山脉平均海拔约2000米左右。
大约3000万年前,在
地壳板块的不断挤压、碰撞、叠加、褶皱和喜马拉雅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贺兰山。贺兰山区具有山地、平原、丘陵、盆地、高原5种地貌形态,地形总体上呈东低西高的态势,贺兰山东西两麓山体自然纵坡均较大,山前自然纵坡大约在35%以上,西麓自然纵坡在40%以上,东麓地区是贺兰山沟道历次泥石流或山洪堆积扇形成的倾斜平原。贺兰山属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全年干旱少雨,寒暑变化剧烈,日照长,无霜期短。贺兰山东麓气候干燥凉爽、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年降水量190mm;贺兰山西麓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夏热冬寒,日照充足,蒸发强,年降水量64.0~208.5mm。贺兰山东西两麓总沟道为98条,多为季节性河流,植被较好的沟道常年流水径深可达20mm,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沟道有32条。贺兰山中生存着许多属于国家稀有、珍贵、濒危的动植物,也包括许多属于贺兰山独有的植物,贺兰山2000米以上为天然森林区,有梅花鹿、獐子、青羊等禽类,并生长蘑菇、樱桃,
山杏等植物。
贺兰进明山历史悠久,早在三万年前,贺兰山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的足迹。它不单纯是一个地理符号,而是集合家国情怀、审美意蕴、民族团结于一体的文化板块。贺兰山还以其高大的山体阻挡了
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和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是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在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
宁夏平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贺兰山自古就是中原王朝进入游牧地区的天然阻隔,历史上素有“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的说法,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82年成立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十分重视森林防火,2012年“贺兰山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建成4套7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和8座地面增雨(雪)景观烟炉,为贺兰山抗旱救灾、森林防火等提供气象监测预测保障服务。2023年3月18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开工,建成后可实现贺兰山沿线防洪工程全覆盖,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命名由来
贺兰山又称
阿拉善盟山,在汉代还有卑移山之称,
东汉晚期,贺兰山又有乞伏山的称号。
贺兰山在汉代有卑移山之称,贺兰山之名从
隋唐延续至今。《管子·封禅篇》载:“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县车,上卑耳之山。”(《封禅篇》)“卑耳之山”又称卑移山。
元朔二年(前127年),
刘彻发起对匈奴白羊王、楼烦王的战争,夺取“
五原郡”(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和
鄂尔多斯高原的地理空间,包括宁夏北部的一部分)。“卑移山”极有可能是狄语,是山南白羊或楼烦人对今贺兰山的称呼,与源自山后驳马人的“贺兰山”之称并存。后汉晚期,贺兰山又有乞伏山的称号,见《
元和郡县图志》
关内道四保静县“贺兰山”条:“贺兰山……又东北抵河,其抵河之处亦名乞伏山,在黄河西……真边城之钜防”。乞伏山,因
西秦而得名。乞伏鲜卑就是《魏书卷123《官氏志》所见
拓跋姓始祖
拓跋力微力微(220-277年在位)时“内入”
诸姓中的乞扶氏(后改为扶氏),本为
铁勒分支。今贺兰山东段又被称作乞伏山,是因乞伏鲜卑迁居于此。无独有偶,在所谓“内入”的氏族中还有“贺赖氏“和“北方贺兰氏”,后均改为贺氏,可知为同一部族。“贺兰”或“贺赖”,无疑是留居贺兰山一带的驳马少伯同族。他们住牧于贺兰山后,因而今贺兰山一直以其族名命名。公元2世纪下半叶,乞伏鲜卑迁来贺兰山南,以自己的部名命之为乞伏山,于是今贺兰山有了并列的两个名称贺兰山和乞伏山。
西汉时贺兰山又称卑移山,也是两名并存,情况与此相似。
到了
隋朝,贺兰山的名称终于确定下来。唐朝
李吉甫对“贺兰”做了这样的解释:“山多树林,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所谓“北人”是指北方游牧民族,“贺兰”意为像青白色的马。原来“贺兰”一词是“胡语”,即北方游牧民族的语言。贺兰山原名阿拉善,是“贺兰山”的另一种音译。有一种说法是“阿拉善”为
蒙古语,意为“多彩的土地”。但
阿拉善盟的来源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古突厥语“贺兰”的音译,意思是古代传说中的怪物“驳船”。从空中俯瞰贺兰山,它的形状确实可以视为一头猛兽。
位置境域
贺兰山位于宁夏
宁夏平原和
内蒙古草原之间,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
青铜峡市,西邻阿拉善草原,东临银川平原。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05º10´—106º45´,北纬38º—39º30´,长度约为220千米左右,宽度约为15—60千米左右,面积约为1937.9平方千米,山脉
