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
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约1506-1580年)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射阳山人,淮安淮安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吴承恩出生在商贾之家,两岁时便展现绘画天赋,喜读史、志怪小说,善模仿物情。正德十六年(1521年),吴承恩中秀才。曾因父亲去世回家守丧,创作《先府宾墓志铭》。后入京应天乡试未中举,家居期间与叶氏成婚。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入龙溪书院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葛木孙继鲁赏识。代知府葛木作《祭山先生文》,家境改善后入龙溪书院。家居期间创作《古意》《杨柳青》《太白楼》等诗,完成《花草新编》等著作。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湖州府长兴县县丞,次年被代理知县牵连入狱,隆庆二年(1568年),经审查后无罪释放并被任命为荆府纪善。隆庆三年(1569年),吴承恩开始创作《西游记》。隆庆四年(1570年)七月前返回淮安区,这一时期《西游记》书稿已成并存放于荆王府。万历八年(1580年),吴承恩约于本年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吴承恩著作丰富,形式多样,除《西游记》《禹鼎志序》《花草新编》外,有骚、赋、论、表、赞、墓志铭、、祭告文、序、启、障词等多类体制。吴承恩坚守个性,反对复古,作品风格迂疏漫浪,注重细节描写,常通过作品反讽现实生活。吴承恩首创分类选词,其所著《西游记》开创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全新品类,《花草新编》使《花草集》在明代后期受到文人关注。作为明代文学家,在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建有吴承恩故居,设有“吴承恩长篇小说奖”、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吴承恩研究专业委员会等对其纪念。此外也有《吴承恩与西游记》及西游记衍生的诸多影视、动画作品。陈文烛和李维等人吴承恩的文学才华给与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丰富多样,并秉持独特的创作理念,能与历史上知名文学家相媲美。
人物生平
年少成名
明正德元年(1506年)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淮安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一个从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吴锐为其取名“承恩”,字汝忠,寄寓承接朝廷恩泽、为国效力的心愿,打破本门单名的传统。正德二年(1507年),吴承恩两岁时便展现出非凡的绘画天赋,能以粉土绘画。正德八年(1513年),吴承恩大约在今年开蒙读书,因父亲木讷,少儿时吴承恩被市井称为“痴人家儿”。正德十年(1515年),吴承恩作《鹤江先生诛》。正德十五年(1520年)闰八月,翰林院官员蔡昂因病休养。吴承恩借“登龙识李”典故拜访,受到蔡昂礼遇。吴承恩幼时便爱读奇志怪作,常偷偷购阅《酉阳杂俎》《续玄怪录》等书。正德十六年(1521年),吴承恩中秀才,督学使者赞其文,称考取功名如拾芥,少年才子声名起。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 嘉靖元年(1522年),吴承恩出席陈拙翁八十寿宴,作《寿陈拙翁》诗。且约本年首次去应天乡试(今南京)江南贡院乡试,于本年前后完成策论《秦玺》。
仕途坎坷
嘉靖三年(1524年),陈拙翁逝世,吴承恩作五言排律诗《挽陈拙翁》。嘉靖四年(1525年),吴家状况和社会地位好转,吴承恩与本地大族之女叶氏成婚,其家族曾出过任户部尚书的显宦叶淇。嘉靖七年(1528年)六、七月,吴承恩与朱日藩苏州市,访画家、书法家文徵明、文学家王宠等,共游石湖。游玩时,吴承恩填《风入松》词;获王宠赠书法,吴承恩作《赠雅宜王丈》诗回赠。后参观史竖故居。八月,吴承恩赴南京乡试,未中。嘉靖八年(1529年),葛木淮安市知府,创设龙溪书院。吴承恩因葛木赏识,家境改善,后入龙溪书院,成绩优异,深受葛木、孙继鲁的赏识。后来,吴承恩在诗文中自称是葛木、孙继鲁的“门下士”。潘坝致仕回乡,与吴承恩为忘年交。吴承恩为上一年到任的漕督唐龙母亲八十寿诞作《海鹤蟠桃篇》。嘉靖十年(1531年),吴承恩受邀为刘节所编《春秋列传》作序,八月赴南京应天乡试未中。嘉靖十一年(1532年),吴承恩的父亲吴锐去世,吴承恩亲撰《先府宾墓志铭》,面对已逝老父,痛陈心迹。嘉靖十三年(1534年)吴承恩出孝期,八月再次去南京考举人,途中镇江市游览金山寺并作七律诗《金山寺》两首,回乡后病倒。九月,葛木山西省上任,经扬州市时派人慰问吴承恩,有意邀其为师爷,但因吴病重未能成行。
