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艾达》(Ida)是于2013年10月25日上映的一部
波兰黑白
剧情,由波兰、
丹麦、
法国与
英国合拍,
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参与编剧并执导,阿伽塔·特泽布霍夫斯卡、
阿伽塔·库莱沙、
大卫·奥格尼克主演。该片讲述波兰女孩艾达在宣誓成为真正的修女前,在
姨母的陪同下展开一场寻根之旅的故事。
2014年,《修女艾达》获得第27届
欧洲电影奖包括最佳欧洲电影、最佳欧洲电影导演、最佳欧洲电影编剧在内的5项大奖。2015年,该片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剧情概要
1962年,年轻的
波兰女孩艾达(阿伽塔·特泽布霍夫斯卡 饰)在正式宣誓成为修女之前,遵循教会的相关规定,需要征得自己唯一在世的亲人、姨妈旺达(
阿伽塔·库莱沙 饰)的同意。艾达因此离开自小长大的
修道院,踏上未知的寻亲之旅。
旺达是一名事业有成的检察官,旺达来到其所在的大城市,从她口中得知自己是犹太人,而父母早已故去。旺达对艾达不太热情,草草地打发其走人,但久违的亲情令看似冷漠的旺达最终回心转意,她赶到车站接走正在等车返回修道院的艾达。
旺达决定陪同艾达去拜祭自己的父母,但却不知道姐姐和姐夫去世的原因及埋葬在何处,于是她们一路打听,缓慢前行。夜晚,浓妆艳抹的旺达去酒吧里寻欢作乐,而艾达则独自一人留在旅店的房间里。夜深人静之时,醉醺醺的旺达返回,她质疑艾达禁欲的行为并要求其为自己诵读经文,艾达气得夺门而去。
艾达在寻亲途中结识帅气的陌生男子
李斯(
大卫·奥格尼克 饰),他是一名
萨克斯演奏者。艾达情不自禁地被李斯吸引,她经常在晚上来到酒吧里欣赏李斯的演出,二人在日益接触中越来越亲近,各自向对方倾吐自己的心事。
艾达在旺达的陪同下,找到父母曾经居住的农场小屋,如今这里被一户
波兰人家据为己有。原来这户人家曾在二战时期庇佑过艾达的父母与哥哥,但最终也是他们出卖了艾达的家人,还将年幼的艾达送到教堂里交给神父。随后农场主主动找到艾达并表示,只要承诺不向其索要农场,便告知将艾达的亲人们掩埋在何处,艾达表示同意。
旺达劝说艾达考虑是否成为真正的修女,而在将亲人安葬在家族的墓地后,虔诚的艾达开始怀疑自己曾经无比坚定的宗教信仰是否正确,同时她也发觉自己还没准备好成为一名真正的修女。寻亲之旅勾起了旺达有关战争的悲惨回忆,她在痛苦中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再次痛失亲人后,艾达意识到到生命的虚无和人类的渺小,她开始听从内心的欲望,释放自己及时行乐。艾达脱下修女服,穿着旺达的裙子和高跟鞋,精心打扮后与
李斯约会,二人随后共渡美好的一夜。第二天清晨,艾达换回了修女服,面带微笑再次踏上未知的旅途。
角色介绍
电影制作
创作背景
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在创作《修女艾达》的剧本时,结合了现实生活中的两个人物,一个是晚年才知道自己是犹太人的
波兰天主教牧师,另一个是在
斯大林主义时代担任检察官的波兰老妇人。与此同时,
帕夫利科夫斯基还在创作剧本时借鉴了自己的家庭背景,他的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天主教徒,而帕夫利科夫斯基直到晚年时才知道自己的祖母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中去世。
帕夫利科夫斯基将《修女艾达》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62年的波兰,原因是他对这一时期的视觉效果和浓厚的音乐氛围很感兴趣。同时,帕夫利科夫斯基还喜欢简练浓缩的电影,他通常会把剧本的页数控制在25页,而《修女艾达》的剧本在经过不断修改后达到64页。
演员加盟
帕夫利科夫斯基发动身边的朋友来寻找女主角艾达的扮演者,他的一位导演朋友在波兰华沙的一家咖啡馆里遇见毫无表演经验的学生阿伽塔·特泽布霍夫斯卡,并说服她去参与试镜。特泽布霍夫斯卡因为是帕利科夫斯基的粉丝,答应与他会面。
当见到特泽布霍夫斯后,帕夫利科夫斯基要求她卸掉脸上的妆容以及脱掉酷酷的外套,此时帕夫利科夫斯基发觉特泽布霍夫斯卡如同来自不同时代的人,决定由她来出演女主角。
拍摄制作
《修女艾达》预算是190万美元,为了保持故事的灵活度,
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直到开拍前的最后阶段才完成剧本的修改。这是一个会让大多数制片人踌躇不前的过程,幸好得到了制片人爱娃·普兹斯卡的支持。
在影片开拍的前一周,一场暴风雪袭卷了
波兰,导致电影推迟拍摄。这场
2008年中国雪灾持续了3个月之久,
帕夫利科夫斯基不得不在此期间重新修改剧本中的某些场景。
该片最初由里萨德·列克维斯基担任摄影师,他在电影开拍的第一天因病离开,虽然几天后返回剧组,但最终还是彻底离开。导演不得不寻找替代者,最终替代列克维斯基的是
卢卡斯·扎尔。扎尔此前只拍摄过几部
短片,没有拍摄剧情长片的经验,剧组的工作人员一开始对这位年轻的摄影师持怀疑态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影片得以顺利拍摄完成。