平均海拔约2000米左右。贺兰山的主峰和最高峰是位于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的沙锅洲,也被当地人称为
敖包疙瘩,海拔约3556米。贺兰山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一
阴山山脉一贺兰山一
巴颜喀拉山脉一
冈底斯山脉”当中的重要一环,还划分了中国的
内流区和外流区,并与阴山、
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还一同构成了200毫米等
降水量线,是中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也是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贺兰山以西为西北干旱区,从东向西依次有:腾格里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库姆塔格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贺兰山以东则为沙漠化导致的沙地,从西向东依次有:乌兰布和沙漠、
库布齐沙漠、
毛乌素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
历史成因
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贺兰山经历了20多亿年地史的演变。在25-20亿年的
古元古代,贺兰山一带还浸没在汪洋深处。自早寒武世中期开始至整个
寒武纪时期,贺兰山经历了一次完整的
海侵、
海退过程,直至奥陶世晚期。随着
华北地区古老地块的总体上升,贺兰山地区开始抬升为陆地。到了
侏罗纪以后,贺兰山的陆地增多,湖盆面积急剧缩小,随着晚侏罗纪末期
燕山运动的推挤作用,贺兰山总体上升。大约3000万年前,在地壳板块的不断挤压、碰撞、叠加、褶皱,最后在
喜马拉雅山脉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贺兰山。
地理特征
气候
贺兰山属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全年干旱少雨,寒暑变化剧烈,日照长,无霜期短。同时,贺兰山受地形影响,其东西麓气候差异较大,总体上,东麓的年平均气温高于西麓,年平均降水量少于西麓,具体来说,贺兰山东麓气候干燥凉爽、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而贺兰山西麓为典型的
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夏热冬寒,日照充足,蒸发强。贺兰山有效遏制了阿拉善荒原的风沙东移南侵减缓了银川平原的农田、牧场沙化。高大的山体,还有效阻挡了西北方向刮来的高压寒流,也阻挡了潮湿的
东南季风西进贺兰山区。贺兰山年平均气温为-0.7℃,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13.9℃,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出现在1月和8月,极端最低气温为-32.6℃;极端最高气温为25.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12.1℃。贺兰山东麓年平均气温9.8℃,西麓年平均气温7.4℃。冬季受强大的内蒙古冷高压控制的影响,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暂,进入春季增温加快,但气候依旧不稳定,昼夜温差较大,到了夏季温度持续上升,秋季气温变化不大。
贺兰山年平均降水日数为94天,平均全年降水量为418.1mm,降水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年蒸发量在2000mm以上,由于与降水量的差值巨大,因而空气干燥。降水的东西部分配也不均匀,贺兰山东麓年降水量190mm,西麓年降水量64.0~208.5mm。贺兰山具有独特的山地气候特征,山区地形起伏较大,
气流遇山抬升明显,山区降水量显著加大。降水量由
山麓向山顶逐渐增多,即山下200毫米逐渐增加到山顶400毫米以上,平均海拔每增加100m,降水量增加9.28mm,气温降低0.62°C。
贺兰山年日照时数高达3100小时,热量资源比较丰富。东麓日照时数和蒸发量总体上均少于西麓,其中日照时数东麓较西麓偏少154~515小时,6-9月蒸发量偏少133~448毫米,大风日数偏少1.8~15.0天。贺兰山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偏西风,出现频率为29%,一年中冬、春、秋三季均以西北偏西风为主,出现频率在19~43%之间,夏季以东南偏东风为主,出现频率在18~20%之间。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7.5m·s-1,最大风速38.7m·s-1,最大风力达十级。
地质
地质构造
贺兰山为一地垒式山地。山地东西麓均有巨大的山前隐伏断裂。其地质基础是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复式或单式褶皱及压性断裂带构成的径向构造体系,与南部的牛首山褶断带、清水河——六盘山褶断带、罗山——云雾山隆起带等构成“祁吕贺”山字形的脊部,构造行迹是一系列背向斜的
断层,由于新华夏系的干扰,其表现比较破碎。
地层特征
贺兰山经历了近25亿年的历史演变,接受了总厚度40000米的沉积。在25-20亿年的
古元古代,贺兰山一带还浸没在汪洋深处,此时属于太古时期,地球处在初级阶段。在20-18亿年时,经受强烈的区域
变质作用,形成了一套由
片麻岩、变粒岩和各种
混合岩组成的高中级角闪岩相的
变质岩系,也因此成为了贺兰山的结晶基底。在距今17亿年的古元古代末期,分布在黄旗口一带的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体,是古、中元之间的一次重大热构造事件的产物,而后在中元古代早期(距今16亿年),贺兰山这里开始裂陷,成为一个近南北向的裂陷槽,贺兰山也随之沦为大海,沉寂了巨厚的
碎屑岩夹杂着少许
碳酸盐岩,该地层厚而坚硬,富有乳白、紫红、砖红色的
石英岩,地史演变至距今0.65-0.24亿年的
新生代古近纪和新近纪,由
砾岩、
砂岩、
泥岩堆积起贺兰山,构成起伏的