嘉靖十四年(1535年),曾任淮安市知府的葛木病故于山西任上。灵柩过淮安时,吴承恩撰写《祭山先生文》悼念葛木。文中感激葛木的知遇之恩,并一直受其鼓励,但自己未成大业,辜负厚望。嘉靖十五年(1536年),吴承恩约于本年前后开始编选唐宋词集《花草新编》。嘉靖十六年(1537年),夏秋之际,吴承恩由水路至高邮市赴南京应考,朱日藩(子价)赋五律诗《露筋祠》送别,吴承恩同赋《露筋祠同朱子价》。九月,吴承恩在南京考举人时遇风波——据王世贞的《科试考二》记载,科举考试中,许多考生的试卷涉及时政讽刺,因此礼部尚书严嵩对主考官进行了弹劾。皇帝闻讯大怒,江汝璧和欧阳两位主考官因此被捕入狱并遭贬职。此外,提调官孙懋、杨麒、何宏等人也被迫辞官。为此,当年考中举人的考生次年禁止参加会试,以彰显惩戒。吴承恩虽未中举,但在精神上依然受到冲击。嘉靖十七年(1538年),吴承恩婉拒马汝骥的入幕邀请,并撰写了《答西玄公启》。同时,词史上的第一部唐宋金元词选集《花草新编》已编成,其序言可能也在同年完成。嘉靖十九年(1540年)夏秋之际,吴承恩前往南京参加考试,未中。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吴承恩被选为贡生。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春,李春芳进士,吴承恩作《赠李石麓太史》贺。九月,为叶氏夫人族曾祖母作《寿叶太老夫人八十颂》。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吴承恩以岁贡生的身份赴北京选,创作了《古意》《杨柳青》《太白楼》等诗。在京期间,他与当时任职于京师的诸多友人均保持联系,他将所撰《丁忍行状》呈交李春芳,恳请其为丁作传。选官事宜曾有眉目,然六月因幼子凤毛夭折,无奈返回故乡,临别之际,写下《庚成寓京师迫于归志呈一二知己》与京中友人告别。回乡后,潘坝以诗《慰吴射阳》相赠。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吴承恩在夏秋之际加入潘坝《淮郡文献志》的编工作,耗时一年有余。明年底,随着《淮郡文献志》的完成,他撰写了《淮郡文献志后序》。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五月,吴承恩或随同前往,抵达南京国子监进修太学。夏秋之际,吴承恩返回淮安市,为丁可山所购陶云湖画卷题写《云湖画菊跋》;因叶氏夫人族曾祖母离世,吴承恩撰写《叶太母挽诗序》。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夏秋间,吴承恩在南京频繁参加朱日藩何良俊等金陵六朝派文人的集会活动,现存的《金陵何太史宅小伶弹筝次韵》三首绝句于八月所作。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十月,吴承恩在淮安为沈坤父母合葬之作《赠翰林院修撰儒林郎沈公合葬墓志铭》,并亲书丹青、撰盖墓碑。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吴承恩在南京为昆仑先生罗希款展示的朱曰藩书诗歌字卷撰写跋文。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九月,吴承恩为李春芳夫人灵柩过淮作《祭石麓公夫人文》。十月,吴承恩得到李春芳“敦喻”,再次入京谒选;在京受丁士美等所托,撰《祭孙淳斋文》。十一月,吴承恩在京为李春芳父母七十二寿诞作《元寿颂》。
屈从县丞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春夏之交,吴承恩赴浙江省担任湖州府长兴县县丞。在任时,吴承恩勤勤恳恳,清正廉洁,与知县归有光关系不错。隆庆元年(1567年)十月,吴承恩将归有光的《梦鼎堂记》《圣井铭》及《长兴县令题名记》书于石碑,见证了二人在长兴的合作。十二月,代理知县在征粮时因贪污致民怨沸腾被浙江察院抓捕,县丞吴承恩被牵连。长兴知县归有光为自证清白连写两篇文章,直言此次事件责任人是代理知县,县丞吴承恩辅助代理知县违法乱纪。隆庆二年(1568年),长兴狱案结束,经浙江察院审理,吴承恩无罪释放,且被任命为荆府纪善。约正月赴蕲州荆王府到任,为答谢荆府同事的接风作《宴凤凰台》。隆庆三年(1569年),吴承恩在蕲州镇期间,开始创作《西游记》。此外,传闻吴承恩曾从蕲州携带一侧室返回。
晚年生活
隆庆四年(1570年),陈文烛担任淮安市知府期间,经由徐中行引荐,结识了吴承恩,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其时,吴承恩已完成百回本《西游记》的最后修订,并将《西游记》书稿存放于荆王府,随后在七月份之前返回淮安,直至十数年后《西游记》才得以流传至书坊金陵世德堂主人手中。隆庆五年(1571年),吴承恩为李春芳致仕填《驻云飞》词四阐赠之。万历八年(1580年),吴承恩约于本年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人物作品