幕后花絮
片尾旺达展示已故亲人照片的戏份中,其中一张照片中的女士名叫
伊雷娜·森德勒(Irena Sendlerowa),她是一名护士兼社会工作者,曾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了一项秘密行动,将2500名儿童偷运出波兰华沙的犹太人区,成功挽救了他们的性命。
构图摄影
《修女艾达》采用4∶3的画幅以及三分构图法下的边缘构图为主的画面构图。这种画幅比例压缩画面的纵深感但强调平面空间,突出主题与前景的作用,消解陪体以及后景的作用,因此画面主体(人物)在构图中更加突出,呈现出平面人像摄影的特点,并能令观众在观影时产生更强烈的代入感,有利于深入挖掘人物背后的情感。如以修女向艾达提起她的
姨母的镜头为例,两人未处在同一画面中,而是分别位于单独镜头中,突出其作为画面主体的形象,画面干净而集中并通过镜头的切换形成画面内外的对话场域。
该片使用4:3画幅的摄影机完成全部的拍摄,而在后期制作时将彩色画面调制成为黑白。影片采用单一主光,平衡画面分布,形成明暗对比。如拍摄艾达与姨妈共处一室的戏份时,采用了单一光源的构图法,使光源在艾达处形成反射或汇聚,在视觉上通过强光与弱光形成明暗对比,同时还采用对应式构图,使得画面更为生动并令艾达在与他人的对比中显得更为突出。此外,4:3的画幅比构图还突出了以画面人物为中心下的“凝视”的观众视点,使得画面中的主体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
《修女艾达》的黑白影像在导演用心的构图之下展现出极佳的叙事
张力,起到烘托影片主题与冷静压抑氛围的双重作用,令观众不掺杂感情色彩及不受干扰地观看一段灰色的历史。与此同时,三分构图的频繁运用与大量的留白令影片具有突出的电影语言表现力,片中的人物往往被导演置于画面的1/3处,环境的压制呈现在人物的头部之上,背景画面的面积远远大于人物的呈现面积,而人物的身体则被镜头切割得支离破碎。这种构图方法营造出一种压迫感,既用于表达
雅威俯视众生之意,也用于表现人类在战争面前与历史洪流中的渺小。
主题特色
《修女艾达》以一种
欧洲文艺电影的表现形式,讲述艾达与
姨母旺达的寻亲之旅,进而展示一名犹太少女欲望的萌发、对信仰的怀疑及在历史与家庭悲剧的压抑之下的灵魂蜕变历程。导演将故事背景设定在1962年的
波兰,借两位女主角寻根的故事,以以小见大的方式娓娓道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社会的种种矛盾及犹太人的生活万象,从而揭示这一群体战后的心理创伤与信仰危机。
这部悲剧风格的影片带有浓重的讽刺意味,既讽刺了战争之丑也讽刺了人性之恶,同时还引人追溯造就艾达与旺达不同命运结局的根源所在,从而反思与探讨信仰、身份及人生的困境。影片表面上专注于个体情绪的叙事,但实则叙事视野已上升至更加宏观与全面的层次,进而扩大了影片受众群体的覆盖面,更跨越了地域、民族与文化的藩篱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
上映情况
2013年8月30日,《修女艾达》在第40届特柳赖德电影节首映,同年10月25日在
波兰正式上映。除波兰本土外,该片还陆续在
法国、
意大利、
德国、
日本等多个国家与地区上映。截至2023年4月,该片全球票房收入累计达到1115.68万美元。
影片争议
《修女艾达》在波兰国内遭到民族主义者的抨击,被指责歪曲历史事实。波兰反诽谤联盟(Reduta Dobrego Imienia)在其网站上发起请愿,请愿书中提到“判断一部电影的艺术品质总是主观的,但如果真相被篡改,即使是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也将化为乌有。”
该组织指责《修女艾达》没有提及
波兰曾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
德国人占领,声称该片传播一种错误的观念,即波兰人是“大屠杀的肇事者”,并要求在影片中添加有关1939-1945年德国占领波兰以及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信息。
影片评价
英国《帝国》杂志的评论家大卫·休斯(David Hughes)评价《修女艾达》:
帕夫利科夫斯基对影片构图拥有摄影师般的眼光,每一个清晰的单色画面都可能是波兰悲惨而又动荡的过去的明信片。
澳大利亚《
悉尼先驱晨报》的评论家杰克·威尔逊(Jake Wilson)评价该片:帕夫利科夫斯基聪明、对情绪很敏感且愿意挑战时尚——尤其是最后一种品质,非常难得并值得珍视。
收获好评的同时,《修女艾达》也存在负面评价。美国《综艺》杂志的评论家彼得·德布鲁克(Peter Debruge)评价该片:建立一个醒目的黑白构图是一回事,吸引人们走进故事是另一回事,像这部电影一样把事情往回拨可能会失去绝大多数观众,为除了最纯粹的电影爱好者之外的所有人提供一个智力练习而不是情感体验。
主要奖项
参考资料
Ida.Boxofficemojo.2023-04-20
Ida.Rottentomatoes.2024-08-29
Ida.Metacritic.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