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频技术是指通过人为的方式将
计算机硬件的工作频率提高,使其在高于额定的频率状态下稳定工作。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CPU、
显卡等硬件,旨在提高其工作效率。超频可通过硬件设置和软件设置两种方式进行,前者包括跳线设置和BIOS设置,后者则依赖于特定的超频软件。
超频的基本原理在于提高计算机某一部件的工作频率,使其工作在非标准频率下。对于CPU而言,其工作频率由外频和倍频的乘积决定。超频者通常是为了挖掘CPU的性能潜力,或是寻找CPU制造商设计和制造中的漏洞。CPU的制造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每个CPU的实际工作频率可能存在差异。CPU制造商通常会预留一定的频率余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这部分频率余地就成了超频者的兴趣所在。
早期的主板大多采用跳线或DIP开关设定的方式进行超频。通过跳线和DIP开关的组合,可以改变CPU的外频或倍频。例如,某些主板允许通过跳线将外频从100MHz提升至133MHz,从而实现CPU的超频。
AMD的CPU通常不限制倍频,因此可以通过修改倍频来超频。有些主板还提供了DIP开关,用于设定CPU的倍频。通过不同的DIP开关组合,可以获得不同的频率变化。
现代主板普遍使用BIOS设置来超频。例如,升技(
升技电脑)的SoftMenu III和
磐正(EPOX)的PowerBIOS等都属于BIOS超频的方式。在
BIOS中,可以设置和调节CPU的倍频、外频以及
核心电压。需要注意的是,提升外频会影响其他设备的稳定性,因此应采取锁定
pci频率的方法。此外,加电压虽能提高稳定性,但也可能导致CPU发热量增大,甚至损坏CPU,因此应谨慎操作。
软件超频通过控制时钟发生器的频率来实现。常见的超频软件包括SoftFSB和各主板厂商自己的软件。这些软件通过获取时钟发生器的控制权,让用户能够通过频率拉杆来设定CPU的频率。然而,软件超频的缺点是设定的频率在关机或重启后会复原,因此更适合新手使用。
CPU的超频能力与其自身的特性密切相关。例如,同一型号的CPU在不同周期生产的可超性不同,这可以从处理器编号上看出来。低倍频的CPU更容易超频,因为提高外频比提高倍频更能显著提升性能。制作工艺越先进的CPU,超频时能达到的频率越高。此外,温度对超频也有决定性影响,良好的散热系统至关重要。主板的选择也对超频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那些支持高外频、拥有良好供电系统、特殊保护机制和特殊超频设置的主板。
CPU的超频性能是一项重要的测试项目。同一种型号、批次的CPU,其超频性能也可能不同。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超频测试。超频的关键参数包括外频、倍频和
核心电压。超频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是系统的稳定性。超频测试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基准测试和压力测试来评估CPU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