吴承恩是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在江淮平原有广泛交际和影响力的诗文作家。除了《西游记》,他的著作还包括文言文志怪小说《禹鼎志》(已佚);作品集《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存万历刻本),收集诗、词、文、赋293篇(首、闵);《花草新编》词选集,分调选集唐、宋、金、元词近八百阙。(原五卷,现存三、四、五卷,选录中调、长调词392阙,未完成刻印,仅存钞本)。他的诗歌各体兼善,形式多样,散文创作文体丰富,有骚、赋、论、表、赞、墓志铭、诔、祭告文、序、启、障词等多类体制。
代表作品
吴承恩的代表作品《西游记》于隆庆三年(1569年)开始创作,其金陵世德堂本是现存最早的刊本,初刻于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式名称为《新刻出象官版大字西游记》。该书以邵雍《清夜吟》诗“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为标志,分为二十卷,每卷五回。卷首有一篇署名陈元之的《序》,是对《西游记》的早期介绍与评价。全书主要讲述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降妖伏魔,最终修成正果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人、精、怪、神都写得有血有肉。唐僧慈悲心肠,一心向佛;猪八戒贪财好色、好占便宜但本性憨厚、纯朴天真;沙和尚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孙悟空作为一个理想化、传奇性的英雄,他的升天入地、无拘无束,鲜明地彰显了作者勇于抗争、追求自由的理想和时代精神。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主体意识
在明朝正德至万历年间,吴承恩身处一个深受复古理论影响的社会环境,但其不屑于主流倾的机械拟古,坚守自己的创作个性,作品讲究主体意识和浪漫精神,注重直抒胸臆的写作方式,创新了写作格调,致力于展现独特的艺术风格,提出了不少具有创新色彩的理论,在复古思潮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讽刺现实
吴承恩在作品中大量刻画了针对当时道教道现象、暴君政治、昏君当道等事件做出反讽。如在《西游记》中,吴承恩既承认道教作为“三教”之一的存在地位,又对道士角色进行讽刺,反映了作者对道教的矛盾心态。在《秦玺》中批判了人们迷信秦玺的行为,指出秦玺所代表的王权是暴君政治,与儒家仁政相悖。他批评秦朝因暴政而亡,主张仁政得民心、固国本。在《由鉴序》中批评君主不听谏言、亲小人,希望君主施行仁政,避免重蹈覆辙。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
吴承恩在小说中善于运用叙事抒情,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如吴承恩写的词寄情山水,真趣盎然,颇“有秦观之风”。名篇有《点唇》《浣溪沙》《如梦令》《西江月》《满江红》等。小令名作有《沉醉东风》《平湖秋月》《水仙子》等。而吴承恩作的《池上即事》诗,其中“广陵一曲畏人知”表达了他的自我寄寓,不追求世人的理解。诗中的“众鲤跃波玄鹤舞,世间鱼鸟即钟期”暗示了他内心的寂寞。
浪漫主义
吴承恩深受画家文徵明和书法家王宠影响,加深了自身对书画的热爱之情,影响了后续诗文创作的风格。在四首《醉仙词》中以“酒”和“醉”展示了自己以酒适性的狂放心境,展现出自己对豪放不羁的身心自由的追求。而《海鹤蟠桃篇》虽是一篇应酬作品,却展现了吴承恩的奇思妙想与神奇浪漫。诗中描绘了蟠桃的生长环境、海波的五色蒸霞,以及云、星斗、珊瑚等壮丽景象。随后赞颂唐母是风尘中的杰出人物,并赞美其生养的麒麟和三千春的斑衣玉带。最后以东方朔丁令威等神话人物为结尾,气氛祥和热烈。整篇诗作充满了神话色彩,展现了吴承恩深厚的学识和情感。
人物塑造
在人物塑造方面,吴承恩善于通过外貌、服饰动作等细节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吴承恩在小说中也善于运用战斗场面描写,并通过铺陈浪染营造一种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战斗的激烈程度。
人物关系
人物影响
作为中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吴承恩也是分类选词的首创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吴承恩倡导人性自由、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他的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批判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诗词影响
