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
泡头菌科冬菇属真菌
金针菇(学名:Flammulina filiformis),又名冬菇、朴菇、构菌、金钱菌、金菇等,泡头菌科(Physalacriaceae)冬菇属(Flammulina)真菌。分布于中国、韩国日本。在中国北起黑龙江省,南至云南省,东起江苏省,西至新疆均有分布。
金针菇子实体一般比较小,多数成束生长;菌盖幼时淡黄色或白色,球形或扁半球形,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粘滑有光泽,在稍干燥、有光条件下,菌盖呈深黄色至栗色。菌肉白色;菌褶白色或象牙色,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生,圆柱形,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白色或黄褐色短绒毛,柄上部成熟时,逐渐变淡棕色,空心。孢子印白色。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椭圆形或梨核形,白色,光滑。
金针菇形美味鲜,是世界上著名的食药两用菌和观赏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F. filiformis 一直被认为与欧洲金针菇(F. velutipes)是同一物种的,但系统发育研究表明,从东亚驯化而来的“F. filiformis ”与欧洲的“F. velutipes ”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历史
历史记载
世界上最早关于金针菇栽培的记载出现在中国北魏时期,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所记录;唐朝韩鄂也在《四时纂要》中记载了金针菇室外种植的方法,说明金针菇最早是在中国进行人工栽培。
驯化栽培历史
日本推广并促进了金针菇人工栽培及现代化的发展,1928年森本彦三郎发明了瓶栽法;1932年,长野县等地在暗室里培养出了白色金针菇;2011年,日本白色金针菇年产量已达世界第一。中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工栽培金针菇,20世纪60年代,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开始进行金针菇菌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1982年选育出了中国第一个优良菌株“三明1号”,1984年以“三明1号”菌株为父本,日本“信农2号”菌株为母本,杂交选育出“杂交19号”,使中国金针菇得以大面积推广,并进行商品化生产。
分类
命名
Moses Ashley Curtis(1808-1872)对金针菇进行了描述,命名为蘑菇属 velutipes。1947年,德国真菌学家Rolf Singer将金针菇移到了现在的冬菇属(Flammulina)。属名Flammulina是指橙色的菌盖,在冬天的阳光下像"小火焰"一样闪耀。种名velutipes 意为"天鹅绒般的腿",来源于金针菇菌柄的外表和触感。
分类
金针菇属是一类重要的食用高等大型真菌,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Flammulina velutipes 为该属模式种。该属真菌野生子实体形态可塑性强,结合形态学和分子序列分析才能对其进行有效鉴定。2000年,Methven等人利用其ITS-RFLP模式,将北半球的 F. velutipes 物种群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三个主要地理群。进一步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分布在东亚的 F. velutipes 的标本与在欧洲发现的标本略有不同。2015年,Ge 等人将东亚的 F. velutipes 种群分为两个新变种,F. velutipes var. filiformis 和 F. velutipes var. himalayana。2018年,杨祝良研究团队对来自日本和中国的几个金针菇代表性栽培品系进行系统发育研究,发现从东亚驯化而来的“金针菇”与最初描述于欧洲的 F. velutipes 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因此将金针菇的拉丁名定为“F. filiformis”。
形态特征
菌丝体
金针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菌丝体由细长呈分柱状的丝状体构成,菌丝由担孢子萌发而成,呈灰白色,绒毛状,有分隔。
子实体
金针菇子实体一般比较小,多数成束生长;菌盖直径2-8厘米,幼时淡黄色或白色,球形或扁半球形,盖缘内卷,后逐渐展开,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粘滑有光泽,在稍干燥、有光条件下,菌盖呈深黄色至栗色。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肉质柔软有弹性;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一,凹生或延生,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生,圆柱形,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白色或黄褐色短绒毛,柄上部成熟时,逐渐变淡棕色,空心。孢子印白色。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椭圆形或梨核形,白色,光滑。
分布
金针菇多分布于中国、韩国日本。在中国北起黑龙江省,南至云南省,东起江苏省,西至新疆均有分布。
栽培品种
金针菇根据子实体的颜色分为黄色品种和白色品种。黄色品种菌盖黄褐色,菌柄茶褐色,基部绒毛多,多为野生,因其自身特性和栽培条件,易受环境影响,外界光照可导致菌柄颜色变深、甚至出现黄褐色,影响外观。白色品种菌盖菌柄均为白色,很少有绒毛或无绒毛,菇体颜色不受外界光照影响,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都以白色金针菇为工厂化栽培品种。
