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福贵》(英文名:fugui),改编自余华的著名小说《
活着》,由朱正执导,
陈创、
刘敏涛、李丁等人主演,谢丽虹、郭剑一担任编剧。剧集讲述了在动荡混乱的年代,福贵一家四代人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行,磨难交加,折射了个人在时代与命运面前深深的无力感与渺小,以及社会底层老百姓的善良勤劳。故事时代背景横跨国民党统治后期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福贵也从一个地主家的顽劣少爷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独身老人。此剧以主人公福贵的苦难为轴心,展现了其自我救赎的生存哲学。
电视剧于2005年11月25日在中国内地播出,2007年6月15日获得第13届
白玉兰奖。
剧集内容
国民党统治后期
上世纪40年代,徐家川200多亩出产“贡米”的良田都是徐家的,地主家的独子
徐福贵(
陈创 饰)十分懒惰,喜欢跳贫农讨饭时跳的花鼓灯。福贵到城里上学时,喜欢上了城里米店掌柜的女儿陈家珍(刘敏涛 饰)。陈掌柜(李振平 饰)看不上懒惰的福贵,想将女儿嫁给另一家米行潘掌柜的儿子,福贵听取外乡人龙二(
倪土 饰)的计谋终迎娶了陈家珍。
婚后福贵和家珍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生下女儿凤霞(王雪菁 饰)。龙二觊觎徐家的财产,与潘少爷(
常波 饰)策划抢走徐家的贡田与家产。福贵受龙二的怂染上了赌博瘾,将所有的家产都输光了。徐老爷(
李丁 饰)被气死,从此福贵一家成为了龙二的佃农,家珍也被父亲陈掌柜接回了家中。家珍在陈家生下了一个儿子,不同意嫁给家中伙计陈春生(耿圣凯 饰),执意回到了徐家。
解放战争时期
一天,徐母生病,福贵去城里请郎中时被国民党士兵抓了壮丁。福贵在部队里重遇了春生,解放军攻打福贵所在的军队时,全员选择了投降,春生成为了解放军,而福贵领了盘缠后急忙赶回家。
福贵一去就是数年,徐母已病重去世,凤霞因生病发烧变成了聋哑,龙二因地主身份被枪毙。佃农满仓(
张永健 饰)解放后当了村长,福贵因在土改前已不是地主,家中也分得了五亩土地。
大跃进时期
几年后,儿子有庆(
陈松 饰)是学校里跑步最快的孩子,胡老师(
张鹰 饰)常常鼓励他,长成大姑娘的凤霞也喜欢上了胡老师。舞蹈家小张来村里体验生活,十分赏识凤霞,将凤霞带回省城治疗聋哑。福贵在城里买肉时遇到了劳改结束在粮站上班的陈掌柜与身着军装的家珍昔日好友颜丽丽。因为小张被打成了右派,凤霞的聋哑未被治好就回了家。
大炼钢铁运动与饥荒相继到来,春生从部队转业回来当了县长。陈掌柜平时不舍得吃粮食,将每一粒粮食都带回给外孙吃,最终在粮站饿死。学校重新开学,胡老师带学生们去给县长夫人颜丽丽献血,只有有庆的
血型符合,最终有庆失血过多死亡。福贵含着悲痛,连夜挖了一个坑瞒着家珍埋葬了有庆,胡老师含疚离开了学校。
文革时期
菊花为凤霞介绍了个对象叫二喜,在基建队当出纳,是瘸子。凤霞在省中医院治疗聋哑,医师的母亲不同意儿子拿自己身体做实验,凤霞只得离开。二喜与凤霞准备结婚时,胡老师回来了,他被学校造反派找回来要求将当初有庆死亡的真相说出来,批斗颜丽丽,颜丽丽得知后事实后自杀了。胡老师为春生说话,被造反派追拿,逃跑后二喜与凤霞结婚。
二喜在城里开了一间自行车修理铺,不久两派又打起来,胡老师也参加了一派。凤霞怀上了孩子,深夜,凤霞的肚子疼起来,两派打的很凶,医院条件简陋,二喜急的到处找医生,终于把孩子生了下来。凤霞生了个儿子,取名苦根,福贵要二喜快回家告诉家珍。二喜跑到石桥上,突然腿一软掉进了河里,死了。凤霞进城顶替二喜在基建队做杂工,胡老师带着苦根去看她,突然,工地上的水泥板轰地一声,正朝着凤霞的头上砸下来,凤霞听不见工友的嘶叫,被活活砸死。
土改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胡老师前去省里参加会议不久,家珍的身体便不行了。福贵送走了家珍,剩下自己和苦根。中央同意土地承包的消息传到了村里。福贵又分到了五亩好贡田,福贵带着苦根一起在田里干活,他把多年积蓄下来的钱,买了一条老牛。春生回来了,告诉福贵他又重新工作了,胡老师还在省里,比他有出息。故事的结尾,福贵牵着老牛,和春生、苦根朝晚霞走去。
角色介绍
剧集制作
内容改编
电视剧《福贵》改编自
余华所著小说《
活着》,在此之前,
张艺谋也曾改编《活着》创作了电影版《
活着》。电视剧的时长要求编剧拉长叙事,做了多处改动和情节的增设。与电影不同的是,它增设最多的是情感戏。原著作者余华在小说《活着》中更希望再现最真实的
生存状态,再现人们面对苦难时的隐忍与顺从,因此原著中对于爱情的描述较少与平淡,而对家珍、凤霞等人的爱情展现是电视剧的一大亮点
电视剧《福贵》相比于原著及电影,更立足于现实生活,讲述了在动荡时代背景下的福贵一家以及他身边人物的故事以此来凸显人性的美好。在这部电视版的《活着》结尾,福贵并不是孤身一人,亲人相继因为贫穷和意外去世之后,原著中也死去的小孙子在电视版中意外地活了下来,陪伴老福贵终老。