《花草新编》与明代后期影响广泛的陈耀文所著《花草粹编》有着密切的联系。学者刘修业通过研究指出,相较于其他文献,吴承恩《花草新编》的序文对于著作缘起及编纂过程的阐述显得更为详尽。同时,陈耀文在自序中明确表示,在担任淮安市推官期间,曾主动借阅吴承恩的藏书。此外,两部词选在体例及卷方面亦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刘修业据此推测,《花草粹编》或许系《花草新编》增删修订而成。
蔡铁鹰等学者亦认为陈耀文在与吴承恩等人结识后,方萌生编选词集(《花草粹编》)之念,通过序文等对比可明显察觉《花草新编》对《花草粹编》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直接催生了这部词选。
此外,吴承恩曾创作过《西湖十园》小词,但此作品已失传。在清乾隆年间,吴玉捂曾读过这些作品,并在《山阳志遗》卷一中描述了该词所描绘的西湖美景。淮安市城西的西湖,在明代曾是著名的游览胜地。然而,黄河的泛滥导致此处淤积成为平陆县。尽管地形地貌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此地因吴承恩所写的小词而声名远扬,依然让人们对其充满追忆与怀念。
小说影响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问世后,出现《西游补》《后西游记》《续西游记》等作品,对《西游记》故事进行补续和修正。同时,受《西游记》影响,大量神魔小说涌现,包括为佛道梁教义及各类神仙立传的作品,以及将历史与神魔结合的作品如《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三遂平妖传》等。《西游记》及其他神魔小说与《三国演义》所代表的历史演义小说构成中原地区古代小说的两大流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西游记》一书被众多国家翻译,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其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传承产生了影响。吴承恩在书中巧妙地融入了佛禅思想,使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哲学意蕴。
人物评价
曾任淮安市知府陈文烛在《射阳先生存稿序》一文中评价吴承恩,认为他是在国朝崛起之际,汇聚了百代以来的经典文化,融合了前人的价值观和精髓,并保留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美韵味。其文学精深博大、丰富多彩,既有深沉的思辨之作,也有轻盈的抒情佳作,然而这样卓越的文化繁荣仅仅是他一个人创造的。他觉得吴承恩与淮安一带历史上的文学家陆贾匡衡鲍照等人不相上下。
李维桢在《吴射阳先生集选序》一文中评价吴承恩,认为他作诗的水平在唐朝可以与钱起刘禹锡元稹、白居易相媲美;而在宋代,他的文风则与庐陵南风相差较大。其中,他的扭织四六体诗歌风格独特,类似于苏轼的文学风格,而其小令新声则像《花间集》和《草堂词》一样创新。同时,李维桢认为吴承恩秉持师心匠意的创作理念,注重“出自胸臆”的个性表达,在天宝可以与钱、刘、元、白等相媲美。
中国清代词人郭麐认为吴承恩的诗“清而不薄,淡而能隽”,评价吴承恩的诗歌颇似李白之风,现存的《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茂名》《忆昔行赠汪云岚分教巴陵》《金陵客窗对雪戏柬朱祠曹》等比较接近李白的风格。
人物争议
生年争议
吴承恩的生年圈大致范围锁定于1500-1510年之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中国小说史》、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三本书都取1501年这一说。刘修业则主张1500年这一说,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一书中也认可这一说法。汪馥泉最早提出1506年一说,刘怀玉在《吴承恩年表》一文中也认可这一说法。中国古典文学史研究家苏兴在其1980出版的《吴承恩年谱》中对吴承恩生平的研究有所突破,将吴承恩的生年定为1504年,但同样承认1504年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据。
蔡铁鹰在《吴承恩年谱》《吴承恩小传》中对比吴承恩与好友朱曰蕃和沈坤往来的诗文分析,认为朱曰蕃在赠诗中对吴有期待、责备的口吻,年龄应长于吴承恩;而以吴承恩对沈坤的口气上看,其年龄无论如何要大于沈坤。朱曰蕃生于1501年,沈坤生于1507年,以此推断1506年比较准确。
卒年争议