工厂化栽培的白色品种主要来源于日本等国家,中国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所以选育出具有知识产权的优良新菌株为金针菇育种的主要任务。黄色金针菇作为中国传统的金针菇品种,由于受到白色菌株的冲击,栽培量减少,但近年来又重新兴起。黄色金针菇也正在尝试工厂化栽培,所以为工厂化栽培提供可用的黄色品种也尤为重要。
生长习性
金针菇是木腐生菌,菌丝对木质素、纤维素的分解能力强。金针菇属低温结实性真菌,菌丝可在5°C-32°C生长,最适温度为22°C-25°C;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范围3°C-18°C,以12°C-13°C生长最佳。对高温抵抗力较弱,温度低于3°C时菌盖变成麦芽糖色,并会有畸形菇出现;在34°C以上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金针菇为好气性真菌,喜湿,厌光,菌丝在黑暗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子实体正常生长则需要弱光的引导。适合在弱酸环境下生长,菌丝生长pH值为5-8,最适pH值为5.4-6.5;子实体生长pH值4-7.2,最适pH值5.4-6.2。
生活史
金针菇成熟子实体弹射出无数的担孢子,担孢子萌发形成菌丝或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再萌发生成菌丝。在适宜条件下,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分化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成熟后又散出大量的担孢子,完成生活史。
栽培
栽培季节及菌种选择
一般10月-12月或翌年2月-3月均可栽培。按子实体发生的多少、色泽,出菇快慢、迟早,发生的温度选择菌种,生产上主要的栽培品种有三明1号、白色品系FV21、杂交19、FV088。
栽培料配制
金针菇常见栽培料有棉籽壳、麸皮、豆秸屑、玉米粉、石膏、木糖渣、石灰、棉籽饼等。配料时调节含水量在65%-70%之间,按配方准确称量,拌匀后装入菌袋并立即灭菌,放置时间过长会发酵。一般情况下,灭完菌的菌棒自然冷却后即可接种。
接种培养
应确保在无菌条件下完成接种。接种完的菌袋摆放于阴暗、干净、通气性良好的培养室,控制温度为24°C-28°C,空气湿度为60%-70%。发菌期一般为30天左右。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金针菇子实体可入药,为中药冬菇。性寒,味稍咸,后微苦。利肝脏,益肠胃。经常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及肠胃道溃疡、学龄儿童可以有效地增加身高和体重。
食用价值
金针菇菌盖滑嫩、柄脆、软润滑爽,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因其含有一种著名的鲜味剂鸟苷5-磷酸,做出来的菜肴风味极佳。金针菇营养丰富,鲜金针菇的水分含量约为82%-89%,富含蛋白质糖类、矿质元素、维生素和粗纤维,含脂肪较低,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是一种高营养食品。
经济价值
金针菇味道独特,开发出了许多金针菇风味食品,比如“酸辣金针菇”和“菇味酱油”;还有发酵型风味金针菇酱和金针菇酸奶也较为常见。以金针菇为原料可加工食品金针露、金针菇奶粉、低糖金针菇脯、金针菇蜜饯、金针菇菌油等。金针菇在食品添加剂、医药和化工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观赏价值
金针菇子实体丛生,菇柄细长,色泽金黄或乳白,颇具观赏价值。
相关研究
促进智力发育作用
研究表明,金针菇相较于其他菇类,赖氨酸精氨酸的含量明显较高,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食用,可以促使胎儿智力发育,使婴儿聪明健壮;食用金针菇的儿童记忆力也更强,因此国外称之为“增智菇”。在日本,金针菇是儿童保健和智力开发的必需食品。此外,金针菇中的活性多糖等活性成分对成人有增强记忆力等作用。
抗疲劳作用
文镜等以小鼠为对象观察了金针菇的抗疲劳效应。结果表明,金针菇可以增强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在抵抗疲劳的产生和加速疲劳消除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抗炎作用
金针菇菌丝体、子实体中提取的多糖对小鼠耳郭炎症模型有抗炎作用,其抗炎活性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强,且子实体多糖抗炎活性高于菌丝体。
菌根利用
金针菇菌根为纤维质(也有人称之为软骨质)食用口感不佳,以往都被作为生产废料而丢弃。张乐等研究发现,金针菇菌根中的粗蛋白含量很高,并利用菌根提取蛋白取得了成功,提取出的粗蛋白可应用到动物饲料中,以提高了菇农经济效益。
延伸文化
1984年5月,美国前总统里根访华时,在招待外宾的国宴上,有一道“彩丝金钮”的名菜,就是以金针菇为主料制成的,客人品尝后赞不绝口。
参考资料
金针菇.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3-23
..2023-03-23
..2023-04-13
..2023-03-23
..2023-03-23
..2023-03-23
Flammulina velutipes .First-nature.2023-03-23
..2023-03-23
..2023-03-23
..2023-03-23
..2023-03-23
..2023-04-13
目录
概述
历史
历史记载
驯化栽培历史
分类
命名
分类
形态特征
菌丝体
子实体
分布
栽培品种
生长习性
生活史
栽培
栽培季节及菌种选择
栽培料配制
接种培养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食用价值
经济价值
观赏价值
相关研究
促进智力发育作用
抗疲劳作用
抗炎作用
菌根利用
延伸文化
参考资料