丘陵地带。
矿产资源
贺兰山有着丰富的煤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贺兰山中北段,盛产“太西煤”,这是世界少有的优质无烟煤,贺兰山中出产的煤占到
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总量的87%。除了煤炭之外,贺兰山还出产
硅石、
辉绿岩、
黏土、
铁矿等
矿石,贺兰山
滚钟口附近出产的
贺兰石更是有名。且富有乳白、紫红、砖红色的
石英岩,也是
中原地区优势矿种之一。
地形地貌
贺兰山地形总体上呈东低西高的态势,
分水岭偏于山林东侧,顶面较为平坦,两坡斜面不对称。西坡长而缓,沟谷较小,最大相对高差1556米,东坡短而陡,沟谷幽深,最大相对高差达2056米。贺兰山东西两麓山体自然纵坡均较大,山前自然纵坡大约在35%以上,西麓自然纵坡在40%以上,东麓地区是贺兰山沟道历次
泥石流或
山洪堆积扇形成的倾斜平原。由于岩石性质的差异和内外营力作用的不同,使得贺兰山北、中、南三段地貌形态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北段海拔不超过2000米,岩石较松软且物理风化极为强烈,大多形成浑圆的山体和球状风化的地貌形态;中段为贺兰山的主体,海拔大多都高于3000米,是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地段,其最高峰
敖包疙瘩就位于此,岩层巨厚而坚硬,山峰陡峭而山峦危耸,多岩石峭壁且峰谷并存的地貌形态;南段大多
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呈现出相对平缓起伏的山坡,也有小型的山间
洼地和山间平台,由于山坡风化较厚,在风化的山丘间形成许多积水的洼地。
贺兰山具有山地、平原、丘陵、盆地、高原5种地貌形态。在地貌基本形态成因类型的等级序列中,属于第三等级,即一条典型的拉张或
剪力拉张型块断山地。由于它的高度较大,从而引起外
应力地质作用的垂直分带,又形成三种四级山地类型:海拔高度1500-2000米为干燥剥蚀山地;海拔高度2000-3000米为流水侵蚀山地;海拔高度3000-3556米为寒冻风化山地。而每个四级地貌类型又根据组成的物质再细分为若干五级地貌类型。
水文
贺兰山划分了中国的
内流区和外流区,贺兰山的西侧面向
亚洲内陆,干旱而封闭,一切河流皆生于陆地,竭于陆地,比如塔里木河,而贺兰山的东侧则湿润而开阔,
黄河、
长江等中国著名大河流经此处后,便冲向了海洋。
贺兰山东麓端的
水系属黄河水系,为黄河上游下段——宁夏黄河的左岸分区,整体呈西南-东北走向。东西两麓总沟道为98条,多为
季节河,
植被较好的沟道常年流水径深可达20mm,
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沟道有32条,而贺兰山东西两麓沟道中,各自最大的河流分别是
大武口区沟和沙尔布尔德沟。贺兰山区地形起伏,沟谷径流条件良好,地表和地下
水循环交替活跃,大部分沟道的水质类型简单,矿化度低,硬度也不高,pH值在7.6-8.4之间,属于中性-弱碱性水。
大武口沟
大武口沟是东麓贺兰山区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574平方千米,河长50千米。大武口沟平均年径流深为20.0mm,地面径流主要以暴雨洪水形式出现,洪峰流量随流域面积的增大而缓慢增加,洪峰陡涨陡落、峰高量小,一般在6h左右,峰型尖瘦,加之贺兰山山势陡峭、沟短坡陡、局地暴雨洪水频繁、突发性强,且尚有5.44千米河堤为土堤,以及2.5千米的河段弯弯曲曲、宽窄不一,河道宽度50~480米不等,垮堤漫堤事故经常发生。同时,大武口沟道防洪治理工程也是
大武口区城市防洪的重要组成部分。
沙尔布尔德沟
沙尔布尔德沟是西麓贺兰山区最大河流,溪水聚流不断,在其流域内产生了内蒙古贺兰山
巴彦浩特镇一典型的人类聚居区。沙尔布尔德沟全河长161千米,全集水面积5283平方千米。
土壤
贺兰山的土壤随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有粗骨土、山地灰钙土、山地灰褐土、山地
草甸土。贺兰山位于荒漠与半荒漠地带之间,土质构成简单,又因山势陡峭,自贺兰山主体至岭峰,相对高差达2000米,随山体从基带到主峰的气候相应也出现土壤的垂直带分布。从上到下依次为:高山、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粗骨土,棕钙土以及灰漠土5个土类。其中,贺兰山东麓的土壤类型为淡灰钙土、风沙土且有黄河水灌溉之利,因此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在贺兰山海拔31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分布着山地草甸土,
土层厚30-60厘米。在海拔1900-3100米的山地阴坡,分布着山地灰褐土,土层60-100厘米,
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含水较低。在海拔2350-3100米之间,多为石灰性灰褐土,表面长有1-2厘米的
苔藓植物层,土壤厚度30一50厘米。在海拔1900米以下的低山和洪积扇地区为山地棕钙土,土体干燥,含有较多
砾石。在山地阳坡或半阳坡,中段陡坡常分布着石块、土壤混合的粗骨土,地面
植被稀疏,分布着灰漠土,在灰漠土之上为地表,覆盖着砾石。
生物多样性
贺兰山中生存着许多属于国家稀有、珍贵、濒危的动植物,也包括许多属于贺兰山独有的植物,特别是许多植物分类学家以贺兰山产的标本为模式,长期以来陆续发现的许多新物种,使贺兰山成为众多模式标本的原产地。因此,贺兰山是生态、地理、林业、中药等学科的理想研究和实验基地,也是广大群众向青少年普及自然科学知识、进行生态保护教育的大课堂。1992年经国家批准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纳入人与
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植物
地处
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的贺兰山,地跨
温带草原与荒漠两大植被区域,这里汇集了
华北地区森林植被、蒙古草原植被、
