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
豆科刺槐属植物
刺槐(学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别名洋槐、刺儿槐、法皂荚等,为豆科(Fabaceae)刺槐属(Robinia)落叶乔木。其原生范围是北美洲中部、东部至墨西哥北部,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均有栽培分布,并常见于海拔600~1200米阔叶林中或山坡路旁。
刺槐高10~25米,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为光滑,小枝初具柔毛,后无毛,有托叶剌;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椭圆形,先端微凹,有小尖头,托叶针芒状;总状花序腋生,多花,有香气,花萼斜钟形,有柔毛,花冠白色;莢果褐色,或具红褐色斑纹,线状长圆形;种子褐色至黑褐色并有光泽。花期4~6月,果期8~9月。
刺槐适应能力强,多用于造林、固沙保土或园林观赏。其生长快,萌芽力强,花芳香,是速生薪炭林树种和优良的蜜源植物,花和叶可食用。刺槐材质硬重,抗腐耐磨,宜作枕木、车辆、建筑、矿柱等多种用材。此外,刺槐的花和根可入药,花有止血之功效,主治吐血、血崩等;根有凉血止血、舒筋活络之功效,主治便血、咯血、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痛,跌打损伤等。
传播历史
刺槐在原产地北美洲被称为“黑色 locust”,即“黑蝗木”。这样命名或许是因为它的荚果形状瘦长,颜色深暗。1601年,法国植物学家让·鲁宾将其引入欧洲,在向公众开放的勒内·维维亚尼花园种下了欧洲的第一株刺槐,至此刺槐以欧洲为中心,向亚洲和非洲大陆等地扩散。然而在鲁宾在世期间,刺槐尚未以他的名字命名,且其本人也将刺槐误认为是一种相思树属,后人也有称其为“假金合欢”。多年后,为了纪念罗宾,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将这种树命名为Robina,紧随其后的依然是pseudoacacia,寓意假金合欢。19世纪,刺槐被引种到中原地区
形态特征
刺槐高10~25米,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
枝、芽
小枝灰褐色,幼时有棱脊,微被毛,后无毛,具托叶刺,长达2厘米,冬芽小,被毛。
奇数羽状复叶,叶轴上面具沟槽;小叶2~12对,常对生,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圆,微凹,具小尖头,基部圆至阔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幼时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小托叶针芒状。
总状花序腋生,长10~20厘米,下垂,花多数,有香气,苞片早落;花萼斜钟形,萼齿5枚,三角形至卵状三角形,密生柔毛;花冠为白色,每瓣有瓣柄,旗瓣近于圆形,顶端有凹缺,基部圆且反折,内有黄斑,翼瓣斜倒卵形,和旗瓣几相等,基部一侧具圆耳,龙骨瓣镰状,三角形,与翼瓣相等或略短,前缘合生,顶端钝尖;雄蕊2体,子房线状无毛,花柱钻形,向上弯曲,先端具毛,柱头顶生。
果实和种子
荚果褐色,或有红褐色斑纹,线状长圆形,扁平,顶端向上弯曲,有尖头,果颈较短,沿腹部缝线有狭翅;花萼宿存,具2~15颗种子;种子褐色至黑褐色,稍有光泽,有时具斑纹,近肾形,种脐圆形,偏于一端。
物种分布
刺槐的原生范围是北美洲中部、东部至墨西哥北部,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均有栽培分布,中国于18世纪末从欧洲引入青岛市栽培,现全国各地已广泛栽植。
生长习性
刺槐生长快,浅根性,侧根发达,抗风性差,萌蘖力强,是世界上重要的速生树种。刺槐为强阳性树种,喜光,喜土层深厚、湿润的土壤,常生于海拔600~1200米的阔叶林中或山坡路旁。不耐荫,耐寒,喜干燥、凉爽气候,较耐干旱、贫,能在中性、石灰性、酸性及轻度碱性土上生长,抗烟生能力强,忌涝。花期4~6月,果期8~9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刺槐属雌雄同株、雌雄异花植物,天然异花授粉主要有风媒传粉与虫媒传粉,其中蜂类中蜜蜂属是刺槐主要访花昆虫;当昆虫落到花上上采蜜时,腹部擦过分泌有黏液的雌蕊花柱,在柱头上留下花粉。据研究表明,刺槐具有较高的自然授粉坐果率,但与此同时,荚果的空胚率相对较高,本身结实率不高。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因种子萌发出土缓慢,出苗不齐,因此播前须催芽;时间以春播效果最佳,一般于4月下旬播种,在春季干旱的情况下,亦可夏、秋播,通常在7~8月份进行比较适宜;播种方法选用条播,还可以大田式播种,干旱山地还可采取培垄。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宜在3月进行,分株时在母株周边先扒开土,将母株的萌蘖苗挖出分栽。挖取根蘖后,原株断根还能继续萌发新枝,大株分开后,生长1年又可再分株,小株分开2~3年后亦可分株。
