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猫
猫科豹猫属下的一种动物
渔猫(学名:Prionailurus viverrinus),属于猫科豹猫属哺乳动物。在世界范围内,渔猫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在中国,该物种仅分布于中国台湾。该物种广泛生活在包括热带干燥森林在内的多种栖息地,主要栖息于湿地生态系统。通常认为渔猫主要在夜间活动,其食物范围很广,但主要以鱼类为食,游泳能力很强,经常在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下捕鱼,或者只把头埋入水中进行捕鱼,亦或用爪子把水中的鱼捞出来食用。
渔猫体型较家猫大,体长约66厘米-85厘米,尾长约24厘米-32厘米,肩高约40厘米,体重约8千克-11千克。整体呈灰黄色或灰棕色,遍布有深色条纹和斑纹,眼睛上方和耳朵之间,从头顶到颈背有6条-8条黑色条纹,条纹到肩部逐渐变为较短的条纹和斑点。爪部有蹼。尾巴较短,大约是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一,尾上有5个-6个黑色的圆环,尾尖为黑色。除了人类之外,渔猫没有任何有记录的天敌。
受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人类猎杀等因素的影响,渔猫种群数量不断减少,2016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渔猫的种群数量都在急剧下降,各国主要通过将渔猫设为保护动物、建立保护区、建设动物园、建立细胞库等措施保护渔猫。2016年,渔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易危(VU)。2021年,渔猫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等级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命名分类
渔猫的同义学名 “Felis viverrinus”是由英格兰动物学家爱德华·特纳·贝内特(Edward Turner Bennett)于1833年提出的,描述的是一种来自印度的渔猫皮。而渔猫的拉丁属名“豹猫属”是尼古拉·塞维尔佐夫(Nikolai Severtzov)于 1858年提出的,并作为原产于亚洲的斑点猫狸子的通用名称。1936年,亨利·雅各布·维克托·索迪(Henri Jacob Victor Sody)于1936年提出了一种猫科,他描述了西爪哇省北海岸的一种标本,该标本的颅骨略短于泰国的捕鱼猫标本。有证据表明,指定分类群和爪哇捕鱼猫可以通过头骨形态计量学进行区分。
因渔猫善于游泳,爱捕食水生动物,故名“渔猫”。由于所有的猫科动物都是在最近约1000万年的时间里产生的,因而在形态、习性、遗传特征等方面都比较相似,所有猫科动物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历来多有争议,1985年,中国学者盛和林将中国猫科动物划分为三属:猫属(Felis)、云豹属(Neofelis)和豹属(Panthera),其中,将渔猫(Prionailurus viverrinus)纳入猫属。2001年,中国学者汪松等又将渔猫放入豹猫属(Prionailurus)。到了现代,一般认为渔猫属于豹猫属。
形态特征
渔猫体格健壮、四肢短小,身体结实,体型较家猫(Felis cacus)大,约是家猫的两倍大,体长约66厘米-85厘米,尾长约24厘米-32厘米,肩高约40厘米。身上着生有双层毛发,第一层毛发短而细密,可以保证渔猫的皮肤干燥温暖,第二层毛发较长,呈橄榄色,便于其在丛林中隐蔽身影。渔猫的毛发是其能在半水生环境中自如生活的原因之一。整体呈灰黄色或灰棕色,整体上遍布有深色条纹和斑纹,体背部较暗。头较大,面部毛发较短,耳朵又圆又短,背面为黑色,正面看时能看到中间有一个白色斑点,胡须也短,在眼睛上方和耳朵之间,从头顶到颈背有6条-8条黑色条纹,条纹到肩部逐渐变为较短的条纹和斑点,身体下部的毛发较长。但在孟加拉国东北部的赫尔湿地也有白化渔猫个体的记录。趾间具半蹼,爪子无法完全缩回爪鞘。尾巴较短,短于头和躯干之和的一半,大约是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一,尾上有5个-6个黑色的圆环,尾尖为黑色,两性异型,雄性个体体型更大,成年雄性个体体重约8千克14千克,雌性个体约5千克-9千克。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在世界上,渔猫在世界的东部地区零散分布,仅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其分布边界东至柬埔寨,西至巴基斯坦,北抵尼泊尔。分布国有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爪洼、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中国,该物种仅分布于中国台湾。渔猫在其分布范围内主要呈斑块状分布。
栖息环境
渔猫主要栖息于湿地生态系统。该物种广泛生活在包括热带干燥森林在内的多种栖息地,包括林间的灌丛地带、沿河的芦苇丛、热带海岸的常绿林等,在这些栖息地中,渔猫最常出没于沼泽湿地,如有芦苇床、潮汐溪流和红树林的沼泽地区;在靠近河流或丛林的茂密林区、灌木丛、芦苇丛等区域中也能找到该物种;在较小的、流速快的水道上,其数量不多。例如,在印度,渔猫主要在水体、沼泽附近活动,其活动区域常伴有较高的类禾本科植物,如芦苇(Phragmites vallatoria)、象蒲(Typha elephantina),以及一些当地草本植物如河王八(Saccharum narenga)等。
通常认为渔猫栖息于海拔0米-1800米的区域。其中,渔猫在低地地区出现的情况较普遍,但是在斯里兰卡,也常常观察到该物种出现在丘陵地区的湿地。此外,在海拔约1525米的喜马拉雅山脉森林中、在斯里兰卡海拔约2100米的区域也都发现过渔猫。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渔猫属于机会主义者,其食物范围很广,主要以鱼类为食,有时也食用贝类、腐肉等食物,亦捕食小鼠、鸟类、蛙类、鱼和昆虫等食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在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中的渔猫也会食用预制肉和猫粮等食物。
与大多数猫科不同,渔猫并不讨厌水,而且渔猫的游泳能力很强,经常在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下捕鱼,或者只把头埋入水中进行捕鱼,亦或用爪子把水中的鱼捞出来食用。在捕鱼时,渔猫常到河流或溪流附近,蹲伏在河边岩石或小悬崖边,待小鱼游近后,突然用爪捕捞,将鱼投掷到岸上进行食用。在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的渔猫有将食物投入水中,再重新捞出进行食用的行为。