阿拉善盟戈壁荒漠植被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主要有森林灌木、疏林草原、草原、
荒漠、草甸等植被类型。植被从
山麓到主峰依次为山地草原带、山地疏林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亚高山灌丛草甸带。森林类型主要有高山灌丛草甸、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山地草原等多种类型。其中分布于海拔2400-3100米的阴坡的青海云杉纯林带郁闭度大,更新良好,是贺兰山区最重要的林带。
贺兰山地势高峻,具有独特的山地气候特征,降水量由山麓向山顶逐渐增多,
植被垂直带变化明显。贺兰山海拔31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主要生长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高山柳等植物。在海拔1900-3100米的山地阴坡,半阴坡针叶林下,生长有油松林,
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及
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灌丛。在海拔2350-3100米之间,生长有青海云杉。在海拔1900米以下的低山和洪积扇地区生长着耐旱的
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
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等植物。在山地阳坡或半阳坡,以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和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等荒漠灌木生长为主。
贺兰山是多种珍稀植物的避难所,也包括许多属于贺兰山独有的植物。贺兰山
种子植物有678种,
特有种植物有
贺兰山棘豆、
贺兰山蝇子草、斑子麻黄等10种,准特有种有
针喙芥等3种,濒危植物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小叶朴、花叶海棠等。
动物
贺兰山生存着许多属于国家稀有、珍贵、濒危的动物,如
金雕、
胡兀鹫、
白尾海雕等各种珍稀猛禽在天空翱翔,
蓝马鸡、
马鹿和
岩羊在丛林和峭壁间栖息繁衍,
贺兰山红尾鸲等许多小型鸟兽及昆虫也在此栖居。贺兰山共有115种鸟类、51种兽类。其他动物种类有马鹿、獐、
盘羊、金钱豹、青羊、
石貂、蓝马鸡等180余种奔走在山崖、山涧。
自然保护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西北部,贺兰山山脉东坡的北段和中段,地跨银川市永宁县、
西夏区、
贺兰县,
平罗县、大武口区、
惠农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9′—106°41′,北纬38°19′—39°22′。南北长170千米,东西宽20—40千米,保护区总面积为193535.68hm²,其中核心区面积86238.71hm²,
缓冲区面积43309.99hm²,实验区面积63986.98hm²。保护区地处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界地带,地跨温带草原与荒漠两大植被区域的交接处,是
腾格里、毛乌素、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的分界线,成为中国风沙干旱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地带。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
维管植物80科324属690种,其中野大豆、四合木、
沙冬青、蒙古扁桃、贺兰山丁香是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还有野生动物177种,隶属于20目44科,其中金雕、
黑鹳、
大鸨、胡兀鹫、白尾海雕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岩羊、马鹿、蓝马鸡、
马麝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种。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保护区面积调整为193535.68hm²。保护区于1995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2005年被确立为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教育基地,2006年10月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首批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
自然灾害
贺兰山由于海拔高,雷电天气明显多于平原地区,贺兰山区年平均
雷暴日数为22.3天,年大雾天气达到88.7天,全年无霜期仅为117.7天。贺兰山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暴雨、洪涝、大风、
沙尘暴、
霜冻等。2011年以来贺兰山年平均暴雨日数及暴雨强度均比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明显增加,年际间变化较大;贺兰山东麓暴雨集中出现在7-8月,特别是7月中旬至8月中旬,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夜间21-22时和白天16时前后;在空间分布上,暴雨出现最多、强度最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贺兰山沿山银川段、
石嘴山市段及
青铜峡市的南部。这些灾害不可避免地威胁着贺兰山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比如2016年8月21日晚至22日晨贺兰山发生的一场暴雨
山洪,这场山洪让