扦插繁殖
刺槐的扞插繁育可选择枝插或根插。
枝插:在春季育苗时,从母株中下部选取1年生的健壮枝条截成一定长度的插穗,上端剪平,下端剪成马耳形,插穗按照粗度等级分捆,置于向阳沙坑中,覆以塑料薄膜进行催根处理,待根段有大量白色凸起时进行插。
根插:选取自根苗的健壮根,截成一定长度的根段,早春时将根段均匀地撒在苗床上,覆土的厚度以不露根为宜;或者将根段斜插放苗床,注意根的上、下端,不要倒插,回土踏实,上端切口平地高出一定距离,还可选择在温室内直接催芽或将根段直接插入营养钵中人工催芽。
嫁接繁殖
刺槐秋接最佳时期在8月中旬前后,在砧木距地面一定距离处选平滑平坦的节间部分芽接,嫁接当日收集的接穗随接随采,不过夜,嫁接方法可以选用“T“形芽接法或者嵌芽接法;春接可以随采随接进行,也可以提前收集1年生种条作为接穗进行冬季嫁接,低温沙藏备翌年使用,嫁接方法可以选用劈接法或者木质部芽接法。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刺槐苗木生长快、分化严重、应提早间苗,苗期可主要施用氮肥。刺槐幼苗出土前不用浇水,从而避免表土板结而导致的出苗不整齐,出苗后要及时进行适量的浇水,并时常保持土壤的湿润,但注意其怕涝,最忌积水,在雨季到来之前,需要做好防汛排涝措施。当大部分苗木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可用镰刀割去部分顶稍,然后顺垄沟从下向上打掉两侧生长茂盛的枝叶,抑制高生长,促进直径生长,使根系发达,苗木均匀。
病虫害防治
刺槐病虫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刺槐蚜刺槐种子小蜂等。病害可用三唑对叶面喷雾防治,还要保持树体的清洁卫生,清除枯枝落叶和染病枝,平时可喷洒粉锈宁预防病害的发生。一般虫害可用氧化乐果等杀虫剂喷杀,蛀干虫害可及时剪除虫枝烧毁,或用DDVP注射,再用药棉封住,防治效果较好。
物种危害
刺槐在中国刺槐已经表现出适应性强,根蘖滋生,种子产量高和固氮能力明显等多种入侵种特征,故其于2013年被《中国入侵植物名录》收录为3级局部入侵类,然而刺槐的种子虽产量较高,但是发芽的次数较少;虽然可以优先占用空间,但是寿命比较短,密林下更新比较困难,当地林地在和其他植物竞争的过程中会变成混交林而不是纯刺槐林,因此入侵危害相对可控。针对刺槐的入侵特点,人工去除、生物化学防治和综合防治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控制方法,不过人工拔除费时费力,除草剂效率不高且会对其他植物造成不良影响,故最重要的办法还是预防。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刺槐的花、嫩叶可食用。同时刺槐材质硬重,抗腐耐磨,宜作枕木、车辆、建筑、矿柱等多种用材。其生长快,萌芽力强,木材易燃烧,发热量大,烟少,着火时间长,是上等薪炭材,又是营造速生薪炭林的优良树种,同时也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刺槐的叶和花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宜作多种家畜饲料,种子能榨油,可供做肥皂及油漆原料。
药用价值
刺槐的花和根可入药,花味甘,性平,有止血之功效,主治大肠下血、咯血、吐血、血崩等;根味苦,性微寒,有凉血止血、舒筋活络之功效,主治便血、咯血、吐血、崩漏、劳伤乏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等。
园林观赏价值
刺槐树冠高大,叶色鲜绿,每当开花季节绿白相映,素雅芳香,冬季落叶后,其枝条舒朗面上,很像剪影,整体造型具有中国古典国画的韵味。刺槐根系浅而发达,易风倒,适应性强,为优良固沙保土树种,多用于园林绿化,营造防护林等,其在中国华北平原的黄淮流域有较多的成片造林,其他地区多为零星栽植,习见为行道树。
相关研究
刺槐在天然开放授粉的交配系统究竟是完全自交、完全异交或异交占主导地位,研究观点有存在差异,但是较多研究人员的看法仍趋向于认为刺槐是天然开放授粉条件下主要或完全异交树种。
参考资料
植物智-刺槐.植物智.2023-02-19
Robinia pseudoacacia.自然标本馆.2023-02-19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2-19
刺槐.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2-19
中国入侵植物名录.植物智.2023-02-19
目录
概述
传播历史
形态特征
枝、芽
果实和种子
物种分布
生长习性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分株繁殖
扦插繁殖
嫁接繁殖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物种危害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园林观赏价值
相关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