胡适、鲁迅研究吴承恩时,因其最后留世作品《瑞龙歌》成于1579年,都将吴承恩的卒年定为1580年。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学者蔡铁鹰认为,吴承恩好友陈文烛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夏日为吴承恩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写的一篇序言,其中说:“吴汝忠卒,几十年矣”,这可以肯定吴承恩就在1580年前后谢世的猜测。以苏兴《吴承恩年谱》和刘怀玉《吴承恩诗文集笺校》的系年为据,万历七年之后,也就是从1580年起,再也没有见到吴承恩的墨迹和活动痕迹,这应该缘于他已经谢世的原因。然而以苏兴为首的一些学者,认为“几近十年”是将近十年的意思,但又认为与十年应该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提出吴承恩的卒年为1582年。后来中国著名刑事侦破专家,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赵成文教授在淮安吴承恩纪念馆内对吴承恩的颅骨进行一次新的测量,通过数码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处理,鉴定吴承恩逝世时大约在七十二岁左右,可能存在两岁的误差,但不会再多。
《西游记》作者争议
百回本《西游记》原书未标注作者,只在标题后刻有“华阳洞天主人校”字样。正文前有陵陈元之的《序》,提及此书来源不明,且提出三种说法:出皇族何侯王之国、八公之徒或王自制。此后关于《西游记》作者的争议不断。
吴承恩作者说
清代淮安人吴玉搢和阮魁生等人根据明代天启年间编写的《淮安府志》的记载和《西游记》里面的淮安方言,认定吴承恩就是《西游记》的作者。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学者鲁迅胡适运用现代考证方法再次认定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此说法被广泛流传。学者刘修业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在《千顷堂书目》中找到“吴承恩《西游记》”的记录,以此作为新的可考证据。而吴承恩本人所著《禹鼎志序》中记载:“我儿时喜爱奇闻异事,上学读书时,经常偷偷购买记载逸闻琐事的书,因害怕看的书被父亲或者师长发现遭到斥责而夺走,于是隐藏在暗处阅读。到了年纪渐长,喜好神奇故事的志趣愈浓,所知道的故事越发奇异。等到壮年时,广搜博闻,多方涉猎,经过长期积累的神奇故事几乎全都储藏于胸中。”有后人根据此文作为吴承恩著《西游记》的确凿证据。
学者蔡铁鹰认为,《西游记》中关于玉华州的那两回反映了吴承恩的经历和荆王府的实况。他们认为这些情节是吴承恩个人经历的反映,与他的生活背景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陈澉通过分析《西游记》中的情节和吴承恩的个人经历,得出唐三藏师徒在地灵县蒙冤入狱的情节影射了吴承恩在长兴县蒙冤入狱的经历这一结论。他认为这些情节是吴承恩将自己的遭遇融入到小说中,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吴承恩非作者说
学者竺洪波针对以《禹鼎志序》作为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一事提出异议,认为吴承恩一生喜爱野言稗史,既没有接触出过玄门释宗,也没有学佛修道的经历,所以不足以作为他写《西游记》的铁证。清代道教中人汪澹漪刻成一部《西游证道书》,前有元人虞集署名的《序》,首次提到《西游记》作者为“丘长春真君”,并称其所据者为久已失传的大略堂古本西游,这造成了“丘处机说”两百多年的流行。这一说法的依据是久已失传的大略堂古本西游,而这一古本西游的作者是谁,目前尚无定论。
中国小说史学家章培恒综合了海内外学者的疑问,认为《天启准安府志》中著录的吴承恩《西游记》是孤证,不能确定是通俗小说,更可能是地理游记。同时,书中存在吴地方言,因此认为创作百回本《西游记》的人可能另有其人。这个观点引发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关于《西游记》作者身份的进一步讨论。争论持续了十余年,形成了“疑吴”“否吴”的观点。
学者陈大康则从其身世角度分析,认为吴承恩父亲吴锐曾因贫困而入赘徐家,生活条件和精神状态都不很好,吴承恩一定受此影响生出心结,而《西游记》中却有猪八戒在高老庄当招女婿的情节,正是《西游记》并非出自吴承恩之手的原由之一。
后世纪念
吴承恩故居
吴承恩故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打铜巷,现馆总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属于明代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大院由吴承恩故居及后花园,玄奘大师纪念堂,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六小龄童工作室,吴承恩生平陈列厅五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各成体系,又互相连通补充,浑然一体,风格独特。吴承恩的住房,曾作为2007年全球首部大型立体电视连续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拍摄主场地。