不同区域的渔猫的食物构成有区别,例如,在印度西孟加拉邦豪拉县区域,此处是一处高度城市化的地区,渔猫主要捕食屋顶鼠(家鼠属 rattus)和小板齿鼠(Bandicota bengalensis)这两种啮齿动物,每只渔猫个体一年约捕食365只-730只啮齿动物。
节律与社群行为
通常认为渔猫主要在夜间活动。成年雄性渔猫个体和无幼崽的成年雌性渔猫个体通常独立生活,与其他猫科动物相似,一只雄性渔猫个体的家域通常与其他几只雌性个体的领域重合,其中,雌性渔猫的家域范围是4平方千米-6平方千米,雄性个体的家域范围为16平方千米-22平方千米。它们还会通过使用脸颊摩擦、头部摩擦、下巴摩擦、颈部摩擦和尿液喷洒等方式来标记自己的领地,以留下气味痕迹。未成年渔猫个体可发出咪咪声以及与鸟类相似的叽叽声,成年渔猫个体会发出“eh-eh-eh”的声音。
渔猫性情凶残,敢于攻击体型比自己大很多的动物,在人工驯养数年后仍具有攻击行为。
生长繁殖
渔猫每年在1月-2月间繁殖一次,雌性个体通过发出叫声吸引雄性个体配种,雌性渔猫妊娠期为63天,在当天天气最温暖的时候分娩,每胎1仔-4仔,通常为2仔,雌性渔猫个体可独立抚养幼崽,在圈养情况下,雄性个体会帮助雌性个体育幼。渔猫幼崽刚出生时不能睁眼,渔猫幼崽出生时体重约为100克-173克,每过1天,体重增长约11克,在约第16天睁眼,约53天时可以进食肉类,大约4个月-6个月大时断奶,约8个月-9个月时,幼崽成年,在8个月-10个月大时渔猫个体性成熟,崽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观察其母亲的捕猎行为练就自身的捕猎本领。在约10个月时,便可以独立生活。渔猫的寿命约10年-12年,除了人类(Homo sapiens)之外,渔猫没有任何有记录的天敌。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且在自然光照射条件下,雌性渔猫可全年性活跃,并其性活跃周期倾向于以月为单位进行循环。但有的雌性渔猫个体会出现假性妊娠现象,这时其激素分泌的情况类似怀孕时,在大约两个月中不发生性活跃现象。雌性个体有一半以上的几率会发生自发排卵现象,这也使得难以对其进行人工授精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2016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渔猫的种群数量都在急剧下降,全球的渔猫种群数量在过去15年里下降了至少30%,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如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爪哇,其中,从2000年以来老挝区域的渔猫种群数量极少;在越南,该物种在其原分布区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区域内已消失,但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带,2000年仍有该物种的记录;在泰国,渔猫种群仅出现在泰国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区域;在20世纪90年代的爪哇西部,渔猫种群仅分布于沿海地区,爪哇的最后一张野生渔猫照片拍摄于2000年。南亚的渔猫种群数量相对来说较多,但其常出现的区域大多由人类主导。
威胁因素
不同区域的整个渔猫种群都面临着高的灭绝风险,该物种属于东南亚小型猫科中种群最脆弱的一种,渔猫种群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二。
一是栖息地的丧失与破碎化,例如,南亚的渔猫种群的栖息环境常受到当地城市化斯里兰卡印度)和工业化(如印度)的严重威胁,此外,由于转变为其他土地用途、土地退化(侵蚀和沉积增加)、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渔猫的分布范围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缩小,湿地不断退化,例如印度的渔猫种群的栖息地如淡水沼泽地,根据土地利用政策,被归类为荒地,因而可能会发生转换和退化。
二是人们的猎杀,这也是渔猫面临的主要威胁,在东南亚,人类的猎杀是影响渔猫生存的主要因素,例如,在泰国,有84%的渔猫是因为人们的偷猎和报复性猎杀而死亡,在柬埔寨,当地人会食用或因渔猫破坏渔网而杀害渔猫。此外,该物种也受到公路杀戮的威胁。
保护级别
2016年,渔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易危(VU)。
2021年,渔猫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等级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渔猫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中。
保护措施
主要通过将渔猫设为保护动物,建立保护区对该物种进行保护。例如,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都立法禁止人们狩猎渔猫。《拉姆萨尔湿地公约》是一项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重要湿地的国际条约,其中列出了一些拥有渔猫种群的湿地,例如孟加拉国的孙德尔本斯、印度的奇利卡湖、加纳凯奥拉德奥和东加尔各答湿地、尼泊尔的贾加迪什普尔水库和巴基斯坦的乔蒂亚里水库等。建设动物园、建立细胞库也是能保护渔猫种群的有效措施。
相关文化
渔猫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邦的州动物,某些国家如印度尼西亚等有以渔猫为对象的邮票
参考资料
Fishing Cat.IUCN.2024-02-28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2-28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2024-03-21
fishing-cat.britannica.2024-02-28
Prionailurus viverrin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2-28
..2024-02-28
..2024-02-28
fishcat.lietuvostsrmoks.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2024-02-28
Fishingcat.nationalzoo.2024-03-12
State animals, birds, trees and flowers.Wildlife Institute of India.2024-03-12
目录
概述
命名分类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节律与社群行为
生长繁殖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威胁因素
保护级别
保护措施
相关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