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
岩画遗址保护区珍贵的岩画遭遇重创,部分珍贵单体岩画被洪水冲走,有的岩体表面直接被砸去整块表皮,还有的岩画被大量淤泥深埋。该场山洪是贺兰口岩画自从上世纪60年代岩画发现以来遭受的最严重一次自然灾害。
贺兰山沙尘暴天气每年可达24天,大风天数达157.7天。贺兰山东麓大风和沙尘暴总体上少于西麓,沙尘暴日数偏少0~3.2天。贺兰山春季常伴有
寒潮和大风侵袭。贺兰山每年9月下旬至翠年4月为霜冻期,最大
冻土厚度为1.04m。高山顶和峡谷深处冬季有积雪,年最深积雪平均厚度为400mm。
贺兰山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
泥石流,其次是地面塌陷、滑坡。滑坡发育较少,多为小型滑坡,主要分布在
石炭井区清水沟、葡萄泉子等地;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石嘴山段的汝箕沟矿区、白沟矿区,属大型地面塌陷。同时,贺兰山-银川盆地构造带分布有一系列平行的正
断层,在1739年发生过8级强震,这种在大陆内部具备8级以上发震能力的正断层系统是非常罕见的。1739年平罗8级大地震的发震断裂位于贺兰山前。不过所幸该区域沿断裂带人烟稀少,因此大地震发生时,贺兰山前的地震灾害并不严重。
人类活动
早期文明
早在三万年前,贺兰山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的足迹。在贺兰山东麓约30千米、
黄河东岸的水洞沟,发现了2万多年前
旧石器时代的“河套人”
文化遗址。创造旧石器文明的河套人与创造岩画的贺兰山人,他们选择的共同家园就在贺兰山下、黄河之滨。
当
秦朝建立后,
蒙恬率领30万
秦军,击退
匈奴,开启了贺兰山下屯垦戍边的历史。秦人是利用水的高手,他们利用自然形成的
坡度,凿渠引水,灌溉农田。因为有贺兰山的护卫,才有了银川平原富庶之地,正如
唐朝诗人
韦蟾所称颂的“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战争活动
秦朝时期,在公元前272年,秦帝国与义渠戎展开了贺兰山有史记载的首场战争。战败的部落中一些人就逃到了贺兰山,自此,贺兰山进入由匈奴人占据的时期。由此拉开了秦帝国与匈奴间战争的序幕。
汉朝时期,公元前127年,
卫青统领
汉军又在贺兰山与匈奴激战,首次将
汉族政权延伸到贺兰山地区。21年后,
刘彻建立
北地郡管辖的
廉县遗址,标志贺兰山进入了
汉人统治时期。
西夏时期,
成吉思汗讨伐西夏,其中三次都攻到贺兰山。直到蒙古军队在1227年攻占了中兴府,标志着贺兰山进入
蒙古族的统治时期。1288年,元朝政府将中兴府改为宁夏总管府,宁夏,即安宁西夏之意,元朝政府希望西夏的故土可以永保安宁。
明朝时期,
朱元璋把整个宁夏地区划为“
九边重镇”,贺兰山就成了明朝与
元朝残余势力的交界山。1449年,
朱祁镇御驾亲征被瓦剌生擒。此后明朝大兴土木在贺兰山修建长城以守卫边疆。
清朝时期,贺兰山终于平息了数千年的战火。
军事防御
贺兰山历史上素有“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的说法,也是历代
中国兵家必争之地。根据统计,进出贺兰山的山口有近38个之多。这些山口都有自己的名字,如拜寺口、
大武口区、镇北口、灵武口等。在贺兰山的历史上,这些山口成为
宁夏平原与北方游牧民族沟通的要道,通过贺兰山就可到达如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的属地,所以贺兰山以东的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建立贺兰山的防御体系。因此在匈奴时期,贺兰山就是秦始皇政权北方的天然屏障,对于
西汉政权来说,没有了贺兰山它的生命周期也会大大缩短。
西夏时
李元昊定都兴庆,很大的考量就是贺兰山的军事防御作用。在蒙古对西夏的战争中,贺兰山充分发挥了它的军事作用,由于贺兰山的阻隔,蒙古军队对西夏发起数次大规模进攻都未能真正灭掉西夏。之后,通过周密的部署,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巧妙地包围了兴庆城,才使得贺兰山这道屏障失去它的作用。
到了明代,贺兰山又成为明与蒙古军队激战的地方,
永乐年间在贺兰山一带设置九边长城,以期用贺兰山与黄河来阻挡
蒙古骑兵南下的步伐。同时,明政府在贺兰山附近设置了众多军事防御的关隘,比如大武口(即今天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它是
阿拉善盟进入
宁夏平原的要冲地带。明代的《
宁夏新志》记载:“(贺兰山)沿山诸口,虽通虏骑,尚有险可凭,北则唯打武,打武(即大武口)旧有三关。”说明这里曾是明代重要的防御基地。
牧业发展
贺兰山与马有一层“缘分”,在贺兰山的
岩画,从旧石器晚期开始刻画,至
西夏时期才告终止,岩画中有关“马”的图案有123处,独马、群马、牵马、牧马等图案比比皆是,它们告诉人们:贺兰山与马的关系密切而深远。春秋战国时期宁夏贺兰山附近与
固原市一带一直都是游牧民族主要的活动地。
秦汉时期,匈奴人越过秦长城南下中原,他们与汉民族融合,对
中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宁夏回族自治区牧马业相当兴盛,贺兰山依然还是历代
中原王朝重要的游牧区与养马地。到了
西汉,隶属于北地郡的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一带,以及
安定郡的宁夏固原,都是牧养战马的基地之一,成就了装备精良的骑兵。秦汉之后直到明代,贺兰山依旧是重要的牧马区之一,明代在
西北设立马市13家,宁夏境内有3家,贺兰山山口成了马匹交易的通道。
清代之后,宁夏平原大量土地农耕化,黄河水浇灌的富庶田园代替了昔日的牧马区,宁夏牧马业终止,万马奔腾的景观一去不回,只剩下贺兰山上斑驳的骏马岩画在诉说关于牧马业的历史。