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为纪念和弘扬吴承恩的文学成就,并推动长篇小说创作的持续繁荣,江苏省准安区委区政府设立了“吴承恩长篇小说奖”,由《人民文学》杂志社、江苏省作协提供学术支持。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选出5部获奖作品,含一部特殊文体长篇小说和一部翻译长篇小说,每部作品奖金为10万元。此外,为发掘和培养淮安市籍本土作者,每届另行评选两部淮安籍本土作者的作品。
墓址
吴承恩墓位于淮安城东南的马甸乡二堡村,在大运河东堤东的南干渠东边。1974年12月,吴承恩及其父吴锐之墓同时被盗。1981年8月,淮安市人民政府组织专人寻访吴承恩的墓地,找到了之后重新修。吴承恩墓址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墓园呈方形,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墓基封土直径为5米,高1.5米,墓前竖有1.5米高的石碑,上刻有“荆府纪善吴公承恩之墓”。
研究会
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吴承恩研究专业委员会落户淮阴师范学院。该专业委员会是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第一个在总部之外设立的专业委员会,由中国《西游记》研究专家蔡铁鹰担纲主任。2015年9月20日,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吴承恩研究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文化和旅游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张申康,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祁连仲,及各地专家学者出席。
相关作品
本人相关作品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影视中心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于2010年7月1日起上线。该剧以吴承恩的一生为主线,展现其创作《西游记》的历史背景。此剧在以吴承恩的生平为主线的基础上,揭示了《西游记》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心理背景,同时也塑造了吴承恩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的形象,并巧妙地将他的人生与《西游记》经典片段结合。剧中六小龄童饰演吴承恩和孙悟空迟重瑞马德华刘大刚等加盟。整部剧集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为依托,展现吴承恩的人生历程和《西游记》的经典片段。
西游记衍生作品
西游记》问世后深受读者追捧,随着影视普及,延伸出了一系列作品。如1927年,上海影戏公司电影推出的无声电影《盘丝洞》万人空巷。抗战时期,万氏兄弟拍摄的动画片《铁扇公主》激励抗战,引起轰动。50年代中国推出故事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60年代,万籁鸣编导的电影《大闹天宫》国际获奖,推动中国动画电影发展。80年代初,杨洁执导的电视剧《西游记》受到欢迎和喜爱。90年代,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西游记续集和动画片,同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推出的电影《大话西游》、电视剧《西游记》等,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
参考资料
吴承恩.学习强国.2024-01-20
【明】吴承恩.西游记文化研究会.2023-03-04
吴承恩家世.文史淮安.2023-03-02
谈吴承恩的诗文创作.新浪网.2023-03-02
1506-1580:吴承恩的生卒年.文史淮安.2023-03-04
吴承恩墓.文史淮安网.2024-01-2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年少成名
仕途坎坷
屈从县丞
晚年生活
人物作品
代表作品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主体意识
讽刺现实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
浪漫主义
人物塑造
人物关系
人物影响
诗词影响
小说影响
人物评价
人物争议
生年争议
卒年争议
《西游记》作者争议
吴承恩作者说
吴承恩非作者说
后世纪念
吴承恩故居
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墓址
研究会
相关作品
本人相关作品
西游记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