余华认可电视剧的大团圆结局非常有创意。
电视剧没有保留小说原名,而将其更改为“福贵”。比起原著侧重展现时代对底层人物的影响,“福贵”一名更能让观众对剧中人物产生共鸣,达到珍惜当下,拥抱阳光生活的改编初衷。同时,电视剧不仅延续了原著的叙事性,还增加了许多的喜剧效果。
选角
一开始选择男主角徐福贵的时候,剧组考虑的第一人选是
葛优,但角色的年龄跨度大,考虑到葛优塑造年轻时的福贵难度较大,因而对剧情连贯性不利。制片方还考虑过
姜文、
王志文,两人都是实力派演员。不过后来因为档期和人物气质等因素,选择新人
陈创。余华看到演员陈创时眼前一亮,认为他就是自己心中的福贵。陈创演福贵很好地完成了角色的转换,并且出色地表演了花鼓灯。
女主角则选择了来自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刘敏涛,刘敏涛早在上学时就被认为与巩俐气质非常接近。刘敏涛在年轻演员中演技出色,角色年龄跨度大,刘敏涛以自己的母亲为参照扮演中老年家珍,导演认为戏非常到位。
场景设置
与电影《
活着》将故事场景设在西北城镇相比,电视剧《福贵》选择将场景设置在江南的农村,并且在剧中大量场景出现了表演江南特色舞蹈花鼓灯的情节,贯穿始终。
幕后花絮
在剧中“儿子”有庆死的那场戏,演员
陈创不断撕扯、奔跑,直到精疲力竭,觉得导演再不喊停自己就都快死了。导演喊停时,陈创一下子坐在地上,十几分钟都起不来。而“妻子”家珍死的那场戏,陈创更是哭得撕心裂肺,痛苦至极。
刘敏涛在拍摄期间反复读剧本,反复体会,甚至每天仔细观察自己母亲和周围一些中年妇女、老年妇女的眼神、体态,然后自己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拍摄过程中,刘敏涛用眼睛打开“陈家珍”的内心世界,用眼神戏与举手投足灵动地表现了从20岁到60岁的不同。
电视剧配乐
剧集主题
电视剧《福贵》忠实于原著的创作主旨,展现了社会底层普通老百姓在时代变化的潮流中被裹挟的无力逐流、在苦难面前的坚忍。比起原著,电视剧《福贵》更侧重于通过极左路线的荒谬体现小人物在苦难人生面前有限的抗争和坚韧顽强的精神。作为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百姓来说,生命本身就是活着,好好活着就是最大的福贵。电视剧《福贵》创作的主旨是使观众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荣誉奖项
影视荣誉
反响与评价
大众评价
表格数据截至2023年2月21日
专业评价
“33集电视连续剧《福贵》,通过福贵一生的经历,描写了从解放前的1946年到三中全会几十年中国农村的生活画面和时事变迁。该剧在思想上积极向上,以一段真实、艰辛的历史为背景,以平凡的人的经历体现出了不平凡的历史真实和人生内涵,表现出了中国农民真实的生活状态、顽强的生存意志、宽容的胸怀和人性的真善美。该剧对当今社会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使我们不忘历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在艺术性上,该剧把一部历史长卷微缩于一人、一家、一地,小中见大,苍桑感、历史感渗透于细节之吕,主要演只表演精到,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可视性佳。”(
山西省广播电视局评)
“看了很多集《福贵》后,发现演员演得还不错,剧情也紧凑,比起只知道漫天飞舞的古装剧来说,是部不错的电视剧。福贵的扮演者叫
陈创,一个年轻的川剧演员,拿他和戛纳影帝葛优比有失公允。平心而论,年轻的福贵他演得不错,把这个败家子演得惟妙惟肖,但是他毕竟太年轻,到了中年及晚年的福贵,陈创把握得却不好,“装”的感觉大于“演”。但这些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最关键的是———这部电视剧找不到
余华的“影子”,实在是太过温情了,编剧说是为了配合观众的感受,但既然是余华的作品,就应该有尖锐的东西在,缺少了那些辛酸,余华就不再是余华。在这点上,电视剧的编导们真该向张艺谋学习,他了解余华更深入更透彻。”(《
羊城晚报》评)
“《福贵》的成功得益于原小说厚重的思想底蕴及非凡的知名度,更得益于编剧二度创作的生花妙笔、导演忠实于历史和生活的表述和演员自然流畅的表演。该电视剧将解放前到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的历史完整地反映了出来,这不能不让观众激动;电视剧不仅充分保留了小说很强的故事传奇性,还在此基础上扩充深化。历史性与传奇性的完美融合为这部电视剧带来了收视风暴。”(刘菲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