煤矿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先后派出勘探队深入贺兰山地区普查找煤,发现贺兰山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田有9层煤,矿区面积40余平方千米,贮量约15亿吨。开采的众多贺兰山煤炭中,其中有一种煤炭被誉为“太西乌金”,这一稀有煤种因具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等“三低六高”特性,被誉为“煤中之王”。2008年宁夏原煤产量、经济效益、销售收入、产值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尤其是宁夏拳头产品“太西乌金”创下每吨1750多元的价格纪录。1965年,国家煤炭部在大武口成立了贺兰山煤炭工业公司,来自陕西、山西、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0多个省市的2万多名干部职工,奔赴贺兰山参加煤炭工业基地建设。1990—2010年,贺兰山原煤产量呈上升趋势,在2010年达到峰值(2070万吨),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始对贺兰山小规模矿区进行关停并拆除,原煤产量较2010年下降37.1%。2016年7月,宁夏全力推进新时代黄河保卫战,对贺兰山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原煤产量较2015年下降49.2%,2017年5月,宁夏贺兰山正式打响生态保卫战,原煤产量稳步下降。贺兰山矿产资源丰富,为发展经济,人们长期粗放式采掘,导致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为全面恢复贺兰山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采取了封山育林等一系列生态措施。直至2017年5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修复治理面积超200平方千米,促进了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大幅提升,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盐业发展
贺兰山是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产盐区之一,在贺兰山西边的沙漠中分布了58个盐场。这些盐场里,吉兰泰盐场、通湖盐场的盐洁白,称为“白盐”;察汗布鲁克的盐颜色微青,被称为“青盐”;和屯盐场和昭化盐场的盐颜色微红,叫做“红盐”;梧桐海盐场产的盐则颜色发黑,被称为“黑盐”。贺兰山盐场的开发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而贺兰盐第一次名震天下是在西夏帝国统治时期。
西夏区尚未立国时
党项族贵族李氏一族就掌控着贺兰山盐场的巨大经济利益:党项人控制的地方地广人稀,他们收获的盐根本就吃不完,而
中原地区人口众多,盐却被朝廷所控制,将贺兰山所产的盐运过去卖能获得丰厚的利益。这种贩卖私盐的活动大大刺激了贺兰山地区的经济发展,盐场规模也迅速得到了扩大。
宋朝因此感受到了威胁,于是下令推行反倾销政策,严禁“青白盐”入塞。
元朝时,统治者经济头脑匮乏,贺兰盐被商人炒入一个“行销全国”的时代,以至于西北乃至中原其他产盐地区的盐业大受冲击,各地官员纷纷上书禁止贺兰盐进入当地,眼见各地盐业经济面临崩溃,朝廷才如梦初醒,贺兰盐再次被粗鲁地禁封——这一禁就是几百年,直到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贺兰盐才再次进入中原,得以合法地行销关内。清代,贺兰山已经成为
清代13个大盐场之一,所产的盐主要销往陕、甘、晋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轻工业部部长和盐务局局长分别收到了来自吉兰泰盐场的扩建报告,将贺兰山吉兰泰盐场扩建为中国第一个
机械化大型湖盐场,1975年11月14日,设计能力年产70万吨成品盐的中国第一家机械化湖盐场竣工。1979年7月1日,吉兰泰盐场由宁夏移交给内蒙古自治区,吉兰泰盐场是中国最大的机械化湖盐场、湖盐区,是中国最大的碘盐加工基地和最大的天然胡萝卜素生产基地,是中国第一座大型湖盐生产基地。如今
贺兰进明山下的吉兰泰盐场、察汗布鲁克、雅布赖、和屯等8个盐场被合并为阿拉善盐场。
风景名胜
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
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原名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位于
银川市西北50千米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山体巍峨、森林茂密、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野生动植物资源众多、旅游基础设施完善而著称,这里植被覆盖率达70%,野生动植物资源898种,总面积3571.6平方千米,其中森林面积为2175平方千米,90多个景点,是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推的十大旅游景区之一。2012年,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被授予“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
贺兰山岩画景区
贺兰山岩画景区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银川市
西夏区贺兰山东麓,距银川市中心区56千米。贺兰山一带自古以来就有西戎、羌氏、
匈奴、鲜卑、突厥、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在这里长期游牧、繁衍生息,岩画就是他们留下的历史画卷。
拜寺口双塔
在距首府银川市四十六千米处的贺兰山东麓拜寺口内,坐落着西夏时期的一对古塔--拜寺口双塔,远远望去,它们就像两个相距百米的孪生姊妹矗立在山口两旁,被当地人称之为“一对千年的
西夏美女”。
相关文化
边塞文化
贺兰山作为重要的文学意象时时出现在边塞诗中,唐
卢汝弼“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再现了护国守疆的豪情壮志。宋姚嗣宗“踏碎
贺兰石,扫清西海尘。”表现出将士们收复河山的雄心壮志。金
折元礼“六郡少年,三明老将,贺兰烽火新收。”展现了各民族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的动人画卷。这些诗歌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除了大量诗歌带给贺兰附着的边塞历史文化意蕴以外,2012年以来,贺兰山苏峪口景区深挖文化内涵,开辟贺兰山阙景区。在新景区里,不仅自然风光令人惊艳,边塞博物馆、驿站、点将台等景观突出了边塞文化的气质,游客在景区里更能感受到边塞的独特风光和文化历史。
诗文
文学之中的贺兰山书写最早见于唐代诗人
王维的《老将行》,“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弛日夕闻”,这里的贺兰山是以独立的地理符号进入诗人的观照视野。诗歌以贺兰山战况紧急引出老将不计恩怨,请缨保国之事,歌颂了老将的家国情怀。此后,贺兰山所呈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但民族大义、家国情怀始终是贯穿贺兰山主题诗歌的情感基底。如唐卢汝弼“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再现了护国守疆的豪情壮志。宋姚嗣宗“踏碎贺兰石,扫清西海尘。”表现出将士们收复河山的雄心壮志。
明代,伴随着边防事业的大力开发,调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官员远赴
宁夏回族自治区戍边,有的戍边官员描绘了贺兰山山脉中的长城、关隘、屯堡等军事防御体系的开发过程,并以此寄寓自己的功业理想。如嘉靖年间
巡抚杨守礼的《晚入打硙口》《入山劳士》《登贺兰山修赤木口》等诗作,其忧国忧民之情令人动容。另潘九龄、
王崇古、刘思唐等一大批诗人也借驻防修关之事抒发报国之志。如“百堵当关千仞险,一劳为国万年安”(潘九龄《次南涧中丞公阅赤木口途中口占》)直接点明了贺兰山关隘的修筑对巩固边防安全的重要性。游子思乡也是这时期贺兰山诗歌的重要主题。如“贺兰三百里,只隔
黄河水”(朱《菩萨蛮·归思》)、“呜呼一歌兮歌未阑,征人早已泪阑干”(潘元凯《贺兰九歌》)、“未知何日是归期”“孝子思亲何日休”“倦客思归欲愁绝”(潘元凯《贺兰九歌》)等。这些诗句折射出将士们对阖家团圆、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
清朝,由于
西北军事力量的加强和民族融合政策的推行,贺兰山周地不再是烽烟不绝的沙场,而是一方太平安宁的乐土,以致有诗人发出“何须夜保贺兰山”(王绥《废垒寒烟》)、“不见烽烟起贺兰”(徐保字《新堡怀古》)的感叹。这一时期,大量以开凿、修缮河渠为主题的诗歌展现了贺兰山的崭新风貌。程光辅《昌润渠工竣》、通智《昌润渠工竣恭纪》等作品,详细地描绘了贺兰山麓水利工程的修缮给当地农牧产业、人民生活所带来的便利,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佛教圣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沟通西域和中原的交通要冲,贺兰山麓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周边
佛塔寺庙林立,造就了佛教文化的繁盛局面。《贺兰僧舍》《贺兰山怀古·间步僧寺》《贺兰怀古》《石空古寺》等篇章都记载了贺兰山内佛教文化的繁荣之态。
西夏时开国之君
李元昊更是将佛教作为国教,求经译经,在贺兰山一带兴建塔寺。
李梦阳来此就发出“云锁空山夏寺多”的感叹,惊叹贺兰山佛寺林立的盛况。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佛教,不惜重金修建佛塔、寺院,弘扬佛文化。方志有载“其土居人……然甚崇敬释氏”。可见佛教文化对当地人的巨大影响。如今贺兰山还保存着贺兰宏佛塔、贺兰拜寺口双塔、文殊殿等佛教圣地,供人们观赏游览。
儒道文化
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大力开发边防事务的同时也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宁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广修
孔子庙、设立各级
学宫,还从中央选拨文教名士到此执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少数民族对
中原文化的认同与接受。“德政移边俗,兰山气色和”(傅钟《奉和宿平羌堡》)、“德共阳春及草莱”(傅钟《奉和赤木口》)、“干羽风光始见回”(
罗凤翔《宁河台成登眺》)、“塞北江南文教通”(孟逵《宁夏》)等诗句都写出在中原文教的浸润之下,这里的人文教化色彩明显增强。贺兰山已逐渐褪去蛮夷落后的外衣,逐步摆脱了历史上所形成的征伐横起、苦寒落后的塞外
荒漠形象,而渐渐成为人文昌隆的文教府地。
文化碰撞
贺兰山自古处于中原文明、西部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文化交融互动地带,周边的古代文化非常发达。从古至今,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曾经在贺兰山区域生活和繁衍。在地理位置上,贺兰山周围广布荒漠,贺兰山脉沿
黄河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周围河谷地带则是沙漠之间的天然通道。这里不仅是古代各民族迁徙的交通要道,而且也是古代各民族物质交换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贺兰山、
阴山山脉与
六盘山一同形成了环黄河
多元文化,成为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流融合的纽带。贺兰山人面
岩画数量多且图像丰富,体现的正是古代活跃于东西南北的不同时期的民族在政治、经济、宗教与文化上的交流互动。而
贺兰山岩画中属于
匈奴民族的动物岩画,“是草原上生长起来的艺术形式。”这种草原艺术,表现的是匈奴民族与
汉族在
河套平原地区相互的文化影响。以及从宁夏发现的石器、玻璃器、各种造型的
青铜牌饰等都是多元文化交流的见证,如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墓出土的镏金银壶和
玻璃碗,从更大背景上看,依然彰显的是贺兰山、阴山环黄河而生的多元文化的融合与深远的影响力。
贺兰山人面岩画与祭祀文化
贺兰山的知名度不仅仅呈现在专业岩画领域,还反映在贺兰口的独特性上,贺兰口不仅是贺兰山人面岩画的主要分布区,而且也是中国人面岩画风格最多样化的岩画分布地点,同时还是宁夏岩画管理及岩画宣传的的重要窗口,宁夏因为贺兰山岩画分布的广度及数量的庞大还成立了专门的
岩画研究机构。
学者
盖山林在著作《丝绸之路岩画研究》中认为,贺兰口的人面岩画是神格面具,圣像壁上的众多人面像岩画体现为各种神灵,而石壁上的巫师则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使者。贺兰口的
祭坛与附近的神格面具群的时代和功能是相同的,二者在功能上发挥着互补的作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口内外的神格面具岩画,是一种年代古老的艺术形式,起始年代大约在石器时代,兴盛于
新石器时代。贺兰口是新石器时代至
青铜时代的祭祀地点,人面岩画的思想和信仰基础是万物有灵和萨满教文化的多神论。
许成、卫忠1993年编著的《贺兰山
岩画》,将人面像岩画按照面部轮廓、面部器官、面部和头部装饰进行分类,作者认为,贺兰山人面像岩画是对
天体和大山的自然崇拜,贺兰山大部分岩画与巫师密切相关,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根据综合分析,将贺兰山岩画分为三个时期,
春秋战国之前为形成时期、
秦汉至
南北朝为繁荣期、
隋唐至
西夏、
元朝为衰落时期。
李祥石、朱存世在《贺兰山与北山岩画》中指出,贺兰山和北山的类人首、人面像岩画似脸谱、似面具、似面,是
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符号,是人类早期对神灵、生殖图腾以及
偶像崇拜的反映。作者认为,类人首是个复合结构,类人首是生殖
巫术的升华与发展,按类人首的形态演化将其分为四期。早期岩画以黑石-麦如井、黄羊湾A型为代表,年代不晚于
商周,属于、羌戎等民族;中期岩画以大西峰沟、贺兰口-苏峪口、黄羊湾B型和大麦地一、二、三期为代表,属于匈奴族、
鲜卑族、突厥、吐蕃的遗存;晚期
岩画以大麦地四、五期为代表,属于
党项族及
蒙古族遗存,年代下限在宋元时代。
李祥石在2006年出版的《发现岩画》一书中,详细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在贺兰口发现人面岩画的经过与分布等情况。以上几位研究者在观点上各有偏重,提出人面岩画的内涵分别为神格面具(盖山林);天地崇拜(许成、卫忠);生殖崇拜、图腾崇拜(李祥石、朱存世)。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图像造型多样,这些图像存在着多重内涵的杂性。
贺兰口中的山崖岩石、人面岩画、泉水、山岳共同形成一种象征性的神圣的场域空间——神圣空间。人们定期或不定期的(时间性)在某些固定的山岩石壁上刻画人面岩画的行为、举行相关的祭祀仪式以及举行仪式之时选择的空间三个维度,共同形塑出贺兰口人面岩画的场域——神圣场。人通过神圣场举行祭祀仪式,增强
族群个体间的凝聚力,表达自身的思想精神需求,传达族群的共同意志,达到人神沟通的目标。通神并使神降福祥以人间,进而实现族群集体意志,并在集体性的交流中强化神圣权威,获得族群兴旺之力量。人面岩画以山崖石壁为媒介,山崖石壁是天然的自然空间景观,人面岩画被刻画在自然形胜之所与偏僻之地,这些形胜之所为人们从事巫术、祭祀等宗教活动提供了物质环境。人依据要求选择岩壁组成独特空间关系,使用某些象征事物祈求、获得、掌握某种能力,或者阻碍、控制、驱除某种已经出现及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人选择了神圣空间,神圣空间使人产生强烈的仪式感,人刻画人面岩画将精神世界的需求附着在岩画石上通过神圣空间与神灵沟通,进而实现人的愿望收获某种能力。
文化遗存
长城、关隘
贺兰山地区还留存着
长城遗迹和关隘残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贺兰山中的贺兰口、苏峪口、三关口、拜寺口以及
固阳秦长城遗址、明西长城、
胜金关、赤木隘口、明北长城等。自古以来,它们不仅是东西交通要道,也是战争争夺的关口,曾多次影响着历史的走向和进程。
寺庙、古迹
贺兰山是重要的佛教圣地,北麓有北寺,又称福因寺,南缘是南寺,又称广宗寺,广宗寺号称阿拉善第一大
藏传佛教寺庙。这两座寺庙是内蒙古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名望最高、建筑最美的两座藏传佛教寺庙。
西夏陵,有“东方金字塔”的美誉,是西夏历代
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景区共有9座帝陵,200多座陪葬墓。
特色物产
贺兰砚
贺兰石是
宁夏回族自治区五宝之首,有“蓝宝”的美誉。以贺兰石为
原石制作而成的
砚台被称为贺兰砚。贺兰石自
清代康熙开始被人开采利用,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
江南艺人来到宁夏,带来了制砚技术,其中“阎家砚”最佳,传承至今。公元1272年,
马可·波罗穿越西夏旧地,他发现贺兰山北部有一种黑色的“会燃烧的石头”,这就是著名的贺兰山太西煤。相传,贺兰石是
女娲炼石成功后的第一块补天石,其光泽柔润,质地细密,幽蓝的色泽中“碧绿”嵌入,自然生成一体,成为制作
砚石的极品。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2011年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纽约时报》曾评选全球必去的46个最佳旅游地时,宁夏入选其中的理由是:“宁夏可以酿造出中国最好的葡萄酒。”
宁夏“五宝”
贺兰石与枸杞、甘草、滩羊、
发菜一起被称为宁夏“五宝”,依其颜色分别被称为白宝、红宝、黄宝、蓝宝和黑宝。这五宝,都产在贺兰山上或者贺兰山洪积扇上。
参考资料
贺兰山简介.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官网】.202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